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鍋上的家庭》:一個故事一個真相一個方案,讓家庭走出危機

2020-12-13 阿福有約

孩子不聽話。

孩子和大人總愛吵架。

孩子處在叛逆期,動不動離家出走。

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

總之,孩子問題很多,經常焦灼著家長,更多的是焦灼著母親。

我們往往怪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殊不知,孩子的問題只是婚姻家庭問題的冰山一角,孩子出了問題,更多情況下是整個婚姻家庭存在嚴重問題。

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度過,像處在熱鍋裡。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戰。 很多家庭 ,就像處在熱鍋上一樣焦灼。

《熱鍋上的家庭》讓我們看清問題的實質,這本書是以一個家庭的治療為案例,透過一個家庭的分析,來洞察整個家庭之間的關係和危機。

這本書於1978年成書以來,在全美掀起了廣泛討論的熱潮,成為家庭心理治療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作品。作者卡爾惠特克是一個家庭治療師的助手,家庭治療師卡爾·惠特克是威斯康星大學精神醫學教授以及家庭治療師,

美國權威心理學雜誌《今日心理學》說: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家庭互動、婚姻對家庭影響以及家庭治療對人際關係有何助益的新視角。

《熱鍋上的家庭》裡有一個真實的家庭故事,一個扎心的真相,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全書詳細描述了對一個問題家庭的家庭治療過程,故事和理論相加,易閱讀,易理解。這本書顛覆了我們對一個問題孩子的看法,一個問題孩子,不在於孩子本身,而在於整個家庭系統出現問題,尤其是夫妻婚姻出現問題。

一、真實再現一個家庭治療的故事,家庭問題從冰山一角到全部揭開,抽絲剝繭出很多問題

這是美國的一個五口之家,丈夫是位精幹的大律師,妻子是家庭主婦,大女兒16歲,小女兒6歲,兒子11歲。

大女兒和母親經常吵架,鬧矛盾,發展到離家出走,徹夜不歸,甚至大女兒有自殺的跡象。夫妻都很擔心。

夫妻倆找到心理醫生,給大女兒看病。但效果不好,醫生推薦了家庭治療師。

兩個家庭治療師約談了全家人,第一次兒子故意缺席,家庭治療師堅持要全家人到齊後才開始。

無奈之下,第二次全家人都來到談話室。在家庭治療師的主持下,一家人開始交流,抽絲剝繭,把這個家庭的所有問題都暴露了出來。

丈夫是個工作狂,一回到家就關進屋子工作,妻子受到冷落,把氣就撒到大女兒身上,要求大女兒這樣那樣。大女兒自然反抗,於是就爭吵不休。

丈夫關心女兒,經常找女兒談心,這更加惹火了妻子,妻子對大女兒的管束更加嚴厲,就像女兒幾點睡覺都要幹涉。

家庭治療師的意見是問題並不出現在女兒身上,而在夫妻感情上。夫妻情感出軌,丈夫出軌於工作,妻子出軌於子女,造成夫妻感情不和,焦慮,壓力,最終導致家庭系統紊亂,而大女兒的問題只是一個爆發口,一個家庭問題的替罪羊。

家庭治療師再將問題延伸到夫妻倆的原生態家庭上,發現夫妻倆的問題還存在情感轉移上。妻子的母親是個愛挑剔的母親,經常對女兒大吼大叫,這對這個妻子影響很大,她經常把丈夫看作是盛怒的母親,而自己依然是個受傷害的小女孩。

而丈夫的原生態家庭是老母親感到非常孤獨,而老爸全然不知,像極了他和妻子的婚姻。

就在家庭治療師的幹預下,大女兒得到有效解放,夫妻把問題又轉移到兒子身上。

正如心理師告誡的一樣,你不要得意地太早,問題遲早會在你身上爆發。

兒子想借姐姐的自行車,丈夫同意留下字條直接騎走,妻子不準。丈夫生氣,利用兒子對抗妻子,也默許兒子攻擊妻子。兒子就伺機經常攻擊妻子。

兒子經常搖擺在夫妻之間,對母親大發脾氣,有意討好父親。

經過家庭治療師的引導治療,丈夫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學會了對妻子的體貼和關懷,也學會了自我接納,然後開始接納妻子。妻子開始上大學選修課程,接觸家庭以外的世界。

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家庭問題的爆發口,而實際深層的問題被淹沒在潛意識裡,深深地被埋藏。

二、一個扎心的真相是:天啦,這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有問題

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子女的不乖順,不聽話,叛逆。我們也一個勁地埋怨孩子,想方設法解決孩子的問題。殊不知,問題的根源在家庭系統出現問題。

《熱鍋上的家庭》 告訴我們,我們的一個家庭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長期形成穩固的存在】運轉規則,系統需要保持平衡。一旦系統內部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系統的全部,系統就會失去平衡,而爆發出來的問題或許只是系統問題的冰山一角。

就像這個家庭,首先爆發出的是大女兒的叛逆不到,實際上大女兒是個系統問題的替罪羊,她為了維護家庭平衡,承受著一家人的壓力。

書中說:家庭是一個小型社會,有它的社會秩序、隱秘規則、微妙的用語、矛盾、互相較量、封閉的生活風格和思考方式,家庭擁有一個大家投注多年心力才建立起了的系統。

是的,這個系統內有自己的規則,也有大家傾注的心血。但是系統發生變化也是微妙的,最終演變出的暴露點往往不是真相。

天啦,孩子出現問題,原來這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問題。這就是一個扎心的真相,而往往被我們忽略。

三、既然整個系統出現問題,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從整個系統出發,那就是家庭治療。

心理治療已經在國內普遍開花,但是家庭治療在國內還很少聽到,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這方面的治療方案。

通過閱讀這本書,給我一個全新的概念,就是家庭成員出現問題,要從整個家庭出發解決問題,甚至要追溯到上一代的原生態家庭的影響。

一個孩子的問題不是真相,也不是唯一的問題,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家庭生活。所以,要治癒,就要從家庭治療開始,從整體上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單個地解決問題。

這是解決家庭問題有效的辦法。究竟怎樣從家庭治療中解決家庭問題?

《熱鍋上的家庭》剖析了一個完整的治療故事,很痛苦,很掙扎,但也充滿希望,也有治療理論,閱讀此書,慢慢體會,會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相關焦點

  • 《熱鍋上的家庭》化解家庭危機你本不該是一座孤島
    有時候,一個家庭的危機,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創傷。還好,小慧在湖邊找到了正在一個人默默流淚的兒子,小慧抱著兒子大哭起來。小慧開始自責,自責自己不該在兒子很小的時候丟給爺爺奶奶帶,不該對兒子大吼大叫,不該對老公總是疑神疑鬼,不該生了二胎就忽略了大寶的感受。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奇怪的家庭
    《熱鍋上的家庭》或者能幫我們撥開迷霧,更加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成長軌跡,讓我們找到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深刻的影響,並且實現自我救贖。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書裡講述了布萊斯一家接受心理諮詢的詳細過程,由此揭開了家庭治療的神秘面紗,也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家庭從瀕臨破碎到衝出谷底重生的奇蹟。
  • 《熱鍋上的家庭》:任何一個成員的問題都有其家庭背後的心理真相
    東野圭吾曾寫過一本叫《紅手指》的小說,裡面講訴了初中生直巳因家庭問題而最終成為少年殺人犯的故事。直巳的父母兩人感情並不是很好,他的父親前原昭夫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每天下班後都不願回家,不是在單位裡磨蹭,就是找同事喝酒。昭夫的妻子八重子在一個小超市打零工,下班後的她除了要照顧兒子,還包攬了家裡所有的家務,而昭夫卻因為怕麻煩而不理不問。
  • 《熱鍋上的家庭》:任何一個成員的問題都有其家庭背後的心理真相
    東野圭吾曾寫過一本叫《紅手指》的小說,裡面講訴了初中生直巳因家庭問題而最終成為少年殺人犯的故事。直巳的父母兩人感情並不是很好,他的父親前原昭夫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每天下班後都不願回家,不是在單位裡磨蹭,就是找同事喝酒。
  • 《熱鍋上的家庭》:每個原生家庭裡,都有一個「復刻」的孩子
    在《熱鍋上的家庭》一書就提到:「大人的力量不是靠厲聲嚴斥來表現的,是可以一種人性化和靈活的方式表達。」這麼熱鬧的家庭聚會,就應該人性化地讓孩子一起享受,而不是區別對待。作業可以靈活地商量在聚會結束後,當然更好的方式是安排在聚會前。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的核心是每個成員,而不是個人
    一個家庭中,肯定也有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主動也好,被動也罷,家庭的經營,離不開每個人的付出。過度的放大自己的付出,忽略他人的付出,是問題和矛盾的沿襲。火了一陣子的名詞——原生家庭。好像所有的問題癥結都可以歸類原生家庭。不可排除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多的是改變。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每個家庭有差異,每個家庭都處在水深火熱中,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 《熱鍋上的家庭》:暢銷40年,收聽破1300萬,3招解救你的家庭危機
    近年來,我國離婚率上漲,家庭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與衝突,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家庭生活怎會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煎熬?有沒有切實有效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改變,療愈,重新找到家庭的力量與溫暖?最近我看了《熱鍋上的家庭》,文如其名,幫助熱鍋上家庭的心理學科普讀物,作者是臨床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 和卡爾·惠特克。本書在國外暢銷40年,樊登讀書會收聽收看量破1300萬!
  • 《熱鍋上的家庭》|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學生跳樓、小學生作業問題、青春期孩子叛逆……一直困擾著無數的家庭。父母把矛頭直指孩子,但是他們不明白,其實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而《熱鍋上的家庭》一書,正是幫助我們找出問題,並利用家庭治療的方式解決問題。
  • 暢銷40年心理學經典《熱鍋上的家庭》:家庭衝突的背後是愛的牽絆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The Family Crucible: The Intense Experience of Family Therapy)是一本暢銷40餘年的心理學家庭治療領域經典著作,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家庭治療領域的著名諮詢師:奧古斯都·納皮爾(Augustus Y. Napier)和卡爾·惠特克(Carl A.
  • 《熱鍋上的家庭》:唯有解開心鎖,方可奔赴明天
    關於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和治療方式,我覺得美國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奧古斯都·納皮爾的《熱鍋上的家庭》這一本書,可以找到很棒的答案。這本書經由臺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李瑞玲翻譯。據了解這本書從1978年成書以來,在全美掀起了廣泛討論的熱潮,是家庭心理治療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作品。
  • 《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出了問題到底是誰的錯?
    01你對家庭有什麼樣的期待和憧憬呢?一所房子,兒女成雙,再養一條大狗或者一隻懶懶的貓?然而真相是,很多時候或者說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我們把自己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從而變成了「熱鍋上的家庭」。我在百度上搜了熱鍋上的螞蟻的解釋:心裡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網上還給出了2個典故:《隋唐演義》第十九回:這壁廂太子與楊素,是熱鍋上螻蟻,盼不到一個消息。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一天,趙溫就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茶飯無心,坐立不定。
  • 《熱鍋上的家庭》暢銷40年:「一個人最大的本事,是自律」
    舉凡地球上的每個人,不舍晝夜奮鬥,絞盡腦汁拼搏,大多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幸福生活。什麼才是幸福生活呢?答案不一而足。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五花八門,林林總總。組合一個家庭不容易,深思熟慮才能開花結果。盲目衝動,往往在一開始,就孕育了悲劇的胚胎。相愛容易相處難,如果沒有融洽和諧,沒有趣味愉快,那麼一生實在太漫長了,甚至可以說度日如年,一日三秋。《熱鍋上的家庭》是怎樣一本書呢?
  • 心理學經典《熱鍋上的家庭》:不幸的家庭背後,有著相似的故事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The Family Crucible: The Intense Experience of Family Therapy)是心理學家庭治療領域的經典著作,兩位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Augustus Y. Napier)和卡爾·惠特克(Carl A. Whitaker)通過一個完整的家庭治療案例,為讀者展現了不幸的家庭背後那些相似的模式。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你家庭經得起挑戰嗎
    《熱鍋上的家庭》:許多人因太早結婚而失去了那種從孤獨中淨化自我,及尋求更多自信的機會。他們只草草瞄了眼外在的世界,就十萬火急地抓住一個伴侶,借婚姻逃離孤獨。他們並不清楚,這麼快從一個家庭逃到另一個家庭,很容易將他們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的挫折也轉移到新的婚姻裡。
  • 熱鍋上的家庭:讓愛歸位,尋找家庭裡「迷失」之愛的真相
    從書裡可知,一些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突出、屢教不改,大多與孩子的本質並無關係,而與孩子所在的家庭結構、關係以及父母的個性、行為模式關係更密切。《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是說心理不健康者,他們往往來自不健康的家庭心理環境。這本書告訴你,不要做熱鍋上的螞蟻,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 《熱鍋上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桎梏,是愛也是砥礪
    《熱鍋上的家庭》作為一本寫作於20世紀70年代的心理治療書籍,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及卡爾.惠特克以生動活潑的故事為案例,給我們講述了家庭中遇到的種種困擾,清晰介紹了家庭治療理念和技術,解析原生家庭問題背後的心理真相,開拓了一條改變日常生活方式的新道路,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家庭治療的存在。
  • 「福爾摩斯」揭秘《熱鍋上的家庭》:家庭三角關係是社會和諧之基
    直到前幾天,在幸看到《熱鍋上的家庭》一書,我才明白,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更多的是外在環境引發的,即「外因」,而個人的自我調適和抗壓能力,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02有數據顯示,在戰爭時期、強權社會和特殊政治環境下,得精神分裂症的人數會明顯增多。
  • 《熱鍋上的家庭》丨家庭是一個閉合的生態系統
    在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發現這本書上所講的事例和我所接觸的學生存在很大的相似之處。案例一我的學生今年是高二由於家庭因素導致她在高二期間在家休學。通過我和學生的交流我了解到學生家庭情況存在很大的問題。當我看完這本書以後,我發現家庭是造成這孩子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就像書中所講的一樣家庭是一個閉環的系統,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如果在這個閉合的系統當中哪一個環節遭到了破壞。那麼,這個系統將會崩塌破壞。在這個系統當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會獨善其身,其中受到傷害最大的應該是屬於孩子。
  • 《熱鍋上的家庭》: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要注意的兩點
    我該給這個家庭怎樣的建議?」青春期的孩子敏感,不好管。常常為了一個小問題,導致整個家庭烏雲密布,嚴重的還讓老師都為之崩潰。風靡全球的心理學書籍《熱鍋上的家庭》《熱鍋中的家庭》一書中講述的大衛女兒正是這樣。
  • 《熱鍋上的家庭》: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的一切,都是原生的?
    一段婚姻的維持不僅有關於一個家庭的成員的努力,還是幾代人之間緊密聯繫的紐帶。在《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裡,以一個家庭的治療案例為主,鋪開通往原生家庭傷痛的治癒之路。大衛在波士頓有個很好的工作機會,甚至十分高興與卡羅琳交談關于波士頓的一切,卻在一份公司資料上看到了父親的名字,或許這一切只是一個開始。在這期間,母親還曾向大衛抱怨,因為他的妹夫臨時調任,妹妹就要搬家了,沒有人可以陪著他們兩個,希望大衛能夠搬家到他們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