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地來到克拉瑪依市創業並落戶的10年時間裡,克拉瑪依市民李富成逐漸愛上了這座城。「在這裡辦事依法規範,按流程來就行。」他說。
「依法規範」,是克拉瑪依市留給外界的深刻印象之一,更是當地法治政府建設成果的真實反映。
8月21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命名的決定》,克拉瑪依市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成為新疆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多年來,克拉瑪依市始終堅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多措並舉、改革創新,不斷把法治政府建設推向縱深,描繪出一幅清晰法治政府建設的「克拉瑪依樣本」。
亮出權責清單
規範依法行政
今年6月初,市民王超走進克拉瑪依市白鹼灘區(克拉瑪依高新區)金龍鎮派出所,申請出具一份戶籍證明,但被辦事民警拒絕。
「按權責清單,這種證明不屬於我們辦理範圍。」該所民警歐陽遠伶說,但為了不讓這位市民為難,他們給索要證明的單位寫了一份「不出具證明告知書」,告知對方可以通過身份證等有效證件證明居民戶籍所在地。
不斷規範權責清單管理,讓公眾知道政府的權力邊界,是克拉瑪依市近年來推進依法治市的重要舉措。
早在2008年,克拉瑪依市就在全疆率先啟動行政機關職權清單編制和梳理工作,出臺《克拉瑪依市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監督管理辦法》。截至目前,克拉瑪依市41家市級部門共梳理確認行政權力4350項,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清單之外無權力。
不僅如此,該市還不斷完善依法行政制度,相繼出臺《克拉瑪依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克拉瑪依市關於切實加強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通知》等規定,以「關鍵少數」為抓手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2019年12月,克拉瑪依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某公司因工傷認定糾紛起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案,該局主要領導以行政機關負責人身份出庭應訴。
類似的情景在克拉瑪依市已成常態。2018年至今,該市各級行政應訴案件共有41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達100%。
克拉瑪依市非常注重科學立法,自2016年以來,先後制定了5部涉及城鄉規劃、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石油工業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注重問題導向和民生需求導向,有力保障了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克拉瑪依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長秦玉明說,通過多年探索實踐,如今全市各級行政機關、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有效提升了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審批事項瘦身
政府職能轉變
今年8月28日,克拉瑪依市民王銳打開自己的「手機公積金」帳戶,按規定在帳戶中留足3個月的繳存額度後,將其餘2萬元通過手機操作提前還了房貸。
「不到1分鐘就辦完了業務,擱以前這是不可想像的!」王銳說。
曾經「蓋盡了章、交遍了費、跑斷了腿」,是被群眾吐槽的政務服務一大頑疾。
群眾的痛點,就是改革的切入點。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將服務型政府建設納入法制軌道,充分利用作為全疆「最多跑一次」改革試點城市的契機,全力拓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全面推開行政審批制度、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納稅、住房公積金、醫療服務等一批改革舉措,公布了2490項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全覆蓋。
該市相繼建成並上線了克拉瑪依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移動客戶端等,各級各部門信息互聯、數據共享,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高於80%。
克拉瑪依市政務服務大廳原先按部門職能分設的窗口被整合為綜合窗口,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受理審批和服務事項由900餘項擴大至1300餘項,群眾和企業辦理時限平均壓縮42%,報件資料平均壓減35%,辦公效能明顯提高。特別是房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綜合業務,平均將審批時限縮短93%,提交證件數減少75%,辦理期限由10個工作日縮減至3個工作日。
「小政府、大服務」一直是克拉瑪依市法治政府建設追求的目標之一。從一輪又一輪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克拉瑪依各級政府部門不斷自我「瘦身」,逐步減少審批事項,同時增加服務「成色」,方便百姓辦理政府審批事項。
「『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僅實現了政府服務提效的目標,也引領了政府法治理念更新,撬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倒逼權力規範運行,讓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秦玉明說。
執法行為精準
權力陽光運行
一般來說,行政違法行為發生後,罰款數額多少一般由行政執法單位執法人員在上下限內自行裁決,給執法人員留有自由裁量空間,這就容易導致一些執法行為偏離公平、公正、公開的軌道。但在克拉瑪依市,這一現象已不存在,因為依法行政被加了一把「鎖」,行政執法行為變得越來越精準。
今年6月,克拉瑪依市司法局印發《克拉瑪依市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指導意見》,這是全疆首個此類指導意見。
根據《意見》,「首次違法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行政執法單位可以不予處罰;即使涉及罰款金額,也須按照違法行為情節輕重,劃分輕微、一般、嚴重3種檔次,針對不同檔次確定的金額給予罰款,罰款都有明確標準,處罰對號入座。
有「良法」,方能有「善治」。近幾年,克拉瑪依市還引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積極推行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監管,著力解決涉企現場檢查事項多、頻次高、隨意檢查等問題。今年在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榜上,克拉瑪依市由2018年的210名上升到23名。
「法治政府建設促進了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更加科學民主、行政執法更加規範公正、行政權力制約監督更加科學有效、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更加依法有力,同時也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秦玉明說。
來源:新疆日報全媒體記者 蓋有軍
通訊員 高宇飛 胡偉華
原標題:《【依法治市】不斷把法治政府建設推向縱深——克拉瑪依的法治政府建設實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