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濃酒敬郫都丨邱笑秋的山水畫:精益求精 更上層樓

2020-08-21 素心明月

中國山水畫很講究整體氣勢,用美術術語來說就是「神韻」,然後再看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最後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由此,神韻美是一種高級的審美享受,也是中國畫追求的目標。

中國山水畫名家邱笑秋,他的山水畫充滿著節奏美、旋律美。

欣賞他的山水畫,若只注意作品的筆法、墨法、章法及色彩是不夠的,還應該了解他的作品的形式美、色彩美,邱笑秋的山水畫追求的是筆墨自由、奔放、無拘無束和激情宣洩,講究用筆用墨、講究皴法、講究急緩頓挫,講究一波三折、講究韻味,就像音樂的旋律、舞蹈的節奏。

邱笑秋的山水畫,看上去很貼近生活,他畫的山水畫總好像在哪裡見過一樣,就是我們熟悉的四季風景,然而他在選擇繪畫內容方面,往往意境獨到,並不要非常複雜的筆法,皴法去刻意表現山石,而是用筆酣暢淋漓,隨心所欲,這也正是畫家幾十年的功力修養所致。

 邱笑秋

1935年生於四川成都市,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香格裡拉彩墨畫研究院院長,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邱笑秋七歲學畫、先花鳥後人物,1964年後主攻山水。作品多取材於巴山蜀水(著重於川南丘陵)和青藏高原之風土人情,追求詩的意境和現代情趣並致力於色彩的探索。

他的彩墨山水畫,不同於現代流行的極盡繁瑣複雜的彩墨畫,而是用簡單的色彩書寫豐富的大自然,他的山水畫,看上去光波流溢,但實際上僅僅只有三兩種顏色,在用色方面善於利用對比色,強化了視覺體驗。


邱笑秋為了積累素材,他曾先後17次進藏,長期深入四川的甘孜、阿壩以及雲南、青海、甘肅等藏區採風寫生,創作了大量反映雪域高原的彩墨山水畫,分別在國內外參展、發表、出版。

1995年與同仁親友共建四川香格裡拉彩墨畫研究院。提倡深入西部,表現西部,逐步形成「香格裡拉畫派」。他的《山海千秋》、《源遠流長》等巨幅山水畫陳列於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八一大樓、天安門城樓、北戴河中央機關以及四川的國賓館等辦公、會議場所。

1988年以來,先後在北京、成都、廣州、拉薩、上海舉辦個展。2008年、2013年應聯合國大學事務所等單位之邀先後在紐約曼哈頓亞洲文化中心和維也納聯合國總部舉辦畫展並在耶魯大學和維也納聯合國總部作《論中國重彩畫的繼承與發展》的學術報告,從理論和作品層面闡述了中國重彩畫的悠久歷史和中國畫色彩體系的獨特語言。

近幾年,邱先生又將創作題材範圍擴展至海外,努力發掘、激活並彰顯中國現代彩墨畫強大的表現力。

人民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全國48家出版社相繼出版了:《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邱笑秋專集」》、《邱笑秋大熊貓畫集》、《「青藏高原」邱笑秋彩墨畫選》、《當代中國畫名家邱笑秋作品集》、《當代實力派畫家邱笑秋》等90多種各類畫集。《披霞的晚風》、《高原瑤池》等畫為中國美術館、西藏博物館和上海圖書館收藏。

邱笑秋的彩墨畫和張大千有一定關聯,但是有不同於張大千的天馬行空,邱笑秋的作品幾乎都是來自於生活,但在繪畫機技法上,他深入研究張大千藝術三十餘年。除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外,還編導過大型現代川劇《張大千》,先後在內江、成都、北京演出,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現年已經85歲的邱笑秋,在晚年的繪畫中更加自由奔放,已經達到了隨心所欲,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他的畫作無論是對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功底者,都是臨摹和借鑑的好範本,尤其是對初學者,學畫邱笑秋先生的作品,可以讓自己更快的入門到精通。





















































文字由素心明月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關注素心明月,為您帶去更多的精品圖文。

相關焦點

  • 一杯濃酒敬郫都丨講座通知:李光偉「筆墨當隨時代」公益講座
    「繼承與發展」似乎是所有藝術的恆久主題,中國傳統繪畫亦是如此,在李光偉老師看來:「我們不斷地繼承傳統,但不是說我們永遠都在繼承當中,我們在繼承當中一定要求發展,文化內涵是繪畫重中之重,筆墨形式和題材內容的選擇都體現著畫者的藝術追求和境界。」
  • 窖父酒與人民藝術家邱笑秋的「遇見」
    人民藝術家邱笑秋簡介:1935年生於四川成都市。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香格裡拉彩墨畫研究院院長,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 著名國畫家邱笑秋先生藝術館書畫作品捐贈暨開館儀式在內江舉行
    邱笑秋此次捐贈的593件(套)珍品中,包括張大千對聯、豐子愷的《山水》、陸儼少的《梅》、陳子莊的《山水》、周思聰的《閩南姑娘》等一批名家藏品,以及邱老本人的《川南春色》《永恆的藏歌》《憶甜城》等精品畫作。活動現場,邱笑秋展示了捐贈的代表藏品——張大千對聯《路曲若之字 山深無駟塵》和一幅創作精品,內江市向邱笑秋頒發了收藏證書。
  • 走進內江邱笑秋藝術館,畫家的彩墨山水令人耳目一新
    位於內江大千園東側的邱笑秋藝術館開館了,這是繼張大千博物館開館不到一個月,內江文化領域又一盛事。邱笑秋藝術館坐落在內江市東興區五河路111號,展館外形設計採用現代獨特的凹凸造型,融入藏式建築元素,在五河路與魏明倫碑文館緊緊相依,山上山下,與張大千博物館遙遙相望。展館上下兩層,佔地950平方米。
  • 未入大風門,已是大風人——邱笑秋與大風堂
    善子、大千的門人,都以「大風堂弟子」自稱。大風堂在何處?追根尋源乃畫家之故裡內江也!其遺址在內江市半坡井附近之芭蕉井側。此處有一操箕形院落,坐南朝北,正對象鼻咀(今人民公園),與太白樓隔江相望,院內有一吊腳樓,十分别致古樸,這正是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張大千與其二哥張善子最初操習丹青之處。
  • 轉自人民日報 邱笑秋:論中國重彩畫的繼承和發展
    人民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全國48家出版社相繼出版了:《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邱笑秋專集」》、《邱笑秋大熊貓畫集》、《「青藏高原」邱笑秋彩墨畫選》、《當代中國畫名家邱笑秋作品集》等90多種各類畫集。《披霞的晚風》、《高原瑤池》等畫為中國美術館、西藏博物館和上海圖書館收藏。
  • ...第七季】85歲「好色之徒」邱笑秋:筆墨當隨時代,別抱著梅蘭竹菊...
    「重慶九二火災之後,我哥哥就失蹤了,一點消息都沒有,好多人說他被國民黨槍斃了,還有一種說法是他病死了,這成了一樁懸案。」說到這裡,邱笑秋神情有些黯然。 1938年,三歲的邱笑秋與外祖母、父母和家兄在成都合影 時隔多年,邱笑秋對哥哥的感激與思念依然溢於言表。
  • 彩墨山水畫,真美
    李可染曾看了邱笑秋的作品時說:「你的顏色用得太好了」。吳冠中在參觀邱笑秋作品時說:「我喜歡你的作品,特別是《涼山不涼》、《金風潤土川南》,構成、設色、筆墨的處理都很大膽......」邱笑秋17次進藏,長期深入四川的甘孜、阿壩以及雲南、青海、甘肅等藏區採風寫生,創作了大量反映雪域高原的彩墨山水畫,分別在國內外參展、發表、出版。
  • 邱笑秋藝術館、魏明倫碑文館、張大千故居……
    自邱笑秋藝術館項目開工以來,邱笑秋根據設計團隊的規劃,精心甄選了自己上百幅畫作,主要分為「巴山蜀水」「異域風情」與「青藏高原」系列,藝術館內設有「甜城記憶」「國寶情緣」「畫室春風」等主題展,以及邱笑秋無償捐獻出畢生收藏的名家真跡,他還數次親臨場館參與布展製作付出很多心血。
  • ...季】85歲「好色之徒」邱笑秋:筆墨當隨時代,別抱著梅蘭竹菊不鬆手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著名畫家邱笑秋的兩位至親曾給他推開了兩扇不同的藝術之門,父親讓他迷上了戲劇,而哥哥則讓他喜歡上了傳統書畫。邱笑秋在巴郎山寫生邱笑秋的哥哥楊啟善筆名叫「公孫四郎」,因為母親娘家無子,過繼給了外婆當孫子,故而姓楊。
  • 邱笑秋:致敬「靈魂導師」原創川劇《張大千》
    從某種意義上講,無論是寫戲還是作畫,張大千都算是邱笑秋的「靈魂導師」,川劇《張大千》亦是一位畫家向另一位畫家的致敬之作。  邱笑秋對張大千藝術精神的傳承來自於他的生活經歷。和張大千一樣,邱笑秋不僅精通水墨之道,也是地道的戲痴。他幼年喜愛戲劇,7歲開始學畫,14歲參軍時熟讀莎翁、田漢、曹禺等名家經典;21歲調到內江市川劇團擔任編劇、導演、美術、領奏、作曲等。
  • 擅長山水畫的黃永玉,作品精益求精,在繪畫界的名氣很大
    擅長山水畫的黃永玉,作品精益求精,在繪畫界的名氣很大 文/錢毛毛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繪畫家之所以能夠出名,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特定的素材非常感興趣,並精益求精,創作出了讓世人讚嘆的畫作。
  • 歷經數十春秋,17件邱笑秋音樂作品手稿「入館」
    邱笑秋17件音樂作品手稿「入館」12月3日,內江市川劇團琴師張仕倫捐贈17件邱笑秋音樂作品手稿至邱笑秋藝術館。作品涵蓋上世紀50年代起邱笑秋創作的戲曲曲譜,包括川劇高腔《牆頭馬上》《離燕京》、竹笛獨奏曲《高樓萬丈平地起》等樂譜。
  • 歷經數十春秋,17件邱笑秋音樂作品手稿「入館」——
    作品涵蓋上世紀50年代起邱笑秋創作的戲曲曲譜,包括川劇高腔《牆頭馬上》《離燕京》、竹笛獨奏曲《高樓萬丈平地起》等樂譜。內江市川劇團琴師張仕倫捐贈現場(左一為邱笑秋他拍照發給邱笑秋,因年代久遠,手稿字跡模糊,邱笑秋看不清照片上的內容。張仕倫的夫人提議,將手稿捐贈給邱笑秋藝術館,使其「物歸原主」。張仕倫欣然接受,便著手準備此次捐贈,共整理出17件保存較完好的手稿。
  • 邱笑秋洛帶客家行
    張 棨 於珠江御景2018年10月12日邱笑秋,男,亦名丘壑,1935年10月生於四川成都。邱笑秋作品賞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口述歷史 第七季】85歲「好色之徒」邱笑秋:用藝術連接中俄友誼...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十年前,四川著名畫家邱笑秋創作了一系列關於非洲的畫作,讓彩墨畫的表達主題上了一個更高的緯度。三年前,邱笑秋再次走出國門,在藝術的殿堂——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彩墨畫這一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則被更多的歐洲人所認可和尊重。
  • 【展覽進行時】「自然而然 : 陳茂華山水畫作品展」 在張大千美術館展出
    展覽中的三個系列都是陳茂華近幾年來,遊歷了我國的大山大水後,面對自然界中的山水,而作的自然而然地寫生,故而,陳茂華山水畫作品展取名為《自然而然》,意為:自然為景,而然生境。黑白筆墨之間,顯現了其陳茂華藝術創作的獨特追求。
  • 私享·時風丨朱道平:意境是山水畫的核心
    也可以說正是因為對於意境的追求,使得山水畫脫離了一般意義上的風景,成為人文的山水,從而超越純自然的寫照,具有了更高的意趣和格調。意境一詞是隨著山水詩的發展而逐漸被引入山水畫領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創作已開始注重對意境的描繪,提出了「澄懷味象」「得意忘象」等理論和「暢神」「怡情」的思想,至唐張 彥遠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則已直指意與境的結合。
  • 五大曝光丨一杯酒=一副「手鐲」
    五大曝光丨一杯酒=一副「手鐲」 2020-12-0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釀丨人生難得一杯酒
    喝一杯精釀,品其苦澀,嘗其香醇,方懂。會生活的人應細細品味它的不同,不應只貪戀它的榮華與甜蜜,卻在風雨來臨之時,一味的哭泣與抱怨,須知,沒有苦難的人生是不完全的人生,沒有艱難哪知生活的幸福,沒有那苦澀的經歷哪知生活的甜蜜。這就是精釀的味道,這就是人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