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資本市場和券業的未來發展離不開...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李文

12月16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在北京召開。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博士出席了本次論壇並發表了主旨演講。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

對於我國資本市場和證券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沈明高表示:「離不開三條主線。」

一是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據統計,我國企業融資中近60%源自銀行貸款,20%左右來自非標融資,而以股票、債券、股權形式獲取的直接融資量佔比不足20%,直接融資比例提升的空間巨大。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形成「雙循環」的一個重要環節。

「隨著我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的重要性不但提升,企業對直接融資渠道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我們的研究發現,國際經驗表明,出口佔GDP比重越高,銀行信貸佔GDP的比重越高,反之亦然。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佔比較大的行業通常是傳統的成熟行業,銀行間接融資有優勢,但隨著企業轉型升級,風險偏好相對較高、風險定價能力較強的直接融資渠道將佔優。」他進一步表示。

打破剛性兌付同樣有助於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有剛性兌付時,整個經濟中的無風險或低風險金融資產佔比高,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的銀行有優勢;打破剛性兌付後,無風險收益率下降,風險資產佔比提高,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的直接融資渠道的優勢會逐步顯現。

二是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沈明高認為:「過去30年,我國經濟主要以趕超為主,資本市場往往可以參照國際經驗和對標物定價。當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能夠追趕的目標越來越少,發現經濟與產業升級的早期新機會並為這樣的機會定價是我國資本市場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因而發揮資本市場風險定價的基礎性作用也就愈顯重要,這也是未來區別頭部券商與一般券商的分水嶺。」

在去剛性兌付的時代,對風險定價挑戰與機遇並存。挑戰在於市場違約或直接挑戰現有的定價模式,機會是部分企業違約可以幫助矯正風險定價模型,為風險互換等新產業和新業務的創設和發展提供基礎參數,推動金融機構差異化競爭。

三是標準化產品與非標準化產品並重。要為傳統經濟與新經濟提供不同的投融資渠道。對傳統的存量經濟,需要發展REITS、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服務新經濟的早期階段,首先要從非標準金融產品入手,屬於風險投資。重要的是,資本市場需要為非標準產品的標準化提供出路,如結構化票據、以避險為目的的衍生產品等。

沈明高表示,創設更多涵蓋標準化與非標準化的金融產品,有助於吸引長期資金。從資金來源看,風投、私募從境內機構、銀行理財與各類資管產品所獲取的資金佔比超過80%,但養老金、保險資金、社會公益基金等真正長期的資金佔比卻不足5%,而美國等成熟市場長期資金在風投、私募中佔比超過30%。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風險定價能力是證券公司的核心...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12月16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在北京召開。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博士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
  •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穩住民營企業 就穩住了就業
    日,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印象深刻的表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這表明,在全球增長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不在今年GDP增速的一兩個百分點之得失,重在關注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脫貧等影響民生質量的指標。
  • 沈明高:投資求效率、消費求增量
    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12月11日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注重需求側改革」,如何理解和推進需求側改革?在12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新發展新格局,資本市場再出發高峰」論壇上,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表示,需求側改革和雙循環中的內循環是連在一起的,需求側的改革實際上是要求增量,這一增量來自投資求效率、消費求增量。
  •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資本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
    摘要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資本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諸建芳表示,從「十四五規劃」的角度來看,生產的五大要素可能會有一輪市場化改革,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本市場的發展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 4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這樣看需求側改革、經濟復甦及宏觀政策
    12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舉辦了「新發展新格局 資本市場再出發」高峰論壇。在本次論壇上,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深交所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委員田軒,以及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全球業務發起和拓展部主管周士達發表了主旨演講。
  • 從學者到網紅 首席經濟學家的「盛世嘉年華」
    從履歷背景來看,早一批首席大多受過海外名校的系統學術訓練,且有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銀行等政策學術研究經歷。當時,國內經濟和資本市場正處高速發展期,「躬逢勝餞」的首席們一經登場,很快就受到市場追捧。隨著國內券商投行崛起,從IMF裡走出的經濟學家,逐漸成為本土首席的中堅力量。例如,張智威、哈繼銘和彭文生都曾擔任過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 2021年「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怎麼走?聽經濟學家解讀
    「我們的經濟已經不可能只靠外循環或者內循環,任何一個單一的循環都不能維持未來可持續的增長。所以說『雙循環』不是一種選擇,我認為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中新網記者。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也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的供給和需求「雙中心」。
  •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滬舉行
    進一步提升金融中心自身的軟實力,構建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更好的金融發展、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國務院參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主席夏斌表示,中國經濟面臨著三大外部不確定性,包括新冠疫情進一步發展態勢、中美關係、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堰塞湖。
  • 兩位券業研究大佬各換東家?證實光大證券彭文生重回中金 國泰君安...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深圳,記者覃澤俊)訊,5月10日晚間,兩位券業研究大佬同日更換東家的消息在券業不脛而走。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光大集團研究所副所長、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將重回中金公司,接替即將離任的梁紅。記者從中金公司內部人士中確認了此事屬實。同日,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將加盟光大證券任副總裁。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字定位資本市場:地位空前提升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明確承認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關鍵地位。使資本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就要尊重市場,讓價格信號引導資源配置;如果善用市場機制,就可以有效的化解市場風險,避免政府做市場的交易對手;同樣重要的是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就要適度容忍市場的波動。
  • 首席經濟學家把脈全球經濟 內需拉動中國經濟繼續領跑
    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為全球及中國經濟「研判把脈」,並給出「首席方案」。  首席經濟學家們整體看好2021年經濟表現,認為今年是全球經濟復甦年,中國經濟將繼續領跑。  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認為,支撐「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這一論點的依據,主要基於三個主要假設。一是接種疫苗的逐步推進,這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條件。二是政策不急轉彎,包括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第三是全球減少了很多不確定性,風險溢價有所下降。
  • 高瞻遠矚: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的先進思想
    來源:時刻頭條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山證券研究所所長是中山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同時也被譽為深圳市領軍人才,是中國金融和證券時報特邀撰稿人。在近20年來,李湛,高瞻遠矚,對市場有著敏銳並且準確的判斷,其思想將給中山證券帶來更好的發展。隨著兩相交融了設立了創業板以及科技企業的迅速的發展,深圳是金融中心的這一位置將更深一步地堅定好。中山證券的李湛就表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中國資本市場和深圳特區40周年意義重大。
  • 後疫情時代變局與新局 廣發證券舉辦「前瞻2021」在線總量論壇
    近日,由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後疫情時代變局與新局——前瞻2021總量論壇」,別開生面地以直播方式在雲端召開。此次論壇邀請到宏觀經濟、國際政治領域的重磅專家,與廣發證券總量團隊的首席分析師,一起分析後疫情時代變局的特點,展望中長期可以把握的確定性機會。
  • 廣發證券認為2021年A股要降低預期收益率
    新民晚報訊(記者 連建明)近日,由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後疫情時代變局與新局——前瞻2021總量論壇」以直播方式在雲端召開。此次論壇邀請到宏觀經濟、國際政治領域的重磅專家,與廣發證券總量團隊的首席分析師,一起分析後疫情時代變局的特點,以及展望中長期可以把握的確定性機會。
  • 證券市場30年風起雲湧,廣發證券譜寫頭部券商成長之路
    2020年12月,中國資本市場迎來30周歲生日。在這波瀾壯闊的30年裡,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成長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壯大,中國證券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批證券公司茁壯成長,規模不斷擴大。其中,成立於1991年的廣發證券,其成長經歷可謂是中國證券市場成長的一個縮影。過去十多年來,證券行業起起落落,廣發證券始終穩定在頭部券商之列。
  • 光大證券研究所又現多骨幹同時離職,券業為何頻現「組團離職」?
    光大證券研究所更是迎來一輪較大範圍的人事動蕩,有媒體報導,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副所長裘孝峰、所長助理金星先後離職,胡雅麗或將加盟中金公司。光大證券和中金公司均未對外回應此事,但有券商從業人員告訴券業觀察,傳聞大概率屬實。此外,上述傳聞中的離職人員都算是光大研究所骨幹,如果都離職,光大研究所或許會損傷不少元氣。
  • 經濟學家給出「首席答案」
    來源:上海證券報 來源:上海證券報  2021年資本市場怎麼走?看好哪些資產?機構「抱團」現象是否延續?1月9日至10日,在「2021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來自國內外金融行業的首席經濟學家對2021年資本市場進行了展望。
  • 證券基金行業弘揚正能量 首席經濟學家籤署自律倡議書
    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官方網站昨日發布信息稱,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近日籤署《首席經濟學家自律倡議書》,以更好發揮好首席經濟學家的影響力和公信力,維護行業聲譽,服務資本市場和國家經濟建設。根據《首席經濟學家自律倡議書》,首席經濟學家承諾了如下三項內容:一是遵守《證券法》等規定,恪盡職守,勤勉盡責,認真做好經濟金融研究和諮詢服務工作,樹立廉潔從業良好形象。二是愛惜在行業形成的良好聲譽,客觀、專業、審慎發表研究觀點,積極傳遞正能量。
  • 強強聯手,中金前首席梁紅加盟高瓴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1993-1998年,彭文生就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任亞太部經濟學家,負責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研究和政策諮詢事務。1998-2008年,曾就職於香港金融管理局十年,先後任經濟研究處和中國內地事務處主管,負責經濟,金融研究以及和內地金融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