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人才梯隊最新報告:內部提拔了一批年輕人!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地產人言

豔姐說

地產行業中,不少房企用人會根據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去尋覓對標房企中的人才,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頭部房企的人才會長期受寵的原因。

但是這兩年,豔姐在參加一些房企內部的人力會議、或者是媒體發布會時,關於選人用人聽到的更多的是「培養內生力量」這個詞兒。

培養內生力量已經上升為很多老闆用人的共識。

曾經以「業內一流薪酬」求賢若渴的泰禾集團,一度成為房地產行業優質人才集結的高地。用北京媒體圈盛行的一句話說:「房企職業經理人做到副總裁級別,如果還沒接到泰禾人力或獵頭的電話,那一定是你手機欠費了。」

但在今年6月泰禾的媒體見面會上,黃老闆卻說:「泰禾接下來的人才要多靠內部推薦和培養。」此言一出,瞬間在朋友圈刷屏,一改業界對於泰禾熱衷挖標杆、挖典型人才的印象。

回過頭來能夠發現,這次講話竟然成了泰禾人才戰略一個清晰的轉折點。

01

從挖典型到挖標杆

黃老闆的用人觀的改變

熟悉泰禾的人可能都知道,黃老闆用人觀念有幾次清晰的轉變,藏在泰禾幾次歷史轉折點中。

第一次轉變:挖典型

泰禾決定北上之前,黃老闆用人基本上是自己的創業老將。待到運河上的院子、中國院子在北京一炮而紅之後,黃老闆提出了快速發展的戰略,這個時候的泰禾,受王石「海盜計劃」的啟發,黃老闆也萌生了從典型品牌企業挖人的想法,目標對準了萬科、融創、碧桂園等快速崛起的房企。

第二次轉變:挖標杆

2014年下半年到2017年屬於泰禾做規模的時代,黃老闆用人思路又變了,快速做規模,快節奏高周轉,需要能夠適應高壓力的閩系房企的人才。這個階段泰禾的一大表現是挖標杆,目標企業則指向了中海、龍湖、萬科、融創四家。

在這一階段,泰禾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名單可謂「藏龍臥虎」,其履歷出身涵蓋建設銀行、摩根史坦利等金融機構,證監會、住建委和國土局等政府機關,以及央企、跨國公司和頭部房企。這些精英高管在財務投資、資本市場、政府關係和品牌公關等諸多領域,為泰禾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足夠的人力支撐。

泰禾集團一位人力資源高管跟豔姐講了一個有趣的細節:一般公司招人,是獵頭拿出一個名單來,讓用人公司去裡面挑人。而泰禾不是這樣,為了招一個區域總,人力老大和黃老闆先商量拿出一個18人的名單,讓獵頭去談,談來這個名單上的,老闆就見,其他的獵頭推薦了,老闆也不見,太浪費時間了。

但也正是因為泰禾在這個時期處在高速成長中,一些自於成熟型房企的管理層,過去他們的資源支持、目標都很清楚,但在高速增長中的泰禾,他們面對的目標是移動的,所以有一些人剛開始是不適應的,很難在節奏和步調上保持一致。

所以,不管主動還是被動,泰禾在2018年底做了一場人員的調整,這場調整在一些人眼中可能傷筋動骨,在另一些人眼中,則是動了一場大手術。

據泰禾集團一位人力資源高管對豔姐表示:外界關於泰禾離職率談得比較多,但做HR的很清楚,離職率的統計口徑不一樣,得出的數可高可低。泰禾的離職率沒有外界想像那麼高。

事後回想起來,這樣改革所必經的陣痛,很大程度上是規避不掉的,早經歷要遠比晚了強。很多時候,步子走得太快的企業,的確需要停一停,等一等,把人才這個短板補齊,之後再提速就會有底氣。

02

泰禾用人理念的重要轉變

精英團隊,重視內生

在全行業提倡經營高周轉的當下,以產品著稱的泰禾確實是一股清流。

但泰禾沒留神,卻被外界指稱在另一個領域走了高周轉之路——人力高周轉。

2018年,黃老闆直言人才能力跟不上企業發展速度,要更加重視人才建設和培養。所以在今年6月底,泰禾基本結束了大規模外部高端人才招聘,而從內部提拔了一批優秀的管理幹部。

舉幾個例子:

現任泰禾集團總裁助理的寧可,1983年出生。從加入泰禾到做到總裁助理,寧可只用了5年時間。

▲泰禾集團總裁助理 寧可

寧可曾帶領泰禾北京區域連續兩年業績排在集團首位,北京區域內各城市銷售業績均在當地市場排名前列。

除了業績優異,寧可還是個管理型人才,主持完成了區域和城市公司營銷職能條線架構的重組,形成「四大部門十六大模塊」管理矩陣,完成人員職能重組及權責落位,打造了一支強悍的營銷團隊。

▲泰禾集團資金部總裁助理 肖傑

現任泰禾集團資金部總裁助理的肖傑,是泰禾集團升職最快的員工,6年時間,從中級技術經理到總裁助理。

肖傑雖然是泰禾資金部成立的元老級人物,但實際上也才35歲。資金部從成立之初的4個人,到鼎盛時期的50多人,整個部門的穩定性非常高,是平均司齡最「老」的團隊。自2016年有考核數據以來,資金部業績評分始終保持集團排名第一。

▲泰禾集團佛山公司總經理 李業宏

1984年出生的泰禾佛山公司總經理李業宏,入職不到一年,就創下佛山院子「四開四清」的銷售佳績,使該項目成為佛山樓市千萬級別墅銷售套數最多、金額最高的雙料冠軍。

盤點泰禾內部被提拔和表彰的人才,能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共同點:

出身一線,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

憑業績說話,是戰功赫赫的「頭狼」;

打過一場場硬仗,帶領出一支支「虎狼之師」。

高管內部提拔有自身的優勢,一個團隊裡優秀的人直接提上來,會樹立一個標杆,讓大家看到希望。再者說,優秀的房企都比較注意培養自己的嫡系部隊,泰禾下階段想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泰禾管理幹部的中堅力量經過了怎樣的內部選拔流程?

①泰禾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在2019年初成立了一個幹部管理部的組織,核心骨幹都是體制內年輕處級人力幹部背景。

②幹部管理部結合體制內和標杆企業管理經驗,形成了一套管理體系,覆蓋到了選用、考核、培養、監督、激勵關懷五方面。

③在員工晉升的考評中,嚴格執行推薦—審核—考察—徵求意見—審批—反饋的流程。同時,結合日常觀察、月度述職、轉正評價、績效考核、巡視考察等資料,實時掌握幹部的工作動態。

④建立了後備幹部培養發展管理體系,選拔符合標準的員工入選後備幹部,結合個人發展潛力及個性特點,制定了培訓計劃。

⑤針對泰禾「二級管控」需求,幹部管理部核心成員下沉到區域及板塊,負責及支持一線幹部管理及人力資源工作。

忠誠乾淨擔當,是我黨選用幹部的標準,也是泰禾選用幹部的標準。幹部選準了,還得用好。

怎樣用好幹部?除了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給予豐厚的物質待遇,採取有效的激勵措施,還要從嚴管理監督。黃老闆多次在內部會上說過,廉潔是泰禾幹部的底線、紅線。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也就是說要建立全面的幹部監督機制。

在幹部監督上,泰禾借鑑了體制內的做法,通過集中考核巡視、日常監督管理、受理舉報信息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掌握幹部情況。2019年分3批對地產4個區域和非房8個板塊進行了考核巡視,考核組走訪了20多個城市,訪談了近千人次,從中發掘出了一大批優秀幹部,也發現了一些經營及管理上的問題,並要求進行了整改。

泰禾用人、選人標準,跟公司產品定位、調性相關,用人也是精英文化導向,講究第一學歷是985、211。泰禾注重學歷,但不是唯學歷。就像是王者榮耀遊戲裡的,一個王者帶著四個青銅(有潛力成為王者的青銅),一起打怪。本質是一種精英文化。

在各家房企越來越重視校招人才爭奪戰的當口,泰禾的校招生計劃也亮出了招牌。對標萬科新動力、旭輝旭日生、中海海之子,泰禾也有自己的禾苗生、禾芯生,並為之配套了全面、專業的人才培訓計劃、針對性的崗位輪崗計劃、嚴格的考核制度以及快速的晉升通道。

據統計,禾苗生晉升比例為普通社會招聘人員晉升比例的兩倍,禾芯生一年內晉級比例接近50%,其中超過10%的人員連續晉升2-3級。

在禾苗、禾芯生的不同成長階段,泰禾會分別針對兩個管培生群體開辦集中訓練營。每一個集中訓練營都根據禾苗、禾芯生不同的成長階段,定製不同主題、不同訓練項目的成長計劃。

與此同時,地產板塊各區域根據區域發展需求,以集團禾苗、禾芯生培養機制為藍本,定製化適配各區域經營發展需要的禾苗、禾芯生培養訓練營。

泰禾在校招生招聘上的打法,還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如果要為未來兩三年大規模發展做準備,就要實現人才內生,而不是一直在人才市場上買買買。

其實,對校招生來說,他們更能融入和認同企業文化,便於培養,加上內部提報機制,校招生便有了寬闊的職務晉升通道,內心驅動更強,不斷驅動不斷成長,處於一個良性循環當中。

對企業老闆來說,校招生花的成本也低。一個高管年薪幾百萬上千萬的,隨後還不一定能留得住,而那些自己培養的也不需要太高的價錢。即務實,也最能留得住。

其實說到頭,黃老闆用人理念的轉變,還是代表他做企業的態度的一種轉變。

對房企來說,一般快速擴張期的,內生都來不及匹配業務增長速度。長久以來,泰禾高管級別很大一部分都是引進來的,自己培養的人才倒不是很突出。

如今,泰禾明確表現出了戰略中心從「規模擴張」向「管理提升」轉變的信號,在「管理提升」階段裡,泰禾必須修補好自己的人才梯隊,摸索出一條自己的人才培育體系。

03

戰略、品牌與人才共生

10月25日晚,泰禾集團的三季報拉開了新一個財報披露周期。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泰禾集團營收211.92億元,同比增加8.22%,歸母淨利潤21.21億元,同比增加46.85%。

從泰禾三季報中可以看到這家企業戰略調整的成效,總結起來在以下幾方面:

戰略:規模讓位增長質量,穩紮穩打

在此之前,黃其森對於泰禾的經營思路已經做出了極其重大調整,他為泰禾選擇了新的航行方式:一味的規模擴張,或者說依然甚囂塵上的規模論,讓位於更加注重回款、利潤和現金流、安全的有質量的增長。

一個明顯的做法,泰禾從去年初開始,主動拿地就暫停了。不但停了沒有拿地,還退了12塊地,避免了更大的失誤。

其實在地產行業裡,泰禾戰略布局可能是最清晰的:只去一二線,不去三四線,即便前者有結構性調控,後者有短期利好,也沒見過它動搖。

一二線核心城市的特點很明顯:市場需求大、抗風險能力強,這能夠保障泰禾業務規模持續穩定地擴張。有關這一點,2018年泰禾在北京區域和華東區域毛利水平增長明顯,就是很好的證明。

品牌:從城市紅利到產品紅利

泰禾新中式精裝院落已成為行業的現象級文化符號,「談豪宅必談中式,談中式必談泰禾」也已經是業內共識。但泰禾並非單憑一套「院子」打天下,結合不同的土地容積率、區域市場特徵和目標消費人群,其產品線也在創新迭代。

今年上半年,北京兩個「大院」系產品突破百億銷售業績,穩居北京區域市場前三甲;驚豔亮相的「公館」系產品,更是對標世界城市CBD頂級豪宅服務標準體系,成為爆款單品。

如果將眼光再放長遠,泰禾定位一二線城市消費升級住宅產品,雖然容易受到階段性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市場對泰禾品牌溢價認同度提升,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其未來盈利能力會進一步釋放。泰禾這種做「升級產品」的企業總會有市場風口加持。

人才:精英團隊,人才內生

對於規模房企來說,人才是有梯隊的。泰禾在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管培生和明星經理人,並逐步提高這些人所佔的比例。

這種組織內的標杆是很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管培生的榜樣和奮鬥動力,管培生之間代際的傳承幫扶也很重要。

在企業的人才供應上,尤其是中高管層面,內生和外招的良性比例是5:5。龍湖、萬科、融創都屬於高管內生較多的,顯現出超強的穩定性。

如今,泰禾高管內生的比例正逐步提高,逐漸彌補人才梯隊的完整鏈條。

泰禾最需要做的,可能就是靜待收穫的季節。

責編:耿牧風

相關焦點

  • 黃其森:未來泰禾高管以內部提拔為主
    「現在泰禾的高管,副總裁的級別應該有差不多十二幾位,如果是說有一兩個人,三五個人變動,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泰禾接下來的人才要多靠內部推薦和培養,要用大規模校招的方式招攬人才。」豔姐思考下來,不外乎四點原因:一是外面的人不好用;第二是外面的人不能接受泰禾的管理模式;第三是外來高管走了兩三波之後,現在外面的人聽見泰禾會很慎重;第四是泰禾在內部提拔了幾個人,比如北京區域總王景崗,廣深的邵志榮,表現優異,驗證了內部提拔的可行性。高管內部提拔有自身的優勢,一個團隊裡優秀的人直接提上來,會樹立一個標杆,讓大家看到希望。
  • 保利、萬達、旭輝、泰禾等房企喜歡什麼樣的人才?
    前段時間,明源君推送了《碧桂園、恆大、中海、龍湖等房企喜歡什麼樣的人才》這篇文章之後,後臺很多小夥伴留言,紛紛表示要看第二第三梯隊的房企如何用人,所以明源君今天再來總結一下保利、萬達、世茂、旭輝、泰禾這5家房企喜歡什麼樣的人才,由於明源君接收到的信息有限,如果有錯漏的地方,還希望大家指正。
  • 「禾啟計劃」加速泰禾集團人才內生策略轉型
    從重視人才外引,到強化人才內生,泰禾集團人才策略邁出重要轉型步伐。繼提拔了一大批內部管理人員之後,泰禾集團人才內生策略轉型進入第二個階段——管培生培訓提升。同時他表達了泰禾對管培生快速成長與發展的期望與信心,人力資源部也將著力於建立一套助力管培生快速成長的人才發展機制,激活內部人才沉澱層。▲泰禾集團副總裁陳波致辭在賦能環節,各職能領域多位負責人帶來專業的知識分享,並對管培生的學習成長提出了中肯建議與要求。
  • 寧可升任泰禾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龍湖仕官生的泰禾徵途
    昨天,泰禾內部發出了一紙公文,總裁助理兼北京區域營銷總寧可升任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劉楓則不再擔任集團總裁助理、廈門區域總經理。從加入泰禾到做到營銷一把手,寧可只用了6年時間。2014年,泰禾銷售額首次突破200億元,泰禾擴規模的同時,也在廣納人才。寧可就是在那時憑藉著在地產營銷圈內逐漸打響的名氣被黃老闆相中,正式開始了長達六年的泰禾之旅。
  • 合肥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合肥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本半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半年度報告全文   4本半年度報告未經審計。   5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本報告期內不進行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 泰禾新設的聯席總裁是個什麼職位?
    來源: 風財訊來源|風財訊 作者|黃小妹12月18日,泰禾集團發布消息稱,泰禾集團兩位高級管理人員,原集團執行副總裁葛勇、原集團副總裁兼北京區域公司總裁王景崗,雙雙被內部任命為泰禾集團聯席總裁。上述泰禾人事變動消息的關鍵詞為「內生高管」,從而更加坐實了泰禾集團人才戰略的轉變:人才內生。事實上,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曾多次強調「內部提拔」,要求重視「人才外引」的同時強化「高管內生」,實現「兩條腿走路」。「戰略」之下,泰禾集團今年下半年便陸續開始提拔內部管理人員。
  • 泰禾:穿過暴風雨
    11位高管輪番上場,暢談泰禾產品觀、人才觀、戰略觀、品牌觀。 這幫追隨黃其森從福州到北京的年輕人,熬出了一座泰禾院子,一朝天下知。當年的大姑娘小夥子,構成了後來泰禾最堅實的管理層。 黃其森認定對人的投資是泰禾最重要的投資。 泰禾一度堅信最優秀的人才在體制內,「大家一層層提拔都是經過考核的,能做到這種正處級以上,懂得規矩。房地產很多都是在社會上飄,很多人沒有敬畏。
  • 泰禾內部反腐,成立四個考核組巡視非地產板塊
    記者 | 傅林林泰禾集團(000732.SZ)近期正在加強對內部各個業務板塊的反腐力度。從泰禾官方公布的消息來看,黃其森對泰禾的人力工作並不滿意,他表示:「泰禾目前的平均薪酬差不多是行業最高,但一流的人才和薪酬還未實現一流的業績,這與初衷違背,需要人力部門好好思考,如何通過激勵制度激發人才潛能。」泰禾前兩年在行業內曾大規模引進職業經理人,高管的流失率也頗高,光是副總裁級別的高管離開的就超過10人。
  • 商業志 | 泰禾影視「下線」
    根據《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對受訪187家影院提供的數據分析得出,第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為34.45萬元,平均運營成本卻達117.9萬元;截至5月底,47%影院現金流告急,42%影院或面臨淘汰。更為直接的,降薪、裁員乃至倒閉。如盧米埃影業集團進駐中國的首家IMAX店--已經開業十年的重慶江北金源盧米埃IMAX店,在經過147天的停業後於今年6月宣布閉店。
  • 泰禾集團老闆黃其森成老賴 曾放話幹到2000億 如今公司負債1900億
    泰禾集團被廣大投資者所熟知可能發生在2017年年末。當時,曾經登上閩系房企老大的泰禾集團的老闆黃其森放出豪言稱,2018年泰禾的銷售目標要幹到2000億。此後,泰和集團股價接連飆漲。而2017年,泰禾集團的全年銷售額為1007億元,剛剛邁入千億俱樂部。
  • 泰禾2020:蓄勢待發
    雖然不斷遭受「非議」,黃其森最終抗住了壓力,對泰禾資金鍊、核心管理層等重新優化與調整,特別是回歸初心,重塑產品力,泰禾重新找回了自己。 截至去年9月底,泰禾集團帳上貨幣資金依然保持在147.3億元,跟去年同期持平,短債減少近100億元至62.6億元,一年內有息負債餘額減少170億元至243.7億元。第四季度,泰禾集團到期的部分公司債也已完成回售或兌付。 中泰證券分析泰禾並認為,從一系列財務數據表現看,泰禾降負債持續兌現,基本面穩健修復。
  • 泰禾影視「下線」 全國影院已暫停營業
    根據《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對受訪187家影院提供的數據分析得出,第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為34.45萬元,平均運營成本卻達117.9萬元;截至5月底,47%影院現金流告急,42%影院或面臨淘汰。   更為直接的,降薪、裁員乃至倒閉。
  • 「獨家」泰禾集團太原總經理臧軍強離職
    界面新聞日前獨家了解到,泰禾集團太原公司總經理臧軍強已經離職。臧軍強於2019年接替陳輝邦擔任泰禾太原公司城市總,由於泰禾在太原唯一的項目金尊府公寓部分尚未開工,此時城市總離職,泰禾將要尋找新的繼任者。
  • 泰禾內部會議自評:地產與商業、酒店等板塊割裂嚴重
    泰禾集團的商業板塊原由地產板塊分管。在泰禾集團將商業板塊獨立出來後,陳健豪為獨立後商業板塊的首任副總裁。8月7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取一份泰禾集團的內部會議紀要(下稱「會議紀要」)。該會議紀要顯示,7月16日,泰禾集團召開有關服務板塊工作匯報會。
  • 「重磅」20家典型房企最新人才戰略計劃曝光!
    地產人言度獨家盤點20家典型房企最新人才戰略計劃,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優秀房企的人才戰略打法和組織機制的創新,給到行業一些借鑑和啟示。7、佳兆業一家學霸雲集的房企,很多高管都是出自復旦、同濟等名校;人才團隊也偏年輕化,平均年齡僅31.5歲,已經內部提拔出現15位80後總裁級高管。
  • 福州泰禾凱賓斯基酒店熱招400崗位為明年開業做準備
    福州泰禾凱賓斯基酒店於2015年12月27日至2015年12月28日在福州普拉那現釀啤酒坊連續舉辦了兩天的招牌開放日活動,現場熱招餐飲部、前廳部、客房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市場銷售部、康體中心及水療等部門共計400個崗位空缺。
  • 20家典型房企最新人才戰略計劃曝光!想跳槽的趕緊看
    7、佳兆業一家學霸雲集的房企,很多高管都是出自復旦、同濟等名校;人才團隊也偏年輕化,平均年齡僅31.5歲,已經內部提拔出現15位80後總裁級高管。依託「四級培養機制」打造佳兆業人才發展體系,尤其注重高潛人才的引入及培養,給予充分的關注與發展機會。
  • 最新報告稱滬京粵津蘇浙「六馬當先」
    此間最新出爐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顯示,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浙江6地「六馬當先」,居全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第一梯隊。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27日在北京發布最新完成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0》,從科技創新環境、科技活動投入、科技活動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5個方面,選取12個二級指標和39個三級指標,對全國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創新水平進行測度和評價。
  • 泰禾啟動高端服務戰略 「五心服務」締造院落生活
    2016年,泰禾的核心產品院子系優勢凸顯,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決定組建「大服務」板塊全體系人才團隊,並成立了泰禾酒店物業集團。黃其森對高端服務的目標和追求越來越清晰,從集團層面給予的支持和資源也越來越多,泰禾的高端服務板塊業務由此拉開帷幕。
  • 我在泰禾的1000天
    作者:潘秀林(泰禾集團品牌管理中心專業經理)白駒過隙,轉瞬之間,入職泰禾已經1000天。盜用一下此前十分暢銷的一本書名,將過去近三年的泰禾往事與經歷,與諸位分享,謹以一個普通員工的視角,告訴你一個我眼裡的泰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