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出爐,十大文化設施將陸續開建

2020-12-09 澎湃新聞

文化創新百花競綻 城市文明奮楫爭先——2019年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深圳建市40周年

也是深圳宣傳文化系統全面實施

《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的決勝之年

在這一重要節點上

深圳的宣傳文化風貌多姿多彩

遠眺,恰似一幅

濃墨重彩、色彩斑斕的長卷

近聽,猶如一曲

優美雋永、動人心弦的交響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在戰略定位中寄望深圳成為「城市文明典範」,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深圳要「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深圳,如何打造城市文明典範?

需要有「先行」的魄力,

有「示範」的實力,

有「憑海臨風」的姿態,

有「勇立潮頭」的勇氣。

而在邁向城市文明典範的路上,

深圳探索的步履是堅定而自信的。

時光是忠實的見證者,

更是偉大的書寫者。

回首2019年,

當梳理深圳宣傳文化工作的十件大事時,

當目睹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

正不斷提升「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軟實力時,

我們可以清晰感受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的指引下,

這座城市在文化攀升之路上

恆久不變的自覺、自信與自強。

深圳要當好先行示範區,不能滿足於當「單項冠軍」,而是要當「全能冠軍」,綜合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圳不僅要經濟科技高度發達,也要文化藝術繁榮興盛,要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

與風同起,直上九萬裡,是為鵬;多元共融,匯天下人文,是為城。當文化藝術與經濟科技比翼齊飛,深圳將以其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與時代對話,向世界發聲,展示改革開放之城在新時代文化創新的光榮與夢想。

深圳舉辦一系列大型宣傳文化活動獻禮新中國70華誕,奏響愛國旋律、時代強音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圳舉辦一系列大型宣傳文化活動,一次次奏響愛國旋律、時代強音,激發深圳人的強烈共鳴,激蕩深厚的愛國情懷—— 

除夕夜,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深圳七分鐘」精彩綻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全球華人的春晚記憶中烙下了難忘的「深圳印記」;大年初二晚,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完整版「擁抱春天——2019深圳春節聯歡晚會」首播,再次以藝術與科技的完美融合驚豔了觀眾。

國慶之際,「我愛你中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圳群眾文藝晚會」在人才公園舉行,聯合港澳知名藝術家,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最美祝福;《我的祖國》專場交響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奏響,美妙的音符,流淌出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深情;「祖國萬歲」大型焰火晚會在深圳灣上演,16萬發煙花競相綻放,流光溢彩,表達深圳人對祖國的深深祝福。

中央媒體和網絡新媒體聚焦深圳,探尋新中國70年光輝歷程的成功樣本

2019年,聚焦於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的正式發布,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等中央、省主要媒體多次到深圳開展「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區調研行」等重大主題採訪活動。

人民日報連續在重要版面刊發《高質量發展,深圳率先這樣幹》等解讀文章。新華社連續播發《深圳改革再出發打造全球標杆城市》等系列長篇通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連續三天播發《新時期擔當新使命——<意見>發布引起強烈反響》等報導。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深圳,創新的更大奇蹟》等重大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落戶深圳前海,11月正式啟用。中央主要媒體對深圳報導9500多篇,省主要媒體對深圳報導69000多篇。

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中央、省主流網絡媒體也多次深入調研深圳改革開放發展經驗,呈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新變化、新成就。中央主流網絡媒體第一時間轉發《意見》全文,並在首頁首屏顯著位置呈現。人民網「人民紅·向祖國表白」活動落地深圳,新華網、央視網在首頁播發《<我見證·不能忘卻的記憶>之大潮起珠江》視頻、《人民記憶:70年70城·記住深圳!》視頻和《一處地標,身先士卒創造改開奇蹟》VR視頻,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也推出系列短視頻……「深圳」字眼,一次次進入全國讀者和觀眾的視野。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奮進姿態和創新精神。

深圳全市動員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陸建新當選「全國道德模範」

在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深圳以空前的重視程度、空前的工作力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動員、親自部署、親自督查,成立「深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市文明委全體(擴大)會議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大會,進一步壯大市文明辦基本工作力量,完善考核問責、動態監測、巡查督辦等長效機制,紮實開展「查問題、補短板、促提升」十大行動,以先行示範區的標準,全方位多形式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中宣部、廣東省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深圳的有關工作,多次批示給予勉勵。

9月5日,深圳推薦的「中國摩天大樓鋼構第一人」陸建新當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這是繼叢飛、孫影、陳如豪吳清琴夫婦之後,深圳湧現出的又一名全國道德模範。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之際,陸建新為全體市民崇德向善提供了榜樣,全市上下掀起學習道德模範的熱潮,積極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和「十大特色文化街區」建設提升駛入「快車道」,深圳掀起新一輪文化設施建設高潮

12月23日,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首批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駛入「快車道」。

一座城市要實現文化新的騰飛,需要堅實的文化基礎支撐和與之匹配的文化軟實力。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策劃和推動下,深圳出臺《加快推進重大文體設施建設規劃》,以大思路、大氣派掀起特區第三次文體設施集中建設高潮。「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包括深圳歌劇院、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深圳創意設計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深圳科學技術館、深圳海洋博物館、深圳自然博物館、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音樂學院。

2019年,深圳確定了「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建設模式,並明確由9位市領導分別掛點「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保障項目有序加快推進。從2019年到2020年,十大文化設施將陸續全面開工建設,「十大特色文化街區」(南頭古城、大鵬所城、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基地、甘坑客家小鎮、大浪時尚創意小鎮、大萬世居、蛇口海上世界、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華強北科技時尚文化街區)的改造提升也漸入佳境。未來,隨著一批國際化文化地標的崛起和各具風情的文化街區的推出,深圳將呈現全新的文化面貌。

深圳文藝花園百花競綻,4部深圳原創作品榮獲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總數位列廣東省第一,文藝名家宣傳推廣計劃深受好評

文藝精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標識。文藝精品能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也是城市文化實力的生動體現。

8月,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名單公布,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報送的5部獲獎作品中,歌曲《再一次出發》《信仰》,廣播劇《大愛人間》三部深圳原創作品獲獎,佔全省獲獎總數的五分之三。加上另一部以其它單位名義報送並獲獎的電視劇《黃土高天》,深圳獲獎作品共4部。此外,在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中,深圳有13部作品獲獎,另有由其他地區或單位報送的深圳市文化企業參與出品的3件作品獲獎,獲獎數位居全省第一。深圳文藝結出累累果實,是長期以來注重優待人才,優化培養環境,尚德崇藝積極打造「文藝深軍」的結果。

12月,深圳舉行「今夜星空燦爛,致敬深圳文藝名家」文藝晚會,這是深圳建市40年以來,第一次以文藝界為主題的晚會。2018年,深圳啟動文藝名家推廣計劃,每年遴選三位取得突出成就、具有全國影響力、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進行宣傳推廣,向國內外展示他們的藝術形象、藝術成果和明德風尚,陸續推出了王子武、胡經之、但昭義、祝希娟、馮剛毅、何煌友(已故)六位深圳文藝名家,取得良好社會反響,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

2019年「城市文化菜單」推出品牌文化活動34項,豐富多彩的國際化文體活動花開四季

1月,深圳2019年「城市文化菜單」發布,34項品牌文化活動,密密麻麻排滿了深圳人的時間表。值得關注的是,自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方案實施以來,深圳新增的重大文化品牌活動達18個,以音樂為紐帶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瞄準國際頂級設計活動定位的深圳設計周暨環球設計大獎、讓科技與影視碰撞出火花的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以及中國圖片大賽、深圳國際攝影大展等紛紛閃亮登場,既是文化品牌的增量,更代表了高品位的文化質量,與不斷豐富和提升的「中國設計大展」「創意十二月」等品牌活動一道,成為深圳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的生動實踐。

經過城市文化菜單三年的實施與完善,越來越多國際化、高檔次、高質量的文化品牌,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呈現出「月月有主題、全年都精彩」的全新格局,成為這座城市新的文化標識。

2019深圳城市文化菜單
出臺推動新時代深圳文化產業提質量、上水平的系列政策措施,第十五屆文博會續寫新篇

2019年,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關於推動深圳創意設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快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標誌著深圳文化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目前,全市文化創意企業超過5萬家,從業人員近100萬人,預計2019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堅持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之路的深圳文化產業,已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5月16日-20日,第15屆文博會在深圳舉行。本屆文博會連續十年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政府及港澳臺地區組團參展,展出10餘萬件海內外文化產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吸引48家文化類上市企業、68家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示範基地和23家「全國文化企業30強」企業參展;2312家參展商、來自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的2.2萬名海外採購商、50個海外參展國家和地區、132家海外參展機構,66家分會場……盡展「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實力與擔當。

「學習強國」深圳學習平臺正式上線,11個區級融媒體中心全部掛牌運作,深圳網絡輿論陣地呈現新面貌

深圳市委高度重視「學習強國」工作,全市上下迅速興起學習熱潮。截至12月,「學習強國」在深註冊人數突破100萬人。12月18日,「學習強國」深圳學習平臺正式上線,成為深圳建設學習型城市的重要陣地。深圳學習平臺開設「在新思想指引下」「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等十大欄目。深圳學習平臺正式上線,標誌著在「學習強國」平臺上有了展示深圳形象、講好深圳故事、傳播深圳聲音的學習宣傳陣地。

2月26日,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正式掛牌,市、區兩級網信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深圳市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入選「全國網信創新工作50例」,「在深圳感受祖國的好」「在深圳發現祖國的美」等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吸引網民廣泛參與,屬地網絡管理實現新突破。

6月,市委宣傳部等9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9月4日和11月20日,深圳10個區(新區)和第「10+1」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區級融媒體中心分兩批先後掛牌運作。各區級融媒體中心將堅持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建設,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後一公裡」,發揮「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和輿論保障的積極作用。

深圳文藝院團改革初見成效,《我的祖國》《東江傳奇》等大型原創作品閃亮登場

作品是文藝院團的立身之本,是文藝院團的靈魂。深圳不斷深化文藝院團改革,深圳交響樂團、深圳市粵劇團、深圳歌劇舞劇院三大文藝院團以戲帶團,以戲立團,用優秀作品來實現院團的成長和發展。

11月4日晚,北京國家大劇院。這座中國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上演了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策劃委約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創作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深圳交響樂團在此奏響華彩樂章,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業界評價,這是繼《黃河大合唱》之後,國內首部以讚頌祖國、謳歌新時代為主旨的大型交響套曲精品力作。

11月12日、13日,深圳大型原創現代粵劇《東江傳奇》在深圳大劇院驚豔亮相。該劇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深圳市粵劇團傾力打造,是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後粵劇團創排的首部精品劇目,現場專家和觀眾普通認為,該作品承載歷史、關注當下,思想性、藝術性已達到一定高度,是近年來難得的原創佳作。此外,深圳歌劇舞劇院推出大型原創現當代舞劇《追夢人》,展現深圳人追逐夢想的拼搏與追求。

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深圳舉行,深圳「建設書香社會」行穩致遠

11月8日,中宣部在深圳舉辦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這是時隔十年後中宣部第二次在深圳舉辦全國全民閱讀工作經驗交流會,體現了對深圳作為全國全民閱讀工作排頭兵的充分肯定。會上,深圳讀書月等來自全國的20個閱讀項目獲評「全國全民閱讀優秀項目」。

11月,深圳讀書月喜迎第二十屆。本屆深圳讀書月以「先讀為快行穩致遠」為年度主題,舉辦重點主題活動60多項,一般主題活動867項,活動內容和參與市民數量再創新高。 

2019年,深圳全民閱讀再添新亮點。南國書香節暨首屆深圳書展於7月19日至22日成功舉辦,吸引讀者近50萬人次,呈現了書多、人多、活動多、服務好、評價好、效果好的「三多三好」特色亮點。

12月31日,深圳書城∙龍華城正式開業,目前全市已擁有6座大型書城和48個公共服務型城市書吧,深圳「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藍圖初現雛形。

相關焦點

  • 2019年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出爐
    原標題:文化創新百花競綻 城市文明奮楫爭先——2019年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深圳商報2020年1月4日訊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也是深圳宣傳文化系統全面實施《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的決勝之年。
  • 2019年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出爐啦!
    回首2019年,當梳理深圳宣傳文化工作的十件大事時,當目睹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正不斷提升「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軟實力時,我們可以清晰感受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這座城市在文化攀升之路上恆久不變的自覺、自信與自強。
  • 2019年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出爐 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上榜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李慶華 王昕浩)近日,「2019年深圳宣傳文化十件大事」公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牽頭組織實施和承辦的第四屆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簡稱「深圳科影周」)入榜,位列第6。
  • 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火熱建設中
    疫情並未影響深圳文化設施建設的腳步。近日,備受矚目的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又有多項進展。4月14日,深圳自然博物館方案及建築專業初步設計招標開始接受資格預審報名。同日,參與角逐深圳歌劇院建築競賽優勝單位的20家設計團隊名單出爐。
  • 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系列評論之五:創新發展鑄就深圳文化...
    200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提出「文化立市」的發展戰略。2012年,深圳全面推進「文化強市」戰略。2016年,《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方案出臺。歷經砥礪耕耘,深圳文化發展碩果纍纍。大型文體設施的陸續建成,大劇院藝術節、文博會、「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等深圳文化品牌漸次登場,文化品牌的增量背後,是文化的高質量發展。
  • 2019年四川文旅十件大事出爐,快來看看你參與了哪些?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邊鈺)1月17日,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四川閬中召開。會議發布了2019年四川文旅十件大事。2019年是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開局之年。過去一年,我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籌備召開文旅發展大會,制定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 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等「1+1+2」系列重要文件,完成了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頂層設計。這一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的展開、天府旅遊名縣評選創建等重大活動的召開,有力促進了我省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十大事件具體如下:一、省委決定把文化旅遊發展作為大事要事來抓。
  • 「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館落戶坪山
    我市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館選址結果出爐,坪山區憑藉獨特的自然條件、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集聚創新活力的發展態勢,迎來了首個市級文化設施項目的落戶。深圳自然博物館項目將落戶在坪山中心城燕子湖片區的核心區域,定位為「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大型綜合性自然博物館,以收藏、展覽、研究和自然科學教育為四大基本功能,致力於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自然歷史遺物收藏中心、自然標本陳列展覽中心、自然科學研究中心和科普教育中心,以及現代化、智慧化、高科技應用程度最高的綜合性自然博物館,同時也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華南地區第一座大型綜合性自然博物館
  • 深圳文化創新這五年
    打造文化地標,規劃建設「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深圳歌劇院將建在美麗的蛇口半島(渲染圖)年初,深圳歌劇院面向國際設計界招標。深圳歌劇院正是備受矚目的「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新時代策劃推進的重大文體設施規劃建設。
  • 深圳「新十大文化地標」進度曝光!超20個打卡聖地要來了
    4月14日,深圳自然博物館方案及建築專業初步設計招標開始接受資格預審報名,並將於近期發布該項目的展陳設計國際招標正式公告。預計結果將在今年8月揭曉。 去年12月,深圳創意設計館、深圳美術館新館、深圳科學技術館等深圳市「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首批項目開工。
  • 山財大2019年度「十件大事」出爐 搬遷至聖井主校區上榜
    12月30日下午,山東財經大學2019年度「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出爐,主校區一期工程竣工、本科線位居省屬高校前三甲、在中國大學排行榜排名提升等事件上榜。據介紹,山財大2019年度「十件大事」評選自12月中旬啟動,在廣泛徵求各學院、各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由該校黨委宣傳部對一年來學校的工作進行了梳理歸納,匯集了19個候選事件,通過校園網、學校官微、校報官微等多種渠道發布,面向全體教職工進行線上線下投票遴選。很多部門單位還組織了集體討論、反覆比較篩選,很多單位參與率達到100%。
  • 「2019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日前揭曉
    為充分展示2019年省轄各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促進發展,由省市長協會主辦的「2019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評選,歷經各市三個月的海選、申報,4月11日經過專家、學者初評和複評,在新聞媒體的全程監督下,「2019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
  • 2020決戰年,深圳這十件大事決心這麼幹
    深圳以精彩實踐體現了忠誠 擔當 負責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深圳建市40周年。一年來,深圳觀大勢、謀全局、抓大事、辦難事,以實實在在的工作,體現了深圳的忠誠、擔當、負責。回顧2019年,深圳完成了三件具有政治性、全局性的大事。第一件事,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奮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 2019年山東自然資源十件大事和十大人物
    今年3月,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開展了2019年山東自然資源「十件大事、十大人物」評選,總結自然資源工作成績,激勵帶動全系統幹部職工學習先進典型和身邊榜樣,進一步深化「三提一轉」,提高執行力,切實幹起來、緊起來、嚴起來,在新的起點上砥礪前行,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使命的新業績。
  • 2019年浙江非遺保護工作做了哪十件大事
    2019年是浙江文旅融合發展的開局之年,全省非遺保護工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強體系建設,促進非遺與旅遊的融合發展,全省的非遺保護傳承形成新的氣象和格局。為總結2019年浙江非遺保護工作成效,進一步推動非遺保護科學化發展,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19年浙江非遺保護工作十件大事」。
  • 2019年度上海水務海洋「十大工程、十件大事」 美圖評選結果揭曉
    年12月起,在全系統內開展2019年度上海水務海洋「十大工程、十件大事」美圖徵集、評選工作。2月28日—3月10日在局機關、局屬單位和「上海水務海洋」公眾號同步開展「十件大事現將評選結果公示如下,感謝社會各界對此次評選工作的關心、支持和投票;展望未來,治水管海事業任重而道遠,期待與你同行。
  • 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公布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初梓瑞)記者今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旅遊管理辦公室1月15日公布了「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十件大事」。這十件大事分別是:一、新修訂的《森林法》明確森林旅遊法律地位12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修訂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態區位保護要求和不影響公益林生態功能的前提下,經科學論證,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資源和森林景觀資源,適度開展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
  • 走進文博會 | 創新,點亮深圳文化夢想
    方案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153項任務每一項都是一個創新點、突破口,其中不乏新的品牌活動、重大項目,比如「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深圳設計周暨深圳環球設計大獎等,許多項目都需要從零開始規劃,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難度可見一斑。創新,靠實事說話——4年來,宣傳文化系統快馬加鞭,「一年幹幾件實事」成了共識,更成為事實。
  • 見證深圳文化逆襲史,李小甘系列著作被深圖收藏
    見證《實施方案》通過的時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曾表示,通過抓好《實施方案》中的一件件具體事項,深圳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創新,不斷激發全社會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大幅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2018年9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深圳市加快推進重大文體設施建設規劃》,加快推進興建「新十大文化設施」、打造「十大特色文化街區」等一批體現城市特質、蘊含城市精神的重大文體設施建設。
  • 2019「深圳十大金牌月餅」評選結果出爐(附評選活動詳情)
    近日,2019年「深圳十大金牌月餅」評選結果出爐。經過專家評選組對全市26家參評企業現場嚴格評選,禮悅、樂琪、海上皇等10家企業入選「深圳市第十四屆十大金牌月餅」。
  • 2019年度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十件大事
    2019年度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十件大事 2020-05-07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1、民政部設立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促進慈善社工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民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要求,2019年2月,民政部新組建了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