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談阿里吞併餓了麼:歡迎新同學到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2020-12-12 澎湃新聞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

對於最大的競爭對手被阿里納入麾下,美團外賣在當天回應稱:「感謝老朋友的多年相伴,歡迎新同學的如約到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全球領先。這是雙方多年努力,在競爭中改善用戶體驗做大行業的共贏結果。風物長宜放眼量,世界上沒什麼事是一單外賣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單。」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此前也是美團點評的投資者,後來隨著騰訊系資金加注投資,阿里逐漸從美團點評淡出,並加大了在美團主要競爭對手餓了麼的投入。

國內網際網路外賣市場,原本是三強爭霸,隨著去年8月餓了麼吞併百度外賣,這一市場變成兩強爭霸的格局。

按第三方數據機構比達諮詢此前公布的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為17.3%,餓了麼佔36.5%,美團外賣佔33%。當時還有分析數據認為,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如今已經不到10%。

相關焦點

  • 餓了么正式上線「百億補貼」:對標美團,是阿里給的勇氣?
    最近,背靠阿里的餓了麼,面對百花齊放的外賣市場,來了一場「百億補貼」大戰,阿里和美團的對峙,正式拉開了序幕。 「真香」的百億補貼 8月27日,餓了麼宣布「百億補貼」計劃經過近一個月的試點,正式上線。
  • 餓了么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阿里焦慮,美團危險?
    餓了麼美團市場份額,圖源:DCCI據晚點LatePost報導,目前餓了麼日單2000萬單上下,而美團最新財報數據顯示,美團外賣日均訂單量為2450萬筆。「份額破三,在歷史低點」,一位接近阿里本地生活的投資人說。
  • 月活反超美團,餓了麼補貼戰告捷
    在餓了麼的強烈攻勢下,外賣市場的戰事變得愈發緊張。根據QuestMobile的最新數據顯示,餓了麼在10月份的MAU(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越美團外賣,這也是餓了麼近兩年以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
  • 月活被餓了麼反超,美團的「外賣帝國」現bug?
    不過,美團需要注意的是,在新業務板塊每一個賽道的競爭情況都十分激烈且複雜。共享充電寶市場已有"三電一獸"的割據勢力;共享單車需要面臨背靠阿里的哈囉以及出行"老大"滴滴。備受美團重視的生鮮賽道中,阿里、滴滴、拼多多已經字節跳動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同樣不甘示弱、爭相奪食,這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團仍需要持續投入以求搶佔更多的需求場景。
  • 美團餓了麼外賣之爭升級:新零售大戰已開局!
    餓了麼與阿里生態全面打通美團在外賣及新零售領域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麼,也顯示出其在加入阿里體系後的首個計劃落地,即餓了麼為阿里的新零售提供物流基礎。6月22日,在阿里收購餓了麼兩個月之後,餓了麼新CEO王磊表示餓了麼將不再局限在餐飲外賣上,包括水果、生鮮、藥品、鮮花等非餐飲品類亦納入到餓了麼的配送範圍裡,正式成為阿里生態的一部分。而隨後美團閃購的出現標誌著二者圍繞新零售的激戰正式打響。為此,餓了麼將於今年夏季投入30億元。
  • 挖掘外賣行業新增量 美團喝茶餓了麼返校
    7月7日消息,美團餓了麼作為老對手,它們爭鬥的核心不僅在於已經抓在各自手裡的存量,也在於更加廣闊的增量市場。近期,雙方在線下均有大動作。先出手的是美團,沒有過多的宣傳,其悄無聲息地在新式茶飲市場中再下一城。
  • 阿里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一切為了馬雲的新零售!
    還沒有迎來上市的餓了麼,最終還是選擇投到阿里的懷抱裡。說起來,這已經不是餓了麼和阿里的第一次資本合作。從2016年4月宣布獲得阿里和螞蟻金服12.5億美元融資開始,到去年的5月再獲阿里10億美元的增資,餓了麼總共獲得了 22.5億美元的融資。先投資再收購也是阿里巴巴一直以來的投資風格。
  • 如今的社區團購:滴滴、美團、拼多多、餓了麼神仙打架
    拼多多、美團、滴滴、餓了麼網際網路四大巨頭競相入場社區團購,這番熱鬧景象和2018年頗有些相似。兩年前,社區團購成了創投圈炙手可熱的風口。據小團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拿到的融資就高達40億。但這場狂歡從2019年開始急劇降溫,生鮮電商賽道哀鴻遍野,迎來野蠻生長後的大洗牌,松鼠拼拼陷入陷倒閉風波,十薈團合併「你我您」等消息接踵而至。
  • 「新人報導」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我們相聚在這裡共同穿上這身檢察藍聽說這屆新人有顏又有才跟著小編一起認識一下吧作為這個大家庭的新成員初次見面,請多關照圖文:張慧 劉冠雲(第905期)點分享點點讚點在看
  • 美團坐困漲傭局,餓了麼賦能小商家,誰能笑到最後?
    另一方面,多地商家和餐飲協會近日紛紛「揭竿而起」,矛頭直指美團外賣疫情期間突然提高佣金,並且涉嫌壟斷經營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  第三個新聞來自餓了麼,他們昨日宣布在全國募集近80城近4萬個廣告位,以及酒店電視10萬塊廣告位、網際網路電視480萬個廣告位,免費供各地的餐飲商家打廣告,並強調「尤其是中小型餐飲商家」。
  • 餓了麼重新開局
    一年後,這些工作獲得了階段性成果:從內部來看,餓了麼迅速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最明顯的變化在於設置了城市經理制,培養本地化團隊,並迅速接入阿里的體系化管理,同時打通與阿里經濟體的流量。」在外部,餓了麼口碑組合則在迅速下沉攫取市場份額,被王磊高度重視的蜂鳥業務於 6 月升級為開放平臺,並漸漸撐起阿里整個本地生活領域龐大的末端物流需求。
  • 美團因為餓了麼開啟百億補貼 搶走凍資王農夫山泉閃爍光芒
    餓了麼此刻突放大招是想奪回市場和用戶,近年來與美團在市場份額競爭中差距越來越大,也加大了阿里(09988-HK)與餓了麼的焦慮(阿里於2018年4月全資收購餓了麼)。據報導,2017年餓了麼外賣市場份額為29.8%,百度外賣為13.7%,美團外賣為53.9%。該年8月,餓了麼宣布收購百度外賣。
  • 社區團購復活賽:美團、拼多多、滴滴、餓了麼激戰110天
    拼多多帶10億補貼進場,美團優選推出「千城計劃」、滴滴「橙心優選」日訂單量達數十萬、阿里零售通成立新社區團購部門......行業的馬太效應已經顯現。多名社區團購資深從業人士向Tech星球坦言,「明年會是巨頭之間的激戰期」。
  • 美團和阿里的900萬餐飲店爭奪戰
    餓了麼的數位化集團軍過去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長期處於防禦狀態。主要源於餓了麼是一家獨立的外賣公司,長期受到美團點評協同作戰的圍剿,被外界戲說是美團點評站在二樓打一樓。但本地生活服務對於阿里的新電商以及新零售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阿里不會放任餓了麼和口碑錯失市場。如今本地生活服務在阿里重新回到戰略高位。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美團社區團購的未來價值或高於外賣
    但餓了麼的數據也表現搶眼,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餓了麼在10月份的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越美團外賣,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以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怎麼看美團外賣的競爭能力?程俊:第一,美團在市場份額是餓了麼兩倍多的情況下,在餓了麼接入支付寶,且提供「百億補貼」虧損競爭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比餓了麼更快的增長速度,這本身就是市場統治地位的表現,也是規模效應的必然結果。
  • 打完外賣的圈地戰,美團餓了麼的地推人會何去何從?
    口碑的確在這一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8年10月和餓了么正式合併,此後在內部組織管理和商業模式上經歷了比較大的調整,要加強針對本地商家的精細化服務,並逐漸和阿里系的資源打通,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基層的工作人員自然被隨波逐流。
  • 漫畫博主蹭「美團耳朵頭盔」熱度,篡改外賣小哥身份,惹怒餓了麼
    但這一次這名漫畫博主繪製的故事並非是這些事情,講述的都是一些暖心的事情,餓了麼官方看了這名博主的漫畫後,發現了三則故事的騎手明明是餓了麼旗下的騎手,卻被篡改成美團的,餓了麼官方馬上在微博上發出質問「Excuse me」,表示這很迷惑,為什麼自家騎手會被篡改成對家的騎手?
  • 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卻是餓了麼送的?
    但是很多時候你的確是在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是餓了麼配送的呢?(或者你是餓了麼上點的餐,送來的確是美團),是不是一臉懵逼?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很奇怪?外賣配送員稱之為「騎手」,其實外賣配送的平臺有很多家,有百度外賣(已經被收購)、美團外賣、餓了麼、uu跑腿、達達、點我達、滴滴外賣(西安目前還沒上市)等諸多外賣平臺,最強最大,最常見的只有兩家既美團外賣和餓了麼。
  • 餓了麼、美團爭搶的同城零售,真的不是坑嗎?
    背後是一場艱難改造有業內人士提出,無論是阿里、京東所在的傳統電商市場,還是餓了麼、美團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增速都在不可避免地下滑。整合線下商業成為下一個重要目標。今年下半年至今,線上的大玩家動作頻頻,都急著從中分得一杯羹——美團調整組織架構,宣布啟動同城零售。
  • 幡然頓悟後,餓了麼主動變招!
    對餓了麼的歷史有一些了解的人不難看出:餓了麼的這次組織調整,事實上是推翻了兩年前阿里收購餓了麼之後執行的組織結構,重新回到了阿里收購餓了麼前的組織運營體系。半年後,阿里巴巴亮出了收購餓了麼後的第一個大動作:整合餓了麼和口碑,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並由王磊(花名昆陽)擔任阿里本地生活 CEO 。王磊上任伊始,就喊出一年內和美團外賣平起平坐的口號:「餓了麼至少要佔到 50% 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