【江晚庭】
釋義:長江邊傍晚的庭院
《春日雪酬潘孟陽回文》
酒杯春醉好,飛雪晚庭閒。久憶同前賞,中林對遠山。
——權德輿
權德輿(755-818年),字載之,唐朝宰相,文學家,少有才氣,以文章馳名。後得到唐德宗提拔,歷任太常博士,左補闕。唐憲宗時,累任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成為宰相。
設計師語:
融創《江晚庭》定調長江邊上的院子,有一種先天的地塊價值感,風格現代,面向城市新貴。對於簡約美學我有自己的認知,在設計思考中,不一味追求單調的冷淡,先立意,再抒情,以傳統士大夫詩性文心為原點,江畔藏幽思,醉裡賞閒情。嘗試用當代手法轉譯山水空間精神,把「留白」和「滿盈」做到兩個極致。
閒庭信步
信步,
猶散步,
昔歐陽修覺得「出門盡楊柳,信步即名園」,寫其閒散,猶悠遊在名園芳亭,只是心遊園林。
毛主席於戎馬倥惚之際,將風吹浪打的激戰,視為勝似閒庭信步,是英雄之詞的浪漫。
中國園林中浸潤著「能主之人」的審美理想、感慨隱憂,園林猶如其心態的物化。信步期間,品味主題意境,實乃一種精神享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壺中天地,芥子納須彌,半畝方園成了「孔顏樂處」。雖丈室容膝,卻可在六合神遊,「文酒聚三楹,晤對間,今今古古;煙霞藏十芴,臥遊邊,山山水水」。
《江晚庭》作為「可居、可遊、可賞」的優雅的文明實體,這就是生活的藝術和藝術的生活。
畫境與觀眾互動
散步,
雖然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
但並非漫無目的,毫無邏輯,
宗白華先生說,
西方將建立邏輯學的亞里斯多德的學派稱作「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並不是絕對不相容的」。
本案布局謀篇選取「畫境與觀眾互動」此一角度,主要是因為思考「山水」意涵在視覺成像上的投射。「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這種深探畫意內涵的「私人性山水」,經常在標題上冠以[瀟湘]或[小景]的稱呼,在形象上以煙雨雲山為主角,呈現畫家與觀者共同關心的,可以隱逸曠達的[江湖之思]。
瀟湘意像的魅力在迷遠、闊遠與幽遠,此三遠皆曰「遠」,卻非盡指空間處理,而是重在[迷]、[幽]、[闊]等氣氛效果的表達,皆是一種雲煙微茫之境,以中央的空曠水景為主,前後景物都籠罩在雲煙霧靄之中,模糊了遠近的深度感。
米氏雲山:整個畫面,從頭到尾全是雲霧,或者說全是幾乎未施任何筆墨的空白。米友仁在本卷之自提雲[夜雨欲霽,曉煙既洋,則其狀類此。餘蓋戲為瀟湘寫千變萬化不可名神奇之趣]。
由此引出本案的一大特色之處——留白。
庭院中空無一物的部分,稱為[留白]。
我曾經造訪過京都龍安寺的石庭,坐在木階梯上,靜靜凝視,眼前出現山川大河的聯想 ,腦中盤算著,庭院裡的石頭重新組合後會如何.可是,這塊移動之後,那塊應該怎麼辦.的盤算總不盡如人意。那座石庭中,總計有十五塊石頭,在靠近玄關到中央的部分空無一物,這個空無一物的部分其實非常重要。因為有這些留白,所以格外有想像空間。
灌注於留白之中的想法,究竟是什麼呢?
能夠感受到[真實、真理、道理]。例如隨著季節不同,有時刮北風、有時刮南風,南風吹來時,樹木就會長出綠葉,盛開花朵,花開則招蜂引蝶,鳥兒也會飛來駐足。這不是人類能夠命令指示做到的,而是只要南風吹來,即引發一連串的自然效應。
霧森開啟瞬間,平常佇立不動的石頭在雲霧的湧動中也變得活泛起來,白砂池可以耙出不同的水流軌跡。山無常勢,水無常形,從自然當中感受真理,事物變化才是美。
洄遊,如江魚般往來穿梭,動觀山水
乃巧妙的空間分割藝術,使之庭院深深,令人時時產生柳暗花明的審美驚喜,曲廊清池,自領風騷。
圍繞中庭展開的光影遊廊,在視線控制上完成對空間的包圍,極致豐富的植物組合包裹著極致虛空的砂石之庭。通過對取景框的控制,形成遊走時的定格畫面。坐在連廊下精心安排的長凳上,觀看山水同時也是觀照內心,由此帶動的情緒和聯想才是我想表達的主題,光影斑駁,疏影橫斜,流泉飛瀑聲勢浩然,一天中隨著太陽角度的變化光影生動,入境再歸心,一石一木皆有情。
閱讀石心,與石對話
無論是哪塊石頭,都與項目有著特別的情緣。我們深入江西新餘的深山礦場選擇適合場景的黑山石。然而,進入山中尋找石頭時,石頭卻非擺出最漂亮的姿態,等待我們的到來。因此,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繞著石頭琢磨,在中意的石頭上留下記號。
現場擺設一塊景石,擺設方式是立是臥,會讓空間結構產生巨大差異,隨著與周圍環境的均衡取捨,這種感覺只能意會,無法言傳。設計師需要徹底與石對話,深入思考如何展現那塊石頭的最大魅力。為了尊重並善用石的生命(石心),需周全考慮石頭的擺設方式和角度。
彎曲、撓折... ... 歷盡艱辛的樹木才美
和尋找石頭一樣,我們也會上山找尋樹木。自然生長的樹木和苗圃的樹木相比,美感畢竟全然不同。自然生長的山林樹木,必須避開周圍的林木,從縫隙間探尋吸收陽光,艱辛地自立生存,雖然成長緩慢,但籍由這份辛勞才能成大器,刻苦長成的樹木姿態,俊美壯麗。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們的多次尋訪下,從山崖上,小河邊,野路旁,請回了這批珍奇。
樹木和石頭一樣,也有所謂的緣分。為了找到門廊的主樸樹,花了三天,卻遍尋不著適當的樹木,正打算放棄時,竟然就遇見中意這棵樹,分支點高,樹冠飽滿,360度無死角。當時的心情,陰霾全掃,神清氣爽,一心期待今後的發展。
樹木的千姿百態,各有作用。例如,穩重、雅致的樹木,適合作為主木,種植烏桕,蒼勁虯結的枝幹,隨風飄搖的樹枝,展現變幻無窮的美。這種樹木是當作庭園的視覺焦點,導引視線目光。除了主木之外,還有用於平衡搭配的樹木,稱為配木。主木與配木,有時只各需一株,有時主木的另一側還需要一株樹木,稱為備木。根據種植的場所,決定相應樹木的外形,但樹木和石頭一樣,也有左右撇子之分。適合展現左側的稱為「左撇子」,相反地則是「右撇子」。這些在我們庭院裡都有展示。
光影有時比實物更動人
相對於實際之物,設計中重視實際之物所投映出來的影子,或是倒映水面的景色。雖然那些都是幻影,卻比實際之物更加唯美動人。例如,樹枝隨風搖曳,悠悠晃晃的樹影灑落在樹下的青苔上,投射在牆上,又例如水流從廊頂如瀑布般洩落,透過玻璃在廊內閃爍湧動,展現出瞬息萬變、片刻不留的美感,總是令人由衷讚嘆。
我謹慎處理園中瞬息變化萬千的美、光影交織的美、迎風搖曳的枝葉、倒映水中的石組與樹木景色、蟲鳴鳥啼等。也有很多無心插柳的天成之處,妙不可言。為了捕捉這種「無常」之美,我也嘗試在設計中模擬光影效果,推敲開口的尺寸,計算太陽投影的角度、光線落足之處等,不斷與庭園中的素材對話。
閒庭信步中的瀟湘美學 上篇先告一段落,敬請期待 下篇——「遊園入畫,動觀山水」!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融創 江晚庭
業主單位:武漢融城開創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上海萬境景觀 設計六所
景觀施工:蘇州仁和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匯張思建築設計
攝 影:Shrimp Studio 鄔濤
項目地點:湖北武漢
公司地址:上海市靜安區靈石路珠江創意中心1804室
公司座機:021-63538080
商務合作郵箱:sunl@tds-sh.com
簡歷投遞郵箱:zengp@tds-sh.com
公眾號帳號:gh_7662a40b2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