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李平貴、公欣
河道兩側汙水橫流,水面遍布油汙及漂浮物……整治前,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的謝家河汙染狀況令人不堪回首。而如今,謝家河沿線兩岸「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初步呈現,人氣越來越旺,周邊土地價值提升,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逐步顯現。
內江市謝家河的「蝶變」只是近年來作為長江上遊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建設核心區的四川省積極落實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成效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五個關係」,堅定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突出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戰略實施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核心區、綠色發展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和協同發展樣板區,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宜賓市區景觀。宜賓市發展改革委/供圖
抓好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排查非煤礦山6776座,存在環境汙染問題1860座,已完成整改1521座;排查尾礦庫192座,存在環境汙染問題139座,已完成整改112座;建成生活汙水處理和園區汙水處理設施178個;實施長江生態綜合治理和城市生態修復工程,已經建成城市公園200餘個、綠道188公裡……對於四川省宜賓市來說,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念格外堅定,取得的成效也格外「實在」。
結合生態環境問題集中大排查大整治,對尾礦庫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對5座尾礦庫共存在的21個問題,實施「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管理;對在用尾礦庫重點從尾水回用系統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對停用尾礦庫重點從截排洪系統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對停用多年的尾礦庫重點從截排洪系統、地下水監測系統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對於四川省廣元市而言,開展尾礦庫環境現狀基礎信息採集,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的紮實程度令人感嘆,全市尾礦庫汙染防治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也令人忍不住「點讚」。
而宜賓、廣元等地的努力與成績是四川省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代表。
圍繞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四川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2016-2020年)》,編制長江(含金沙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十大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資源環境、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等政策措施;圍繞貫徹落實生態環境汙染治理「4+1」指導意見,制定專項實施方案,紮實推進城鎮汙水垃圾處理、化工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船舶汙染治理以及尾礦庫汙染治理「4+1」工程;圍繞推動落實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全面啟動跨區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工作,制定《四川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政策實施方案》《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方案》,引導激勵市(州)共建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四川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過近5年來紮實有力的工作,長江四川段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產業優化等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全省87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86個、佔98.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高於國家考核要求17.3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10個出川斷面全部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據了解,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取消58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和生態脆弱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GDP考核,率先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4.80萬平方公裡,佔四川全省幅員面積的30.45%,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167個。狠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2018年~2019年,國家移交四川省生態環境突出問題41個,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36個。四川紮實推進生態環境汙染治理「4+1」工程,地級及以上城市汙水處理率達96.9%,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82%;2016年以來,距離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岸線1公裡範圍內的化工企業關停14家、搬遷7家、升級7家、重組4家;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國家移交四川省船舶汙染問題5個,目前均已完成整改;47座尾礦庫完成閉庫。
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大力發展林草碳匯、著力推動全省「三品一標」融合發展……在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上,四川省同樣不遺餘力。據悉,目前四川省共有「三品一標」農產品5422個,其中地理標誌農產品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綠色食品產品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西部第一;四川省成功創建糧油、蔬菜、水果、茶葉等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66個、面積878萬畝,基地創建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還堅持以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為引領,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調統一。如,著力培育「5+1」現代工業體系。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營業收入近4萬億元、增長超10%;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成功獲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大力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城市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秸稈全域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試點示範,2019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100億元,增長約10%,並且持續提升高水平創新能力。
同時,在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層面,四川省深化長江上遊省際協商合作,提升流域協同發展水平。特別是2018年,四川省作為輪值主席方,以「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堅持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舉辦第二屆長江上遊地區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制定長江上遊四省市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旅遊合作共贏發展4個年度重點工作方案,通過創新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共建共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