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活得恣意,杜甫卻窮困潦倒,詩仙和詩聖到底有啥不同?

2020-12-21 探索人物歷史

我們都知道盛唐時期出了很多精彩絕豔的詩人,不過要說唐代有名的詩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李白和杜甫。雖然他們都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奇才,可是兩人的生活狀況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詩仙活得肆意,可以揮斥千金買酒喝,而詩聖卻窮困潦倒到只能喝濁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圖:詩仙李白(號:「謫仙人」)

其實這可能要跟兩人的家庭背景有關係,雖然正史裡面沒有提及關於李白的家庭背景,但是在一些野史裡面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端倪。有的人說李白其實是一位富二代,他家裡的錢足夠他到處揮霍,就算一輩子不工作也完全不需要擔憂,還可以到處遊山玩水。還有一些說法就是李白其實是跟李唐王族有點關係,算起來還是李世民的族弟了,雖然小編覺得有點不靠譜,但在新唐書中確實有這樣的記載。

圖:李白(字太白)

其實杜甫以前也是個官二代,他的祖父杜審言就是唐朝初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詩人。杜甫的母親也是名門望族,所以在杜甫早期還是比較富裕的,他跟李白一樣,在很早的時候就到處遊山玩水,結識了很多朋友,其中就有太白。李白少年就成名了,不過是十多歲寫出的文章就令人驚嘆了。他在唐朝的詩壇上享有盛名,人們都以是他的朋友為榮,就算是皇帝也對他青眼有加。當時詩壇上最厲害的人也不得不稱他為謫仙人。

圖:李白(號青蓮居士)

雖說杜甫小時候也是神童,但是兩人之後的路卻完全不一樣。李白走到哪都能惹得萬人空巷,妥妥的熱搜體質。而杜甫卻因為比李白晚了十年,錯過了最好的年代而抱憾終身,他想要報國,苦於無門,還多次被小人阻攔,不得被重用,所以他就算一生努力,也成為不了像是自己偶像那樣的人物。那時候他完全就是陪跑的,要不是蹭著李白的熱度,恐怕沒有人知道他。因為不出名,他就只能靠著朋友的接濟過日子,可是命運對他似乎特別苛責,每次都完美的錯過了。最後這個窮困潦倒的老頭子死在船上,也沒有人唏噓一聲。

圖:李白杜甫(同被稱為李杜)

子美是像梵谷一樣的人物,雖然有自己的才華,但在世的時候並沒有被發現,反而是很久以後才被另一個出名的文人發掘,從而引發爭議。而那個不讓明珠蒙塵的人就是元稹。雖然他的德行不怎麼樣,但在杜甫這件事上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是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原來盛唐不只有李白,還有一位默默無名的杜甫。

圖:杜甫「字子美」

李白有錢是真的,不管野史記錄的是不是真實的,但從他的詩文裡也是能看出來他的家世。他在一篇自我介紹裡面提及自己五歲就已經開始讀書了,而那時候的窮人是沒有能力讀書的,更不用說什麼博覽群書,這說明他的背後一定是個富庶之家,才能供給他上學。另外他還說過自己在遊玩的時候如果遇到一些落魄的公子就會散金,揮灑的算下來一年就有三十多萬,他對財富的輕視也能看出他是能夠繼承萬貫家財的人。

圖:大李杜「李白杜甫」

而且太白跟子美是不一樣的,前者一生受到道家的影響頗多,但後者確實一個正統的儒門子弟。他的 抱負更多的體現在家國情懷上,這是一位君子的修養。恰逢其時,他趕上了唐朝的一步步衰敗,作為一個詩人,他是極為敏感的,所以他把一路上的見聞都記錄在自己的詩裡。十一年,本來兩個家境相同的人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塑造了不同的性格。不過他們的人生是有交集的,兩個人也是互相欣賞,這才是我想看到的盛唐模樣。

圖:杜甫「自號少陵野老」

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希望見到兩位獨一無二的詩人,雖然都有著各自的境遇,但也豐富了我們的文化世界。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仙和詩聖,為什麼李白一生豪放灑脫,而杜甫卻窮困潦倒?
    李白和杜甫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但從兩人的詩中可以看出,兩個人的詩風完全不同。李白的詩風豪邁雄放、想像豐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屬於豪放派、浪漫派詩人。兩人同為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軌跡和人生結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二者的詩風特點:李白詩的特點:李白詩中常將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結語:詩歌,在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上,杜甫與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噴湧而出,杜是反覆詠嘆;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寫實;李是奔放飄逸,杜是沉鬱頓挫。一般認為,在中國的詩歌發展史上,杜甫帶有集大成的性質,對於後來者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 人們為何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仙」與「聖」有何分別?
    盛唐詩歌的兩座高峰,莫過於「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了。 但是,作為兩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一「仙」一「聖」到底有何區別呢?為什麼李白不能是「詩聖」,杜甫不能是「詩仙」呢? 這就涉及到「仙」與「聖」在文化領域裡的具體內涵差異了。
  • 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心靈相通的雙子星光照千古
    詩仙和詩聖總歸是有不同的美學情趣和詩歌本質:杜甫從儒家「仁愛」出發,歌唱世間的疾苦和滄桑,探查人類內心的悲哀;而李白卻更近於道家的「仙」,詩歌無論豪放或是婉約,都打上自己獨有的自由奔放的標籤,信手拈來的飄逸感,似乎人在世間、又在仙界。
  • 李白名氣比杜甫大,為什麼李白是詩仙,而杜甫卻是詩聖?
    在唐朝的詩歌史上,李白以汪洋恣肆一般的狂野的浪漫主義精神,被稱為詩仙,而杜甫則以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對唐朝社會的深刻觀察,被稱為詩聖。這是唐朝詩歌的兩座高峰。一個仿佛天上的仙人,一個是地上的聖人,他們共同閃耀了唐詩的天空。問題是,到底是仙人厲害,還是聖人厲害?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文人錯綜複雜的關係
    唐代詩歌文化保羅萬象,達到了古典詩的頂峰,而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這兩個相差11歲的詩人分領的唐詩的最高峰.太白飄逸,子美沉鬱,性格迥異.李白和杜甫相比誰更勝一籌?李白杜甫誰才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
  • 詩仙和詩聖,為何杜甫的兒子被餓死,李白卻富得流油?
    詩仙和詩聖,為何杜甫的兒子被餓死,李白卻富得流油?大唐時期,國富民強,由此也誕生了許多自由豪放,浪漫寫意的詩人,而最被後人所熟知的,恐怕就是杜甫和李白這兩位了,他們一位被稱作詩聖,而另一位被稱為詩仙,在二位雖然在年齡上有差距,但都是同時期的人物,杜甫還跟隨過李白出門找仙人,摘仙草,煉丹藥,從文學創作來說,他們是不相伯仲的,名氣也都很大,官場上也都不得志,但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名揚四海的詩人,李白就可以喝酒吃肉,
  • 李白的「詩仙」,杜甫的「詩聖」,分別是誰封的?原來差距這麼大
    李白與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是唐朝乃至於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詩仙」、「詩聖」稱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本文,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所謂「謫仙人」,意思就是被貶謫到人間來的仙人,極言李白之才,非凡人所能有。賀知章比李白年長42歲,是當時的太子恩師、文壇泰鬥,在士大夫階層以及民間鄉野,均有著極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之後,李白的「詩仙」名號便逐漸確定了下來。
  • 詩聖杜甫PK詩仙李白:千古名句對決,誰更勝一籌?
    我們知道,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座珠穆朗瑪峰。兩人到底誰高誰低呢?這是千年來爭論不斷又沒有公論的話題。但其實,兩人之間有過一場隔空PK,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詩仙領先一步,但詩聖略勝半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兩首詩。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究竟長啥樣?
    毫不誇張的說,這一「仙」一「聖」的不朽詩篇和他們的傳奇經歷,幾乎囊括了整個盛唐的興衰史。那麼歷史上的李白和杜甫究竟長什麼樣子呢?仙氣十足、超級自信的李白在唐代,有一個李白同時代的鐵桿兒粉絲,名叫魏顥,他把李白的一些詩歌整理成冊,稱作《李翰林集序》。在序中,他這樣形容李白,「眸子迥然,哆如餓虎,或時束帶,風流蘊藉」。這裡的「哆」讀chi,是張大嘴的意思。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一次正面PK:千古名句對決,誰更勝一籌?
    提到古詩,我們首先映入腦海的必定就是兩個名字——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作為中國詩歌藝術史上最為高聳的兩座山峰,李白的風格浪漫飄逸,杜甫的風格沉鬱雄渾,到底孰強孰弱,世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是這兩位神人之間曾有過一場沒有硝煙的對決,對決的結果如何呢?
  • 李白和杜甫為什麼會分別被稱為「詩仙」和「詩聖」?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詞界兩大泰山北鬥,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明確提出"論詩以李杜為準",他認為李杜是達到了盛唐詩歌最高境界的。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語言風格有明顯差別。後來清朝的洪亮吉評論說,李白寫詩,像不沾紙,就是飄逸了;而杜甫寫詩,像力透紙背,那就是厚重。
  • 杜甫是如何獲得「詩聖」之名的,「詩聖」與「詩仙」哪個更勝一籌
    自李白「詩仙」之名一出,文學史上便留下了大量盛讚他們的美稱雅稱: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星孟浩然……然而也有例外,詩囚孟郊、詩奴賈島的稱號並不能算是溢美之詞,反而有點戲謔嘲諷的味道。當然後人賦予他們這些稱號,側重點是不同的。有的是基於詩人在詩歌史上的貢獻,有的是基於詩人詩歌的風格特點,有的是基於詩人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 詩歌繁盛的唐朝,有豪邁的詩仙李白,也有憂鬱的詩聖杜甫
    唐朝寫詩的不光有詩人,更有詩聖、詩鬼、詩仙。李白的詩在唐代排了第一,在我看來就是永遠第一了,現在沒有,今後也不會有了,因為唐代已經沒有了,孕育李白的環境也沒有了。李白生性狂妄豪放,詩句通常極為誇張,當頭上長了幾根白髮時,杜甫寫出的是「白頭搔更短」,而到了李白的筆下就成了「白髮三千丈」,要知道,銀河落九天才不過「飛流直下三千尺」,他的頭髮就已經三千丈了,這是何等的氣魄。李白和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年齡比杜甫大了11歲,但是從詩中看來,李白永遠是一個翩翩少年,而杜甫永遠是一個憂鬱的老頭。
  • 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
    大唐詩壇,名家輩出,群星璀璨: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王昌齡、王之渙、李商隱、杜牧……如果在其中選出最傑出的代表,李白和杜甫無疑是公認的「絕代雙驕」。經常有人問: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他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的尊稱為何會是他?
    唐朝產生了精彩紛呈的唐詩,也產生了眾多的詩人,一些出色的詩人也獲得了獨有的尊稱,比如大詩人李白被後世尊為「詩仙」,杜甫則被後世尊為「詩聖」。在唐朝當世,也有一位大詩人的名聲並不低於李白和杜甫,同樣的,他也被後世尊為「詩佛」,他就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
  • 詩聖給詩仙的詩:杜甫深愛著李白,就像月亮仰慕太陽
    詩聖給詩仙的詩:杜甫深愛著李白,就像月亮仰慕太陽一、春日遐想春日午後,捧著厚墩墩的《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品味他們那光昌流麗、照耀古今的作品。詩仙李白,如清風白雲、九天飛鶴、萬裡雲鵬;詩聖杜甫,如豐碑華表,巍巍青山、滾滾長江。太陽,月亮,用壯美和靜美,美麗著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