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兒腹瀉 飲食護理五要點

2020-12-13 小貝說養生

夏季轉到秋季的時候,天氣變化是非常大的,不但氣溫變化,溼度也有變化,很多小孩體質比較弱,抵抗力低,容易被細菌感染,造成感冒,腹瀉等症狀,小孩感覺痛苦,家長也非常擔心。小兒腹瀉要注意飲食護理,多補充水分預防脫水,補充足夠的營養防止營養不良,禁止吃生冷食物,辛辣食物和導致脹氣的食物。

秋天是容易生病的季節,小孩子身體抵抗力差,比較調皮好動,衣服添加不夠,飲食不恰當,就容易感冒,腸胃也易受感染,造成腹瀉等現象出現。秋季小兒腹瀉的機率是比較的,飲食護理有五要點需要注意,仔細照顧好小孩,才能預防各種疾病,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秋季小兒出現腹瀉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有炎症的要進行消炎治療,同時,需要防止脫水。長期腹瀉會導致患兒身體內部水分大量缺失。需要給孩子喝一些溫開水,或者淡鹽水。

飲食護理上,還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營養。腹瀉後營養流失是非常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腹瀉緩解後,適當的給孩子吃一些流質或者半流質食物,觀察孩子的情況,多給孩子喝米湯,吃大米粥,也可以多吃一些煮的稀爛的麵條,飲食以簡單營養為主。

小兒腹瀉,在治療期間,不能夠給孩子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細菌很多,容易導致孩子腸胃發炎,腹部疼痛,腹瀉加劇,甚至引起其他身體疾病,對孩子健康不利,還會耽誤治療。

不能給腹瀉的患兒吃辛辣刺激食物,容易造成腸胃刺激,影響消化和吸收,還容易使炎症加劇,造成腹部疼痛現象。

脹氣食物也是要禁止使用的,比如牛奶,各種豆製品,綠豆,黃豆,豆腐等等,也不能吃太多的甜食,會導致消化困難,腹瀉加劇。另外,粗纖維食物也不宜吃的太多。

秋季小兒容易腹瀉,要積極對症治療,消除病因。飲食護理要注意5大要點,補充水分,營養,禁止吃生冷刺激和難以消化的食物。腹瀉後要加強對孩子的護理,臀部每天用溫水清洗乾淨,避免出現溼疹等皮膚疾病。讓孩子多休息,不要經常逗孩子玩,室內溫度要控制好,預防孩子感冒。

相關焦點

  • 小兒腹瀉的中醫辨證護理方法
    媽媽們的精心護理也是非常重要。以下我們介紹幾種小兒腹瀉的辨證護理方法。1、傷食洩瀉主症微熱或無熱,噁心、不思食、嘔吐乳塊,瀉下次數不多,呈黃綠色水樣便或夾有奶塊便,酸臭氣,腹脹,排氣惡臭,舌苔白或黃厚膩,脈滑數,指紋沉。護理措施:①嚴格控制飲食。
  • 推拿捏積治療小兒腹瀉
    ​ 天氣漸涼,小兒腹瀉的病人明顯增多。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很多,此時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其臨床多表現為:大便次數較多,每日五六次,甚則十幾次,大便呈蛋花湯樣便,或水樣便,或溏稀便,或夾黏液。小兒腹瀉嚴重者,常因大量水樣便而出現脫水,治療不及時,亦可出現死亡。 中醫認為:小兒腹瀉是脾胃功能失調或外感時邪所致,臨床可分為傷食瀉、驚嚇瀉、風寒瀉、溼熱瀉和脾虛瀉,小兒秋季腹瀉以脾虛瀉最為多見。小兒腹瀉除有大便不正常外,還可出現許多兼加證:如發熱、嘔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厭食、面黃、疲乏無力等。
  • 腹瀉還分季節?秋季腹瀉是怎麼回事?
    秋天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時節,甚至有一種腹瀉,叫做「秋季腹瀉」。和睦家廣渠門診所兒科主任醫師胡波,分享給大家:秋季腹瀉實戰方案。寶寶每逢秋季,就容易拉肚子。實際上,這很可能是輪狀病毒性腸炎!家長如果缺乏認識,延誤治療,很容易危及寶寶的健康,那家長要如何幫寶寶預防,又要如何護理患上秋季腹瀉的寶寶呢?什麼是秋季腹瀉?實際上,我們常說的秋季腹瀉,指的就是輪狀病毒性腸炎。
  • 推拿治療小兒腹瀉效果好
    杭州市中醫院 秋季是小兒腹瀉的多發季節,以兩歲以上嬰兒為多見。腹瀉指的是大便次數增多,日解大便3次以上,劇者可達10餘次,且質溏薄,甚至稀水樣。
  • 腹瀉「兇猛」!寶寶水樣、奶瓣蛋花樣、泡沫樣等便便,怎麼護理?
    小兒腹瀉是我國寶寶常見病症之一,僅次於呼吸道疾病,位居第二,是危害小兒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殺手」。每年的6-8月份是寶寶夏季腹瀉的高發期,特別是2歲以下的寶寶最易患病。腹瀉來勢如此兇猛,你知道怎麼護理寶寶嗎?
  • 史上最全面剖析,秋季腹瀉和普通腹瀉有啥不一樣?
    雖然秋季是個收穫的好季節,但是秋季也是寶寶腹瀉的高發季節。其實,寶寶秋季的腹瀉,和普通的腹瀉是不一樣的。但是,卻有很多媽媽都分辨不出,寶寶到底是屬於秋季腹瀉,還是普通的腹瀉。那麼,今天幫媽就教大家,如何區分寶寶是秋季腹瀉,還是普通的腹瀉。
  • 忽如一夜秋風涼,腹瀉小兒排成行!寶媽注意了,這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忽如一夜秋風涼,腹瀉小兒排成行。」孩子感染了病毒,在家上吐下瀉,到醫院一看,同樣的情況還有很多。 往年一到深秋,醫院兒科、急診科、消化內科的門診上,都會看到焦急等待的家長,和懷中病懨懨的孩子。
  • 小兒拉肚子就是吃壞了?吃壞東西僅為眾多小兒腹瀉原因之一
    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特有的解剖生理特點,嬰幼兒腸道正常菌群脆弱,容易受到內外界因素影響,導致菌群失調、消化功能紊亂而出現腹瀉。小兒出現腹瀉原因很多,由於飲食因素所導致的腹瀉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簡單來講,小兒腹瀉的病因有兩大類,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
  • 扁桃體發炎有哪些症狀 小兒扁桃體炎該如何護理
    原標題:扁桃體發炎有哪些症狀 小兒扁桃體炎該如何護理   秋冬時節氣候乾燥,專家表示,在這種乾燥空氣的刺激下,兒童扁桃體炎容易反覆發生,需要引起重視。那麼平時對於孩子,家長們應該如何做好孩子扁桃體發炎的護理呢?當孩子扁桃體發炎了怎麼治療?
  • 秋季腹瀉猛如虎?媽媽不要怕,這樣應對最靠譜
    文│秘籍君孩子出生以後,老聽人說秋季腹瀉比較麻煩,當時還不信。直到我家寶寶也被染上這種病,才發現它的麻煩。去年十一假期,是我們全家的噩夢。沒想到腹瀉還能那麼嚴重,寶寶因為脫水出現驚厥症狀,可把我們嚇壞了,爸爸光著腳去找車,然後坐的急救車去的醫院。
  • 寶寶經常腹瀉影響發育,小兒推拿來幫你 深圳中醫推拿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脾胃疾病之一。身體著涼、飲食不當、哺乳期寶媽喜歡吃油膩食品都有可能導致嬰幼兒腹瀉。,吃進胃裡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就會隨著腸胃中的水溼一起排出體外,形成腹瀉。
  • 小兒骨折常見的3個原因 護理小兒骨折的6個小妙招
    原標題:小兒骨折常見的3個原因 護理小兒骨折的6個小妙招   小孩子的骨骼正處於生長的黃金階段,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了小兒骨折的情況,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極為不利,嚴重的情況還可能會引起骨骼發育畸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那麼,您知道生活中導致小兒骨折的原因都有哪些嗎?小兒骨折該如何護理呢?
  • 小兒營養不良中醫巧治療
    小兒營養不良是怎樣形成的  引起小兒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餵養不當或小兒挑食、偏食。  餵養不當主要是「太過」和「不及」。「太過」是指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饑飽無規律,過分食用肥膩的食物,過多地吃冷食,導致食積內停,形成疳症。
  • 小兒患上佝僂病的四個原因 預防佝僂病的三大要點
    原標題:小兒患上佝僂病的四個原因 預防佝僂病的三大要點   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佝僂病,是由於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使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下面來了解下佝僂病的相關知識。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護理要點
    點擊查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護理要點流程圖要點三:生命體徵檢測與護理1.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徵變化。重點監測體溫,呼吸節律、頻率和深度及血氧飽和度等。2.發熱患者根據醫囑給予退熱處理。3.使用退熱藥物後應密切監測體溫變化和出汗情況。4.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應按醫囑調節吸氣壓力、呼氣壓力和吸氧濃度等參數。
  • 二十四節氣·秋分 | 「三宜八忌」,秋季飲食要點須牢記
    >秋分至,秋季是傳統食療中常被認為適宜進補的季節,我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陳超剛教授認為,現代人由於生活作息、飲食結構和疾病種類和過去有所不同,盲目「進補」並不可取,秋季飲食有不少需要留意的要點不可否認,秋季在氣候和飲食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但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飲食作息、疾病種類等有所變化,陳超剛主任認為秋季飲食首先應該按照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身體特點,科學合理地調整膳食結構。
  • 神奇一穴有效調理小兒腹瀉,注意不同腹瀉手法有別
    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症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正常人每日大約有9L液體進入胃腸道,通過腸道對水分的吸收,最終糞便中水分僅約100~200ml。若進入結腸的液體量超過結腸的吸收能力或(和)結腸的吸收容量減少,就會導致糞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產生腹瀉。臨床上按病程長短,將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大多系感染引起。
  • 防秋燥潤肺 寶寶秋季飲食的6大原則
    秋天寶寶飲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專家表示,寶寶秋季的飲食有講究,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注意事項。除此之外,秋天寶寶飲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所以秋季飲食要注意均衡營養。5.保護腸胃,吃飯細嚼慢咽氣候炎熱的夏天讓人食慾下降,身體營養也跟著流失,只有通過多種多樣的飲食補充,才能均衡營養,比如玉米、芹菜等應該細嚼慢咽有助於纖維素吸收,幫助腸胃充分消化,吸收更多營養物質。而且,纖維素食物有利防治腸燥便秘和保持腸道水分。秋季為了達到防治咽喉乾燥的目的,吃飯時就要多咀嚼,可以生津潤燥。
  • 深圳時代華亞:小兒推拿能不能調理寶寶腹瀉
    寶寶每天多次腹瀉,各類治療辦法都嘗試了,症狀卻得不到緩解,這種情況經常急壞寶爸寶媽。那麼,寶寶腹瀉該怎麼辦呢?專家告訴某某記者,中醫推拿治療小兒腹瀉有獨到之處。 「腹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
  • 冬季兒童腹瀉 多因兩種病毒
    「冬季尤其要注意預防兩種病毒導致的兒童腹瀉。」程菲說。臨床表現有腹瀉、嘔吐、反胃、噁心和胃痛以及發熱、頭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數患者發病後1-3天即可康復。如頻繁嘔吐或腹瀉,可導致脫水,引起嚴重健康問題。程菲介紹,孩子如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建議不要堅持讓孩子上學及入託,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對症治療。同時,及時用消毒劑清洗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汙染的表面,脫掉和清洗被汙染的衣物和床單等。  調整飲食:嘔吐嚴重的孩子建議禁食,主張胃腸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