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是基督教中,為將人類從罪中拯救出來,而降世的「聖子」。在他30歲時,開始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生不死。3年之後,耶穌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門徒們四散而逃,只剩下一群婦女哀傷的哭泣,屍體無人收斂。約瑟,一名善良的義士,用亞麻布包裹了耶穌的屍體,並將他安葬在墳墓中。不久之後,耶穌復活,墳墓中的屍體消失了,地上留下只有亞麻布,這就是「裹屍布」的由來。
在義大利都靈教堂中,就有著這麼一塊「裹屍布」,傳說是耶穌包裹屍體的亞麻布。這塊「都靈裹屍布」,長4.4米、寬1.1米,麻布上印有一個男性的面部,和全身兩面的痕跡。這個「裹屍布」上的痕跡,是一個身高大約1.8米的男人,他有著垂肩的長髮,兩手交叉放在腹部,他的頭部、手臂、肋部有著清晰的紅色血漬,與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描述,基本吻合。因此,「裹屍布」存放在都靈教堂,受基督教徒的摩拜和瞻仰,被稱作「耶穌裹屍布」或「都靈裹屍布」。
1988年,在教會的許可下,英國牛津、瑞士蘇黎世、美國亞利桑那州3家實驗室,分別獲得了一小塊「裹屍布」。利用這3片,長5.7公分、寬1公分的「裹屍布」,牛津等三家實驗室進行了科學研究。最終,牛津等3家實驗室,給出了結果:「裹屍布」的布料,產生於1260——1390年之間,只有700年左右的歷史。而耶穌至今約有2000年歷史,「都靈裹屍布」只是中世紀產物,和耶穌沒有關係。
這一結論的發布,一石激起千層浪。再加上,「都靈裹屍布」,是在1355年突然出現在,法國小城Lirey地,而後無數朝聖的信徒,將其稱為「耶穌裹屍布」。此前是沒有記錄的,所以「都靈裹屍布」,一度被稱為中世紀的騙局。是中世紀的人,偽造了這麼一件「裹屍布」。這和牛津等3家實驗室,給出的1260——1390年的實驗結果,比較吻合。如果,這一實驗準確,那麼中世紀的「裹屍布」,不可能是公元29年「升天」的耶穌之物。
不過,牛津等實驗室的C14測試結果,至今仍然面臨許多質疑之聲。質疑者主要有以下理由:1.這塊「裹屍布」使用的亞麻布,直徑僅為10——30微米,只在公元1世紀之前使用。中世紀時,這種亞麻布紡織技術已經失傳,所以「裹屍布」的年代,在公元1世紀左右,與耶穌生存的年代相符。
2.「都靈裹屍布」,在16世紀教堂失火後,重新人工修補過。而牛津等3家實驗室,獲贈的那一小片,是修補的部分。所以造成了,對「都靈裹屍布」,真實年代判斷過低的結果。
3.根據檢測,「都靈裹屍布」上,有58種不同的花粉,而其中44種來自耶路撒冷。所以,「都靈裹屍布」,是耶穌之物,而非中世紀歐洲產物。
正因如此,「都靈裹屍布」究竟是不是耶穌之物,仍然爭議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