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專業人士建言茶產業復產復市

2020-12-16 參考消息

再過十來天,鐵觀音春茶就要上市,在防抗疫情仍處於關鍵時期下,安溪鐵觀音春茶如何化「危」為「機」,實現逆勢突圍。10日,由安溪縣委人才辦、茶管委會、農業農村局主辦的「推進復產復市、賦能茶鄉發展」安溪茶業發展研討會在溪禾山公園舉行。30位茶產業人才匯聚一堂,分析當前形勢,結合產業實際,找尋茶產業發展新路徑,為茶產業復產復市聚才匯智。

堅定信心直面挑戰

「面對疫情考驗,安溪茶產業轉型要保持王者地位,更要逆襲的姿態,實現華麗轉身。」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謝景欣表示,此次疫情對春茶採收基本影響不大,廣大茶農、茶企要堅定信心,直面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困難,化「危」為「機」,實現逆勢突圍。

疫情發生以來,該縣農業部門一方面穩產保供,一方面加強對春茶生產形勢研判。通過深入調研,科學研判,農業部門認為,疫情對全縣春茶生產基本影響不大,但由於疫情影響,業界心理有所回落。此外,受疫情影響,線上線下交易均受到影響,特別是傳統實體和渠道受影響較大,茶莊園創收也會受到影響。

但危機中存在著發展、突圍的機會。謝景欣介紹,國內諮詢機構調查發現,疫情當下,聚餐消費場景不能成立,面對面社交消費受到抑制。像茶這一類自飲屬性和超市類產品會在線上銷售迎來新機會。同時,通過此次疫情,廣大的消費者會進一步提升健康意識,消費者對茶葉的養生保健需求會更加強烈,市場消費信心有望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對茶葉消費應該是有利好的。

面對機會,謝景欣認為,安溪茶企茶農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拼市場、拼生態、拼渠道,實幹逆襲,實現華麗轉身。

安溪高層次人才促進會會長、八馬茶業總工程師林榮溪也認為,疫情當下,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激烈。疫情過後,國家將迎來「大健康」消費時代,安溪鐵觀音是大健康產品中最具有競爭力、最具性價比的茶葉產品。加之今年春季陽光柔和、水份適當,春茶質量預計會提升。因此,廣大茶人要有自信,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茶產銷兩不誤,推動茶產業走上復產復市正軌。

乘風逆勢抱團發展

疫情之下,全民宅生活,催生主播浪潮。在這種趨勢下,安溪廣大茶企、茶人主動擁抱線上售茶這一「風口」,茶農線上直播賣茶,把直播間搬到茶園和加工車間;茶企、茶莊園把茶室挪到線上;茶藝培訓機構把教室移到微課、直播平臺。當天的研討會上,高層次人才通過分享案例,共享商機,共謀發展。

「八馬茶業一季度業績同比幾乎持平。」林榮溪說,一季度,電商貢獻巨大。其中,疫情影響較大的三月份,電商增長50%。這期間,八馬共開展100多場直播、創富學院在線教育、跨越發展營、超級星鬥計劃,參與人數26000人次。同時,利用線上平臺,公司線上辦公、線上培訓如火如荼、有序密集展開。不但收穫業績,同時穩定人心。

「要有文化自信,實現茶文化構建。」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許娜萍老師從事線上培訓多年,她認為,未來直播的競爭是內容的競爭,安溪鐵觀音的內容豐富,文化深厚,大有可為。她認為,直播要有標籤,要有辨識度。在進行茶文化展示時,茶具擺放、場景如何設計,甚至是服裝和頭髮設計都將影響直播流量。

專業人士們認為,應對當前疫情可能對茶產業帶來的影響,不僅要有營銷模式的創新,在茶園管理、品牌塑造上也要有所突破。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認為,根據疫情中出現的糧食供應,我縣生態茶園改造時可以探索套種大豆和花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為茶樹生長提供綠肥,另一方面,通過種植多樣性,增加收入,提升茶園效益。

感德鎮鎮長林清傑介紹,感德鎮通過搭建感德茶館線上APP和線下實體店,把慶芸、老固等有代表性茶企進行整合,統一編號、統一設計,統一監管,抱團發展,整體營銷,成為品牌突圍的一種新模式。

林榮溪對記者說,安溪茶產業中有一大批精英級人才。疫情當下,專業人才要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在茶產業復產復市的過程中,匯智聚力,為全縣茶產業逆襲突圍貢獻力量。

再過十來天,鐵觀音春茶就要上市,在防抗疫情仍處於關鍵時期下,安溪鐵觀音春茶如何化「危」為「機」,實現逆勢突圍。10日,由安溪縣委人才辦、茶管委會、農業農村局主辦的「推進復產復市、賦能茶鄉發展」安溪茶業發展研討會在溪禾山公園舉行。30位茶產業人才匯聚一堂,分析當前形勢,結合產業實際,找尋茶產業發展新路徑,為茶產業復產復市聚才匯智。

堅定信心直面挑戰

「面對疫情考驗,安溪茶產業轉型要保持王者地位,更要逆襲的姿態,實現華麗轉身。」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謝景欣表示,此次疫情對春茶採收基本影響不大,廣大茶農、茶企要堅定信心,直面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困難,化「危」為「機」,實現逆勢突圍。

疫情發生以來,該縣農業部門一方面穩產保供,一方面加強對春茶生產形勢研判。通過深入調研,科學研判,農業部門認為,疫情對全縣春茶生產基本影響不大,但由於疫情影響,業界心理有所回落。此外,受疫情影響,線上線下交易均受到影響,特別是傳統實體和渠道受影響較大,茶莊園創收也會受到影響。

但危機中存在著發展、突圍的機會。謝景欣介紹,國內諮詢機構調查發現,疫情當下,聚餐消費場景不能成立,面對面社交消費受到抑制。像茶這一類自飲屬性和超市類產品會在線上銷售迎來新機會。同時,通過此次疫情,廣大的消費者會進一步提升健康意識,消費者對茶葉的養生保健需求會更加強烈,市場消費信心有望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對茶葉消費應該是有利好的。

面對機會,謝景欣認為,安溪茶企茶農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拼市場、拼生態、拼渠道,實幹逆襲,實現華麗轉身。

安溪高層次人才促進會會長、八馬茶業總工程師林榮溪也認為,疫情當下,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激烈。疫情過後,國家將迎來「大健康」消費時代,安溪鐵觀音是大健康產品中最具有競爭力、最具性價比的茶葉產品。加之今年春季陽光柔和、水份適當,春茶質量預計會提升。因此,廣大茶人要有自信,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茶產銷兩不誤,推動茶產業走上復產復市正軌。

乘風逆勢抱團發展

疫情之下,全民宅生活,催生主播浪潮。在這種趨勢下,安溪廣大茶企、茶人主動擁抱線上售茶這一「風口」,茶農線上直播賣茶,把直播間搬到茶園和加工車間;茶企、茶莊園把茶室挪到線上;茶藝培訓機構把教室移到微課、直播平臺。當天的研討會上,高層次人才通過分享案例,共享商機,共謀發展。

「八馬茶業一季度業績同比幾乎持平。」林榮溪說,一季度,電商貢獻巨大。其中,疫情影響較大的三月份,電商增長50%。這期間,八馬共開展100多場直播、創富學院在線教育、跨越發展營、超級星鬥計劃,參與人數26000人次。同時,利用線上平臺,公司線上辦公、線上培訓如火如荼、有序密集展開。不但收穫業績,同時穩定人心。

「要有文化自信,實現茶文化構建。」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許娜萍老師從事線上培訓多年,她認為,未來直播的競爭是內容的競爭,安溪鐵觀音的內容豐富,文化深厚,大有可為。她認為,直播要有標籤,要有辨識度。在進行茶文化展示時,茶具擺放、場景如何設計,甚至是服裝和頭髮設計都將影響直播流量。

專業人士們認為,應對當前疫情可能對茶產業帶來的影響,不僅要有營銷模式的創新,在茶園管理、品牌塑造上也要有所突破。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認為,根據疫情中出現的糧食供應,我縣生態茶園改造時可以探索套種大豆和花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為茶樹生長提供綠肥,另一方面,通過種植多樣性,增加收入,提升茶園效益。

感德鎮鎮長林清傑介紹,感德鎮通過搭建感德茶館線上APP和線下實體店,把慶芸、老固等有代表性茶企進行整合,統一編號、統一設計,統一監管,抱團發展,整體營銷,成為品牌突圍的一種新模式。

林榮溪對記者說,安溪茶產業中有一大批精英級人才。疫情當下,專業人才要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在茶產業復產復市的過程中,匯智聚力,為全縣茶產業逆襲突圍貢獻力量。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僑鄉普寧攜手福建安溪舉行鐵觀音茶王賽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節舉辦鐵觀音茶王賽,從數千種鐵觀音茶中決出「茶王」。 陳啟任 攝   中國僑網揭陽12月1日電 (記者 陳啟任)首屆普寧·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節29日在廣東普寧裡湖鎮開幕,廣東普寧、福建安溪攜手舉辦鐵觀音茶王賽,從數千種鐵觀音茶中決出「茶王」,以弘揚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獨特的茶文化。
  • 福建安溪茶有機認證面積居中國首位
    福建安溪茶有機認證面積居中國首位 2015-10-22 20:58:52目前,安溪有機茶葉認證面積從34128畝增加到38358畝,其中有機茶葉認證面積為全國產茶縣第一位。  有機茶是中國第一個頒證出口的有機食品。在其生產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生產,並符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LFOAM)標準。因此,有機茶更是茶葉中的上品,有茶葉產業皇冠上「明珠」之美譽。
  • 走進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這幾年,安溪堅持茶業發展、人才為本,每年舉辦一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百萬重獎制茶大師、傳承弘揚傳統技藝,支持鼓勵建設大師名匠工作室、非遺文化傳習所、製作技術研究會等,建立全鏈條「傳幫帶」機制;創辦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全國唯一綜合性茶業公辦本科院校——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培養應用型、複合型茶業人才,為茶業發展儲備人才和技術;常態化開展「茶業萬人培訓」,推動技藝世代相襲、人才生生不息、產業永續發展
  • 國際無我茶會暨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安溪舉辦
    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精彩亮相,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安溪烏龍茶品鑑賽、技藝展示、茶道演示,觀茶山綠色,品茶者匠心,喝安溪好茶,享美好生活……國際無我茶會首次登陸安溪,讓參會者盡享兩年一度的國際茶文化盛會。此次活動由福建農林大學主辦,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承辦。
  • 安溪:茶機具助推安溪茶產業轉型躍升(圖)
    專業廠家越來越多  「單茶盤一類,就有木、石、竹等不同材質,分實用、鑑賞、收藏等不同功能,總共不下幾百款,廣泛適用於烏龍茶、紅茶、綠茶等全國各大茶類及其愛好者。」好得茶配套商品批發中心負責人洪曉峰說。  福建凱的工藝有限公司負責人施建凱可以說是安溪做木茶盤的*人。
  • 福建安溪: 助力扶貧 茶王義拍新高價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郭雅玲、中國茶文化學者劉軍賢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還邀請到了國家女排冠軍隊員林莉、鄭益昕及福建安溪鐵觀音女排等全程參與活動。活動旨在借名家之筆展現安溪感德山水之美、鄉村之美、產業之美,品味博大精深的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充分挖掘安溪縣特別是感德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3. 「安溪鐵觀音·感德茶館」新入駐企業授牌儀式 。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品鑑會走進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
    近日,由安溪南安茶業發展促進會攜手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主辦的「安溪鐵觀音 健康軟黃金」2020秋季安溪鐵觀音「鄭成功」杯茶王品鑑會在安溪茶學院盛大舉行。來自福建各地百名師生、茶人現場共同品嘗鐵觀音原產地福建安溪的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金銀銅,並聆聽專家講解鐵觀音辨析和品飲知識。
  • 以茶為媒 福建安溪舉辦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
    上千名愛茶人士圍坐成圈,共品佳茗(無人機拍攝)。新華網發(林楷煜 攝)新華網福州10月17日電(王雄)16日,以「安溪茶·和天下」為主題的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福建安溪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愛茶人士共品香茗,以茶為媒,開啟了一場精彩的國際茶文化盛宴。
  • 「中國產茶大縣」福建安溪的品牌之路
    (經濟觀察)「中國產茶大縣」福建安溪的品牌之路中新社安溪5月11日電 (孫虹 林清鍛)正值安溪鐵觀音春茶採摘、上市的黃金時節,中國產茶大縣、名茶「鐵觀音」發源地福建省安溪縣的茶園茶農、茶企茶市一派繁忙。
  • 福建安溪百萬現金重獎制茶大師 工匠精神激發「茶都」創造力量
    福建安溪縣是中國茶都,鐵觀音的發源地。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工藝,進一步激發廣大茶農制好茶的熱情,由安溪縣政府和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聯合舉辦的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於今年4月開賽。 從春雨綿綿的穀雨時節到烈日炎炎的小暑時節,賽程3個月,歷經選拔、複賽、決賽。
  • 「追源尋韻」——2018秋季鐵觀音茶王賽安溪西坪鎮舉行
    安溪縣源芳茶葉丨王曉偉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西坪作為最正統的鐵觀音的產地,水質很醇厚,舉辦這樣的茶王賽,不僅鼓勵茶農做更多的好茶,也向全國愛茶人士展現了我們安溪縣鐵觀音的韻味和特性。通過初賽、複賽、決賽三輪的層層篩選,以及安溪鐵觀音專家評委針對形、色、香、味等多個環節的專業評審,最終各獎項產生,來自安溪的陳燦坡拔得頭籌。
  • 臺灣人才集聚福建安溪 「第一資源」成產業「加速器」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臺灣人才集聚福建安溪  「第一資源」成產業「加速器」   中新社福州8月4日電 題:臺灣人才集聚福建安溪 「第一資源」成產業「加速器」  作者 黃瑤瑛 吳清遠  「臺灣工具機領域尖兵陳志明的到來,為企業注入了新活力。」
  • 福建安溪鐵觀音「新品牌聯盟」成立!拼多多助力茶產業數位化轉型
    ▲「好茶不貴」--安溪鐵觀音新品牌計劃大會現場1月12日,福建省安溪縣舉辦「好茶不貴」——安溪鐵觀音「新品牌計劃」大會。▲1月12日,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安溪縣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安溪縣茶產業新品牌聯盟」正式成立。(張磊攝)「福建安溪是我國最重要的茶產區之一,生產的鐵觀音遠近聞名,在整個茶產業發展和茶文化傳播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福建安溪:推進茶業供給側改革 走好茶產業「二次騰飛」長徵路
    劉伯怡攝此次開茶節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安溪縣人民政府和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共同主辦,中國制茶大師、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茶企代表、茶葉專業合作社代表,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參賽選手代表,10餘萬安溪茶商,80萬涉茶安溪茶人線上線下共享茶屆盛宴,觀茶山綠色,品茶者匠心,喝安溪好茶,享美好生活。
  • 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全球無我茶會在安溪開幕,就在安溪茶學院,來...
    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由福建農林大學主辦、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和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承辦的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於2019年10月15日-20日,在福建省安溪縣舉辦,大會會期6天。
  • 海外華文媒體福建安溪感受千年茶文化
    海外華文媒體福建安溪感受千年茶文化 >   中新社安溪2月22日電 (記者 孫虹)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港澳臺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58家華文媒體代表,22日走進「中國烏龍茶之鄉」福建安溪縣,品茶、賞茶藝、走茶學院、訪茶企,感受千年茶文化。
  • 福建安溪:百萬現金重獎制茶大師匠心傳承再次啟航
    安溪鐵觀音的生長環境得天獨厚,其獨特的半發酵做青工藝,把茶葉的形、色、香、味發揮到 ,以「蘭花香、觀音韻」名揚四海。     今年年初,為弘揚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激發廣大茶農從事茶產業的熱情,安溪提出要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重獎茶王,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
  • 安溪:以小贏大 譜寫茶產業發展大未來
    「2018年,全縣茶園面積60萬畝,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75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5月16日上午,在第三屆中國當代茶文化發展論壇上,福建省安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肖印章用一組數據向大家展示了安溪茶產業發展的風貌。
  • 福建安溪:產教助學 打造特色網紅基地
    閩南網7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7月15日,安溪茶校殘障人士輔助性就業工場暨傳媒電商直播基地啟動儀式在安溪舉辦。啟動儀式現場2018年秋季,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聯合恆連控股福建愛慧仁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開辦了職業特教班,支持以自閉症為主的特殊青年接受公辦職業教育。成為一家國內不多,省內首創成批量接納特殊青年的公辦中專學校。
  • 今天,福建日報頭版再次點讚安溪!就因為…
    作為安溪縣的支柱產業,茶業也是該縣的重要富民產業,全縣120萬人口中有80%從事涉茶產業,農民年均純收入有56%來自茶產業。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也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安溪以茶為媒,持續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茶產業鏈條從『一葉』向『大業』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連續五年位居中國茶葉類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