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2020-06-28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我們在欣賞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或雕塑作品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是跟人體藝術有關的作品,在向外介紹時,若涉及到人物隱私部位,往往會打上馬賽克,這些馬賽克猶如一塊傷疤,無形之中讓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黯然失色。

給名作打上馬賽克究竟有沒有必要?是不是矯枉過正?這個問題相當有探討價值。在我們的文化語境下,面對此情此景,支持方和反對方給出的理由,聽起來都有可取之處。


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支持方認為:人體藝術跟人們現在倡導的「穿衣文明」格格不入,以赤身裸體作為創作素材,看起來傷風敗俗,很不雅觀,甚至很多人戴著有色眼鏡,把人體藝術當作「黃圖」來看。因此,用馬賽克遮擋它很有必要,免得讓人胡思亂想、節外生枝。

反對方認為:人體藝術只是以人體作為審美對象,來展現自然美和真實美罷了,因為世上找不出比人體更完美的物象。若打上馬賽克,豈不是遮擋了完整的藝術形象,等於抹殺了觀者欣賞藝術的權利。

從藝術審美的本質來看,人體確實符合「黃金分割法」,並且體現出對稱之美。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家的精心創作,通過線條、造型、色彩的渲染,男性人體能體現出陽剛美、健壯美,並表現出男人堅韌頑強的內在精神。女性人體可以把女性婀娜多姿的體態,凹凸有致的身材,柔情似水的性情,都表現得恰到好處。如果給人體藝術打上馬賽克,就是對藝術的不尊重,對美的否認。


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從人性的本質來看,人們對越想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得到,越是看不到的東西就越想看到,經過馬賽克遮掩的東西,反而更能激發觀者的窺探欲。面對一幅人體藝術,一千個人裡邊肯定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發出什麼聲音的都有。

所以,對於人體藝術,如果堂堂正正擺出來,引導觀者去理解它、認識它,讓觀者看清人體藝術的真相,欣賞到人體藝術的價值,反而更好一些。如果一刀切地遮遮掩掩,反而會讓更多人起疑心。就像面對洪水,疏通比截流的效果好很多。

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具有鮮明的審美作用和教化作用,它的存在對於整個人類來說,是善莫大焉的事情,人們從藝術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許多智慧和經驗,進而幫助人們更好地完善自我,做出更多的文明創舉。


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讀懂藝術,欣賞藝術需要較高的文化修養和審美修養,世上的人形形色色,藝術修養水平參差不齊,面對不懂藝術的人,一幅藝術品或許還不如一塊麵包更有價值。

欣賞人體藝術對欣賞者的要求更高,欣賞者必須去理解作品背後的人文精神和創作背景,同時,還要消解文化觀念上的差異,把人體當作色、光、影的收容器,欣賞色光影在人體上顯現出來的光怪陸離的夢幻效果。能達到這個欣賞層次,足以說明已經進入人體藝術的大門。

如果用世俗眼光去欣賞人體藝術,還不如不看,因為人體就那些器官,真的沒什麼好看的。


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人體油畫在本質上,是畫家通過個人的技巧和手段,來體現人類對自我、對人生、對社會和歷史的看法,只不過是用人體來作為傳達介質罷了。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懂門道的圍觀者,面對人體藝術,肯定會發揮自己的主觀想法,想當然地認為人體藝術是藝術糟粕,由於過於直接暴露,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展覽和推廣,否則,就是傷風敗俗。

所以,在介紹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時,考慮到一些人的感受,才迫不得已給人體藝術打上馬賽克,這個做法很難用對錯來評定,是「中庸」的體現。


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當然,人體名作被打上馬賽克,其影響也是顯而易見,完全破壞了藝術品的完整性,同時也無視了藝術家的心血。

一幅人體油畫在創作前,畫家要一邊醞釀和構思,還要一邊尋找符合自己審美理想的模特。找好模特,在創作階段,畫家必須要跟模特相互配合,模特待在畫室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畫家則一筆一畫地描繪。可以說,任何名作的背後,都凝結了畫家和模特的雙重心血。

給作品打上馬賽克後,一個小小的馬賽克對旁人來說可能沒有什麼,但它確確實實遮掩了創作者的心血和作品的完整性。


給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是不是矯枉過正?


同時,還會讓觀者產生其他想法,本來人們看到的是高尚的藝術,卻被馬賽克遮遮掩掩,會讓一些觀者不由得產生認識上的偏差:這類作品是洪水猛獸,還是少看為妙。

試想一下,給《大衛》和《泉》打上馬賽克,如果米開朗基羅和安格爾在天有靈,看到現代人會如此對待他們的作品,當初還不如給這些藝術形象穿上衣服。但穿上衣服又不能真實地體現人體美的特質,更無法體現出隱藏在形體之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我們的文化語境下,打或者不打馬賽克確實很矛盾,這種現象肯定還會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對人體藝術品打上馬賽克,是欲蓋彌彰嗎?
    馬賽克在日常生活裡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在一些情況,使用馬賽克來保護一些人的隱私,這是使用馬賽克體現出利好的一面。如果,將藝術品打上馬賽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有人認為打上馬賽克,這是一種玷汙藝術的行為。給油畫作品打上馬賽克,從微觀層面來講,等於是破壞了藝術品的完整性,無視藝術家的創作成果。
  • 人體藝術被馬賽克掩蓋,到底是矯枉過正,還是對行業的侮辱?
    人體藝術被馬賽克掩蓋,到底是矯枉過正,還是對行業的侮辱?前言: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行為藝術,然而此類的藝術並非能受到大眾們的認可,反而還會遭受到很多人們的怒斥。就好比當年很有名氣的藝術「湯加麗藝術寫真集」,自從發表之後就瞬間引起了藝術界的廣泛討論。
  • 裸男《大衛》被打馬賽克
    J  交鋒  新聞背景  7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在京展出的著名裸體雕塑《大衛·阿波羅》時,以馬賽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打馬賽克不尊重藝術品,質疑「誰在遮誰的醜」,更有網友發起給世界名畫名雕塑穿衣服運動,以此回應裸男大衛被央視打馬賽克事件。昨天下午,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新聞官表示,央視或是為保護最敏感的觀眾群體,可以理解。至於為何考慮為雕像打馬賽克,央視未給出官方解釋。
  • 再談我對有些藝術品被打上馬賽克的看法和認識
    這些油畫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表達了現實生活中人性的欲望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的美好追求,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解放人性解放進而催生資本主義萌芽推動社會發展進程起到了積極作用。文藝復興被稱作是「開啟歐洲近代文明的裡程碑」。
  • 央視給大衛生殖器打馬賽克 不是純潔是想多了
    昨天中午11點49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的新聞報導播出時,現場展出的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馬賽克。(東方網12.07。10)  放在平常,這一細微的舉動,不會引起觀眾的注意。儘管我們的社會開放到網上幾乎天天有男女關係的醜聞曝光。但是,在公共場合或者在「臺上」,還不至於像老外那麼「放蕩」。這也許是國人的個性,或者民族文化使然。
  • 央視畫面為大衛雕塑打馬賽克 意使館稱理解(圖)
    前天中午11點49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名為《北京國博百年館慶:文藝復興名家名作亮相》的報導,雕像《大衛·阿波羅》敏感部位被打上馬賽克。報導一出,隨即引發熱議。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張辛可發微博說,「裸體雕塑是西方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用來表現歷史事件、故事、思想、情緒等,也表現身體的健美、情愛和性感等,沒有淫穢的含義」。
  • 「明星大偵探」聖誕樹打馬賽克,網友:矯枉過正!
    報導指出,節目播出之後引起中國網民熱議,紛紛批評電視臺矯枉過正;此外也有網民說,就算要「抵制洋節」,這種做法「太過粗糙」、「大可不必」、「聖誕元素?有點好笑」、「沒必要吧,矯枉過正」、「我也想知道…啥原因…這…不會就是單純的因為聖誕元素吧」、「我是看節目還是看模糊的屏幕」、「這樣看還有趣嗎」、「聖誕樹有啥罪」等,覺得不可思議。
  • 央視給大衛雕像打馬賽克 回應:是普通新聞報導
    7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在京展出的著名裸體雕塑「大衛·阿波羅」時,以馬賽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發熱議。前天下午,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新聞官表示,央視或是為保護最敏感的觀眾群體,可以理解。至於為何考慮為雕像打馬賽克,央視未給出官方解釋。記者就此事採訪央視新聞頻道宣傳人員時,對方未對此事進行回應,「這是一個普通的新聞報導,我未得到授權對此進行回應。」
  • 小學美術課本裡的世界著名雕像大衛被打馬賽克:我們印象中的藝術品...
    前陣子某知名媒體在播報一則新聞時展示了一張世界知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雕像大衛,引起了很多人的嘲笑,原因是我們從小就熟知的這尊不穿衣服的藝術品竟然局部被打上了馬賽克,新聞一出一片譁然,網友紛紛吐槽,這是怕他著涼啊,也有人說,應該穿上毛褲衩兒。「三俗」是很多正人君子為了淨化口徑所慣用的一種區別高級和低級階層的詞彙。所謂三俗,就是低俗,媚俗,庸俗。
  • 世界著名人物油畫大師:比利時的簡·佛雷德裡克·彼得作品賞析
    世界著名油畫大師:比利時的簡·佛雷德裡克·彼得作品賞析世界著名油畫大師:比利時的簡·佛雷德裡克·彼得作品賞析世界著名油畫大師:比利時的簡·佛雷德裡克·彼得作品賞析世界著名油畫大師:比利時的簡·佛雷德裡克·彼得作品賞析世界著名油畫大師:比利時的簡
  • 電視新聞大衛雕像打馬賽克引爭議
    [提要] 但正是這則報導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原因就是播出的畫面中,展出的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的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馬賽克。大衛雕像 漫畫/張永文  7月9日中午11點49分,在央視新聞頻道一則《北京國博百年館慶:文藝復興名家名作亮相》的報導中,給展出的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上馬賽克
  • 大衛像打馬賽克 引網友自發為名畫穿衣
    7月9日,央視在播出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報導時,將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上馬賽克。新聞一經播出,立即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紛紛給名畫、名雕塑穿上衣服。然而長江日報有文章稱,給大衛打「馬賽克」,給名畫「穿衣服」的行為還不是我們的「專利」。
  • 大衛像打馬賽克緣於文化氣氛緊張
    央視在播出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報導時,將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作品大衛阿波羅的下體部位打上馬賽克。此舉迅速招致網友一片聲討。在首播3個多小時後的新聞復播中,雕像上的馬賽克已被除去。被「穿衣服」,恐怕是大衛雕像展出史上的頭一遭。對於熟悉該作品的人而言,馬賽克毫無疑問是個笑話。
  • 大衛雕像該不該打「馬賽克」 - ·東南商報
    昨天國家博物館慶祝建館百年,文藝復興三傑的名作在此展出,其中包括米開朗基羅的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此新聞在央視播出時,大衛下身被打上了馬賽克。  該消息在微博引發熱議。  (7月10日《東南商報》)   ●體現了傳媒責任  在很多人看來,央視給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上馬賽克,似乎是「不懂藝術」,反倒讓藝術之美,落入了世俗的窠臼,以至於「好心辦了壞事」。因而輿論也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及至央視後來復播時,將馬賽克去除,似乎佐證了這樣論調的正確性。  是不懂藝術,還是心有戚戚?
  • 央視播全裸雕像「大衛」打馬賽克 重播時被去除
    [提要] 昨天中午11點49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的新聞報導播出時,現場展出的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被打上馬賽克。央視此舉隨即引發網友爭議。面對網絡上呈一邊倒的負面聲討,央視在新聞首播3個多小時後作出改變。
  • 怎麼給視頻打馬賽克?這個方法試一試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兒,咱們只需要在這些內容上打上馬賽克就可以了。好吧,說到這裡,小北不上點乾貨是不行了,接下來,就來告訴大家如何給視頻打馬賽克吧! 其實很多視頻剪輯軟體都是可以為視頻打馬賽克的,今天小北想要安利的這款軟體是在手機中使用的,它的名字叫做清爽視頻編輯軟體。
  • 深度分析:大衛被打上馬賽克尷尬了誰?
    即便是世界人民公認的露點藝術品,如果不被打上馬賽克,也是低俗。可以說,打不打馬賽克不是為了擋住什麼,而是為了證明什麼。而關於低俗,我們身邊確實存在許多奇怪的「定性」。當下觀念之中,到底應該什麼才算是高雅或低俗?
  • 當著名畫作都被變成「馬賽克」……
    其實「馬賽克」不僅可以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門歷史悠久的鑲嵌技藝最近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在舉辦一場以「馬賽克」為主角的展覽「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在這次展覽上100多幅世界名畫的「馬賽克版」呈現在了北京觀眾的眼前馬賽克都有哪些起源和發展中的故事?
  • [長江日報]大衛像打馬賽克緣於文化氣氛緊張
    央視在播出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報導時,將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作品大衛阿波羅的下體部位打上馬賽克。此舉迅速招致網友一片聲討。在首播3個多小時後的新聞復播中,雕像上的馬賽克已被除去。  被「穿衣服」,恐怕是大衛雕像展出史上的頭一遭。對於熟悉該作品的人而言,馬賽克毫無疑問是個笑話。即使從沒看過的人,馬賽克難道禁得了看客的藝術聯想?
  • 央視播大衛像打馬賽克 網友惡搞為名畫穿衣(圖)
    當名畫穿上衣服 藝術瞬間變成笑料  羊城晚報訊 記者尹安學、實習生錢楊報導: 雕像大衛「披「上了休閒裝、希臘女神維納斯「套「上紅布兜…… 9日晚間,央視在播出國家博物館義大利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報導時,將米開朗基羅著名雕像大衛·阿波羅生殖器部位打上馬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