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學家謝恬:做中國老百姓吃得起的抗癌藥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謝恬:做中國老百姓吃得起的抗癌藥

  一浙江科學家研製出高效低毒的抗腫瘤植物藥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碧水

  因為青蒿素,中醫藥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而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與青蒿素類似,我國還有一個提取自中藥的化學成分明確的藥物——欖香烯脂質體。

  近日,它的發現者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杭州師範大學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謝恬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並在北京領獎。

  在此之前,謝恬團隊的這一成果榮獲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抗癌藥;2013年又獲中國優秀髮明專利獎。

  謝恬致力於轉化醫學、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新藥物、中藥栽培、新藥研發、綠色化學等已有30餘年。

  有報告稱,2015年中國每一分鐘就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謝恬說,尋找癌症的有效治療方法和特效藥已是每一位醫藥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前,傳統的癌症治療依然側重於手術切除。「但中晚期腫瘤切不掉或切不乾淨,殘留癌細胞,還可能復發,而放、化療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及機體免疫功能、造血功能等也會造成損害。」 謝恬說。

  「能不能有一種既能殺死癌細胞,又不傷害機體正常細胞的抗癌新藥?」傳統的治療方法有缺陷,要找到攻克癌症的有效辦法,必須另闢蹊徑。謝恬團隊提出了癌症治療新思路,以及「分子配伍」理論研發抗癌新藥。

  他們從臨床和實驗室對大量中藥進行了抗癌活性成分的篩選,經過多年研究,最終從「浙八味」之一的溫莪朮(溫鬱金)提取的揮髮油中,發現了高效低毒的抗癌活性成分——欖香烯。2008年,謝恬團隊的這一成果榮獲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有別於傳統中藥的丸散膏丹等製劑,謝恬團隊創新採用了脂質體靶向製劑技術,把欖香烯精製成脂質體注射液和脂質體口服乳。為此,他們研製並建成了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條脂質體產業化生產線。

  謝恬說,欖香烯是採用降模式分子蒸餾精製技術,從中藥提取分離出的高效低毒的抗癌活性成分,其「靶向性」在於,可以選擇性殺傷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損害,同時還對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功能有激活作用。

  經循證醫學評價和機理研究證實,欖香烯抗癌作用強、抗瘤譜較廣,對人體肺癌、肝癌、腦瘤、乳腺癌等多種癌細胞都具有顯著的抑殺作用,而且毒性很小。

  據中國中醫藥研究院腫瘤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醫院臨床病例研究,單用欖香烯治療肺癌160例,有效率為21.25%,對照化療組141例,有效率為29.08%;欖香烯組腫瘤控制率為76.88%,化療組為64.54%;欖香烯組生存質量改善率為59.55%,化療組為22.08%。

  欖香烯聯合化療治療肺癌748例,有效率為55.15%,化療組733例,有效率39.17%;欖香烯組腫瘤控制率為80.7%,化療組為73.82%;欖香烯組兩年生存率為47.83%,化療組為30.30%。

  在肝癌治療中,單用欖香烯治療184例,有效率38.59%,化療組184例,有效率42.93%;欖香烯組腫瘤控制率為62.50%,化療組為63.59%。欖香烯組1年生存率為54.67%,化療組為44.29%。

  欖香烯聯合化療治療肝癌206例,有效率68.93%,化療組202例,有效率為55.45%。欖香烯組腫瘤控制率為83.01%,化療組70.30%。

  欖香烯成為我國首例從中藥發現抗癌作用,並成功開發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腫瘤植物藥,填補了我國在抗癌新藥領域的空白。

  目前,謝恬的「欖香烯脂質體」技術已獲得美、英、法、德、意、荷等國的發明專利。欖香烯注射液(脂質體)和欖香烯口服乳已讓70多萬癌症患者受益,包括不少香港、東南亞、日韓及歐美等地的癌症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欖香烯脂質體不但有出色的療效,與當前國內外的抗癌藥相比,還有著更高的性價比。

  謝恬說,以國內肺癌晚期患者使用的吉非替尼(易瑞沙)和厄洛替尼(特羅凱)兩種抗癌藥為例,一個患者一個月的藥費就要1萬元以上。而欖香烯脂質體價格只有100多元,一個療程4~8周,藥費也只有上述藥物的一半,「且沒有毒性,副作用更小」。

  「做好藥,就是要做中國老百姓吃得起的抗癌藥。」 謝恬希望科技能真正惠及民生。

  謝恬是浙江武義人。上世紀80年代,他的母親罹患癌症去世;研究生期間,他的師弟又由於慢性肝炎惡化為肝癌,手術後不到一年過世。謝恬說,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師弟手術前對他說:「師兄救救我。」

  「我們一定要研發出高效無毒的抗癌藥物。」謝恬說,這是自己當時的承諾。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款自研抗癌藥誕生:一個科學家的張江十年
    (原標題:壯闊東方潮|中國首款自研抗癌藥誕生:一個科學家的張江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包雨朦 和記黃埔醫藥資深副總裁吳振平博士。 今年是吳振平從美國加州回國的第十年,在這一年,他的一個夢想實現了——帶領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出一款創新抗癌藥。
  • 中國人自己的抗癌藥研發歷程表
    凱美納(埃克替尼),一個由一群懷揣著「做中國人自己的抗癌藥」夢想的海歸博士所研發的創新抗癌藥,歷經十年成功上市,在收穫榮譽的同時,也創造了可觀的業績。  十年磨一劍,凱美納開啟了我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的新篇章。  中國抗癌藥研發的新紀元  「國外有一個說法是『雙十』,意思是新藥研發需要十年的時間和十億美元的投入。」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對記者說。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新藥研發所需的時間可能更長,投入也更大。
  • 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丨丁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丁健每天忙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實驗室裡已經年過花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每天還忙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不僅為新藥研發的每一個環節把關,還關心著每一項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自1992年從日本留學歸來,丁健一直在潛心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腫瘤新藥。他的願望從沒有變過:「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
  • 中國抗癌藥零關稅傳遞三大信號 怎樣化解民生痛點?
    題:以「靶向」改革化解民生痛點 中國抗癌藥零關稅傳遞三大信號新華社記者王賓、田曉航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
  • 人參皂苷rh2是抗癌藥嗎
    那麼,人參皂苷rh2是抗癌藥嗎?一、人參皂苷rh2是抗癌藥嗎人參皂苷是科學家從五加科植物(人參、西洋參、三七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活性成分,大量的研究發現,人參皂苷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種功效。目前人參皂苷已經廣泛用於癌症輔助治療,人參皂苷Rh2是目前最常用的人參皂苷之一。科學家對人參皂苷Rh2的深入研究發現,Rh2具有顯著的抗癌作用。
  • 多少人「因癌致貧」,吃得起的肺癌靶向藥,幫你解決這個「老大難」
    吃得起的肺癌靶向治藥癌症不僅整個家庭的生活蒙上灰暗的色調,同時,還讓很多家庭因其高額的治療費用負債纍纍,甚至是望而卻步。在國內幾乎每天約有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肺癌的發病和死亡佔到所有癌症的第一位,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幾乎佔比高達80%-85%。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近日,中國抗癌協會中西醫整合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杭州師範大學藥學院院長、整合腫瘤學研究院院長謝恬教授團隊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姬曉元研究員、陶偉教授團隊合作聚焦腫瘤手術治療中面臨的腫瘤復發和感染兩大難題,突破性發掘了二維鍺烯納米片(Ge NSs)在腫瘤手術輔助治療中的潛力,在《Cell》大子刊《Matter》發表了題為:「Germanene-Based Theranostic
  • 可以報銷的免疫抗癌藥,來了!
    這意味著,自明年1月1日起,使用達伯舒且符合醫保規定醫學條件的患者可以按規定進行報銷,自己只需承擔報銷之後的費用。PD-1/PD-L1抗癌藥通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殺死癌細胞,是繼化療、放療之後的又一抗癌新寵,不僅療效較好、副作用較低,而且屬於廣譜性藥物,一個藥物可治療多種癌症。
  • 《我不是藥神》說出曾經無奈的現實,為什麼我們的抗癌藥那麼貴?
    這是以真實的抗癌藥代購案為原型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公映,講的是醫藥界曾經無奈的現實,也說明了我國現行制度的進步。一、生命的重量幾何華子作為一名藥劑師,見過許多癌症患者與家屬的生離死別。其中固有疾病本身的原因,但另一重要原因則是沉重的治療費用。許多原本富庶的家庭,只因一個癌症患者,就會因病返貧。
  • 程開甲:浙江大學畢業,中國偉大的當代科學家!
    中國擁有現在的地位和現在的科學技術,離不開中國偉大的科學家和科學工作者,中國在創立之初就有一大批無私的科學工作者投入到偉大祖國的建設之中,他們不計回報,不糾結於利益,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祖國更加強大,他們的名字大半生都被隱藏,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做大無畏的精神,也就是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偉大科學家,才造就了現在的盛世中國
  • 抗癌藥一盒上萬支付不起,2種免費領藥的方法在這裡,建議收藏!
    一盒一盒的藥吃下去,或許最終吃光了家中的積蓄,吃垮了家人的生活。相較於傳統的抗癌藥,靶向藥可以實現對癌細胞的精準打擊,避免傷及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副作用要小很多。靶向藥正是所謂「療效好但價格昂貴」的代表之一,1年光是買藥的費用支出就可能高達10萬以上。患者們必然都希望花更少的錢,通過更有效的途徑來治病。
  • 「救命藥」動輒上萬,當抗癌藥也能分期付款
    近年來,政策層面正在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加速審批上市,加大醫保覆蓋範圍,不斷降低患者用藥門檻,從而提高藥物可及性。不過,講究廣覆蓋、保基本的醫保基金,無法容納所有的抗癌藥,關稅佔據進口藥價的比例也微乎其微。政策之下,一種能夠讓更多患者找得到藥、用得起藥的方式,逐漸成熟。
  • 2018中國十大痛快:抗癌藥入醫保,斬獲亞運史上首枚電競金牌
    抗癌藥入醫保 讓患者從「吃得到」變成「吃得起」圖/《我不是藥神》 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在政策層面上也體現了國家對醫藥創新的重視和支持。面對那些抱有最基本的「活下去」願望的腫瘤患者家庭,日漸完善的醫保體系應當發揮力量。 通過不斷囊括「特效藥」「抗癌藥」,為公眾的生命和健康兜底,讓患者從「吃得到」變為未來的「吃得起」。
  • 今年又有8種抗癌藥進入醫保,省錢還能救命!有你在用的嗎?
    他們從網上購買西地尼布和奧拉帕利兩種靶向藥物膠囊給母親服用,吃了三個月,母親體內的癌細胞顯示被控制住了,兄弟倆看到希望,決定自己來親手製作膠囊,因為「別人做的,可能有效成分含量不夠,自己做比較放心。」
  • 美容院裡的「抗癌藥」 擦亮雙眼謹防被騙
    人生最美是清歡 在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必須選擇 要麼對一切屈服,得過且過地生活 要麼就得努力,爭取餅上夢想的生活。
  • 帶量採購+納入醫保,國產抗癌藥格列衛比印度便宜
    一部《我不是藥神》的電影讓抗癌藥「格列衛」走入大眾的視野。在電影中,印度產的仿製藥比原研藥的價格便宜很多,從印度走私仿製藥的男主角成為「藥神」。可如今,「藥神」要失業了!兩原因導致國產格列衛價格優勢凸顯有參與了此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的人士表示,國產格列衛價格優勢凸顯,主要因為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10月,國家醫保局宣布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並明確了這17種抗癌藥的醫保報銷比例
  • 起底「秘方帝國」權健:保健食品當「抗癌藥」?
    起底「秘方帝國」權健12月25日,「丁香醫生」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提到三年前內蒙古自治區患癌女童周洋的家人讓女兒放棄化療,轉而服用權健公司的抗癌產品,最終小女孩病情惡化身亡。
  • 做得精緻、吃得優雅,古代人擼起串來比我們瘋狂多了
    但是呢,大火也燒死了很多野獸,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於是他們……吃上了烤肉,之後,古人就過上了擼串的生活……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但是從後面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在擼串這件事情上,古人確實比我們想像的,要熱衷和瘋狂得多。
  • 《吃的Really Want》:講述老百姓自己的吃的
    2014年的9月,有兩位來自北京的女生——大瓜和李珊珊,在北京的一家麥當勞裡商量著是否能做一系列與「吃的」相關的藝術項目,並用zine這種紙本形式記錄項目的開展和延續,她們希望講述老百姓自己的吃的故事,呈現「食」之日常,在吃的世界中,eat what you Really Want.
  • 輝瑞抗癌藥面臨全國斷貨,國內白血病用藥市場將變!
    從全球市場看,近年來,單抗類藥物等在國外已佔據主導,但,在我國傳統抗癌藥仍是主流,其中又以包括阿糖胞苷在內的抗代謝類製劑的市場份額最大。   同時,一位浙江醫務人員表示,也遇到了這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