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東坡題跋 跋陳隱居書

2020-12-12 藝惠藏

陳公密出其祖隱居先生之書相示。軾聞之,蔡君謨先生之書,如三公被袞冕立玉墀之上。軾亦以為學先生之書,如馬文淵所謂學龍伯高之為人也。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

東坡題跋 跋陳隱居書

(請手機橫屏欣賞)

關於論書

《論書》摘自《東坡集》,包括蘇軾《論書》、《論古人書》、《自論書》等論述書法的材料。蘇東坡書法自出新意,不囿於成法,不迷信權威,他指出「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強調執筆應該是適宜而無一定的規則,在實的前提下做到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揮灑自如,為自己所用。「書初無意於佳乃佳」更是提出了書法創作中大象無形的最高境界,這是直指靈性的高層次的闡發。他的「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的尚意書風思想對後世影響較大。

《論書》由「論書」、「論古人書」和「自論書」等三部分組成。

「論書」篇,開章立旨,提出了書法藝術的必備要素,「書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氣韻、骨力、肥瘦、濃淡,五者缺一則不成為書法。」作者認為「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正書是基礎,行草是升華。「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揭示了學書之道由正至行草的必然規律。更以「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之比喻,提出「書有二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等獨特觀點。又如「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於飄揚,草書難於嚴重,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等,分析書體真、草、大、小之所難,實為書法品評之創見。並論述書法的「用筆」云:「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餘, 著當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筆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敲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揭示了定法與非法、虛與實等辯證關係,為古今執筆論中的一大創見。

「論古人書」所論古人習書與品書,亦多陳己見。描述學書經歷均十分精闢。

「自論書」則以為:「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歐陽叔弼云:「子書大似李北海」而「予亦覺其如此,世或以為似徐書者,非也」。又以為:「僕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皆概述自己作書心得,且揭示了東坡書法「不踐古人」而「自出新意」的一大特色,對後世習書者頗多教益。

朱 非

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副會長

紹興市墨趣會名譽會長

紹興書畫社顧問

朱非,1945年出生於浙江紹興。自幼學書,臨池不輟。楷書學歐,行書學二王、趙、董。擅行楷。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副會長,紹興市墨趣會名譽會長,紹興書畫社顧問。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哈爾濱、蕭山、浦江、福州、常熟、溫州、通渭、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蘇軾書臨皋亭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沈尹默聯句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晏殊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朱曜奎·名副其實的大美術家

有個叫朱非的書法家您知道嗎?他的書法寫的如何?

相關焦點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東坡《跋石氏畫苑》
    ——錄自《東坡題跋》東 坡 題 跋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內丹家[1] ,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蘇軾書臨皋亭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哈爾濱、蕭山、浦江、福州、常熟、溫州、通渭、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黃石公《三略》句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左右。六十歲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風格,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蕭山、浦江、福州、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硯餘集》等。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蘇軾論書與録自阮籍詠懷詩一首
    「論古人書」所論古人習書與品書,亦多陳己見。描述學書經歷均十分精闢。「自論書」則以為:「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歐陽叔弼云:「子書大似李北海」而「予亦覺其如此,世或以為似徐書者,非也」。又以為:「僕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
  • 朱非書法賞析:蘇軾《前赤壁賦句》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作品賞析《前赤壁賦》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蘇軾跋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願回盤谷隱居之時寫下這篇文章,藉以傾吐他的不平之氣,並表達他羨慕友人隱居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篇序文寫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當時韓愈34歲,離開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謀職。自從貞元八年(792)中進士以來,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韓愈一直為仕進汲汲奔走,卻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處境艱難,心情抑鬱。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楊萬裡題曾無逸百與蘇軾跋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書法內容:蘇軾《跋退之送李願序》:「歐陽文忠公嘗謂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餘亦以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願歸盤谷》一篇而已。平生願效此作一篇,每執筆輒罷,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論語·學而第一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哈爾濱、蕭山、浦江、福州、常熟、溫州、通渭、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阮籍詠懷詩一首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哈爾濱、蕭山、浦江、福州、常熟、溫州、通渭、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張岱《陶庵夢憶·天鏡園》句
    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三不朽圖贊》等絕代文學名著,另有史學名著《石匱書》亦為其代表作,李長祥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陶庵夢憶》該書共八卷,成書於甲申明亡(1644年)之後,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晏殊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哈爾濱、蕭山、浦江、福州、常熟、溫州、通渭、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前漢書司馬遷《報任安書》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漫將一硯梨花雨 潑溼幾段黃山雲
    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分別在紹興、宣城、無錫、北京、哈爾濱、蕭山、浦江、福州、常熟、溫州、通渭、日本等地舉辦書法展覽,並多次為重要景點書寫碑文、楹聯,頗得行家好評。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硯餘集》等。
  • 朱非——名人名家眼中的朱非書法藝術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張岱句》可謂人書俱老,德藝雙磬
    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三不朽圖贊》等絕代文學名著,另有史學名著《石匱書》亦為其代表作,李長祥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朱非,1945 年出生於浙江紹興。自幼學書,臨池不輟。楷書學歐,行書學二王、趙、董,擅行楷。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陸遊詩 臨安春雨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鬥門史說》、《鬥門之謎》;書法作品有《朱非行書兩種》、《春夜宴桃李園序》、《古越龍山碑》、《春山朱墨》、《夢逐晉唐》、《畫眉深淺》、《西安都城隍廟碑》、《我寫我體》、《蘭亭十三跋》、《翰墨書香——朱非、蘇士澍金石書法求教展》、《朱非楷書「百年辨志」碑記》、《硯餘集》等。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沈尹默聯句
    已故浙江美院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時,云:「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已為數不多。」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嶽川說:「中國歷史上沒有一位學問淺薄者能夠成為書法大家。沈尹默以豐厚的學問涵養了書法。1913年的春天,沈尹默受北京大學代理校長何時之聘,到北大任教。
  • 德藝雙磬藝術家朱非書法作品《世說新語》賞析
    文化書法可以倡導其作品書法之境與內容之境的一致性、人格提升和精神超越的和諧性以及書法風格與詩意品格的同一性。朱非,1945 年出生於浙江紹興。自幼學書,臨池不輟。楷書學歐,行書學二王、趙、董,擅行楷。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副會長,紹興市墨趣會名譽會長,紹興書畫社顧問,浙江省紹興市課外書法教師(中國教育學會)。
  • 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放翁詩 北窗偶題
    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副會長紹興市墨趣會名譽會長紹興書畫社顧問朱非,1945年出生於浙江紹興。自幼學書,臨池不輟。楷書學歐,行書學二王、趙、董,擅行楷。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收藏委員會副會長,紹興市墨趣會名譽會長,紹興書畫社顧問。朱非書法流連傳統,不隨時風,運筆老辣、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