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一切為了馬雲的新零售!

2020-12-21 羅超頻道

春節後阿里巴巴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的傳言,在今天終於塵埃落定。今天上午,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而從張旭豪不再擔任CEO、轉而擔任阿里CEO張勇的新零售特別助理來看,此次收購應該是現金為主、換股為輔——否則百度的股份也不好處理。

還沒有迎來上市的餓了麼,最終還是選擇投到阿里的懷抱裡。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餓了麼和阿里的第一次資本合作。從2016年4月宣布獲得阿里和螞蟻金服12.5億美元融資開始,到去年的5月再獲阿里10億美元的增資,餓了麼總共獲得了 22.5億美元的融資。先投資再收購也是阿里巴巴一直以來的投資風格。

這次阿里不再選擇增資,而是以95億美元直接收購,作為餓了麼的頭號大股東,還有口碑加持的阿里,為什麼還要「費勁」做這個事呢?答案是為了更好的整合。

外賣市場進入雙巨頭時代

我們都知道,如今不僅是打車市場,就連外賣市場,也是接近壟斷的趨勢。前幾年還有個百度外賣來分庭抗禮,而後被餓了麼收購,外賣市場可以說是形成了美團,餓了麼兩家獨大的競爭格局,而且據中國行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8年外賣市場現狀和和發展情景》來看:

「中國的外賣市場從2011年開始就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在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美元,增長率高達33%,到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了2045.6億美元,增長開始放緩,其中, 20-25歲的年輕人是消費主力,女性更偏愛外賣訂餐,而午餐,晚餐的外賣訂單佔比高達82%」。

曾經的紅黃藍外賣騎士,也成為中國街頭的一道風景線,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捷,也成為餐飲市場最大的增量。目前,滴滴正在摩拳擦掌,入局外賣,不過短期內,外賣市場將是阿里和美團的遊戲。

阿里整合餓了麼不是要懟美團

有人說,阿里此舉是要懟美團,作為被投資方,美團曾是阿里的小弟,不過後來加入了騰訊陣營,雖然目前阿里巴巴仍然持有其一定股份,不過兩者關係鬧得比較僵,特別是美團CEO王興,還偶爾在公開場合說一些讓馬雲不爽的話,特別是在接受《財經》採訪時,王興點評阿里說:「從戰鬥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更是將自己直接放到了阿里的對立面。

所以,有人說馬雲要賭氣拿下餓了麼懟美團。外賣是美團三駕馬車(餐飲、到店和酒旅)的頭馬,阿里如果大力做外賣也會讓王興夠難受的。

不過我認為,馬雲這樣的大佬,一直面臨各種評價,而且王興是在商言商,所以阿里是不會因為言論或者站隊這樣的事,花近百億美元買一個外賣平臺的。百億美元的案子,肯定是因為利益,而且是根本利益,答案就是新零售。

表面上看,外賣業務與阿里巴巴的電商戰略有關聯,但關聯不大,兩年前確實是這樣的,所以當時阿里巴巴對於餓了麼採取了投資佔股的策略,讓其與口碑協同做O2O,懟美團點評和百度外賣,核心是給支付寶找線下場景,後來百度外賣與餓了麼合併,餓了麼+百度外賣的戰略價值變得更大,此前也有消息稱,阿里可能還會將百度糯米整合過來,糯米+餓了麼+百度外賣+口碑就是一個對標美團的生活服務平臺。

餓了麼對阿里新零售的場景價值

不過,市場是動態變化的,O2O什麼的概念已經沒人提了,阿里巴巴最近一年的拓展重心是新零售。此前已與蘇寧、銀泰、三江購物、聯華超市、高鑫零售等傳統實體零售店戰略合作,通過零售通等系統實現了對屈臣氏、周黑鴨等實體零售巨頭的接入,此外還通過天貓小店的眾包模式,進入社區店,最終結果就是,阿里巴巴擁有了一個無限接近消費者的門店網絡,這個網絡的門店數量,超過任何一家實體零售巨頭,可以覆蓋所有城市人群。

想要做新零售的不只是阿里,騰訊最近也在密集布局,剛剛與京東聯手入股步步高,如果不算京東的新零售布局,騰訊還投資了永輝、海瀾之家、每日優鮮等新零售場景型業務。

此前大家對新零售的布局還集中在商超這個場景上,因為上一個階段的新零售大戰也是行動支付大戰的延續——當二維碼進入到各種線下交易場景後,在會員管理、智能營銷、C2B定製、物流、金融甚至供應鏈上進行更多深度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商超搶得差不多後,更多的新零售場景就被爭搶,比如阿里巴巴在本月以54.53億元的資金拿下了居然之家15%的股份。餓了麼雖說沒有自己的門店,不過卻擁有至關重要的線下新零售場景,即泛餐飲類實體,收購餓了麼有利於阿里巴巴整合這些場景到新零售版圖。

阿里此前就在大力做盒馬鮮生、做生鮮電商,與餓了麼也可以有很好的結合,說白了阿里在生鮮零售和本地新零售上會有更多動作,來實現更多消費場景的覆蓋,讓你可以隨時隨地因為各種需求買買買。

事實上,在宣布收購消息的內部信中,阿里巴巴CEO張勇也明確了這個目標:

「餓了麼將依託阿里集團數字經濟生態的商業基礎設施,與阿里眾多業務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次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將以餐飲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切入點,以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服務最高頻應用之一的外賣服務,結合口碑以數據技術賦能線下餐飲商家的到店服務,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對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全新拓展。同時,餓了麼依託外賣服務形成的龐大立體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將協同阿里新零售「三公裡理想生活圈」,盒馬「半小時達」和24小時家庭救急服務,「天貓超市一小時達」,眾多一線品牌「線上下單門店發貨二小時達」等一起,成為支撐各種新零售場景的物流基礎設施。

餓了麼原CEO張旭豪也成了張勇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花名:昆陽)將出任餓了麼CEO。

同城物流能力對阿里很重要

餓了麼以及百度外賣此前積攢的同城物流配送能力,也是阿里新零售在重點布局的能力。百度外賣和餓了麼有自己的紅藍物流騎士隊伍,同時百度外賣也一直宣稱有很強的智能物流能力——可以通過大數據來對外賣騎士的派單和路線進行智能規劃。

在與百度外賣合併後,餓了麼第一時間就用上了智能配送技術,據餓了麼首批測試的30個城市數據顯示,智能調度使配送時長縮短至28.62分鐘,準時率和好評率均達99%。在兩者合併後的首個發布會「未來物流」發布會上,餓了麼CEO張旭豪親自出席並表示:「未來10年,人工智慧和OMO(Online Merge Offline)將推動即時配送發展成繼商家自配送、勞動密集型配送平臺後的3.0形態——技術密集型配送平臺。」說白了,基於AI的本地智能物流會是餓了麼未來的重點。

餓了麼的配送能力,現在看上去是送盒飯什麼的。在跟菜鳥結合後,就可以送你家附近的門店的各種商品,比如屈臣氏的、便利店的、商超的,下單後,很多東西都可以用電動車給你送過來。

95億美元的估值只因阿里大方

最後說說估值,95億美元有點嚇人——差點就是百億美元公司了,目前進入百億級別的尚未上市的獨角獸就幾家:螞蟻、美團點評、滴滴和頭條。

去年5月,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螞蟻金服將向餓了麼投資至少1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這輪融資後,餓了麼的估值將達到55億美元-60億美元。去年8月,百度外賣和餓了麼合併,前者估值大概在5億美元。兩者加起來,也不過是60億美元到65億美元。

半年的時間,餓了麼+百度外賣的估值從60億美元左右,上升到了95億美元,漲了一半。不過鑑於外賣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最近半年業務的成長,要說有50%估計也沒太大說服力。

為什麼阿里肯出這麼高的價格呢?我想,一方面,是百度外賣+餓了麼合併後1+1>2的平臺效應,合併之日的價值就不是原有估值的簡單相加;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阿里巴巴對於新零售戰略的重點布局,所以願意花大錢。此前有消息稱滴滴等機構也有意投資餓了麼,而且餓了麼+百度外賣未來完全有機會獨立上市,阿里巴巴能夠全資收購,應該也是開出了一個餓了麼團隊和其股東無法拒絕的高價。

對於餓了麼團隊來說,進入阿里體系有了與美團PK的資源和資金,美團在去年10月完成了40億美元融資,現在阿里收購餓了麼,再加上做打車業務的需要,美團必須儘快完成新一輪融資。當然,餓了麼的創始團隊,以及百度外賣創始團隊、百度,也都可以從這筆交易套現。

這下看來,以後的外賣市場越來越好玩了。

相關焦點

  • 餓了麼5億美元收購百度外賣 O2O終成"二馬"對決
    8月21日,一名接近餓了麼的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證實,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的事情已經確定,最快本周就會宣布。「這次的估值打折也很多,去年的報價還是20億美元。現在最終的成交金額是5億美元左右,餓了麼出了一部分現金和股票,並不是全部現金收購的。」
  • 美團餓了麼外賣之爭升級:新零售大戰已開局!
    餓了麼與阿里生態全面打通美團在外賣及新零售領域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麼,也顯示出其在加入阿里體系後的首個計劃落地,即餓了麼為阿里的新零售提供物流基礎。6月22日,在阿里收購餓了麼兩個月之後,餓了麼新CEO王磊表示餓了麼將不再局限在餐飲外賣上,包括水果、生鮮、藥品、鮮花等非餐飲品類亦納入到餓了麼的配送範圍裡,正式成為阿里生態的一部分。而隨後美團閃購的出現標誌著二者圍繞新零售的激戰正式打響。為此,餓了麼將於今年夏季投入30億元。
  • 周報|知乎下架、豆瓣八組被關;愛奇藝申請IPO;阿里95億美元擬收餓...
    文娛價值官點評:2月,擁有9914家影院和53824塊銀幕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產出突破100億,不僅刷新了中國內地市場2017年8月的單月票房紀錄(73.7億元),也打破了北美市場2011年7月的全球單月單市場票房紀錄(1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16億元)。
  • 財報解讀| 阿里Q2:並表餓了麼,毛利潤率和淨利潤同比下降10個點
    本季財報亮點頗多,用戶增速超越京東、餓了麼被首次並表、宣布成立新公司整合以口碑、餓了麼為代表的本地生活業務、淨利率首次跌破10%等等。文| 趙騏、李成東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8月23日,阿里巴巴2018年第二季度(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如約而至。營收809.2億元(約122.3億美元),同比增長61.2%。
  • 阿里對餓了麼說:入我觳中,有你的新世界
    餓了麼整體入阿里縠中,不算新聞。這並非因為前段已有傳聞。在我們看來,新零售趨勢下,雙方本就存在深度整合空間。而形勢越來越緊迫。不過,站在2018年Q2,這一整合案,仍有更多豐富的解讀價值。為何非以時限來定?不妨將視線拉回到一年半前。
  • 阿里164億獎勵員工,狂歡之下有幾點隱憂
    在新零售領域,今年4月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的估值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7月餓了麼宣布上海單日交易額破1億元;去年11月阿里入股高鑫零售之後,今年上半年首批完成升級改造的100家大潤發門店整體效益增加15%,大潤發與盒馬合作推出的新業態「盒小馬」,定位於服務三公裡理想生活圈;
  • 幡然頓悟後,餓了麼主動變招!
    從今年8月起,餓了麼將正式告別運營了兩年的城市管理體系:原先全國24個區域將壓縮為7個大區,各個大區按業務劃分為不同的事業部,比如說,KA(重點商戶)、NKA(全國性大連鎖商戶)、LKA(地方性小連鎖商戶)、高校、新零售、物流等。
  • 那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張旭豪,現過得怎樣阿里巴巴在中國人的眼中可以說是國內頂尖的科技公司,電商公司。旗下有很多產業都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比如淘寶、天貓、餓了麼。但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很多的產業其實最初並不是阿里自己研究開發的,而是馬雲看準了時機,從別人手中花大價錢買來的。就像是餓了麼和優酷視頻。
  • 馬雲退隱,阿里江湖
    名聲大噪的原因是在2017 年,蔡崇信斥資11.5億美元收購了布魯克林籃網隊(Nets)49% 股份。張勇以創業者和創造者的風格強烈影響了阿里的整體戰略和走向;天貓是他內部創業的成果;天貓雙11是他10年前的創造;他主導的新零售引領了全球商業模式升級......阿里許多重大的投資決策也是由張勇主導,包括蘇寧、銀泰、盒馬,入股高鑫零售,收購餓了麼等。
  • 馬雲最強對手:曾想用1.5億美元收購阿里,蔡崇信當場否決!
    在馬雲準備做淘寶的2002年,eBay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電商巨頭,並野心勃勃地準備進入中國市場。2002年,馬雲把孫彤宇(阿里資深副總裁彭蕾的老公)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告訴他自己準備秘密啟動一個項目,這個項目面對的是C端用戶,名字叫做淘寶。孫彤宇接下任務,帶著自己的6人團隊來到阿里的創業基地——杭州湖畔花園,開始研發淘寶網。
  • 許一力:阿里全資收購UC 馬雲要與馬化騰正面對戰?
    據消息稱,整個交易對UC的估值為50億美元,遠超之前百度對91無線的19億美元估值。  從阿里投資的偏好上可以看出其思路的轉變。阿里投資正開始大規模回歸本土,投資類型也從創業投資過渡到今年對於傳統行業的滲透之上,既有銀泰商業這樣的傳統企業,也有優酷、土豆這樣的新經濟公司,還有高德地圖和UC這樣的移動網際網路代表。由此可見,阿里收購的重點開始偏向大型成熟企業。
  • 餓了麼不再焦慮
    2018年4月2日,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從那天起,餓了麼就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外賣送餐平臺了。此後的兩年多時間,餓了麼做的事情也不只是為了送外賣,他們的命運裡,有了更深刻的東西。因為餓了麼服務能力的積澱,讓「送」變成了他們的優勢點。一是配送服務,二是配送隊伍。6月17日,餓了麼完成100%上雲,所有業務系統、資料庫設施等均已遷移至阿里雲。高峰期,餓了麼可在阿里雲快速擴容,支持1億人同時在線點單。
  • 雙雄對壘:餓了麼徹底投入阿里麾下,稱霸一時的外賣巨頭姓馬了!
    本期導讀百度於5月10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協議文件,這份協議的籤署方是百度和阿里巴巴,而協議的內容是百度香港將要把自己持有的5.13%餓了麼股份以總額4.88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阿里巴巴百度在
  • 百度外賣18個月後更名 張旭豪稱餓了麼下一步是打通阿里百度
    對於餓了麼而言,百度外賣中的「百度」二字有一定的使用期限。按照雙方合併時候的約定,百度外賣品牌保留18個月給餓了麼使用,18個月之後餓了麼不能再使用百度相關品牌。「雙品牌戰略是為了滿足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未來雙品牌戰略不會變。」張旭豪表示,雖然未來百度外賣的名字不能繼續使用,但目前看還有10多個月的時間去思考到時候換什麼新名字。
  • 外界心中的謀局者、思辨者——馬雲
    近日 ,隨著螞蟻集團上市在即,福布斯實時數據更新了馬雲身家,馬雲最新身家高達667億美元,超馬化騰登頂中國首富。此外螞蟻AH定價約68.8元左右,最新市值2.09萬億元,2.43萬億港元,大約3020億美元,馬雲持股8.8%,持股市值大約266億美元。以此計算,馬雲身家大約為674億美元。此外,馬雲還持股雲鋒基金等。最新報導稱馬雲身家已經高達716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十一大富豪。
  • 阿里的蜂鳥、點我達等新零售物流為何花樣百出?
    早在2016年9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就說過,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如今,新零售的發展已經如火如荼,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新零售行業商業模式研究報告》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零售市場規模為389.4億元。
  • 馬雲不僅有阿里巴三巴,這大王牌一旦上市,市值又是幾千萬
    同時這也給馬雲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僅僅一個阿里巴巴就讓馬雲成為了前幾年的首富。但事實上,馬雲旗下還有很多其他的公司,這些公司構成了馬雲的商業帝國。據估計,螞蟻金服現在的市值高達1600多億美元,由此看來,馬雲的這張王牌已經有了相當強大的實力了。
  • 美團談阿里吞併餓了麼:歡迎新同學到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對於最大的競爭對手被阿里納入麾下,美團外賣在當天回應稱:「感謝老朋友的多年相伴,歡迎新同學的如約到場,初次見面請多關照。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全球領先。這是雙方多年努力,在競爭中改善用戶體驗做大行業的共贏結果。風物長宜放眼量,世界上沒什麼事是一單外賣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單。」
  • 馬雲「預言」再次被確認,新模式已全國興起
    馬雲在阿里工作20年的時間裡,為阿里創造了許多奇蹟。2020年,馬雲最新資產福布斯更新的數據顯示高達667億美元。5年前,中國兩位首富王健林和馬雲曾打賭,「2020年,如果電子商務佔中國零售市場總額的50%,我給馬雲1億,如果沒有,他給我1億。」在馬雲從阿里退休前,他曾說過:未來十年,電子商務模式將被淘汰,新的零售業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
  • 馬雲主動參加菜鳥峰會,阿里遠端近端快速物流配送能力初步形成!
    5月31日菜鳥峰會在杭州召開,馬雲突然現身菜鳥峰會現場,據馬雲現場演講表示:我從不主動參加任何大會,這次主動參加菜鳥峰會的原因是,要把佔有中國GDP15%的物流降低到5%以下,那麼為什麼馬雲要主動參加菜鳥峰會呢?其實就是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因為新零售離不開快速的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