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專題講座「海上」舉行 共話粵港澳海洋文化新...

2020-12-11 SZNEWS

海洋文化論壇參會人員合影。

江蘇海洋大學教授吳價寶海洋意識是海洋文化的靈魂吳價寶評價,鹽田區圖書館在海洋文化領域做出了全國影響力。他以「國民海洋意識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涉海高校為例」為主題,提出海洋意識是決定國家和民族向海洋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構成國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戰略的內在支撐,是海洋強國的軟實力。涉海高校應在加強國民海洋安全意識、海洋國土意識及政策意識等方面做引領。

著名文化學者丁學良海洋文化資料收藏應大有作為丁學良認為,鹽田區圖書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海洋文化資料收集和收藏方面大有作為,比如到世界海洋文化研究與利用的最強城市,購買或複製相關資料,使得鹽田區圖書館成為海洋文化資料館藏最豐富的圖書館。鹽田區圖書館在舉辦海洋文化活動方面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希望這些好活動能夠堅持下去,繼續引領人們認識海洋、探尋海洋。

資深媒體人、文化學者楊浪地圖在歷史演進中發揮重要作用楊浪認為,本屆海洋文化論壇的《粵港澳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海圖展》非常有意義。這些古地圖,能讓人們從歷史地理角度重新看粵港澳地區的發展變遷。地圖在歷史演進中,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地圖上就出現了珠江口的海域,在2000多年前,這些古地圖是怎麼測繪的,非常值得研究,從而一窺當時的社會面貌。

文化學者、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劉申寧海洋文化促成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劉申寧從「什麼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應包含什麼內容」的角度作了分享。他說,海洋文化產生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平等」,這個「平等」對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海洋文化促成了這個世界近一千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世界的衝擊,對人類價值觀念的衝擊,給涉海民族帶來的品格變化,作為文化研究是極具價值的。

海洋文化資深專家梁二平海洋文化論壇是一次敢闖敢試的創造梁二平從「盤活存量,做大增量」兩個角度進行分享。今天,海洋文化怎麼做?應該做大增量。例如,2007年,深圳海洋文化論壇的策劃就是一次「無中生有」的創造。十多年來,海洋文化論壇由小到大,由單一走向系列,也走出深圳,為大家打開了一扇海洋文化之窗。遠見決定高度,深圳這座城市敢闖敢試的精神,也必將激發海洋文化有更大的發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30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李福瑩)11月29日下午,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第三場活動——粵港澳海洋文化新發展專題講座在鹽田金色海岸碼頭起航。數百名聽眾與眾專家學者共同揚帆出海,「海上」聆聽講座,意味深長。

鹽田區副區長羅毅在致辭中表示,鹽田區是一座既有歷史人文厚度,又有海洋經濟活力的現代濱海城區,在這裡舉辦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具有重要意義。本屆論壇專題講座聚焦「粵港澳海洋文化新發展」,必將對於鹽田建設海洋城市,培育發展海洋文化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第十四屆深圳海洋文化論壇系列活動深圳舉行
    11月29日,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開幕式在深圳市鹽田區文化藝術中心啟幕。本屆論壇由中共深圳市鹽田區委宣傳部、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深圳晚報社主辦,鹽田區圖書館、鹽田區海洋文化研究會承辦,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資助。
  • 共話粵港澳海洋文化新發展
    資深媒體人、文化學者楊浪 地圖在歷史演進中發揮重要作用 楊浪認為,本屆海洋文化論壇的《粵港澳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海圖展》非常有意義。這些古地圖,能讓人們從歷史地理角度重新看粵港澳地區的發展變遷。
  • 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開幕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馬君桐) 11月29日上午,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開幕式在鹽田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作為深圳讀書月重點項目,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系列活動涵蓋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一帶一路」圖書館聯盟座談、粵港澳海上絲綢之路古代海圖展等。
  • 2020年鹽田區圖書館海洋文化系列活動精彩收官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鄧雪婷)2020年11月29日,隨著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順利舉行,鹽田區圖書館海洋文化系列活動圓滿落幕。作為深圳讀書月重點項目,鹽田區圖書館海洋文化系列活動包括第三屆「海洋閱讀奇妙夜」、第十四屆鹽田區小學生「海洋知識知多少」知識競賽、第八屆海洋詩歌嘉年華、第十四屆鹽田「海洋故事坊」以及第十四屆海洋文化論壇等。
  • 2018年媽祖文化與海洋精神論壇 在莆田湄洲島舉行
    11月18日,為深度傳承媽祖文化、弘揚海洋精神,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紐帶,2018年媽祖文化與海洋精神論壇在莆田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會址隆重舉行。莆田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探究媽祖文化與海洋精神互促互融的時代內涵,進一步發揮媽祖海洋文化凝聚華僑華人血脈認同、推動中外和平友好對話、促進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的作用,展現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美好願景。本次論壇邀請4位專家作主旨演講。
  • 第二屆海洋健康文化論壇暨「海洋科技與安全食品」高峰論壇閉幕
    人民網青島9月14日電 (劉穎婕)9月12日-14日,2018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來自國內頂尖海洋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展出了當下最前沿的海洋科技及成果。展會同期還舉辦了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海洋健康文化論壇、URC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等活動。
  • 海洋文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文學
    而「大灣區」是從海洋出發的概念,將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優勢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潛力巧妙結合。這一戰略規劃勾連了廣東沿海與國內其他沿海地區、內陸地區的互通互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一環,大灣區的發展有著面向海外的廣闊空間。可見,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地理概念及發展戰略的提出,是面向海洋尋求更多發展機遇,有連帶性、協同性與交互性的劃時代意義。
  • 第六屆中國海洋公共管理論壇在江蘇海洋大學舉行
    曹筱玉)12月12日,第六屆「中國海洋公共管理論壇」在江蘇海洋大學舉行。  第二場主題報告中,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研究所研究員王芳系統地梳理了我國海洋政策,並提出新時代海洋政策的目標、方向與任務;中國海洋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助理王剛從中央、省級、市級的海洋機構改革的實踐中反思地方政府如何跟進中央的機構改革;國家海洋局南海信息中心邵先成以廣東省海上風電管廊帶為例,依據模糊-衝突模型,探討模糊性政策的執行邏輯;中國海洋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姜秀敏對中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歷史進程及階段特點進行了詳細介紹
  • 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海洋文化中心
    新華財經北京10月10日電(雷鳴劍 徐東華 王衛鋒)粵港澳大灣區既是經濟灣區,也是文化灣區,這裡是中國近現代中外文化的交匯地、現當代流行文化的發源地,也有望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文化新高地。新時期新階段,區域文化的發展越來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層動力。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順利召開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在泉州召開。該項目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福建省文旅廳協調推進落實申報工作,申報文本包括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三地的多個代表性社區及群體。以此為契機,「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於12月21—23日在福建泉州隆重召開。
  • 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開幕
    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佔海建議,加強媽祖文化研究與交流,共同推動海洋文明的發展,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發展媽祖文化產業,促進海洋文化產業發展,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積極承擔共同責任,共同守護海洋藍色家園,讓海洋成為人類可以依賴、可以棲息、可以耕耘的美好家園。
  • 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與海洋牧場平行論壇在秀嶼區舉辦
    媽祖文化與海洋牧場平行論壇(秀嶼區委報導組 供圖)東南網莆田11月4日訊(通訊員 吳志軍)11月2日,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與海洋牧場平行論壇在秀嶼區舉辦。媽祖文化與海洋牧場平行論壇由秀嶼區委、區政府主辦,區委宣傳部、區海洋與漁業局承辦。論壇特邀省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鄭國富、張澄茂2位專家,緊扣論壇主題,為到場嘉賓作題為《現代海洋牧場概念及風電區海洋牧場構建模式探討》和《海洋牧場與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旨演講。
  • 福建舉行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
    原標題:11月9日福建舉行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  11月9日,福建舉行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學術大咖齊聚上川島 探討研究海洋歷史文化
    江門日報訊 (記者/林育輝) 11月14-15日,「海洋廣東」論壇暨廣東歷史學會成立70周年學術研討會、2020(第三屆)海洋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在臺山上川島舉行。
  • 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舉行
    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本屆論壇由文化和旅遊部、自然資源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澳門特區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媽祖文化·海洋文明·人文交流」為主題,旨在助推文旅融合活態傳承,策劃媽祖文化旅遊新產品,拓展媽祖文化旅遊新意境,擴大媽祖文化旅遊圈。
  • 全國大中學生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資源海洋大家...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4日,全國大中學生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資源海洋大家談暨2020創意設計(廣西)論壇在北部灣大學隆重舉行。來自自然資源部宣教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中國海油公益基金會等單位和全國100多所高校的120多位專家、教授和師生代表共同見證了盛會。近30萬人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關注了活動。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召開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 文/圖)為深入調查和研究王爺信仰及其送王船儀式,保護這一極其重要的海洋文化遺產,昨日,「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舉行,省內外宗教民俗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縱論「送王船」儀式及其背後王爺信俗的文化內涵。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在泉州舉行
    昨日,「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鄭筱筠研究員在開幕式上如是說。研討 專家學者在泉暢談送王船民俗17日晚,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上海海洋大學第十四屆蟹文化節暨2020...
    上海海洋大學第十四屆蟹文化節暨2020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舉行 2020-10-27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湄洲島舉行
    昨日上午,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湄洲島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講話並宣布論壇開幕。鄭建邦在講話時指出,媽祖被稱為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文化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起點,也是中華海洋文明的重要代表,其所蘊含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高度契合。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舉辦,對於弘揚媽祖精神、傳承海洋文化、促進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聯繫「一帶一路」,合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