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你「心想事成」的方法

2020-08-30 答摩健康

本 期 導 讀

一件事情的成敗跟天時、地利、人和還有神助有直接的關係,而事情能不能做大,得看它的格局。



今天給大家講講 「神助」。


這個「神助」,並不是每年去廟裡燒香許願的那個。中醫講人身有三寶,精、氣、神。這個「神」是什麼,心主神明。「神」在黃帝內經裡是有名字的,名丹元,字守靈。道家書籍裡,專門有一本書講它的樣子。


祝由,大部分人的概念裡覺得是道士在畫符念咒。而今天講的祝由,是黃帝內經裡記錄的原汁原味的祝由,這個和「神助」有極大關係。


大家都希望心想事成,但你有沒有想過,壞事會不會也是被你想出來的呢?



黃帝內經的第十三章《移精變氣論》裡記錄了上古之人治病的方法,用的正是祝由的方法。同時,還記錄了中古、近古治病的方法,近古治病用的是針砭、草藥。


祝由,「由」即原因,生病的原因。本章最後一段提到了祝由是如何操作的,「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大意是說,關上門窗,心繫生病的患者,反覆詢問其病情,順從病者的意。


「意」是從心裡生出來的,不是從腦子中出來的。


書中還有一句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在這個過程中,滿足了病人的心願,又得到了神的幫助,那麼病就會康復。「神」,不是寺廟的菩薩、道觀的神仙,是意念。


大家每天都在用意念,希望小孩如何、工作如何……你幾乎每天都在想,但是實現了麼?


「神」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你的心。


中國有一張非常牛逼的圖,有人可能認為是河洛,是推背圖。我認為是這張……



陰陽是中國人看待事物、世界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只在這個物質世界分陰陽,白天黑夜、太陽月亮……這些是眼睛能看到的陰陽,還有呢,好壞也是陰陽……可以無限的延伸下去。


在我的認知裡,這個世界一方面是眼睛可以看到的,一方面是不可見的。現代科學家用最先進設備觀察宇宙時,認為只看到了這個世界的10%,而這個10%無法支撐宇宙的運轉。


宇宙裡還存在看不到的東西,而這部分則稱為暗物質、暗能量。眼睛看不到的這部分,我習慣稱之為「精神」。



人有兩套認知體系,一套是思維,由大腦主導。另一套是心,它的語言是圖象。


奇門遁甲,包括中國的所有術數,都在研究象。這裡的心,並不是肉心,你看不見摸不到它,但是你能感受到它。


在體驗課上,林毅老師帶領同學們做了一次觀想練習,去切身體會「象」,通過觀想樹、天空、大地的狀態,去和樹互動、對話。在這個練習中,看到的樹、天空、大地都是象。


天空在易經為乾卦,人物對應父親、丈夫,同時這個天空還代表事業。

如果有人在這個過程裡看到天空是灰色、黑色,或者完全沒有感受到這個天空,你在上述的某一塊是出了問題的,可能與父親或丈夫的相處是不融洽,或者目前事業處於困頓的狀態。


大地在易經為坤卦,人物對應母親,身體對應脾胃、女性子宮。

如果看到的大地乾裂、沙化,說明你跟母親的關係不好,如果你覺得現在和母親關係挺好的,那回想下小時候的情況。身體上的脾胃,女性則是子宮會有問題。如果感受不到大地,會是個不接地氣過於理想化的人。

這些都可以一一對應起來。



你可能認為這是想像出來的,但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呢?


為什麼在那一刻你看到的那棵樹、那片天空、那片大地是那樣的?你每天走在街上,去過很多旅遊景點,見過很多樹,見過不同的天空,見過不同的大地,為什麼這一刻看到的那樣的?還有,為什麼你會對大樹說「我愛你」?……


恭喜大家,如果對這棵樹說出了「我愛你」,我認為你非常非常棒。這棵樹代表的就是你,內在的自己。對這個樹說出「我愛你」的同學,說明內在的自己是和諧的。

佛家說的「不二」,即你和內在的自己是合一的狀態,這種狀態是道家講的「真人」,是很難求的。


跟大家講這些是為了和大家講「神」。心理學在這塊有個認知,潛意識。剛剛你跟對這棵樹對話時,其實是我在帶著大家去看潛意識,你的心完全知道那棵樹是誰,你完全抑制不住的,從內心深處表達了你的愛意。


只有在這個狀態下,你才能達成好的事情心想事成。


中國古人有一句話「福禍無門唯心自召」,佛家裡講的「一切唯心造」。你現在所有的境遇,都是你內心想要的,是你內心安排的。


這裡要注意的是,心和腦是有區別的。


我們講到的觀想的方法,在道家裡最早時叫觀心。佛教、道教都講修心,那怎麼去修心呢?往裡看,看你的心。如果你把這個心理解成器官的心是錯誤的,它是你的內心


說回太極圖,男女、白天黑夜、太陽月亮,都是陰陽。這裡區分的是物質世界的陰陽,但是,這個陰陽不僅僅是這樣看待的。

完整的你,由兩部分組成,意識中的你,潛意識中的你。佛教修行追求不二合一的狀態,就是意識的你和潛意識的你,變成一個你。


你要常常看看和內在的自己關係是如何的。像剛才的觀想中,抱著那棵樹說「我愛你」的狀態,說明你和內在的自我關係是良性的。

在我的個案裡,如果在看到內在自我時,說的是「我要殺死你」這類的話,就要注意了,因為內在的自己想殺死自己。這也是有些人會出意外災禍,會得很嚴重的病的原因。

你從來沒關注過它的感受,你也不知道怎麼去關注它的感受。你的慣性在往外看,耳朵往外聽。在佛教、道教的修持過程,都說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內觀自我。

先閉上眼睛,不讓你往外看,往裡邊看。有人說,閉上眼睛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見。


其實它是有方法的,這種方法在道家裡叫「借假修真」,你看到的都是假的,但是在假的後面,一定有真的。

這時候才能清清楚楚看到你的狀態。當看到以後,這種狀態就開始發生轉變。境由心生,隨之,境由心轉,只有當內境發生改變,現實狀況才能發生轉變。


上面所說的都是在講「神助」。最早我學術數時,也認為命運七七八八都被定好了。如果有這種認知,真的是痛苦極了。就像是,知道前面有坑,你眼睜睜的要往這個坑裡跳。


道教一直在講,「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要搞清楚,怎麼能由我不由天呢。光用嘴說,不就變成阿Q了嗎。所以,要境由心轉


「自助者天助」,除了你之外,沒有人可以幫到你,說的也是讓你不斷反觀自己,觀的就是自己的心。


孔子曰,「七十歲,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跟從內心的欲望,既不壓抑又不放縱。這才是中國講的中庸之道。


控制欲望的前提,你得找一找為什麼會有欲望,背後的東西是什麼。首先,得勇於面對欲望,想想背後的那個因。當你和自我達成和解,你才能真正的做到佛陀說的如如不動。

相關焦點

  • 成人上人之《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中」張德芬
    究竟是什麼阻擋我們心想事成?張德芬在《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中提到了兩個阻礙我們實現心想事成的因素。一個是雖然我們有夢想,但從小到大,沒有任何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沒有人鼓勵我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讓夢想成真。兒時的夢想,在大人看來不過是童年無忌的玩笑話,幾乎沒有人會記得你的小夢想,更別談去教你,去鼓勵你實現自己的夢想。
  • 「Sekiro只狼攻略」隱藏地圖另一個三年前及結局淨化達成方法
    【Sekiro只狼攻略】遊戲總共有4個結局,以下介紹其中一個「淨化」的達成方法,以及隱藏地圖「另一個三年前平田宅」的開啟方法。*注意:結局相關文章多少無法避免劇透,如果不想知道遊戲有幾多個結局/結局內容請自行決定是否觀看。
  • 拜佛講究「心誠則靈」,但燒香拜佛的禮節你都知道嗎?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其他吉日,全國各地的寺廟都會有絡繹不絕的香客前來燒香拜佛,作為一種美好的祈願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去燒香拜佛還是有很多禮數需要遵守的,雖然說拜佛講究「心誠則靈」,但是如果連最基本的禮節都無法遵守的話,何來「心誠」。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去寺廟拜佛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
  • 「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
    本文將對競品分析的「道、法、術、器」(即競品分析的理念、流程、方法、工具)做系統性介紹,可以為你解答以下關鍵問題:競品分析與市場分析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產品分析、產品體驗分析在「分析目的」、「產品數量」、「分析維度」三個方面都是有所區別的,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的過程。1、市場分析以尋找市場機會,幫助產品定位為目標,較宏觀,對具體的產品沒有深入分析,產品數量較多。
  • 日語敬語應用:你分清「當社」「弊社」與「貴社」「御社」了嗎?
    在日語面試、商談中,我們常需要提到我公司:「當社」「弊社」貴公司:「貴社」「御社」但你曾注意他們的區別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日語辨析之「當社」「弊社」與「貴社」「御社」共通する意味共同的意思「當社」「弊社」都用於稱呼自己的公司。「貴社」「御社」都用於稱呼對方的公司。
  • 「聖誕手工DIY」立體聖誕樹的摺紙方法!
    「聖誕手工DIY」立體聖誕樹的摺紙方法! DIY生活館 圖片展示
  • 分享幾個不外傳的「高效閱讀」方法
    最近一直在調整自己的閱讀方法,不斷優化後,有了很大進步也感受到了高效閱讀帶來的好處(簡直感覺自己飛一樣的進步,飄飄然,哈哈)開始閱讀前對於閱讀要避免落入「讀書功利化」的陷阱,很多小夥伴感覺自己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得不到有效轉換(尤其是對於急切想要變現的小夥伴),難見成效,就輕易放棄。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一定語境下,「なに」還可以表示感到驚訝或不解。日語中「何」的訓讀有兩種發音,除了以上提到的「なに」之外還有「なん」。那麼你知道「何」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に」,又在什麼情況下讀「なん」嗎?首先給大家看一看三個帶有「何」的例句,大家可以猜一猜每句中「何」的發音。
  • 當你覺得心想事成是胡說的時候,你心想事成了
    剛才看了一個ted 演講,是講你為什麼不能心想事成呢?其實人人都有自證性預言,但是為什麼你的自證性預言卻實現不了呢?她舉了一個例子,說:希望買彩票會中獎請舉手。我突然明白了一個我的很多事與願違的道理。我好像很喜歡擁有非常非常多的錢,也就是說我的夢想是擁有非常非常多的錢,可實際上呢,我沒有錢。這似乎是有力地駁斥了自證性預言的正確性,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 剽悍社群:從「低燃」到「高燃」,姑娘,乘風破浪你最酷
    但她坦言,直到在剽悍江湖歷練一番後,才發現自己已經升級為「自燃型」的人。「其實我的專業知識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每天的學習復盤不時有老鐵給我點讚與鼓勵,這麼一個有強大正能量的地方,讓我在學習上事半功倍,就這樣一天一天高效率的堅持,三個月後,我通過了考試。」「在剽悍江湖有正反饋,有持續不斷為你鼓掌的人,有一起前行的戰友,在這裡,是可以讓人脫胎換骨的。」
  • 略論「玄奘法師」臨終的修持方法,這4方面對「往生」意義非凡!
    本文將探究這位一代高僧的臨終情況,以及對其臨終的修持方法稍作分析。何謂「善終」?「善終」(good death),又稱作「好死」(good dying)或「適當死亡」(appropriate death)。
  • 「風水魚」的種類和魚缸擺放的五個風水細節,你家養魚了嗎?
    風水上說「山管添丁,水管財」,水即是財,而魚又通「餘」,所以魚缸從古至今都被各界人士所喜愛,養魚不但成為一種時尚,逐漸也成為一種習慣,家裡沒有魚缸的話總會覺得少點什麼。在客廳擺放一個魚缸,既能起到裝飾的效果,又能夠招財旺運。
  • 不幸的是,你我心中都住著一個「阿飛」
    德國心理學家伯特·海靈格曾提到過一個論點:「你與母親的關係,決定了你與世界的關係。」這個論點,完全可用於解讀《阿飛正傳》中旭仔的故事。1990年,王家衛導演的《阿飛正傳》上映。一個沉悶燥熱的午後,旭仔去找小賣部店員蘇麗珍(張曼玉飾):「你叫什麼名字?」蘇麗珍:「我為什麼要告訴你?」旭仔:「我知道你的名字,你應該叫做……叫蘇麗珍。」然後對她說:「你今晚會夢見我。」
  • 「暗物質」——一個必須存在,卻又找不到的物質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如果你圍繞著一個大質量的天體旋轉,那麼離得越近,速度就會越快,比如在太陽系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的運動速度就一定要比離得最遠的海王星的運動速度要快,如果把這個道理推廣到銀河系,應當是距離銀河系中心越近的恆星運動速度越快,離得越遠運動速度就越慢。
  • 不再煩惱——日文中標點的使用方法「破折號篇」
    即使能夠正確的使用破折號,但你知道全形破折號的不同類型嗎?事實上,連字符、減號、EN破折號、EM破折號、EM破折號、格線等不同類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研究每一種破折號的含義和由來,以及這些破折號的使用方法和輸入方法。在採訪報導之類的文章中,「——」常常被用在陳述開頭。這就是官方所說的破折號「ダッシュ記號」。
  • 「即空即有」的「準提心月輪」觀—準提法修持方法
    另外,依儀軌所述,「心月輪」是由內空心處所生出來的蓮花所託出,故字輪應是向上呈現的,因此,原則上,「心月輪」是應由上往下看的方向來觀的,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你如果已經到達與虛空合一,沒有了身體,觀在何處?往何方向觀?這些問題都不應存在的了。至於是要觀平面的還是觀立體的?並非那麼死板,平面或立體,你能觀得出來,都很好。
  • 「雪峰禪師」與「元機比丘」機鋒論道,好一個寸絲不掛!
    有一天,法師在修定當中,忽有所悟,隨口就說了一個偈子︰「法性湛然,本無去住,厭喧趨寂,豈為達邪?」下座之後請當時有名的雪峰禪師為她印證。禪師問︰「你打什麼地方來啊?」「從大日山來。」「大日山的大日升起了嗎?」「如果出來的話,早就把「雪峰」融化了。」禪師又問道︰「你叫什麼法名呢?」「元機!」「那你一天織多少布啊?」「寸絲不掛!」
  • 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及「圓頓止觀」
    「止觀」於天台宗,是一個不可或缺之課題,用以解決怎樣實踐理論。智者大師所推崇的《法華經》,只給予概念性的方向與目標,至於怎樣起步就非要具體的實踐方法不可。「止」是對治「心、性」的不確定性,而「觀」是發掘「慧」唯一的修持,全然地履行佛陀「戒、定、慧」之軌轍,從而繼承印度所傳的禪定之法,如《楞嚴經》第九捲雲:「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 「閱讀是一種責任」5個有效閱讀的方法 讀書做筆記真的最有用?
    閱讀能增長知識,但是有沒有人真正思考過,「閱讀本身是什麼?」是一種私人愛好?還是一種娛樂大眾的消遣活動?這個解答,在學者和出版家於殿利先生看來都是表面的。他理解中的閱讀,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信仰。閱讀「反映的是一種文明觀,即人類知識和道德的進化,需以每一個個體持續不懈的閱讀來催化。」除此之外,「閱讀令人之所以為人,決定國之興衰,更決定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 我就是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即使從如今廣泛接受的貶義角度出發——做事情沒有恆心,不能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沒什麼不好。1. 那些真正自律的人,可能只是堅持「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同時提高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最終才能達到「自律即高度的自由」這種狀態。現在很流行「自律」這個概念,我們不難看到相關的問題: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