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火車站?老濟南火車站
網絡上傳播老濟南火車站是世界唯一一座哥德式建築火車站,小編覺得這兩種風格的元素都有一些存在,鐘塔是典型的日耳曼建築風格,售票處確實有哥德式風格尖頂跟拱形門設計,設計風格有點異議。有一點可以確定,它一定最出名的一座火車站,它不但出現在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教科書中,還被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
-
移動的碉堡——遼陽縣首山站碉堡及火車站附屬建築
鞍山市資深文物博物研究員「青花鑑賞園」 最近製作了兩期關於首山碉堡和火車站附近鐵路警察曙的視頻,筆者沿著青花老師的路線重走了兩座老建築。首山歷史文化悠久,兵家必爭之地,是扼守遼陽、瀋陽的門戶,關於首山的故事很多,就不在贅述。
-
中國鐵路歷史的活文物——大智門火車站
大智門火車站位於武漢市江岸區京漢街,又名京漢火車站。由比利時貸款,法國工程師設計。1896年破土動工,1903年建成。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原盧漢鐵路)全線建成,在大智門火車站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當時鐵路不進城,京漢鐵路到漢口後,就沿長江方向走,依次經過大智門、循禮門直到玉帶門。今天處於市中心的循禮門,那會兒還是荒地。
-
哈爾濱最美二類保護建築圍欄,原義大利領事館基別洛索科大樓
基別洛索科原為義大利著名工程師,1902年他作為經驗豐富的橋梁隧道建設專家,應邀來到中國東北,參加中東鐵路工程中最困難、最複雜的興安隧道的建設(內蒙古博物館廣場原本是一個鍋底形的放射形廣場,尼古拉教堂位於鍋底中心,周圍建有多座不高的歐式建築,以黑龍江省博物館(原莫斯科商場)、國際飯店(原新哈爾濱旅館)、哈爾濱市少年宮
-
老鐵路人的動情回憶:青海格爾木火車站,似水流年
後來,格爾木站廣場上還出現過中國的旅遊標誌「馬踏飛燕」,以及象徵崑崙山和哈達的金色景觀建築。2017年,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運行和客流量的不斷增加,老火車站已經不能滿足運輸需求。臨時的車站搭建完成後,老火車站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被扒得乾乾淨淨,後來的幾年裡格爾木站進行了站改,更換了道岔,增加了股道,運能提升很大。
-
孟家站,龍豐鐵路上殘存的日寇侵華罪證|吉林地理|吉林老建築
龍豐鐵路曾經是一條水電站專用線,日寇侵華時期建設,自龍潭山站起至大豐滿站止,全長22.84公裡。如今沿途火車站、鐵路配套建築多已拆除、改建,唯有孟家站一處殘留。
-
「中國鐵路遺產老舊火車站的新生國際論壇」於西南交大建築與設計...
而新中國的鐵路遺產,最典型的就在我們成都,就在我們四川。解放後,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等,這些鐵路的建設都在歷史上寫下了非常輝煌的一筆。今天,在高鐵時代,我們的鐵路建設所向披靡,在這種前提下,我們應當回過頭來重新看待這些鐵路遺產,特別是這些火車站。解放後的中國鐵路遺產,儘管年限不是特別久遠,但是價值和意義急需發掘,這樣一個課題意義非凡。
-
老火車站,一代秦皇島人的獨家記憶~
時光匆匆流過,為秦皇島留下了無數的歷史印記,火車站作為我們出行時重要的場所,自然也飽含了很多秦皇島人無數的回憶!今天小旅就來帶大家回眸秦皇島各個火車站的那些過往吧~這些關於火車站的秦皇島記憶,你還記得嗎?
-
長春站附近的一幢老建築,比火車站歷史還悠久,距今110多年
這座建築在1907年11月竣工,整個耗資7.5萬日元,由日本東京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長松室重光設計。主體建築地上有二層,地下有一層,磚混結構,L形的拐角樓,整個建築風格與周圍的建築迥然不同。
-
「時空黑河」老黑河的建築記憶
城市化讓許多舊建築由熱鬧變得冷清,直到慢慢消失,但他們傳承的文化、承載的記憶仍舊散發著無與倫比的美麗——老黑河的建築記憶面對這些老照片,有的地方我略知道一些,但是大多數我都不知道它們坐落在哪裡,叫什麼名字,是誰建造的,建造在哪一年,帶著這些疑問,我拜訪了滕忠民、祁學俊等老前輩,以及黨史研究專業幹部李曉東,請他們將照片一一辨認,我做出標註和記錄。然後,我帶著這些照片沿著每條街路徒步尋找,找到後,我再把幾處保存完好的老建築物拍攝下來。對於老建築物被拆掉的地方,我也拍下來進行對比,看看這個遺址如今作何用途。
-
...老底子三墩也有火車站!穿城而過的這條老鐵路和它的小站記憶
告別宣杭老線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鐵路道口宣杭老線,從德清西站分岔,沿途經過上柏鎮、石瀨、倉前,在餘杭的行宮塘站匯入宣杭複線。小時候,我跟隨父母和長輩,坐著綠皮火車,在這條老舊單線鐵路上往返多次,到過湖州、長興,也去過安徽銅陵等地。自從2005年宣杭鐵路複線建成通車後,老線就停辦客運,門可羅雀。從2012年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多次走訪老宣杭鐵路沿線的各個車站,記錄下了它們的最後一面。
-
膠濟鐵路陳列館 可以觸摸到的歷史
一種具有文化品位和眼光的明智選擇 一座倖存的、優秀的百年建築,可以用來做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諸多用途中,博物館或陳列館不失為一種具有文化品位和眼光的明智選擇。建築本身就是珍貴文物,建築內部可以典藏文物,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在德國,建於19世紀40年代的漢堡老火車站關閉後經過大規模修繕,1996年化身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
告別宣杭老線 老底子三墩也有火車站!穿城而過的這條老鐵路和它的...
告別宣杭老線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鐵路道口宣杭老線,從德清西站分岔,沿途經過上柏鎮、石瀨、倉前,在餘杭的行宮塘站匯入宣杭複線。小時候,我跟隨父母和長輩,坐著綠皮火車,在這條老舊單線鐵路上往返多次,到過湖州、長興,也去過安徽銅陵等地。
-
衡陽那些留存在歷史深處的鐵路文物
其中: 有仍在使用的百年鋼軌鋪就的專用線、有風雨中堅守80多年的老站房、有衡陽鐵路局辦公樓舊址……衡陽鐵路留存的這些文化元素,彌足珍貴,給後人留下一份寶貴、豐厚的饋贈。 百年前鋼軌仍在使用 在廣州工務大修段衡陽焊軌車間內,有一條現正在使用的裝卸鋼軌的鐵路專用線,全長376米。
-
現在的鐵路徽章竟出現在抗日電視劇裡,真是太不應該了!
而電視劇《飛虎隊》更是離奇地出了格,竟將我們現在明明顯顯地正在使用的鐵路徽章,邏輯錯亂、堂而皇之地「強加」到光復前的日偽統治時期!現在咱就簡單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看看這位飛虎隊員帽子上的徽章不是日偽時期的,是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鐵路徽章。這種徽章出現使用在1950年,裡面還有一段故事。
-
哈爾濱棚戶區徵收百年顧鄉屯火車站浮出水面
生活報4月10日訊 哈爾濱是一座因鐵路而生的城市,哈站、東站、濱江站、香坊站……這些名字老哈爾濱人耳熟能詳。但是有一座火車站恐怕多數哈爾濱人都沒聽說過,而這座小站恰恰是原貌保存得最為完好的一座火車站,它就是顧鄉屯火車站。
-
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築藝術風格也很美——青島
八 大關 有兩個建築特別有名,一是花 石樓 ,一是公主樓。花 石樓 門口的國慶長龍起碼有100人,遠觀樓設計也很漂亮。註解:花 石樓 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 歐洲 古堡式建築,既有 希臘 和 羅馬 式風格,又有哥德式建築特色。
-
作為全國鐵路樞紐城市,鄭州城區擁有4個大型火車站
鄭州是聯勤保障部隊鄭州聯勤保障中心駐地,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城市。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重點支持的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 。鄭州市4個大型火車站,分別是鄭州站、鄭州東站、鄭州南站、鄭州西站。
-
全國最美火車站在哪?山東青島火車站,面朝大海,紅磚綠瓦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貫穿我們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也是越來越高級,從古時候的馬車到自行車在到小汽車,從民國時期的綠皮火車到高鐵再到現在的飛機,朋友們出行的方式已經改變太多,現在不管是到外地旅遊還是出差,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也增加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