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訊法訊
1.第三期助印經書《太上感應篇》及直講 | 積累福報 消除業障 功德巨大
...
在與人類關係密切的鳥類中,烏鴉的名聲很不好。水有源,樹有根,烏鴉的名聲不好是有根源的。
首先,它的形象不雅,歌聲不美。烏鴉通體渾黑,它沒有喜鵲漂亮,不如麻雀機靈,沒有燕子活潑,也不如杜鵑乖巧,更沒有黃鶯優美的歌喉,它叫起來沙啞、刺耳,人們一聽就會皺起眉頭。
更有傳說烏鴉的叫聲會帶走人的性命,抽走人的靈魂,因此烏鴉被人們所討厭,認為是大不祥之鳥。
其實,有很多古代的典籍表明烏鴉是吉祥鳥、報喜鳥。
烏鴉報喜
早在商朝,就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傳說。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鳥銜谷之神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這裡所說的「大赤鳥」指的就是烏鴉。
同類說法在《淮南子》《左傳》《史記》等史籍中也有記載。唐代詩人張籍的《烏夜啼引》曰:「秦烏啼啞啞,夜啼長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獄,傾家賣產將自贖。少婦起聽夜啼烏,知是官家有赦書。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賀舅姑。少婦語啼烏,汝啼慎勿虛。借汝庭樹作高巢,年年不令傷爾雛。」
可見,烏鴉報喜在當時已經是眾人公認的事實。
鴉鳴兆瑞
在古代,人們認為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在事前都會以一定的徵兆顯現,從而佔卜之術應運而生,而鳥佔就是其中的一種。鳥佔即以某種鳥的數目、飛向、去留及叫聲等為兆佔斷吉兇。這種佔卜方式在上古時期非常流行。
烏鴉的鳴聲用於鳥佔佔斷時,實為吉祥的預兆。
三國時何晏因事坐牢,有兩隻烏鴉停在何府之上鳴叫。何晏的女兒說:「烏有喜聲,父必免。」不久何晏果然得釋。
《史記·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覆)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約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鳥佔,一般以鳥的飛行方向、鳴聲、隱沒來佔斷,烏鴉作為鳥類中體大色黑,易辨認,得到巫者的重視,常被當做祥瑞。
生活裡,烏鴉顯貴的說法,自古便有。《詩經·小雅·正月》:「哀我人斯,於何從祿?瞻烏爰止,於誰之屋?」毛傳:「富人之屋,烏所集也。」
烏落富人之屋,即烏知誰家富,是吉兆。
烏鴉降則天下昌
在歷史中,烏鴉曾以其吉祥、喜氣的意象在人們心中化身為美好的象徵,人們在渴望太平盛世、喜訊頻傳時,往往會把希望寄託予烏鴉的出現上。
烏鴉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徵,在晉成公綏的《烏賦》中被很好的展現出來:「夫烏之為瑞久矣,以其反哺識養,故為吉烏,是以《周書》神其流變,詩人尋其所集,望富者瞻其爰止,愛屋者及其增嘆,茲蓋古人所以為稱。若乃三足德靈,國有道則見,國無道則隱,斯乃鳳鳥之德,何以加焉!惡鳥而賈生懼之,烏善禽而吾嘉焉,懼惡而作歌,嘉善而賦之,不亦可乎!」
從中不難看出,晉成公對烏鴉的讚美溢於言表,而且,只有以德服眾,感化天下,仁義孝悌,才會有烏鴉的降臨。這一點,在其他古籍中也有記載。如《孝經 援神契》曰:「德至鳥獸,則白烏下。」《肖書 緯》曰:「火者陽也,烏者有孝名,武王卒成大業,故烏瑞臻。」再如《孫氏瑞應圖》中云:「三足烏,王者慈孝,被與百姓,不好殺生則來。」
真武大帝的指路神鳥
武當山一直流傳有「玄武修道,烏鴉指引」的傳說,說的是真武大帝來此處修行,半路迷途,幸有烏鴉指引,後真武得道,封烏鴉為神鳥。
嗣漢天師府 | 道教祖庭
福生無量天尊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