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利快嘴搭配原創點評,媒體人張彬在今日頭條獲粉無數

2020-12-16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10-26發布
  • 來源:中國企業資訊網

  • 相關關鍵詞

36氪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0中國泛資訊行業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已經進入資訊行業的3.0時代,即泛資訊時代。在泛資訊時代,內容質量才是吸引用戶的關鍵,只有優質內容才會因其自身價值獲得用戶和市場認可。

作為覆蓋「推薦+搜索+熱點」的通用信息平臺,今日頭條緊抓視頻發展紅利期,通過流量、產品和運營等平臺資源扶持優質內容創作,大力布局內容生態。報告顯示,今日頭條在作者培訓方面廣受優質創作者青睞,總體滿意度居首位。

自創作者入駐今日頭條以來,平臺究竟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幫助他們打造內容優勢、完善行業發展的全方位布局?或許,我們在張彬身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張彬是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任編輯,著名主持人、時事評論員,主要在時政、民生、國際等領域進行深度評論。2018年11月,張彬入駐今日頭條,在平臺開設臺海時評節目《張彬張嘴就說》。截至目前,他已在今日頭條發布了近200條視頻,最高播放量達1734萬,收穫超260萬粉絲關注。

成功之前,內容和運營的全方位積累探索

簡單的布景外加一把椅子,張彬就這樣直接坐在鏡頭前面。大部分時間,他整個人就佔據了屏幕的三分之一,讓觀眾的注意力都能放在他身上,搭配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專業又不乏幽默的文案內容以及輔助的畫面解說,《張彬張嘴就說》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發展成為今日頭條的代表時評欄目之一。

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正式接觸新媒體之前,張彬已在傳統媒體的內容行業探索了二十多年,斬獲多項榮譽。除此以外,新世紀初成為臺灣駐點記者的經歷,讓他對臺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也成為他如今進行內容創作的重要依據。

初入自媒體行列,張彬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但好在他學習與參考了足夠多的優質案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內容創作方向,也開始針對熱點趨勢等產出內容,並在內容發布後,及時對所創內容進行復盤。在自身努力與平臺扶持下,他逐漸明確了創作基準線、提升了「網感」。

與此同時,藉助今日頭條的個性化推薦,張彬創作的內容在傳播時不僅能夠依靠粉絲「自來水」,還可以通過基於用戶興趣的個性化推薦來擴大視頻的影響範圍。背靠平臺,張彬憑藉自身過硬的內容優勢,在短時間內便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和曝光,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優質內容輸出者。

平臺與內容創作者的相互成就

在今日頭條平臺上,以時事評論作為主要創作內容的其實不止張彬一位。近日,宋忠平教授受邀參加《張彬張嘴就說》節目,就近期熱議的社會事件與張彬進行了一次對話。

作為此次《張彬張嘴就說》的特邀嘉賓,宋忠平有著與張彬相似的經歷:早早地接觸傳統媒體行業,深耕內容領域,而後入駐內容創作平臺。年初,宋忠平正式入駐今日頭條。不到一年,他就已經在這個平臺裡收穫超過360萬粉絲,累計獲贊1980萬次。

在泛資訊產品紛紛回歸內容本質,進行品質升級的背景下,內容秩序被進一步完善,用戶對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清晰,對真正的好內容也給予了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再加上今日頭條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完善的創作者扶持政策,張彬和宋忠平在這裡獲得了實實在在的關注與反饋。

如今,張彬和宋忠平在今日頭條上持續發布著緊跟時事熱點的獨到見解,相關視頻播放量達幾十萬甚至破百萬。9月中旬,今日頭條發起「尋找真知派」創作大賽,優勝者可以享有200億籤約金、億級流量曝光、導師共創等專屬權益。在這場比賽中,吸引了多少個未來的「張彬」、「宋忠平」入駐,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此之後,一定會有更多如「張彬」與「宋忠平」般有專業身份的人,加入到內容創作的行列裡,發揚自身優勢,與平臺相互成就,成為優質的內容創作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傳統媒體人轉型新媒體 張彬:千萬爆款並沒有那麼難
    《張彬張嘴就說》給網際網路帶來了曾經只存在於傳統媒體中的犀利點評和深度分析,加之新媒體的強時效性,兩個基因的結合使得這一檔節目廣受追捧。  近期,我們與張彬聊了聊。他的故事和心得,或許會對傳統媒體人轉型新媒體有所啟發。  二十多年媒體人的「內容修煉」  在做《張彬張嘴就說》前,張彬已經在傳統媒體工作了二十餘年。
  • 傳統媒體人開通頭條號,宋忠平:持續不停地嘗試,好內容會被發現的
    70後媒體人張彬,199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作為主持人和時事評論員,擅長在時政、民生、國際等領域做深度評論工作。 張彬的頭條主頁點開他的視頻,主講人形象敦實沉穩,但他麻利的快嘴,犀利又不失幽默的點評風格,如脫口秀節目的形式,很容易引發觀眾共鳴,被網友稱為「用脫口秀的形式評臺海」。
  • 困境從來不由人,看張彬、宋忠平、馬紅漫如何用創作在新媒體尋求出路
    70後媒體人張彬,1995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作為主持人和時事評論員,擅長在時政、民生、國際等領域做深度評論工作。 張彬的頭條主頁 點開他的視頻,主講人形象敦實沉穩,但他麻利的快嘴,犀利又不失幽默的點評風格,如脫口秀節目的形式,很容易引發觀眾共鳴,被網友稱為「用脫口秀的形式評臺海」。
  • 土味文化崛起,今日頭條知名美食創作者們現場傳授圈粉秘笈
    土味文化崛起,今日頭條知名美食創作者們現場傳授圈粉秘笈 2018-10-15 17:11
  • 大腕Weekly獲今日頭條時尚影響力創作者大獎,創始人徐不工領獎
    導語:大腕Weekly獲今日頭條時尚影響力創作者大獎,創始人徐不工領獎
  • 聯動全國十數家博物館 今日頭條發起「全民博物館」主題系列活動
    在當天的線下活動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邀請今日頭條文史領域優質創作者進行現場講解直播;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先生親自帶領今日頭條創作者夜遊博物館並現場講解直播;中國紫檀博物館拉開專屬頭條創作者的紫檀工廠探秘之旅,並開啟今日頭條短視頻項目
  • 原《壹讀》雜誌主編林楚方加盟今日頭條
    2月28日,騰訊科技獲悉,原《壹讀》雜誌主編林楚方已經加盟今日頭條,並負責公關與品牌方面的業務。今日頭條的一位內部員工對騰訊科技表示,林楚方於去年12月下旬就已經來到今日頭條,目前負責公關和品牌方面的相關業務。資料顯示,林楚方系知名媒體人,曾先後擔任《看天下》雜誌執行主編、《南方周末》高級編輯。2011年,開始參與《壹讀iRead》雜誌的籌備,2012年參與壹讀傳媒的組建,並擔任壹讀傳媒總裁、出品人兼主編。
  • 我與《今日頭條》有個約定
    但是,我於《今日頭條》相見於2016.3。一,一見如故。我與《今日頭條》一見如故。剛遇上《今日頭條》時,如同《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剛進入大觀園一樣,眼睛不夠用,看什麼都新鮮。我與《今日頭條》的不期而遇,經歷了「三奇&34;的發展過程。
  • 《經典詠流傳》康震點評吸粉無數
    原標題:嘉賓康震點評吸粉無數   在微博上擁有23萬粉絲,隨手寫寫字、畫點簡筆畫就能獲贊數千。作為《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的嘉賓,康震的點評已經成了很多觀眾追節目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不少學生粉絲的「追星方式」,就是立志「考上北師大研究生」,成為他的學生。   給《中國詩詞大會》作畫   登上央視舞臺讓康震火了,他滿溢的才華再也「擋不住」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現場,他作畫助力「看畫猜詩」環節。
  • 讓「真知灼見」被看見,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發布「頭條行家計劃」
    圖: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三大生態舉措構建優質原創平臺生態關於優質內容生態,今日頭條內容策略總監王亞斌是這樣定義的對於頭條鼓勵的原創、真人、專業創作,平臺將通過流量扶持、分成傾斜、優先開通平臺權益等予以賦能,幫助創作者更好地成長。除此之外,王亞斌還提出了下一年優化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的三大舉措,包括平臺規則透明化,搭建創作者成長體系和信用分體系;通過流量扶持和治理搬運扶持優質原創作者;打造專業領域作者。
  • 試析今日頭條的版權戰略
    關鍵詞:今日頭條;版權戰略;版權保護路徑 近年來,隨著媒體融合進程的加快,媒體版權這一話題成為了業界談論的熱點。保護原創新聞作品不僅涉及媒體人的版權經濟和名譽尊重問題,更涉及新聞傳播業整體的發展,社會各方應積極作為,探尋合理高效的版權使用和保護辦法。
  • 今日頭條洪緋: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頭條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介紹了過去一年平臺內容生態的建設情況,並發布了新一年的創作者扶持計劃。洪緋表示,為滿足專業內容生產和消費需求,今日頭條將推出「頭條行家計劃」,在未來一年投入2億現金和價值20億元的品牌曝光資源,並將拿出100億流量來支持專業創作者。
  • 秒殺今日頭條:百家號12天轉正並拿到第一筆收入——百家號兩周年
    (張勇國畫山水作品)》,就是將我一個畫家朋友的中國畫作品整理後就發上去了,並沒有用心,因為當時我集中精力在今日頭條,想在今日頭條做一個原創作者,另外當時了解到今日頭條沒有新手期,發文就有收入,也確實看到今日頭條發文產生了收入,雖然那是微乎其微的收入,基本上每天就是幾毛錢,但是能看到收入也讓人很開心,所以確定了已今日頭條為主的方向。
  • 今日頭條最能代表「真知灼見」的百大作者都有誰?評選活動今日上線
    今日頭條最能代表「真知灼見」的百大作者都有誰?評選活動今日上線 2020年的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即將拉開序幕。
  • 今日頭條張一鳴簡介
    自公司創建以來,先後推出了內涵段子、今日頭條等為人們所熟知的手機應用。2015年2月,入選「2014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活動獲獎名單。個人履歷張一鳴,男,漢族,福建龍巖人,200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軟體工程專業。曾先後參與和創建酷訊、飯否和九九房,歷任酷訊技術委員會主席、九九房創始人兼CEO。
  •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起訴,員工回應:我賣的是「今日的油條」
    網紅店鋪走紅  模仿今日頭條,還疑「碰瓷」格力王思聰西貝   從招牌到口號,再到菜單,網紅店今日油條和今日頭條APP有多處相似點。從裝修風格來看,這家店主要使用了紅白兩色,招牌上的字體和圖標都與今日頭條相似。其中,今日頭條APP的口號是「你關心的,才是頭條」;而今日油條的口號是「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  根據大眾點評上網友曬出的菜單,今日油條的菜單和今日頭條APP的主頁布局也有相似之處。
  • 頭條號如何開通原創?怎樣才能通過頭條號原創申請?7個要素是關鍵
    頭條號如何開通原創?怎樣才能通過頭條號原創申請?7個要素是關鍵 相信開通原創讓很多人新手摸不著頭腦的,那今天準哥來講講今日頭條是怎麼開通原創的。 只要掌握這幾點你可以快速過原創: 第1要素:一定要堅持原創 重要的審核因素就是原創度,這個非常關鍵。如果是原創,並且更新有規律還具有一定水平的話,持續發布原創內容一般是很快就能通過的。 堅持發布原創內容,最少堅持一個月以上。
  • 今日頭條助力新人作者賺錢 開啟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黎了解到今日頭條推出的新作者扶植計劃,她小試牛刀,投了幾篇稿件。結果憑藉著一篇職場領域文章成功入圍覆審。同期,她還有另外一篇文章拿到了「青雲計劃」優質獎勵。在大黎看來,能夠得到今日頭條官方平臺的認可,自己很受鼓舞,而這也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了一步。
  • 今日頭條明年要做什麼?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11月25日,主題為「致敬真知灼見」的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宣布今日頭條將啟動新一輪品牌升級,並啟用全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同時大會還公布了2020年頭條取得的成績,以及2021年即將推出的各項計劃。下面來看看生機大會有哪些重點內容。
  • 喜愛福快嘴:SV戰歌「燃火」發布,白鯊小作文點評Q9
    SV戰歌「燃火」正式發布,白鯊小作文點評Q9,一起來看看吧。 【Q9首戰一勝一負,白鯊小作文點評】 在首個比賽日結束後,針對Q9的賽場表現,白鯊小作文點評:情久的臨場真的需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