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妨礙了科技成果轉化 三份提案背後故事

2020-12-06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剛剛錯失了一次科技成果轉化的機會。2015年,深圳一家公司對他的無人機系統及視覺識別技術表示了濃厚興趣。

從2017年1月開始,易建強便陷入了科技成果國有資產價格評估所需要的各項瑣碎工作中,在超過半年時間裡,他不斷向第三方評估機構遞交各種材料,最終熬到意向公司自身資金出現變化,這次轉化也不了了之。

這一事件的發生,讓易建強將《改進科研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作為其今年全國政協會議的提案之一。他在這份提案中表示,「現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規定嚴重影響到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這不是今年兩會唯一一份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提案,事實上,此次會議,多份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均指向了科技成果轉換的不同癥結。全國政協委員、中關村智造大街CEO程靜在提案中建議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服務平臺;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在一份提案中建議科研資金向具有科研和轉化實力的企業、機構傾斜。

讓科技成果轉化備受關注的原因是:在中國新的經濟形勢下,市場對於科技這一生產要素的需求度正在不斷增加——2016年中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2017年技術合同再增17.68%,超過1.3萬億;但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率依然令人擔憂,一個時常被引用的數據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換率往往不到10%,

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特別是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率是一個系統工程,也非「一政一策」可以完成。從前期科研資金投入方式、高校估體系;中期的中試、產業化開發投入,市場需求對接,價格評估、產權明晰;到後期的稅收優惠,種種環節均被認為尚有優化空間。「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科研人員:改進科技成果轉化手續

2015年,易建強有關無人機系統和視覺識別的技術被深圳一家科技企業所青睞。

協商過後,一個初步的科技成果轉化方案形成:這項技術轉移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深圳公司以1000萬的價格受讓這一技術;另一部分,易建強的團隊也會進入這家公司,配合進行產業化開發,同時佔有20%的股份,這部分股權易建強團隊和中科院之間以5:5的形式劃分。

「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轉換案例」,易建強的一位科研領域朋友曾經對經濟觀察報如此評價過這一案例。

在科技成果轉化時,需要對這一成果的價格進行評估——這一評估是為了確定科技成果的價格是否低於受讓方的開價,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按照2016年科技部、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這一鑑定往往由第三方機構進行。2017年1月,易建強提交了第一版評估材料。

出乎易建強意料的是,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竟會超過半年。易建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負責鑑定的第三方機構往往精通於財務知識,但對於科技方面了解不足,評定方式也浮於流程,過程繁瑣。

由於高校、機構科研人員在研發時往往使用了科研經費,屬於職務發明。三方機構評估科技成果估值的一個重要依據,是此前這一科技成果在科技立項中花費的科研資金明細。易建強的科研成果涉及十幾個專利,每一個專利的科研立項不同,有些專利的立項甚至是十年前的立項。這就意味著他必須將每一個專利背後的科研立項中所花費的資金明細列的清清楚楚。

在此後半年的時間中,易建強與三方機構幾來幾往,不斷補充、修改提交的資料。最終在來往間,受讓企業的資金使用出現了變動,這一轉化便不了了之。

三方機構的謹慎並非無的放矢,實際上此前就曾經有科研人員,未能梳理清晰科研經費的使用問題,而面臨司法風險。

這一事件影響下,易建強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中提交了《關於改進科技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這一提案,在提案中,易建強建議,取消技術轉讓和技術作價入股時必須將科技成果進行第三方評估的要求,同時他還建議在技術轉讓和技術作價入股的協議模板中,增加單位免責條款。

科技服務機構:加強科技中介的能力

在易建強的案例中,一個細節值得關注:易建強是基於個人關係與意向受讓企業聯繫上的。這也是目前高校、機構科研成果轉化的普遍途徑,它意味著一個能夠有力連結市場和科研機構的機制仍然缺乏。

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在2016年開始嘗試推動綠色物流,其中一項是用生物降解塑料代替目前的傳統塑料包裝。但是其中存在一個難點,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成本為傳統塑料的兩倍,這為項目的推進增加難度。

為解決這一問題,菜鳥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投入了1000萬,發起了一個「綠色物流研發資助計劃」,希望能夠徵集可以在環保材料研發方面可供轉換的科研項目。菜鳥方面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菜鳥也是在經過多方考量的基礎上,選擇用公開徵集的方式來尋找合適的科研項目。

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海外存在一些非常有力的科技服務機構和「科技經紀人」,他們熟知市場的需求和高校、機構的科研成果,並具有專業的技能,甚至對於高校教授的性格也有全面的評估,能夠有力幫助科研成果從象牙塔走向市場。「科技服務企業的能力不足是目前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癥結所在,現在國內的科技服務企業能做的大部分都是申請專利、申請補貼等工作,這也導致高校不知道市場需要什麼,市場也不知道高校有哪些成果」,程靜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為此,程靜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中提交了一份《建議打造國家高精尖產業研究中心構建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服務平臺建議》的提案。在提案中她表示,需要「挖掘並解決市場需求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源動力,在技術和市場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解決企業需求,釋放科技資源,從而讓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產業深度融合。」,同時,程靜還建議「成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混合所有制平臺,加速建立專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服務平臺」。

企業:資金向有科研和轉化實力的企業、機構傾斜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技研發的主體並不僅僅只有科研高校——在1.3萬億的技術合同交易中,企業法人作為輸出主體的技術合同交易額佔比已經達到88%。

但是,科研經費和科技激勵政策在這些企業間的分配,仍然存在可進步的空間。「科研項目集中於一些轉化能力有限,但是擅於申請科研項目的企業,導致有轉化實力的企業參與度不足,進而導致了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同時,部分科研項目的研究方向與市場需求的對接不足,技術需求方無法和供給方精準對接,導致科技成果含金量不高,在成果轉化應用時,無法經得住市場考驗,轉化受阻」,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搜狗公司此前也參與了一些科技部、北京市和海澱區的,例如863計劃、產業發展專項、重大產業專項等科研項目,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其中一些項目的商業化應用情況不錯。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看到了一些現象,這些情況導致搜狗在未來是否參與類似項目上態度更加謹慎。

「比如,流程上存在一些不便,課題申報過程時間要求較緊張、多數企業不擅長政府項目的行文方式。這些流程的問題,也是造成科研項目集中於一些擅長申請國家科研項目的企業,常年佔據大量經費投入的原因之一。甚至,還滋生了為企業套取科研經費的灰色中介。進而造成遴選科研項目申報企業時,未能將科研項目經費向真正具有科研和轉化能力的企業投入」,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為此,王小川在今年的政協會議中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創新科技研發激勵措施的建議》的提案,提出了諸如:大型企業應用類科研項目補助改為事後依稅收補助方式;視中小企業應用類科研項目增強成果轉化評審比重;依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適當減免科研核心人員個稅等建議。「目前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核心應該在於科技激勵機制的深度優化」,王小川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相關焦點

  • 首個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成立 破除科技成果轉化束縛
    為了破除束縛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瓶頸問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全國首批14家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依託中華中醫藥學會,成立了首個全國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顯表示,東直門醫院將搭建院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橋梁,為廣大的中醫藥科技工作者提供藥學、臨床研究等科技成果孵化服務,使平臺成為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形成產學研一體化體系。
  • 科技成果轉化諮詢項目繞不過去的知識點-《拜杜法案》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聯合發文《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其目的是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科技成果轉化諮詢項目的知識點。筆者曾經在處理某企業收購某大學校辦資產過程中遇到需要對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問題,在多次與科研、校科技人員溝通中處發現國內大學、科研機構等主體在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上總抱有謹慎、矛盾態度,一方面手上握有大量的科技成果急需轉化,急迫尋找各種渠道尋求轉化機會;另一方面卻又小心翼翼縮手縮腳,生怕轉化不能又落上「國有資產流失」的名聲。
  • 校企合作加速直播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
    11月23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鬥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協辦,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鬥魚專場」,將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舉辦。
  • 科技成果轉化:高校在糾結什麼?
    原標題:科技成果轉化:高校在糾結什麼?   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施行至今,幾乎每個月,都有與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的文件出臺。   政策「紅包」發了一個又一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也上了道。
  • 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法模型詳解
    知本諮詢在《國企科技成果轉化五種激勵形式及實施難題破解》一文中,就涉及到的自主實施、作價投資、許可使用、技術轉讓、項目跟投等五種科技創新技術成果轉化激勵工具進行了大致介紹。很多企業的朋友,政策文件讀了很多遍,各種激勵工具的名詞也能倒背如流,但是具體到本企業一項具體科研成果,在轉化過程中還是有兩個問題搞不清楚:在五種激勵工具中,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最有效的激勵工具?
  • 聚焦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科院實施專項行動——激發成果轉化...
    原標題:聚焦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科院實施專項行動——激發成果轉化「弘光」力量長期以來,科技經濟兩張皮的現象備受詬病。近年來,我國科技研發投入逐年增加,2019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為2.23%,再創歷史新高。但是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閣,阻礙了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重慶全面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加速成果轉化
    12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職務科技成果「三權」下放、轉化收益激勵、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初創期科技企業融資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也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 將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弘揚光大」
    中科微至即「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科學院開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行動」以來,又一衝上科創板的「弘光專項」項目,在中科微至之前,還有寒武紀、中科星圖、仕佳光子。  「『弘光專項』,寓意就是將重大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弘揚光大。」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近日,在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的指導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的《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全國出版發行。  根據年度報告,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進展如下:  (一)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 科技成果轉化有關實踐性問題的思考
    本文從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實踐出發,從成果加工、明確需求、服務選擇、產業壯大四個方面入手,研究探討了科技成果轉化12個實踐性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科技成果轉化已經成為國內外日益關注的重點,各地的理論探索和政策支持層出不窮,但可複製、可推廣的成熟經驗卻不多,尤其在實操層面,從事轉化的工作人員會感到無從下手,難以落地。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
    新華社發  痛點一:互相掣肘的政策、法規  從科學技術到成果應用,除了專業的人員與平臺,政策更是至關重要的推動力。事實上,目前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數量繁多,但如此眾多的政策法規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 基督教界政協委員安信義牧師提出三份提案
    佛教在線訊 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基督教界委員江蘇基督教兩會主席安信義牧師提出了三份提案。安信義牧師分別就基督教如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解決春運期間一票難求的現象、建議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進行了分析與建議。
  • 中日研討環保科技成果轉化—新聞—科學網
    由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共同主辦的環境技術評估與成果轉化論壇今天(6月14日)在京舉行,雙方就中日環境保護技術評估與成果轉化等主題進行研討
  • 在8大困境下,半導體科技成果轉化的推進難上加難
    很難,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詞,但各方組織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路上從不停歇。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對於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都具有重要意義。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而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在全球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企業若想謀求長遠健康發展,技術創新是首要。
  •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本報訊    近日,市人大常委會根據今年工作計劃,受省人大常委會委託,對我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符英與部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教科文衛華僑委員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組成執法檢查組,到多個鎮進行檢查。
  •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安能集團安全環保部部長張利榮的三份提案
    政協閉幕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安能集團安全環保部部長張利榮的三份提案 2020-05-28 0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日報】激發成果轉化「弘光」力量---中國科學院
    11月5日至6日,中國科學院組織「走進中國科學院·記者行——弘光專項·科技助力先進位造」專題採訪活動,記者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光所)看到,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在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做出了諸多有益嘗試。
  • 福建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引擎」
    出臺政策 完善科研成果轉化體系  今年1月份,《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意見》出臺,這是泉州第一份專門為構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而出臺的政策文件。「泉州作為製造業大市,科技創新水平不高一直是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道路上的『攔路虎』。」
  • 吉林:科技成果轉化撬動產業創新
    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姻」,使科研成果走出「深閨」、走向產業,也使企業產品實現「點石成金」。   華陽集團把長白山區的玄武巖礦石變成優質纖維新材料,只是吉林省發揮科教資源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進老工業基地實現產業創新的一個縮影。   「老工業基地產業不創新,猶如雨天背稻草越走越沉。」吉林省委主要負責人的一句話說得很形象。
  • 武漢啟動對接在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行動
    11月24日下午,武漢市科技局正式啟動派幹部到駐漢高校對接科技成果轉化行動,選派20名幹部分赴武大、華科、武漢理工大等首批10所高校現場辦公,長期駐點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工作。這將是我市促進高校科技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又一全新探索,將有政府專業人士貼身服務高校,打通科技成果源頭創新「最先一公裡」,促進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再「升級」。駐漢高校與會代表表示,此舉有利於改變各高校技術成果轉化機構不健全、專業人員不足、技術經紀能力缺乏的被動局面,促進科技成果在漢就地就近精準對接和轉化,破解武漢科技成果「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