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在先前的文章中和大家一起探討過。看到很多網友對這個問題還是不甚理解,這裡再談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認識。
毋須諱言,文題中提到的有些藝術品特指西方油畫中一些經典的人體油畫。
大家知道,人體藝術源於西方。早在2500年前的古希臘時期,當時人們認為人體是世間最美的存在,是上帝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出於對人體的崇拜,工匠、藝人用大理石等石料將人體的形貌雕塑出來供人們欣賞膜拜,形成早期的人體藝術。
從4世紀到13世紀的1000年,西方史學稱之為「黑暗的中世紀」。這一時期由於封建宗教神權的專制統治禁錮束縛,人性受到壓抑,社會發展緩慢,思想文化領域萬馬齊喑,包括人體藝術在內的各種藝術出現斷層斷代。
14世紀至16世紀,從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威尼斯等沿海城市率先興起進而蔓延到整個歐洲,發生了一場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歷時最久影響深遠的思想啟蒙運動,這場運動後來被稱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打出的旗號是恢復重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藝術,主旨是「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目的是動搖解脫封建宗教神權的統治禁錮和束縛。這一期間,以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波提切利、喬爾喬內、提香、丁託內託、馬努喬、卡拉瓦喬等為代表的眾多繪畫藝術家,藉以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聖經》故事的題材和聖母、基督、宙斯、維納斯等眾神的名義,以古希臘古羅馬人體雕塑為樣板和標杆,創作了大量的人體油畫。這些油畫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表達了現實生活中人性的欲望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的美好追求,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解放人性解放進而催生資本主義萌芽推動社會發展進程起到了積極作用。文藝復興被稱作是「開啟歐洲近代文明的裡程碑」。
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西方人體油畫形成了系統完善的理論體系,納入了官辦美術教育課程,成為藝術家樂於表現的重要題材,到19世紀,西方人體油畫進一步走向世俗化,並為社會民眾普遍接受,成為西方司空見慣的一種文化現象。
以上簡單陳述了一下西方人體油畫的形成發展歷史。可以說,我們現在看到的西方人體油畫基本上都是從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產生的,是已經定論的傳世經典名畫,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為什麼這些名畫在網媒發布時被打上了馬賽克呢?
我發現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贊成方有贊成方的理由,反對方有反對方的理由,雙方都是言之鑿鑿,各自說的都有道理。
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那麼複雜,也沒必要上綱上線引經據典去論證其對錯。因為從網媒到作者,大家並非不知道這些藝術品的來歷和價值,也並非不尊重藝術和藝術家,更沒有褻瀆藝術品的意思,也知道打了馬賽克會大大影響藝術作品的審美效果,也不是低估或質疑大多數人的審美素養和能力等等。網媒之所以這樣做,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因為它是網媒。
我們知道,網媒面對的不是某一個或某一些人群群體,它面對的是全社會和數以億計的讀者。這其中,男女老少,林林總總,形形色色,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各個層次的都有,各種品味的都有。做為網媒,不能不對此做一個全面的審慎的考量,網媒寧可做出一些犧牲,甚至被人誤解,也要把有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降低和化解到最小程度。這不是包容不包容開放不開放的問題,更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針對網媒實際採取的必要措施,也是不得以而為之的無奈之舉。即使在開放的西方國家,對有些藝術品包括人體油畫的公開發布也是有許多管制和限制的。
記得兩年前我在頭條發表了一篇涉及人體藝術的問答,文中配了兩幅著名的人體油畫。不料該文發布一小時後,我接到在同城一所中學當老師的一位同學的電話,她告訴我,她教的初三班裡這會兒有十幾個學生正拿著手機圍在一起,看著我寫的那篇問答指指點點呢!當時我心裡一驚,真沒有想到會有這種情況,趕緊把這條問答刪了。
從這以後,我每次發表有關方面的文章時都特別審慎,也理解了網媒對有些藝術品打馬賽克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