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全面發力 推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2020-12-09 瀟湘晨報

「農,天下之大業也。」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年來,常山縣堅持黨建統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把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全面振興。

踐行「兩山」理念 產業富民譜新篇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圍繞促進產業振興,常山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壯大發展「柚油」特色產業,大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最近走進常山縣芳村油茶電商產業園,總能聞到撲鼻的油香。油茶坊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隨著山茶油開榨,碾粉、烘炒、蒸粉、包餅、撞榨……幾十平方米內,幾位榨油老師傅手法嫻熟,用傳統工具進行手工壓榨,一縷縷山茶油便順著木槽縫兒緩緩流到油桶裡。作為油茶產量佔全縣總產量20%的「大戶」,芳村鎮的目標是打造「東方橄欖油小鎮」。如今,芳村在堅持扶持古老技藝的同時,推動特色農產品產業集聚發展,最近幾年鎮裡油茶種植、加工開始走上規模化,產業平臺也從無到有。

芳村鎮的油茶發展只是常山近年來推動油茶發展的一個縮影。常山縣素以盛產茶油聞名全國,有「中國油茶之鄉」美稱,是全國經濟林產業區域特色品牌建設試點區。近年來,常山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更加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大力開展「一區兩園四中心」建設,推進油茶產業創新發展,讓千年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開展油茶產業示範區建設,打造「油茶名縣」,推進「東方橄欖油小鎮」建設。全國首個油茶公園落戶常山,推出「新華·中國油茶產品」價格指數(常山發布),搭建油茶智慧雲平臺實現油茶種植智能化管理,建成全國油茶交易中心,率先在全國實現油茶籽現貨交易,線上平臺交易額達15.5億元。

實際上,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的常山縣,借著獨特的好山好水與地勢地貌孕育出三種獨特的農產品:胡柚、山茶油、猴頭菇,近年來常山持續推動著「常山三寶」產業的發展壯大,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其中,在胡柚產業發展上,加快胡柚全產業鏈開發(胡柚酵素、胡柚膏、蜜煉雙柚汁、胡柚面膜、胡柚酒等),胡柚青果切片衢枳殼入選新「浙八味」「衢六味」道地藥材培育目錄,同時全面推進衢枳殼入《中國藥典》2020年版增補版申報工作。胡柚和香柚「雙柚合璧」,柚香谷列入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規劃面積20平方公裡,總投資8.16億元,「六次產業」雛形初具。胡柚入選2020年最受歡迎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胡柚(香柚)全產業總產值達15億元,2019年胡柚產業帶動全縣農民人均增收1570元。與此同時,常山還不斷挖掘特色產業文化內涵,電影《胡柚娃》獲得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並於2020年10月在浙江全省全域上映。

積極拓寬「兩山」轉化途徑助力產業富民的同時,常山還藉助大項目建設和國際慢城的生態資源,做強「旅遊+」文章。通過打造健康養生示範,建設集健康管理、健康養老、康體運動等功能於一體的賽得健康小鎮,被列入「中國老年宜居住區試點工程」和「浙江省老年養生旅遊示範基地」。2020年接待入住老人3000餘人次,接待遊客超20萬人次,營業收入1900萬元。創辦全市首家民辦技工學校,培育健康養生護理人才。依託優質生態資源和獨特文化稟賦,打響常山漫居品牌,以打造精品為方向,建成民宿115家。出臺全省首個鄉村民宿產品體系地方標準,實施《關於加快高端民宿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扶持政策,2019年接待遊客230萬人,營業收入達1.5億元。

黨建引領鄉賢 強村富民拓新路

11月22日上午,在常山縣新昌鄉達塘村,村黨支部書記陳重良像往常一樣,為前來學習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和產業發展等經驗的幹部們上課,前來取經的客人比較特殊,是來自遙遠的河北省任丘市。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本地和周邊的幹部組團來達塘村觀摩學習。近年來,達塘村在陳重良的帶領下,從曾經的「落後村」「空殼村」,實現美麗蝶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200多畝山林變成了「石林桃園」,廢舊水泥廠變成了高端民宿,還打造了300畝香椿基地、156畝茭白基地……今年,陳重良以全票再次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再次當選,陳重良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承載了村民更多的信任與期待,每天他忙裡忙外,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與之前相比,變化的是狀態從「忙」到「更忙」了,不變的是他盡心竭力振興達塘的初衷。

交給常雁幹,支持常雁幹,跟著常雁幹。陳重良正是近年來常山招引回鄉治村的常雁之一。近年來,常山縣緊緊圍繞「選優配強」核心任務,黨建統領常雁,抓實支部書記這個龍頭,招引常雁回鄉治村,走出強村富民新道路,湧現出「新昌八賢」「球川九君子」等一批先進典型。截至目前,常山縣775名新任黨組織班子中常雁回歸的261人,帶動一批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資源要素回歸。如東案鄉金源村成功請回在外常雁周芝英任職「一肩挑」,帶回金源騰雲·現代旅遊根據地項目,運營3個月來,已累計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僅房屋出租一項就為農戶帶來10餘萬元的收入。

通過挖掘常雁資源,通過平臺搭建、鄉情感召、政策引導等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常雁回到常山,以各種方式投身鄉村振興。近日,新昌鄉鄉賢嚴有國代表浙江麥迪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常山縣大數據中心籤下了總投資3億美元的協議,雙方將在包括農村「出行與物流最後一公裡」等方面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帶動農村發展。今年以來,常山共落地常雁回歸項目42個,總投資約46.56億元,分別佔今年全縣項目總數和總投資額的58%和52%。而在建的常雁項目總投資近120億元。常山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新常雁助力產業興旺、文化建設、鄉村治理、生態宜居、公益慈善五大行動,打響常山「常雁能人治村」特色品牌。

常雁反哺,也得到了當地的大力支持,常山縣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常雁們放開手腳幹事業。常山農商行已累計為常雁返鄉提供創業貸款1.2億元。為了吸引更多常雁回來,常山還通過「至少請一賢」系列活動,共赴縣外對接9次,主持召開「常雁議事會」10次,及時解決涉及常雁政策、資金等問題20餘個。目前,已經有超過千名常雁帶著項目,回到家鄉回到農村,活躍在現代農業、數字經濟、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有效助力當地農民增收。

推進全域整治 美麗鄉村快蝶變

當前正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運行期,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期與攻堅期。常山縣180個行政村中,原有128個省定集體經濟薄弱村。近年來,常山縣把「消薄」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堅持「輸血」和「造血」並重,通過施展村企結對、「飛地」抱團、光伏發電、龍頭「領跑」等扶貧消薄十大模式,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提前實現全縣180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全覆蓋年度目標。在完成脫貧攻堅的同時,常山已經在全面鄉村振興的路上邁開了步伐。

整齊劃一的坎,依坡平整的田,原本雜草叢生的小山坡變成了一道田園風景。這是常山縣同弓鄉湖石頭村土地綜合整治現場所見的一幕。湖石頭村所在的地塊只是同弓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暨金色同弓田園綜合體項目的一部分。同弓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自從2010年開始,針對生產成本高,外出務工人員多,土地拋荒嚴重的現狀,探索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新模式,引導農民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由村集體流轉給鄉政府,再由鄉政府統一流轉給經營主體,發展規模農業,整體推進從「盆景」到「風景」再到「全景」的改變。作為全省目前在建集中連片整治最大的項目,「全域化整治多元化增收」的金色同弓田園綜合體項目,已經在招商引資、農文旅融合方面走出了新路,而且讓企業、政府、村集體、農戶四方共贏,充分詮釋了「一個項目引進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真諦。

實際上,近年來,常山全面推進「全域整治+」模式,在重構發展空間的同時,築巢引鳳構建產業平臺,植入綠色高效生態農業、鄉村休閒旅遊、養老文化體育幸福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比如,規劃在招賢鎮打造1.3萬畝的香柚灣、在青石鎮打造0.7萬畝的胡柚小鎮,計劃投入22億元以上;在白石鎮也通過全域整治項目統籌周邊鄉村資源,以不老泉休閒養生谷為依託,打造養老養生品牌。目前不老泉休閒養生谷項目已投資3.1億元,集旅遊、餐飲、住宿、醫療養生等功能於一體,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200萬元。

同時,常山陸續投入3億元,累計建成45個美麗鄉村,全面提升村莊建設品位;結合農房體系構建和風貌提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結合詩畫風光帶建設,依託常山港、胡柚產業、賞石產業等自然人文資源,助推文化底蘊提升和產業融合,讓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鞍馬猶未歇,戰鼓又催徵。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新徵程上,常山將繼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壯大縣域農業產業,加快形成「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特色優勢,推動農業產業高端化、高端產業化,促進全縣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融合化發展。

【來源:衢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九龍坡:全面發力推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青山綠水、煙雨朦朧、田園蔬果,一派美麗風光映入眼帘……這裡古樸靜謐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特色產業與田園風光相互交融,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新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九龍坡區以九龍鄉村大振興為總目標,以「精品、精緻、精準」為總要求,統籌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提速提質農業品牌建設、著力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開幕
    經過多屆政府和常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常山蹚出了一條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聚力常山共贏未來11月28日,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隆重開啟,國家省市領導嘉賓、贛浙閩皖四省交界縣我們將重塑鄉村風貌,全力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持久戰,全面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快推進金色同弓、胡柚小鎮、香柚灣等美麗田園建設,持續開展美麗通道、美麗城鎮、美麗庭院等文明細胞創建,讓常山真正成為詩畫浙江的後花園。
  • 浙江常山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排頭兵
    浙江省常山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盤棋」統籌,人產景村鎮「一體化」開發工作思路,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力創建全國綠色發展的試驗區、全面建設美麗大花園的「會客廳」,爭當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五朵金花」富村民 鄉村振興的常山實踐
    作為「中國常山胡柚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食用菌之鄉」「浙江鮮辣美食之鄉」的常山,在一果一油一菌一味上極致發揮,如今又加上了蓬勃發展的民宿產業,經過多屆政府和常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常山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之路。
  • 浙江日報 | 「五朵金花」富村民 鄉村振興的常山實踐
    作為「中國常山胡柚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食用菌之鄉」「浙江鮮辣美食之鄉」的常山,在一果一油一菌一味上極致發揮,如今又加上了蓬勃發展的民宿產業,經過多屆政府和常山人民的共同努力,常山蹚出了一條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之路。
  • 以農民為主體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原標題:以農民為主體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紅船聽濤】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性任務,不僅在黨和政府工作中要將優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落到實處,而且還要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投入參與鄉村振興,體現農民主體地位,更要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專訪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這次巡迴看變化看了這麼多園區,有這麼多好產業、好項目和好企業,令我們非常振奮。」黃家傑告訴記者,2020年,我市商務系統全面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認真貫徹「鏈長制」工作要求,深入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積極開展「5020」項目攻堅行動,全市商務經濟呈現持續回穩、不斷向好發展態勢。
  • 產業興 村落美 新風濃——宛城區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宛城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統籌做好「三農」領域各項工作,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農村改革持續深化,在服務全市大局中體現了宛城擔當,為高質量建設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今日起,本報推出《鄉村振興看宛城》專欄,聚焦該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益探索和實踐,敬請關注。
  • 廣西防城港:全力推動鄉村振興
    7月23日,記者從廣西防城港市召開的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防城港市近年來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狠抓關鍵環節,持續發力推進,保持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會議由防城港市宣傳部副部長藍劍主持,防城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雪峰出席發布會。
  • 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 重慶精準發力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原標題: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其中,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我們應堅定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 黃玉:「三到位」焊接鄉村振興「人才鏈」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選派一批優秀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鍊幹部的廣闊舞臺」。人才建設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焊點」,是政策落實、全面推動、縱橫貫徹的重要抓手。
  • 創新帶動,跑出「加速度」
    機械化助力  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  每到播種季節,大面積棉田成方連片,一臺臺精量鋪膜播種機駛過,田野上勾勒出「五線譜」般的美麗線條,培壟、鋪設滴灌管、鋪膜、精量播種等作業程序一次完成。
  • 陳文勝:在決勝全面小康中推進鄉村振興
    藍皮書指出,湖南近年來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焦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全面發力,推動農業農村呈現出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一是以產業振興為重點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 慶雲縣東辛店鎮:聚焦「十百千」示範創建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聚焦興旺繁榮,紮實推動產業振興 聚焦蓬勃發展,紮實推動人才振興 聚焦綠色宜居,紮實推動生態振興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內江高新區 奏響全域規劃最強音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內江高新區鄉村公路。  自託管移交以來,內江高新區依託獨特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以託管片區「全域鄉村振興」為目標,以「產學研、產加銷、農旅文」融合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作為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來抓。
  • 梅州:客家民居煥然一新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平遠縣抓住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這一關鍵,破解人居環境整治難題,推動鄉村形成全面振興態勢。「鄉村振興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沒有人居環境的根本改善,群眾感受不到切身變化,就難以參與進來。」一位村幹部坦言,過去受規劃滯後等影響,農村民居風貌不一、雜亂無章,「有新房無新村」。「誰來振興?能不能振興?」
  • 禹城市辛店鎮:多點發力全面唱響鄉村生態振興協奏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通訊員:李小衛)鄉村振興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禹城市辛店鎮不斷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借勢借力,統籌資源,把握關鍵,多點發力,全面唱響鄉村生態振興「協奏曲」,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生態基礎,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積極爭創國家衛生鄉鎮。
  • 貴州修文:按下五年行動「快進鍵」 跑出城市發展「加速度」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修文縣委關於制定修文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在十四五期間,修文縣將把握好國家、省、市重大戰略機遇,推進新型城鎮化提檔加速、奮力跨越趕超,按下「強修文」五年行動的「快進鍵」,跑出擴大城市規模的「加速度」。 會議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修文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