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接觸紫砂壺的新手應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器型?
選擇器型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在花樣繁多的紫砂壺器型中,哪些器型最為經典?
剛剛接觸紫砂壺的你,是不是正在糾結這些問題?
宜興紫砂壺自誕生之日起,千萬種壺型被創製,其中每種壺型都擁有其獨特之美。世人更是讚譽其「方非一式,圓不一相」。那麼,如何在這麼多壺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流傳於世的千萬種壺型,其實都可以歸入三大類,即光器、花器、筋囊器,或稱光貨、花貨、筋紋貨。也有人將這三類稱為幾何型、自然型和筋紋型。選擇自己喜歡的紫砂壺種類就可以啦!
光器一般是以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等幾何體為造型,壺身光潔素雅,一般不加花飾。此類造型講究立面線條和平面形態的變化,注重壺身與蓋、把、鈕、流等各部件的和諧統一。
光器根據參照幾何體的不同,一般分為圓器、方器兩大類。
圓器顧名思義,就是以圓潤的曲線變化造就的紫砂壺。造型講究「均、正、圓、穩」,並要求骨肉亭均,圓中有變,每種形態的蓋、嘴、把、足,鈕之間相互協調,整體造型感官要珠圓玉潤、雋永耐看。按照一般形狀,有圓壺,扁壺和直筒壺等,是最常見的幾何形體。
老紫泥制掇球壺
圓壺一般是腹部為圓形或接近圓形,常見的有掇球壺、西施壺;扁壺一般指壺腹扁圓,款式較多,常見的有漢扁壺、扁腹壺;直筒壺的壺身為圓筒形,配以金屬制提梁,常見的有洋桶壺。
象牙白段泥制西施壺
方器則是以方體或變形形體為造型的紫砂壺,有「方中寓圓」之說。通常講究輪廓線條分明、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以直線、橫線為主,曲線、細線為輔。器型的中軸線、平衡線要準確、勻挺、富於變化。要做到「方中寓圓,方中求變」。
按照一般形體,可以將方器分為四方壺、六方壺、八方壺,在每種壺中,又會以其造型的變化,衍生出更為細分的壺型。
原礦青烏金泥制四方壺
四方壺,既有規整的,也有變體的。規整的四方壺,全由直線構成,壺身呈正方形,又稱「方壺」,比如亞明四方壺;變體的四方壺,不完全由直線構成,或是在加寬或變高的同時做縮身、鼓腹、圓角等變化,比如漢方壺。
原礦段泥制六方壺
六方壺也有規整與變體兩種。規整的六方壺,一般呈六稜柱形,如六方貼花壺。不規整的六方壺一般採用壺身加高縮腹,或是壺身壓矮鼓腹兩種手法,如六方掇球壺。
原礦段泥制八方提梁壺
八方壺,常見的呈八稜柱狀,同樣有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區分。多見的八方壺為不規則的八方,如抽角八方壺。
花器,是指造型或塑造激發模仿自然界物體形態的紫砂壺,也被稱為「塑器」。它是除實用外,最具藝術鑑賞和把玩的器型。常見的花器有吉、祥、福、瑞四類。
原礦朱泥制魚化龍壺
以動物的外形為對象,仿照而成的紫砂壺,一般稱為「吉」,也作「吉獸器」。比如魚化龍壺、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極品大紅袍制梅花報春
以植物的枝幹、葉片、藤蔓為對象,仿製成的紫砂壺稱為「祥」,也作「祥枝器」。比如梅段壺、松段壺。以鼎、尊、鬥、筐為對象,仿製成的紫砂壺稱為「福」,也作「福物器」。
極品底槽清制南瓜壺
以植物的花朵、果實為對象,仿製成的紫砂壺稱為「瑞」,也作「瑞果器」。比如南瓜壺、佛手壺。
吉、祥、福、瑞四類交叉搭配,融會貫通,造就了無數集實用與觀賞於一身的傳世花器神作。
筋囊器是在基於傳統壺型創造出的一種花式造型藝術,將自然的瓜果形態、花瓣筋囊和紋理進行圖案化、規則化,用紋理將壺體均勻等分為若干份,講究整體的協調性和線條的流暢性,表現出強烈的韻律美。
極品大紅袍制菱花宮燈壺
筋囊器呈現通體流暢自然,整體造型紋理清新自然,每一個細節的塑造臻於完美,渾然天成。壺體的每瓣筋囊勻稱圓潤,尤其是口蓋部分合縫要嚴密,壺蓋轉動蓋上亦嚴絲合縫,壺體筋紋要疏密得體,稍有差錯都會影響整體造型。
珍稀墨綠泥制婉菱壺
發展到今天,筋囊器已經成為紫砂工匠們最愛的器型之一,其藝術價值與造型之美,與現代化的活力與靈動相得益彰,頗受現代人喜愛。
作為泡茶聖器,紫砂壺其實並不挑茶,什麼茶葉都能在其中綻放魅力。但想運用紫砂壺將茶的魅力釋放到極致,就需要細細研究一番!作為我們日常使用的紫砂壺,根據泡製茶葉的種類,也可以進行壺型的選擇。
作為紫砂壺中最為常見的壺型,圓器紫砂壺從誕生以來就備受大眾青睞。如今紫砂壺愛好者也幾乎人手一把圓器紫砂壺。但是不同的形狀,對於茶葉的選擇也是不同的。
秦權壺
高身小口的圓器紫砂壺比較適合泡發酵茶,比如紅茶選擇用這樣的壺型就能使茶香更加香醇、滋味更加醇厚,此類壺型最具代表性的有美人肩、秦權等。
原礦紫茄泥制扁腹壺
矮身大壺口圓器紫砂壺比較適合泡不發酵茶,鐵觀音和龍井等就可以在85度的溫度下充分展現茶特有的清香以及清爽滋味。此類壺型常見的有扁腹、石瓢等。
原礦石黃泥制石瓢壺
而圓器紫砂壺最為推薦茶葉當屬烏龍茶,因為烏龍茶的茶葉為卷球狀,圓形壺為其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足以令半球狀的茶葉完全舒展開,而且凹面的壺壁能夠讓水在壺中順流而轉,能夠溫潤的將茶與水相結合,更有利於茶葉的舒展。
段泥制四方壺
方器紫砂壺的內部角度較小,注水之後茶葉不易滾動,水流容易被壺內壁的稜角阻擋,因此不適合泡需要舒展葉片的茶。
六方壺
使用方器紫砂壺泡普洱茶,能夠使其陳味盡出。而且,在方器紫砂壺內加以高溫衝泡,會讓普洱茶散去其悶、雜、沉的味道,讓茶葉從陳化中甦醒過來,展現出普洱茶的最佳品質。
看完以上兩部分的介紹,有些壺友會說:「器型分類、泡茶種類真的太麻煩了,有沒有什麼壺型是大家都愛的,而且又好看有實用?」當然「有」!
在紫砂壺發展的數百年裡,誕生了不少集美觀與實用於一身的經典壺型,這裡就著重介紹五款!
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紫砂工藝大師徐友泉之手的西施壺,圓潤豐腴,截蓋短嘴倒把,圓珠形壺鈕,極盡簡約卻渾然天成。
原礦大紅袍制西施壺
西施壺是紫砂壺型中,唯一以女人名字命名的壺,正如這撩人心弦的名諱一般,西施壺型也形神兼備。壺鈕圓潤飽滿,俊俏立於整個壺的最頂端,似少女高高挽起的髮髻。以截蓋而制的壺蓋鋒利不割手,壺流短小含蓄,含蓄俏皮似豆蔻少女的櫻桃小嘴。壺把含蓄垂下,長發瀑懸般斜搭,又似美人柔軟纖細的腰肢,曼然彎下。
象牙白段泥制西施壺
泡茶把玩間,盡享妙不可言之感!
關於石瓢壺的起源,有人說是陳曼生在溧陽任知縣時,見到一個拿著石器行乞的乞丐,曼生見那石器造型獨特、外觀古樸,便將其買下,並將形狀加以多次修改,最後做成石瓢壺,並題之「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流傳至今。
民國綠泥制石瓢壺
石瓢壺的壺身極盡簡約,兩條曲線便可概括:一條從上到下,壺口延伸至壺底;另一條從壺把到壺流,掠過壺腹的隆起,剛中有柔。而且壺身整體剖面呈規整的三角形,上斂下放,重心下沉,壺腹雖鼓卻不虛肥,有肉有骨,和順有勁。
其壺蓋一般為平蓋,蓋面到蓋沿的線條過渡呈自上而下的緩坡設計,流暢而不突兀,壺鈕為橋形鈕設計,是整把壺的制高點,慢慢向兩面延伸,形狀也漸漸變寬,與蓋的結合處形成三分之二的橢圓形。
極品紫泥制石瓢壺
石瓢壺器型簡單質樸,因為其外形與創製者,更是成為了「文人壺」的代表。一把風度翩翩的石瓢壺握於手中,爽朗與大氣頓時油然而生……
掇球壺是由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川埠上袁村(現丁蜀紫砂村)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創製。由於其通體與球形相關,且完美詮釋了「黃金分割比例」,有著「壺中之王」的稱號。
老紫泥制掇球壺
透視掇球壺的壺身,是一個滾圓的球,該球的球心端正的位於壺腹的位置上,如此的設置使壺身更為挺拔俊秀,壺的其他部分也正是基於此延伸開來。
老紫泥制掇球壺
壺肩到壺口有一個圓潤流暢的過渡與銜接,壺口與壺蓋相接處有較為硬朗的線條承接,整個壺蓋的基礎也在於此。壺流必須採用一彎流,而且口略小,根部羅達,自然的從壺身延伸上去。壺把的安置在與壺流對稱的同時,從壺肩開始延伸,逐漸由粗變細,延伸至壺下腹回歸壺身,整體行雲流水、通暢練達。
掇球壺的絕美外形,決定了其流傳的廣泛程度,任何場合都能夠輕鬆駕馭。經過一天的辛勞後,在如此美器中泡製一壺茶,品味著茶湯的濃鬱,感受眼前茶器的絕美,是何種享受!
由「文人壺」創始人陳曼生創製的井欄壺,從誕生之日起,便成為無數壺友追捧的對象。
井欄壺,顧名思義是仿照井欄的樣子所創製。井欄壺圓筒狀的壺身由舒展飄逸的弧線圍成,線條圓潤有力,透露著些許方正的意味。壺腹微微隆起,與井欄的腹部如出一轍,而底圈弧線較大的設置,使壺身整體豐挺飽滿。
陳曼生制井欄壺
平視井欄壺的壺蓋,嵌蓋設置使之與壺身融為一體。自壺肩到壺鈕,呈逐漸遞進上升狀。
如今常見的井欄壺蓋上通常有一道圈紋,像是投進井中的小石子,蕩起陣陣漣漪。設於壺蓋最高位置的壺鈕,似縮小的壺身倒置,上大下小的設計與壺身下豐上斂的形態完美呼應,在使用中也不易脫手滑落。井欄壺多採用飛把,盡顯飄逸之感,同時由壺身延展出的壺把略微下垂,搭配外側的水波般的上揚線條,看上去十分舒服。井欄壺的壺流一般採用一彎流,壺肩延伸出的壺流線條逐漸變細,整體憨厚圓潤,滿足審美的同時出水爽勁。
井欄壺日常用來泡茶,茶湯就像井中的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古時文人取此含義,將井欄壺放在書案上,以此來時時提醒自己,學識也是人生必備之水,應如井水一般永不自滿、時時汲取,才能夠修身養性,得成大器。
德鍾亦名鍾德,鍾者,樂器也,禮樂為用,鍾音之器為王禮頌。尊道貴德,是以頌德。德鍾壺,是邵大亨所創光素造型紫砂壺中的一件佳器。
原礦紫泥制德鍾壺
德鍾壺雖沒有華麗的外表,卻以樸素的自然形態、簡潔明快的線條詮釋出獨特的造型語言,使之成為具有高雅脫俗、獨具魅力的藝術精品。
壺身造型取自「盅」型,圓型平紐與器身形似,直流、耳型鋬,有清正直諫君子之風度。壺肩線條圓轉,過度極其自然,鋬流根部與肩線自然結合,各自延伸化轉,呈疏朗大氣之韻。靜默交流,心生如此之嘆:「涵光華於樸厚,寄風雅於平常,此尊寶器乃我中華謙謙君子之化身也」。
原礦石黃泥制德鍾壺
中華文化,以儒家為主流,修身立德,兼濟天下。德鍾壺不僅是邵大亨藝術水平和人格魅力的證明,也是儒家文化的彰顯,壺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器皿本身,自誕生之日起,就享有「壺中君子」之美名,深受世人推崇。
了解了這些選擇紫砂壺的方法,您還有什麼問題呢?歡迎評論或私信,我們將第一時間解答您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