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雙區」建設要求,深圳文交所攜業界大咖共商文化金融的「深圳...

2020-12-19 金融網

  12月18日,由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發起和主辦的2020文化金融服務「雙區」建設(深圳)高峰論壇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發布會將在深圳文交所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央財經大學等行業權威專家學者將出席高峰論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建設要求,探討獨具深圳特色的文化金融發展新態勢、新視角、新思路。本次高峰論壇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作學術指導和支持,作為國內文化金融領域的頂級智庫,近年來攜手深圳文交所等機構聯合研創「文化金融藍皮書」——《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開展文化金融領域重大課題研究,聯合開展文化產業投融資、文旅金融應用等人才培訓活動。

  專題演講及概述

  專題演講:「雙區」背景下,多層資本市場與文化金融發展

  曾剛:現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江證券博士後,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南開大學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北京市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研究方向,貨幣金融理論、銀行理論與實踐。

  專題演講概述:

  文化金融是文化產業和金融業融合發展下催生的新業態,是文化資源和金融資本的對接,它以現代市場機制融合更多的資源資本,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過去幾年中,文化金融市場需求與供給機制、文化產業範圍經濟倒逼機制和產業自組織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快速推進,由銀行信貸、產業基金、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保險以及其他參與者所構成的多層次的文化金融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從未來看,需要緊緊圍繞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遠景目標建議》所提出的「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需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多功能的文化金融體系,加快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充分地發揮金融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專題演講:

  數字貨幣、數據要素市場及深圳「雙區」建設

  楊濤: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擁有中國註冊會計師與律師資格證書。現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院長。主要學術兼職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外部專家、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交易專委會委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學校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學術委員、北京市金融學會學術委員、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監事長、金融科技50人論壇學術委員、文化金融50人論壇學術委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金融與政策、產業金融、金融科技、支付清算等。

  專題演講概述:

  建設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是深圳在新形勢下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其中「創新」既是深圳多年改革經驗的核心,也是新形勢下不斷突破的核心抓手。伴隨數位化趨勢全面影響經濟格局,包括文化產業在內的諸多領域都在積極擁抱新技術,改變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模式,而金融活動與之相應也在變得更加數位化、智能化,其中新型金融基礎設施更是重中之重。以金融「新基建」的貨幣、數據為例,新型數字人民幣帶來了新契機,也需要理性、清醒地認識;數據要素作為新生產要素,則應抓住「兩區」建設下的經濟金融痛點,把握好效率與安全的邊界,真正促進區域經濟金融變革的持續、健康推進。

  專題演講:

  「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投融資若干思考

  魏鵬舉:博士,龍馬學者特聘教授,博導。現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兼任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專家委員會委員。

  專題演講概述:

  十四五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雖然面臨國際國內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但發展數字文化新業態、提升文創產品創新能力、健全文化產業與文化市場體系以及發揮文旅產業對於區域社會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是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這個大目標的主要著力點。文化金融需著力服務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府投資引導有待力度提升和機制改進,創新文化新基建的金融支持工具,依託國家文化金融合作示範區可探索實施「監管沙箱」。

  專題演講:

  「雙區」建設背景下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與深圳文化金融發展

  金巍:現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兼任中國社科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社科文獻出版社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華夏經濟學研究發展基金會監事,騰訊研究院網際網路文化產業智庫專家,全國文化智庫聯盟常務理事、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專家顧問等。

  專題演講概述:

  我們需要在新經濟框架下考慮文化金融創新問題了。新經濟發展二十多年來,關於新經濟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我國一直都在做,一直似乎都沒實質性進展,我們需要思考這其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市場問題還是體制問題?是新經濟本身的問題還是金融體系的問題?

  當前,新經濟金融服務的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如何圍繞智慧財產權進行金融創新,包括質押融資、智慧財產權信託、融資租賃以及設立智慧財產權投資基金等。看起來科技金融服務方面的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的金融創新,比文化金融方面的以版權為主的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更豐富一些。如何一方面借鑑科技金融,一方面根據文化產業智慧財產權的特徵進行創新?

  深圳市未來發展的獨特的「雙區」發展模式為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我們如何期待在這片創新的熱土上樹立世界標杆性的智慧財產權金融創新的旗幟?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

  國家首批高端智庫之一。設立於2005年,原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實驗室」,是中國第一個兼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國家級金融智庫。其後,中國社科院依託經濟學部,陸續設立了十餘家以金融、經濟政策研究為取向的智庫型研究機構,其中包括2010年與上海市政府合作設立的「陸家嘴研究基地」。

  2015年6月,中國社科院批准上述十餘家智庫型研究機構整合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

  2015年11月1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批准實驗室為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之一。

  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

  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是文化金融領域高端學術性平臺和智庫,由來自金融機構、高校、科研機構和著名企業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行業影響力的專家和學者組成。論壇旨在整合金融資源,關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並支持就熱點文化金融課題開展科研活動;從而助力文化產業發展,推動建立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揮各類資本的潛能和金融工具的作用;關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中的技術變革和模式變革,以文化金融促進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相關焦點

  • 響應"雙區"建設要求,深圳文交所攜業界大咖共商文化金融的"深圳模式"
    12月18日,由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發起和主辦的2020文化金融服務"雙區"建設(深圳)高峰論壇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發布會將在深圳文交所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央財經大學等行業權威專家學者將出席高峰論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建設要求,探討獨具深圳特色的文化金融發展新態勢、新視角、新思路。
  • 深圳文交所揭曉深圳文化金融成果 共商文化金融「深圳模式」
    本報訊 12月18日,2020文化金融服務「雙區」建設(深圳)高峰論壇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發布會在深圳文交所舉行。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的關鍵時點上,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攜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等頂尖智庫,與眾多業界專家學者、金融機構和文化企業代表一同共商文化金融的「深圳模式」,探討獨具深圳特色的文化金融發展新態勢、新視角、新思路。
  • 深圳模式:文化金融發展的新態勢
    2020-12-21 10:32:30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範思立)2020文化金融服務「雙區」建設(深圳)高峰論壇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發布會日前在深圳舉行。
  • 深圳文交所2020深圳文化金融創新獎榜單公示 獎項覆蓋全門類金融機構
    深圳文化金融創新獎是為進一步推動文化與金融合作,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加強文化金融產品推廣示範,由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針對各類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機構推出的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組織開展的評選工作。
  • 俯瞰前海,驅動未來|深圳農商銀行遷駐新總部,大灣區建設再添金融動能
    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正是寶安在「雙區」建設中的重要抓手。為打造具有鮮明寶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風控機制完善的金融發展體系,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寶安區政府2018年制定了《關於促進金融業發展和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實施辦法》,明確引進重點持牌金融企業,優化招商和服務機制。
  • 深圳如何更好開展「雙區」建設?智庫聯盟專家提了這些建議
    16日下午,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等35名高級顧問、277名專家組成的先行示範區專家庫,以及由深圳市委黨校、市社科院、綜合開發研究院等深圳市內研究實力較強的51家智庫機構組成的深圳智庫聯盟正式成立,深圳探索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路徑邁出堅實一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又添強有力的智慧支撐。如何建設好特色新型智庫?深圳如何更好開展「雙區」建設?
  • 「智慧金融」如何助力深圳優化營商環境?聽專家解讀「深圳一號改革...
    近日,深圳發布《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下文簡稱「《重點任務清單》」)這一被譽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深圳一號改革工程」任務清單,涉及商事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政設施接入服務、不動產登記、企業融資、納稅服務、跨境貿易、法治保障、公共資源交易、勞動力市場監管、政務服務、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市場監管、包容普惠創新等14個重點領域,共提出210項具體改革舉措。企業融資方面的改革備受關注。
  • 深圳迎來歷史新機遇!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圳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現就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綜合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率先構建統一的社會信用平臺。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探索完善數據產權和隱私保護機制,強化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加強基層治理,改革創新群團組織、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模式。
  • 大灣區建設再添金融動能,深圳農商銀行遷駐新總部
    相得益彰:依託「灣區核心智創高地」格局 提升金融服務能級每一坐新地標的背後,總有立意高遠的故事。早在2009年,寶安區政府與深圳農商銀行籤訂總部落戶協議,深圳農商銀行購地建設總部大廈,這是當時第一家總部落戶寶安中心的金融機構。
  • 第61期「深圳教育論壇」舉行,各界大咖共論「深圳教育的文化自覺...
    12月12日,第61期「深圳教育論壇」在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外國語小學天驕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深圳市教育局主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論壇以《閱讀——深圳教育的文化自覺》為主題,邀請一眾教育界、文化界大咖,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開展主題講座、進行深度交流。
  • ​農業銀行40年全力支持深圳經濟特區建設
    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5日訊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雙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自1979年恢復成立以來,始終積極融入特區經濟社會發展,成為特區40年波瀾壯闊歷史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
  • 深圳福田,不止金融中心
    而福田也在三十年間,實現了從「上步工業區」向「金融+科技+文化」現代產業體系的躍升,成為深圳的行政、金融、文化、商貿和國際交往中心。未來,這裡將建成國際金融總部,一大批金融企業將在此集聚。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效果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戰略的推進,福田將再次扮演深圳做大做強金融產業中的關鍵角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成為新引擎深圳福田,不止金融中心。
  • 字述深圳2020|商:四個關鍵詞揭示營商環境的「深圳密碼」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共洽談籤約項目242個,總投資超7800億元。「清單」深圳優化營商環境,《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是「一號改革工程」。這份清單,包括14個重點改革領域的275項具體舉措,涉及商事登記、企業融資、跨境貿易、法治保障等領域。
  • 深圳市委全會部署「一核一帶一區」,三圈聯動共建「深圳都市圈」
    「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在時空上交匯、戰略上對接,必將助力「雙區」建設,深圳此次提出全面強化主引擎作用,要著力打造開放「大平臺」、交通「大體系」、經貿「大網絡」、灣區「大市場」,也是要全面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努力在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列、示範引領
  • 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深圳這一年都做了什麼?
    回望過去這一年,深圳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各項工作取得新成就。一年來,深圳肩負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光榮使命,把營商環境改革確立為今年改革任務的「一號工程」,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 華南工博會落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大咖齊聚共築行業盛會
    品牌大咖齊聚一堂 亮點紛呈共築行業盛會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是華南地區工業類綜合型的展會,憑藉多年積澱的良好口碑長期吸引華為、中興、海信、富士康、比亞迪等核心採購商到場參觀與此同時,展會還舉辦了「2020華南國際機器視覺展暨CSIG全國第三屆視覺檢測技術學術交流會-視覺檢測產學研用融通共進」「AI(人工智慧)+AR(增強現實)+ 數字孿生(DT
  • 把「雙區」建設這件頭等大事辦好
    在今年廣東省兩會上,「雙區」建設毫無疑問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熱詞。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抑或是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等,都用比較大的篇幅聚焦「雙區」,並結合本職工作,各自認真謀劃了如何推進「雙區」建設。
  • 深圳為建設國際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先行示範——深圳推進文化產業高...
    大力培育文化市場主體。深圳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營造有利於包括民營文化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發展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大力培育與發展了一大批充滿活力的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目前文化企業法人單位數超過10萬個,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
  • 最高法保障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嚴厲制裁以金融創新為名非法套利
    33條五大方面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楊萬明在會上通報,《指導意見》由最高法黨組會審議通過,11月9日發布實施。《指導意見》是人民法院支持和保障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再動員再部署,是人民法院全力支持保障深圳改革發展的鄭重宣示,是人民法院落實改革與法治雙輪驅動要求的具體實踐。
  • 華南工博會落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品牌、大咖齊聚共築行業盛會
    品牌大咖齊聚一堂 亮點紛呈共築行業盛會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是華南地區工業類綜合型的展會,憑藉多年積澱的良好口碑長期吸引華為、中興、海信、富士康、比亞迪等核心採購商到場參觀。與此同時,展會還舉辦了「2020華南國際機器視覺展暨CSIG全國第三屆視覺檢測技術學術交流會-視覺檢測產學研用融通共進」「AI(人工智慧)+AR(增強現實)+ 數字孿生(DT)助力智能工業」等十數場不同主題的會議、論壇、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