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各大畫派及代表人物,漲知識!

2021-02-08 生活與藝術

——每天在這裡,遇見生活,遇見藝術——

 ◆ ◆


仇英 《蓬萊仙境手卷》設色絹本


中國畫藝術是東方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古往今來,它一直在向前發展,猶如一條長河,雖有時狂暴湍急,有時滯流平緩,但從沒發生斷流。終於,匯成今天這樣一條浩浩蕩蕩的藝術大河,中國畫的發展中凝聚了多少代畫人探索奮鬥的結晶,是值得每一位有志於中國畫中求索的學人珍視的。


畫派定義



唐  閻立本《步輦圖》


畫派是指由獨特的繪畫藝術理念,形成「獨特美的符號」的繪畫形式。


劃分條件


《千裡江山圖》局部 北宋 王希孟


檢討一下中國繪畫發展史,要有資格被稱為「畫派」,起碼應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第一,相同或相近的地域性。

第二,前後相承的藝術思想。

第三,在相同或相近的藝術思想基礎上形成風格相近的畫風。

第四,一定的時空連貫性。

第五,也是最為重要的,「畫派」是後人對前代畫家的評定,而非活著的人自我標榜。


嚴格地說,要被稱為「畫派」,以上五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就有人為強行劃分之嫌。


中國畫主要畫派



《聽琴圖》宋 趙佶 


中國繪畫史上被後人冠之以「畫派」者不足十個,而且都是明代以後才有的概念。即使被後人視為「畫派」,當時也並不以「畫派」命名,如吳門四家、金陵八家、揚州八怪之類。


【古代】


北方山水畫派


《梁溪春藹》


中國畫流派之一, 中國山水畫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說:「唯營丘李成,長安關仝、華原範寬,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又說:「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者,營丘之制也;石體堅凝,雜木豐茂,臺閣古雅,人物幽閒者,關氏之風也」,李、關、範的畫風,風靡齊、魯,影響關、陝,實為北方山水畫派之宗師。


代表人物:


荊浩


(五代後梁畫家。字浩然,號洪谷子。山西沁水人。因避戰亂,常年隱居太行山。擅畫山水,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所著《筆法記》為古代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現存作品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


《匡廬圖》


《溪山行旅圖》


《松蔭聽瀑圖》


《重巒疊嶂圖》


《春山聽瀑圖》


關仝(tónɡ)


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五代後梁畫家,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


《江山漁艇圖》


《春遊圖》


《關山行旅圖》 冊頁



《關山行旅圖》


山水


南方山水畫派


南方山水畫派亦稱「江南山水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說:「董源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氣;建業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畫史》也說:「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此派以董源和巨然為一代宗師,世稱:「董巨」。惠崇和趙令穰的小景,為此派支流。米芾父子的「米派雲山」,畫京口一帶景色,顯出此派新貌 。


代表人物:


董源 


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鍾陵(今江西進賢縣)人。擅畫山水,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後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山頭苔點細密,水色江天,雲霧顯晦,峰巒出沒,汀渚溪橋,率多真意。米芾謂其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


《夏景山口待渡圖》


山水 鏡片


《夏山圖》


山水 手卷


巨然


生卒年不詳,五代畫家,著名畫僧,鍾陵(今江西南昌)人。早年在江寧(今南京)開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後,隨後主李煜來到開封,居開寶寺。擅山水,師法董源,專畫江南山水,所畫峰巒 ,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並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危橋茅屋,得野逸清靜之趣,深受文人喜愛。以長披麻皴畫山石,筆墨秀潤,為董源畫風之嫡傳,並稱「董巨」,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


《秋山圖》 手卷


山水


《層巖叢樹圖》


《萬壑松風圖》


南宋四家


南宋四家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合稱,亦稱「南宋四大家」,亦有「李劉馬夏」之稱。四家畫屬豪縱簡略一路畫風。初無此稱。


代表人物:


李唐 


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初以賣畫為生,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範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


《出巡圖》


《賞梅圖》


《柳蔭讀書圖》


《溪山泊舟圖》


《泊舟讀書圖》



劉松年 


南宋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的宮廷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於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故其俗呼為「暗門劉」。張醜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於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峰眉黛落齊紈。作品題材廣泛,有反映社會不平的;擁護抗金,反對投降的;希望統治者效法唐太宗戰勝強敵突厥的等等。


《高士雅集》


《田園圖》


《醉仙圖》


《仙鶴圖》


《深山訪友》


馬遠 


南宋畫家。字遙父,號欽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僑寓錢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繪畫世家,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幹濃重,多橫斜之態。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鳥常以山水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


《觀溪圖》


《舉杯對月圖》


《踏歌圖》


《春山觀瀑》


夏圭


字禹玉,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畫人物,後來以山水著稱。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用墨善於調節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後趁溼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拖泥帶水皴。


《古木雁陣圖》 團扇


《山水卷》


《溪山清遠圖》


《秋山蕭寺圖》


元四家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畫風雖各有特點,但主要都從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重筆墨,尚意趣,並結合書法詩文,是元代山水畫的主流,對明清兩代影響很大。


代表人物:


黃公望


元代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今劃歸蒼南縣)黃氏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


《天池石壁圖》


《富春大嶺圖》


1342年作 《富春山居圖》 手卷


《山居圖》


《書齋琴鶴圖》


王蒙


元代傑出畫家。字叔明(一作叔銘)晚年居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又自稱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  、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工書法,尤擅畫山水,以董、巨為宗,而自成面目,亦兼畫人物。他創造的「水暈墨章」,豐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技法。他的獨特風格,表現在「元氣磅礴」、用筆熟練、「縱橫離奇,莫辨端倪」。


《仙人尋仙館》


《石湖山莊圖》


《青卞隱居圖》


《溪亭讀書圖》


倪瓚


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居士、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別號荊蠻民、淨名居士。倪瓚博學好古,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


《空亭遠雪圖》


《林亭遠岫閣》


《竹樹幽亭圖》


《溪山亭子》


吳鎮


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魏塘人。生於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庚辰七月十六日,歿於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甲午,享年75歲。工詞翰,草書學辯光,山水師巨然,墨竹宗文同。擅於用墨,淋漓雄厚,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寫真。同以竹掩其畫,鎮以畫掩其竹。


《漁隱圖》


《竹石圖》


《風竹圖》


吳派


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中、晚期代表畫派。明中期畫壇以「吳門畫派」為首,晚期則推崇「松江畫派」。松江原屬吳地,後人遂合稱兩派為「吳派」,在太湖流域一帶風靡一時。代表畫家有董其昌、陳繼儒、周天球、莫是龍、李日華、項聖謨、卞文瑜等,董、陳兩人為此派中堅。


代表人物:


沈周 


明代傑出書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


《秋山放舟》


《山靜日長》


《碧湖訪友》


《溪山行吟圖》


文徵明 


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閬苑春深》


《雪山圖》


《泛舟赤壁》


泉廬讀書圖


唐寅 


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早年隨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


《扶醉歸宅圖》


《雙美圖》


《廣寒宮圖》


《桃花庵圖》


仇英


明代著名畫家,漢族,江蘇太倉人。後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豔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仇英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儘量少寫文字,為的是不破壞畫面美感,因此畫史評價他為追求藝術境界的仙人。


《明皇相馬圖》


《仙山樓閣》


《蘭亭雅集圖》


《瑤臺仙子圖》


浙派


浙派繪畫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國畫壇的重要繪畫流派,明代中後期浙派衰弱,其優勢位置被吳門畫派取代。浙派繪畫由於其開創者畫家兼學者戴進是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故得名。浙派繪畫有重要旁支江夏畫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屬湖北武漢)的吳偉。浙派與明代宮廷繪畫(院體派)曾呈雙峰之勢,自宣德至正德年間,兩派並列雄踞當時中國畫壇,代表了當時中國繪畫的主流。


代表人物:


戴進 


字文進,號靜庵、玉泉山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畫山水、人物、花鳥、蟲草。山水師法馬遠、夏圭,中年猶守陳法,晚年縱逸出蹊徑,卓然一家。所作雄俊高爽,蒼鬱渾厚,用筆勁挺方硬;畫人物筆法嫻熟,頓挫間風度益著;所作花鳥、蟲草亦饒有生意。為「浙派繪畫」開山鼻祖。



《山雨欲來風滿樓》


吳偉 


明代著名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吳偉擅長畫人物山水,時常繪製巨大的山水畫卷。畫人物出自吳道子,縱筆不甚經意,而奇逸瀟灑動人,山水樹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


《畫北海真人像》


藍瑛


明代傑出畫家。字田叔,人物畫像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所居榜額曰「城曲茅堂」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工書善畫,長於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師畫家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晚年筆力蓊蒼勁,氣象峻 ,有人許其與文徵明、沈周並重。


《梅塢讀書圖》


松江派


明末山水畫流派之一。以董其昌為代表,其支派有三:以趙左為首的稱「蘇松派」;以沈士充為代表的稱「雲間派」;以顧正誼為代表的稱「華亭派」。其畫風逸潤蒼鬱,骨格靈秀,氣韻筆法。


代表人物:董其昌


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峒關蒲雪固》


《秋水日潺》


《隴秋圖》


四王畫派


四王畫派共同特點是以「恬淡平和」為最高審美標準,追求無一點塵俗之氣,一時學者風從,造成「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按年齡長幼排列為: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他們受到皇室扶值,是朝野共賞的人物,成為清初畫界公認的正統派,畫風影響中國畫壇數百年。


代表人物:


王時敏


初名贊虞,字遜之,號煙客,自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畫家。主張摹古,筆墨含蓄,蒼潤松秀,渾厚清逸,構圖較少變化。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翬、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


《春山放棹圖》


《松溪畫舫》


《幽居圖》


王原祁


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孫。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以畫供奉內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與孫嶽頒、宋駿業等編《佩文齋書畫譜》,五十六年主持繪《萬壽盛典圖》為康熙帝祝壽。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幹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


《溪山草堂》


王翬


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畫家,被稱為「清初畫聖」。論畫主張「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


《春溪泛棹》


王鑑


字元照,一字圓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江南太倉人。王世貞曾孫。工畫,早年由董其昌親自傳授,董其昌向王鑑表示「學畫唯多仿古人」,「時從董宗伯、王奉常遊,得見宋元諸名公墨跡」,與同族王時敏齊名,王時敏曾題王鑑畫云:「廉州畫出入宋元,士氣作家俱備,一時鮮有敵手」。


《芙蓉野鳧》


四僧畫派


當時北方清廷奉「四王」畫格為正統,江南地區卻出現一批富於個性的畫家,他們與北方宮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畫風有很大出入,「四僧」乃當中代表。



他們出家為僧,多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其中石濤、朱耷更為明宗室後裔。四僧借畫抒發身世之感和抑鬱之氣,寄託對故國山川之情。他們雖風格各異,但都竭力發揮其創造性,衝破當時畫壇摹古的樊籬,振興了畫壇,對後世的「揚州八怪」有較大的影響直到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


代表人物:


石濤 


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后裔。其父朱亨嘉為九世靖江王,幼年遭變後出家為僧,半世雲遊,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


《梅竹圖》


朱耷 


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驢屋等,漢族,江西南昌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信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對後世影響極大。


《花鳥》


髡殘 


本姓劉,出家為僧後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好遊名山大川,後寓南京牛首山幽棲寺,與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畫山水,師法王蒙,喜用幹筆皴擦,淡墨渲染,間以淡赭作底,布置繁複,蒼渾茂密,意境幽深。


《歸樵圖》


弘仁


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明亡後於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字漸江,號梅花古衲。安徽歙縣人。為清初四畫僧之一。擅畫山水,初學宋人,晚法蕭雲從、倪瓚,筆法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尤好繪黃山松石。


《松巖放艇》


揚州畫派



「揚州畫派」即「揚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些職業畫家。由於人數眾多,故有「揚州畫派」之稱。


揚州畫派諸家大多都出身於知識階層,都以賣畫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畫抒發不平之氣;其次,他們都注重藝術個性,講求創新,強調寫神,並善於運用水墨寫意技法,畫面主觀感情色彩強烈,並以書法筆意入畫,注意詩書畫的有機結合。這些使得他們能夠形成一股強大的藝術潮流,以標新立異的精神給畫壇注入生機,並對後世水墨寫意畫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代表人物:揚州八怪


金農《紅綠梅花圖》立軸 絹本設色


鄭燮《蘭竹雙清立軸》


黃慎《攜琴訪友圖》立軸 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李鱔《芭蕉萱石圖》


李方膺《瘦骨冰心》鐿心 水墨紙本 1751年作


汪士慎《紫藤竹石圖》立軸 辛酉(1741年)作


羅聘《花卉圖立軸》 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高翔《溪山遊艇圖》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近現代】


海上畫派


「海上畫派」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一群畫家活躍於上海地區並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是中國近代以來最為重要的繪畫流派之一。「海上畫派」所倡導的一種新的繪畫審美觀念與方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畫家們的創作仍具有益的啟迪,今天仍能從現代中國畫家們的筆端感受一二。


代表人物:任伯年 虛谷 吳昌碩 蒲華 


虛谷《花鳥水族圖冊(十開)之水草白魚》


任伯年《荷塘鴛鴦圖》


吳昌碩《菊花圖》


蒲華《雲蒸霞蔚》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最成熟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它是嶺南文化最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它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的一個重要民族繪畫流派,是建國後最優秀的畫派之一。


代表人物:高劍父 高奇峰 陳樹人


高劍父《花鳥》



高奇峰《貓頭鷹》


陳樹人《花鳥》


京津畫派


京津畫派是清末民初京津兩地國粹文化繼承與發展的結晶性產物。京津畫派主要起源於四個國畫團體:宣南畫社、中國畫學研究會、湖社畫會和松風畫會。京津畫派的畫學主張,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保存國粹,精研古法;二是師法造化,以創新意。


代表人物:肖俊賢 陳師曾 齊白石 于非闇 李可染


肖俊賢《松柏同春》


陳師曾《西風林下圖》


齊白石《群蝦》


于非闇《西山紅葉》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


新金陵畫派


新金陵畫派是新中國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繪畫流派之一。新金陵畫派緣起於上世紀60年代,由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輩藝術家創立,影響深遠。在建國初提倡寫生,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作品大多雄偉而秀麗,極具江南山水特色。新金陵畫派的藝術觀念歸納起來大體有四點:即自覺的創新意識,辯證的民族意識,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寫意精神。


代表人物:傅抱石 錢松巖 宋文治 亞明


傅抱石《松澗尋幽》


錢松巖《太湖壯觀》


宋文治《春風又綠江南岸》


亞明《洪家關》


巴蜀畫派


從地域上來說,巴蜀畫派指包括重慶在內的四川地域內,以歷史悠久的巴蜀文化為依託,包括省內各少數民族在內的、由古至今的地區繪畫的流派總稱。廣義的巴蜀畫派不僅指四川本地的畫家,還包括在其他地區的四川籍畫家和許多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等高等院校分布在各地的畫家,以及入蜀多年為巴蜀繪畫做出貢獻的畫家。


代表人物:陳子莊 朱宣鹹 趙蘊玉 朱佩君 肖建初


陳子莊《墨梅》


朱宣鹹《羅浮仙子》


趙蘊玉《梅花貓》


朱佩君《夏》


肖建初《黃山松雲》


長安畫派


「長安畫派」是由石魯、趙望雲、李梓盛、康師堯、何海霞、方濟眾等畫家為代表的美術團體,他們的繪畫題材以山水、人物為主,兼及花鳥;作品多描繪西北,特別是陝西地區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其中尤鍾情於陝北黃土高原的山山水水;在創作手法上,他們致力於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提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主張。


代表人物:黃胄 石魯 趙望雲 袁振西


黃胄《牧驢圖》


石魯《轉戰陝北》


趙望雲《陝南秋日小景》


袁振西《白雲深處有人家》


大千畫派


由張善孖、張大千兄弟二人開創的畫室名「大風堂」,聲譽鵲起於20世紀20年代,大風堂弟子就是與張善子、張大千舉行過拜師儀式的親傳弟子。被張善子、大千先生正式收入大風堂的門人,有幾十餘位,其中有不少成了畫壇泰鬥級的人物,許多出入大風堂的朋友也是成就突出的畫家。弟子們都自稱大風堂門人,所以漸漸形成大風堂畫派(即大千畫派)。


代表人物:張大千 張善孖 


張大千《山水》 四條屏


張善孖 《紅楓山君圖》


真正的藝術家是孤獨的,

真正的藝術也與地域無關,

與名氣無關,

而是與藝術家的心靈有關,

與畫家的文化修養和筆墨修煉有關。


熱衷於成立或加入某某「畫派」並非畫家們所要極力關心的事情,靜下心來搞藝術創作,才是畫家的重中之重。


延伸閱讀:

優質宣紙特惠!!!(點擊購買)

董卿:世界正在偷偷獎勵愛詩詞的人!

讀書和不讀書的孩子,人生究竟差在哪?

多少書畫家,死在了這兩個字上!

用作品說話,頭銜、官職、證書等全都扯淡!

《芥子園畫譜》,經典!

靜!

君子若竹!

苦,才是生活!

當我老了,還有書畫!

你張嘴就要,我卻拿命創作!


新生活與藝術

微信號:arts6666

    享受生活,享受藝術!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有驚喜↓↓↓

相關焦點

  • 最全中國畫各大畫派及代表人物,建議收藏
    代表人物:李唐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初以賣畫為生,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範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
  • 中國畫:25大流派及代表人物
    中國著名的畫派之一,也是五代花鳥畫兩大流派之一。代表畫家為南唐的徐熙。徐氏為金稜(今江蘇南京)人,雖江南一布衣,但志節高尚,放達不羈,多狀江湖,所繪的汀花野竹、小鳥淵魚、草木蟲獸,皆妙入造化。所作花木禽鳥,形骨輕秀,樸素自然,清新淡雅,獨創「落墨法」。他的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瀟灑的風格,故後人以』徐熙野逸」稱之。徐氏的筆墨技巧,對於後世影響很大,至徐熙之孫徐崇嗣出,徐熙畫派名聲漸振。
  • 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
    相信了解畫的人一定知道新金陵畫派,這個派別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畫壇相對比較有影響力的流派之一。該畫派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組成人物是由傅抱石、錢松喦、張文俊、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系列的畫家。他熱愛生活,作品充滿激情,無論人物還是山水作品,無一不是情感的力作。
  •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作品欣賞,精品薈萃
    「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製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
  • 嶺南畫派代表人物國畫精選
    嶺南畫派是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最成體系,影響最大的一個畫派。這一畫派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製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
  • 中國畫的發展需要畫派
    近年來,美術界乃至社會上關於畫派問題有許多爭議,存在不同的看法,可謂各說其話,各有其理。有些在學術上比較嚴謹的專家害怕觸碰這根是非多的紅線,選擇不發聲;而參與討論者對畫派持否定看法的多,支持的少。最近看到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授範美俊先生在《中國文化報》《國畫家》《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專業報刊發表關於畫派問題的系列文章,如《先要有畫,再說派》(2014年2月23日《中國文化報》)、《現在的畫派在忙啥?》(《國畫家》2014年第2期)等。對範先生的觀點,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在各專業報刊推出「以雲法造境構建雲海畫派新樣式」、為畫派努力的一個畫家。
  • 來看,這些長安畫派的代表人物及經典畫作
    長安畫派是建國初由趙望雲、石魯、何海霞、方濟眾等畫家創立,其特點是大膽走向生活,大量寫生創作,尤其是陝北風味的特殊畫風別樹一幟,黃土高原的山水人物和革命素材是一大創新。代表人物之一是趙望雲(1906-1977),擅長山水、人物,畫風於質樸厚重中不乏秀雅,在表現陝北山水和勞動人民上造詣頗深,是長安畫派最早的開創性人物。以下是趙望雲先生的幾副代表作。另一位早期代表性人物是石魯(1919-1982),曾任陝西美協主席、陝西畫協主席、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
  • 形神兼備人物國畫—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楊之光
    文萃畫材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的作品是我國著名的中國畫畫家楊之光先生的作品。楊之光(1930-2016),著名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1930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揭西。楊之光先生是嶺南畫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在40多年的藝術追求中,他將中國畫的傳統規範,在使用傳統國畫顏料時,很好的融入西方油畫顏料的造型和繪畫技巧,加強了中國畫的表現力和意境,他筆下的人物肖像,形神兼備,生動的再現每個人物的形態,眉宇間盡顯每個人的特有的氣質,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 當代長安畫派山水畫代表人物——趙振川
    當代長安畫派山水畫代表人物——趙振川2020-10-30 13:28其作品得長安畫派之真傳,貼近生活,質樸感人;莽莽蒼蒼,渾然天成。進入畫界之後,他始終按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主張嚴格要求自己,足跡遍及關隴、秦巴、陝北等地。不同於一些人一次性的「採風」方式,趙振川經常到秦嶺、渭北、隴山等地,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其成果反映在199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人畫展上,其腳踏實地的作風和格調不凡的畫作,引起社會關注,也給美術界輸入一股清新的空氣。
  • 中國畫派大羅列---新浙畫派
    當人們提到畫派之時,藏家朋友一定首先會想到「海上畫派」、「金陵畫派」、「長安畫派」、「京津畫派」等等,其實,還有一股力量是我們很少關注卻又對新中國畫壇產生重要影響,以至於目前依然產生影響的畫派——新浙派。本文將著力為藏家介紹新浙派寫意人物畫的幾位代表畫家。從收藏投資的角度來看,歷史上任何形成流派的畫家群體,其代表人物都是值得去關注的。
  • 帶你漲知識!記住這些中國畫繪畫術語吧
    吳派中國畫流派之一。明代中、晚期的代表畫派。明中期的畫壇以「吳門畫派」為首,晚期則推崇「松江畫派」。松江原屬吳地,後人遂合稱兩派為「吳派」。在太湖流域一帶風靡一時。黃山畫派中國畫流派之一。以清初宣城(今屬安徽)梅氏一家為嫡系,梅清、梅翀、梅庚、梅蔚等,與流寓宣城的石濤,都是長期深入黃山,既師造化又師古人的畫家。新安畫派主要亦師黃山,故有人主張歸入黃山畫派,但風格不同,正如漸江與程邃各有特色。
  • 京津畫派,保存和發揚國粹,於中國畫發展內部尋找振興!
    相對於康有為、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用西洋美術革命中國畫的主張,以金城、陳師曾等人為代表,即所謂「保存國粹」的一派藝術家,則主張延續國畫中宋元及以前國粹傳統,於中國畫發展內部尋找振興的動力。這派藝術家主要集中在歷史文化傳統保留較多的北京、天津地區,在「美術革命」的思想逐漸走向極端的時代背景下,形成了所謂「京津畫派」。
  • 「今日頭條」長安畫派後代表人物楊祿魁
    「長安畫派」後代表人物。遵循「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長安畫派主張,50餘年苦心探索國畫創作。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表現西域山水的筆墨體系和新的審美範式,為長安畫派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作品以渾厚飽滿、清逸雅潔的美學風格而著稱於世。
  • 《長安畫派》代表人物肖像漫畫
    —————————《長安畫派》代表人物肖像漫畫》代表人物肖像漫畫》代表人物肖像漫畫》代表人物肖像漫畫》代表人物肖像漫畫
  • 長安畫派代表人物——王西京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美術家協會主席,西安中國畫院院長,西安美術家協會主席,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西安市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榮獲「中國時代先鋒人物」、「第四屆中國改革十大最具影響力新銳人物」、「陝西省紅旗人物」、「陝西省行業領軍人物」、「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專家」、「勞動模範」等稱號。
  • 「新吳門畫派」中國畫作品展在馬來西亞舉行
    王大瑋 攝  新華網吉隆坡7月2日電(林昊 王大瑋)由中國蘇州國畫院主辦的「新吳門畫派」中國畫作品展6月30日在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舉行,受到了當地藝術愛好者的好評。  本次畫展共展出了蘇州國畫院劉佳、孫寬、夏回、鞠松南等十位畫家的作品60幅,題材涵蓋人物、山水、花鳥等。
  • 現在有多少中國畫流派?中國畫壇畫派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現在有多少中國畫流派?中國畫壇畫派在當今中國畫界,建立所謂的「書畫派」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自稱「書畫派」的不下幾十家。這樣的畫派可以為自己找到一些基礎。所謂「畫派」,其籍貫、畫風乃至藝術追求都各不相同,它們都是為了「畫派」而拼湊在一起的。理解「畫派」的含義,可以看出這些所謂「畫派」的荒誕與無聊,反映了當代中國繪畫的困惑與無知。當這些畫家聯合起來建立所謂的「畫派」時,往往連「畫派」的基本知識都沒有。在很多人看來,幫派建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思維模式。在技術方面,很多「幫派」都有自己合理的內在邏輯。
  • 哲學畫派,中國畫新高度
    當代中國畫,早已徘徊在傳統與創新的胡同口多年,爭議不斷。一代大師吳冠中先生是衝出傳統的代表人物,其論點《筆墨等於零》抓住了國畫困境的要害,映射了哲學美學的必要性。吳冠中認為傳承中國藝術文化不是呆板的延續,繪畫的核心內容脫離了具體畫面的孤立筆墨與功底,其價值等於零。
  • 什麼樣的「畫派」才有利於中國畫的發展
    如果從「虛心」的角度來說,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畫家,沒有大的話語權,沒有相應的社會地位來談論這件事,也不可能有「雲海畫派」的出現。我認為,創立「畫派」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推動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離開這個關鍵點,空談「畫派」也就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了。
  • 高奇峰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畫面形象生動,畫風工整而剛勁!
    近代美術史上,「嶺南畫派」與「海上畫派」、「京津畫派」後先輝映,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嶺南畫派」以其變革、傳新的理念熔鑄於大膽的美術實踐中,在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畫壇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這其中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高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