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態優先」邁步去,「綠色協同」牽手來

2021-01-10 中國發展網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李平貴、公欣

河道兩側汙水橫流,水面遍布油汙及漂浮物……整治前,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的謝家河汙染狀況令人不堪回首。而如今,謝家河沿線兩岸「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初步呈現,人氣越來越旺,周邊土地價值提升,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逐步顯現。

內江市謝家河的「蝶變」只是近年來作為長江上遊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建設核心區的四川省積極落實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成效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五個關係」,堅定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突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戰略實施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核心區、綠色發展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和協同發展樣板區,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宜賓市區景觀。宜賓市發展改革委/供圖

抓好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排查非煤礦山6776座,存在環境汙染問題1860座,已完成整改1521座;排查尾礦庫192座,存在環境汙染問題139座,已完成整改112座;建成生活汙水處理和園區汙水處理設施178個;實施長江生態綜合治理和城市生態修復工程,已經建成城市公園200餘個、綠道188公裡……對於四川省宜賓市來說,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念格外堅定,取得的成效也格外「實在」。

結合生態環境問題集中大排查大整治,對尾礦庫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對5座尾礦庫共存在的21個問題,實施「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管理;對在用尾礦庫重點從尾水回用系統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對停用尾礦庫重點從截排洪系統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對停用多年的尾礦庫重點從截排洪系統、地下水監測系統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對於四川省廣元市而言,開展尾礦庫環境現狀基礎信息採集,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的紮實程度令人感嘆,全市尾礦庫汙染防治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也令人忍不住「點讚」。

而宜賓、廣元等地的努力與成績是四川省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代表。

圍繞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2016-2020年)》,編制長江(含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十大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資源環境、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等政策措施;圍繞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汙染治理「4+1」指導意見,制定專項實施方案,紮實推進城鎮汙水垃圾處理、化工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船舶汙染治理以及尾礦庫汙染治理「4+1」工程;圍繞推動落實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全面啟動跨區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工作,制定《四川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政策實施方案》《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方案》,引導激勵市(州)共建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四川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近5年來紮實有力的工作,長江四川段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產業優化等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全省87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86個、佔98.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高於國家考核要求17.3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10個出川斷面全部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據了解,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取消58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和生態脆弱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GDP考核,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4.80萬平方公裡,佔四川全省幅員面積的30.45%,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67個。狠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2018年~2019年,國家移交四川省生態環境突出問題41個,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6個。四川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汙染治理「4+1」工程,地級及以上城市汙水處理率達96.9%,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82%;2016年以來,距離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岸線1公裡範圍內的化工企業關停14家、搬遷7家、升級7家、重組4家;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國家移交四川省船舶汙染問題5個,目前均已完成整改;47座尾礦庫完成閉庫。

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大力發展林草碳匯、著力推動全省「三品一標」融合發展……在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上,四川省同樣不遺餘力。據悉,目前四川省共有「三品一標」農產品5422個,其中地理標誌農產品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綠色食品產品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四川省成功創建糧油、蔬菜、水果、茶葉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66個、面積878萬畝,基地創建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還堅持以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為引領,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統一。如,著力培育「5+1」現代工業體系。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營業收入近4萬億元、增長超10%;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成功獲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大力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城市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秸稈全域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試點示範,2019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100億元,增長約10%,並且持續提升高水平創新能力。

同時,在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層面,四川省深化長江上遊省際協商合作,提升流域協同發展水平。特別是2018年,四川省作為輪值主席方,以「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堅持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辦第二屆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制定長江上遊四省市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旅遊合作共贏發展4個年度重點工作方案,通過創新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共建共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委書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近日,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雅安市滎經縣、漢源縣,調研了解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情況。他指出,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強生態修復治理和環境保護,切實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要著力做強綠色產業支撐,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動先進材料、清潔能源、大數據、旅遊康養等產業發展,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 四川綠色打底 生態文明浸潤巴山蜀水
    五年來,四川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攬治蜀興川事業,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把推進綠色發展作為四川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五年來,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全面打響,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健全,綠色發展理念漸漸深植於心,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建設步履鏗然。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
    講話指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
  • 劉坪: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劉坪在全州進一步落實長江黃河上遊生態「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高質量發展」會議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切實推動全州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 省法院出臺《十二項司法措施》 助力前郭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
    1月12日,省法院出臺了《關於支持前郭縣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十二項司法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前郭縣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的部署要求,發揮法院審判職能作用
  • 各方共同籤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框架協議
    作為中國生態環境產業最聚集的地區,長江經濟帶萬家生態環境企業肩負著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修復長江生態和促進地方經濟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  張勇介紹,區域協同是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要求,突破行政區劃壁壘,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長江大保護的必然要求。有必要建立對話協商和統一行動機制,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助推錯位發展、協調發展、融合發展,合力發展。
  • 【資訊】堅持基本國策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
    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整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格局。2.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繼承和發展有機整體自然觀是中國哲學的精髓,「天人合一」集中反映了古代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是這種有機整體自然觀的最佳體現。
  • 兩條底線: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貴州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加快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 生態優先綠色蔓延 「麗水之贊」奏響「長江協奏曲」
    從麗江到麗水——生態優先綠色蔓延 「麗水之贊」奏響「長江協奏曲」  中新網麗水9月10日電(周禹龍)7月的雲南麗江,金沙江、瀾滄江與怒江,從青藏高原由北向南「三江併流」,奔流不息,相襯岸邊柳樹,共同形成了「楊柳兩行綠、水天一色清」的美麗畫卷。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堅持生態優先 推動綠色發展
    央廣網杭州4月18日消息(記者陳瑜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連續六年被評為杭州市生態文明建設優秀單位,2019年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 各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續寫「兩山」理念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各地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在不斷實踐中續寫「兩山」理念新篇章。2013年9月,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提問時,曾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作出闡述:「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 各地林草頭條丨兩條底線: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貴州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力推進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大戰略行動,加快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走出了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 「新經濟新餐飲新生態」協同治理共享綠色發展座談會在京召開
    11月7日,聚焦發揮平臺協同作用、交流長江禁捕成效、倡導科學文明消費、促進線上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新經濟新餐飲新生態」協同治理共享綠色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認為,「新經濟新餐飲新生態」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傾聽消費者的聲音、替消費者想、為消費者做;消費者也要更加成熟,文明消費,科學消費。
  • 韶關市委書記王瑞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
    今年8月25日,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對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北部生態發展區要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係,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原則,提高生態安全保障和綠色發展能力,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樣本。
  • 求是網刊發中共白銀市委《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文章
    >11月30日,求是網刊發中共白銀市委《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文章。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白銀市的生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留給子孫後代
    本報海口12月10日訊(記者況昌勳)12月10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在海口、澄邁等市縣就「把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留給子孫後代」進行專題調研,強調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護好海南的綠水青山、碧海藍天,建設高水平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 中國綠色發展為全球生態治理作出重要貢獻
    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中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總體改善。中國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將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 四川北川:萬人植樹共築綠色生態家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陳厚西 鄧軍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姚茂強3月12日,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上萬群眾走上山頭用自己的行動為北川羌鄉播撒綠色,孕育新的希望。禹裡鎮湔江村魁星山下,100餘名志願者,三五人一組,挖坑、搬運樹苗、揮鍬鏟土、扶苗填坑、踏土夯苗、提水灌溉……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 四川地圖有變化了!劃分三類單元 四川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川報觀察記者 殷鵬四川將全省行政區域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劃分為優先保護、重點管控和一般管控三類環境管控單元,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保護、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資源利用管控要求,按照環境管控單元編制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並監督實施。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訪洱源縣委書記李洋
    通過洱源的實踐,我認為這個公約數就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洱源縣委書記李洋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個公約數越大,老百姓的獲得感就越多,發展後勁就越足。  李洋表示,洱源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囑託,堅持洱海保護與扶貧開發並重,通過實施生態補償、增加轉移支付等方式,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不斷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