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蔦屋書店,有許多關鍵詞: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日均人流量破萬,其中常被提起的是「全球最美圖書館」之一。
今天,該書店大陸首家門店正式在杭州天目裡開業,約2000平方米的店內,延續了慣有的美,又多了杭州的特點,還帶來了特有的「生活提案」。
設計蔦屋書店位於天目裡2、3、4號樓的一層和地下一層,整個天目裡園區由義大利設計師倫佐·皮亞諾操刀,作為他在國內的首個作品,倫佐也是煞費苦心,帶著100多位技術指導飛到杭州,來設計這個西湖區的「城市客廳」。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被綠植包裹、樓與樓之間互通的園區,建築的樓頂還種滿了龍井茶。記者在園區內走走停停就能看到醒目的蔦屋書店,作為全球級別的網紅書店,儘管今天只是試營業第一天,但從早上開始就吸引了不少讀者打卡。比如特地穿起日式校服的丸子,去年剛去了日本代官山店打卡,今天就到杭州店門口,擺起同款pose拍照紀念。
帶著女兒來的莊女士說,自己只是路過順便打卡,「沒想到店內不僅有咖啡館,連化妝品、相機都有售,可以整整逛一天呢。」
目前,書店採取了分時段控人流的預約制度,首日開放3400人。「誰能成為蔦屋書店首批顧客」的海報一發出就有不少讀者預約。昨天下午,記者就發現今天早上10-12點時間段已經被預約完畢,截至發稿前還有20-22點尚餘201位。
服務截至去年12月底,蔦屋書店的店鋪數量總共有1198家,在日本幾乎一半年輕人都曾光顧這裡,還是全世界銷售額排名第4的連鎖書店。
而它在服務上最有特點的地方就在於,店內可以提供「生活提案」。
何為生活提案?書店方給予的定義是——「自己認知內的事物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或者購買,但重要的是,需要在自己的未知領域,有新的發現。在自己認知領域之外找到新的信息,是網絡無法替代的真實世界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提出的生活提案的本質。」
通俗理解為,導購是像一本活書籍的存在。比如在代官山蔦屋書店,有30個專業領域的導購,例如圖中左一作為文學導購的間室道子,同時也是一個書評家,在《Precious》《婦人畫報》等雜誌上都擁有自己的連載作品。
杭州店同樣也延續了這一理念,店內書籍包括了設計、建築、旅遊、文學等種類,其中藝術、設計、建築類尤為豐富。
從早前的招聘啟示就可以看到,店內導購需要具有藝術、設計或建築的相關背景。今天在現場也能隨處可見「生活提案顧問」的提示卡,記者嘗試嚮導購諮詢,他們會儘可能提供一些帶觀點且滿足顧客需求的提案,如果不能滿足顧客的會再向更專業的人諮詢。
稀少日本蔦屋書店號稱只有12%的書與普通書店相同,也就是說店裡88%的書籍都是讀者在普通書店找不到的。儘管該店負責人由於太過忙碌,沒法給到記者杭州店書籍的分配狀況,但是從店內書籍和商品的構成也能發現,杭州店要將這份稀少進行到底。
店內能看到1991 年在紐約創刊的藝術&時尚雜誌《VISIONAIRE》,這是它第一次在中國書店進行正式銷售,眾多稀少刊號也在店內陳列。還有以日本的傳統工藝品為中心的限定商品,例如輪島屋善仁的鋼筆、源自日本聞名的金屬餐具品牌 SUS gallery的餐具等。
而為紀念開業,店內的活動區域還將舉辦名和晃平的特別展覽,展出名和晃平雕塑系列中的《Velvet》,以及收錄在其精裝版作品集《METAMORPHOSIS》中的視覺圖像。
書店透露,蔦屋書店志在成為杭州的藝術提案中心,「從新銳藝術家到收藏家級別的藝術作品,到大人與兒童都能受益的兒童藝術啟蒙、藝術家講座活動,還有與美術館合作的主題展覽等等,我們將持續提供只有在這裡才能體驗到的價值,成為杭州的藝術能量源泉。」
【來源:青年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