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器型|壺之王者——秦權壺

2020-12-11 騰訊網

秦權壺,顧名思義,便是摹秦代之權為形製作的紫砂壺。始皇帝一掃六合,兼併天下之後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新法度來鞏固政權,其中統一度量衡便是一項重要舉措。衡器是其時的計量用具,亦稱權,秦權之名便來自於此。

秦權壺的來源

最早秦權壺採用的是環耳形把手。後來不知何人所為,改成了龍形把手。龍之於中華文化,有著數不盡的故事。《山海經•海內經》中說,禹的父親鯀,為了給百姓治水,私自竊取了上天的息壤,被天帝殛殺於羽山之野,終年不見天日,只有叫做燭龍的神龍,口銜蠟燭,帶來一線光明。秦權為壺,氣量恬然,堅強不屈。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顧老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模範。

誰最早創製了秦權壺,到目前為止還不得而知。但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協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採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幻想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味。最早秦權壺採用的是環耳形把手。後來不知何人所為,改成了龍形把手。龍之於中華文化,有著數不盡的故事。

秦權壺型

「秦權壺」壺形似稱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以移動的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和後世的砝碼。

「秦權壺」仿秦權而制:壺形似鍾,穩重沉著。壺身高聳,上部收斂,自然流暢。流向上微,屈力十足,流而有勁。環耳形把手,不矯不揚。嵌蓋微鼓,沿蓋相合,渾然一體。鈕似橋頂,應信權之系耳。壺底內凹,樸素敦厚,古雅大方。

秦權壺為紫砂經典傳統器型之一,作者將中國古代的秦權錢與紫砂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整體造型設計為秦代貨幣秤砣的樣式,構思精巧,器型大氣。

秦權壺的寓意

秦權,有王者風範,不怒自威,猶如六合在握,穩守金湯,實乃壺之王者。秦權,俗稱「秤砣」,既實實在在,又有分量,承擔著檢測分量輕重的標準權。將古代的「秦權」與紫砂巧妙的結合在一起,設計了充滿霸氣的秦權壺。《漢書》稱:權者,株、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權,然後知輕重。又衍生出權衡、權利、權時、權威、權柄、權貴,甚至權術。而秦權,更比古往今來所有的權更有衡器之外的歷史、文化內涵。

鑑賞秦權紫砂壺的時候,要把握其整體上的大氣和美、古穆沉靜,線形流暢自然、力到十足。然後是壺鈕,壺鈕對整個壺形很重要,既要壓的住壺,又不能把壺壓死,鈕和壺蓋、身筒過渡要自然和暢。其次是壺把,壺把的內圍轉折要能展示出壺的剛勁有力。後面是銘,紫砂壺上的銘文,因為形制面積所限,不可能有較長的歌詠,一如繪畫的題跋,多是經過精心構思的辭章、短句、詩詞,言簡意賅,特別講究藝術品位和文學性。

【完】

相關焦點

  • 追壺人:紫砂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
    紫砂壺從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到現在,經歷了無數的起起伏伏,紫砂壺型更是浩如煙海,不可計數,在無數的紫砂壺壺型中,有這樣一批紫砂壺的壺型,傳承至今依舊受到無數人的喜好。紫砂壺壺的經典壺型有哪幾種?井欄壺傳統的器型,因其古樸沉穩深受人們喜愛,整體線條凝練,恰到好處,耐人尋味。圓中有方,簡約大氣的壺型極具韻味,古雅高潔之感。德鍾壺同樣是清代邵大亨所創的壺型,整體端莊穩重,比例協調,架構嚴謹。
  • 小華說紫砂壺:「秦權壺」的寓意在何處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紫砂壺當中的許多造型,實際上都是從生活出發,從人的實際生產生活活動中獲得靈感,進而提煉出形體,「秦權壺」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所以秦權壺是從秤砣的形狀演變而來的,跟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於是久而久之就衍生出了種種更多的含義。從造型上看,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意象萬千,相傳最早時候的秦權壺的壺把是耳環形的把手,後來衍生出了龍形的把手。龍對於中華文化可謂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後世之人又將其加以簡化,逐漸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 壺之王者:秦權壺名稱的由來
    秦權: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龍之於中華文化,有著數不盡的故事。另外,在大禹治水過程中也得到了應龍的幫助,進而奠定了夏朝建立的基礎……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顧老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 紫砂壺非常流行的器型,你手裡有幾款
    紫砂壺造型之美,器型不知凡幾極為豐富。今天小編跟大家聊一下哪些紫砂壺是歷史上非常流行的。西施壺西施壺,顧名思義:應該和西施一樣美,或者說這種壺的靈感來源於西施。石瓢壺,此款為紫砂茗器中經典款式,後經多人改良,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紅華石瓢,漢棠石瓢等,但最終萬海歸宗,同出一源,此款應為曼生所創十八式之一。
  • 從度量器到紫砂,穿越千年的壺之王者有怎樣的故事?
    秦權壺是仿照秤砣的外型而構思的紫砂壺。 秦權壺的寓意 秦權,有王者風範,不怒自威,猶如六合在握,穩守金湯,實乃壺之王者。 秦權,俗稱「秤砣」,既實實在在,又有分量,承擔著檢測分量輕重的標準權。
  • 如何正確欣賞秦權壺?
    玩壺有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們,對於紫砂壺的泥料和器形都會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傳統器裡,有些器形更是被大家廣泛接受,而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秦權壺。 有些新手朋友在看秦權的時候,會說這個壺型,是不是底部太圓了,是不是壺嘴不好看?其實還是因為大家對於秦權不夠了解。
  • 紫砂壺十大經典壺型 你認識幾個?
    紫砂壺的款式很多,各種壺型算下來有數百種之多,這也是在挑選紫砂壺時,很難選擇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在這些紫砂壺器型之中,數百年來,始終受愛好者歡迎和喜愛的,我總結了十種。今天給你說一說,可能與你在網上看到的不太一樣。
  • 那些最耐看的紫砂壺型,你能說出幾個?
    紫砂壺的壺型千萬,每天都有朋友在糾結紫砂壺的哪個壺型好,也有不知道有哪些壺型的朋友,所以今天欣兒就在壺型這個問題上,跟大家一起討論。其實啊,紫砂壺自明清以來的發展,誕生了千百種壺型,其中最耐看的,也是最經典的,這些壺型流傳數百年,至今還是壺友們最愛的造型。例如西施壺、石瓢壺、德鍾壺、仿古、井欄等等,這樣基礎簡單的壺型是每個紫砂藝人初學都會製作的。而越是簡單的紫砂壺,要做好、做精更是不容易。
  • 紫砂壺按壺型可分為哪些?紫砂壺三大器型介紹
    玩壺的樂趣,一部分也莫過於此。 但無論它的造型如何千變萬化,卻離不開壺身,壺蓋,壺鈕、壺嘴、壺把、壺底這些個元素。紫砂泥料有大類的劃分,紫砂壺的器型有嗎? 當然有,接下來砂軒就來向大家介紹介紹紫砂壺的三大器型。
  • 「紫玉金砂」——紫砂壺的款型之美
    壺型制沉重紮實,有種不妥協的硬漢風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態。以交融而又諧調之態漫流的幾種色彩,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內質。「德鍾」壺型為鍾,「德」是修辭,並以邵大亨的德鍾壺最具代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泥色紫潤,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 紫砂壺經典傳統器型講解之—德鍾壺
    如此造型的砂壺,其稱謂大致 有:德鍾、鍾德、德中、中德之名。究竟哪一種稱呼才是正宗?」。當下壺界尚未有定論。宜興紫砂壺的命名,尤其是一些傳統壺式,同一壺式其名之多,亦令痴壺 者迷。面對壺名,「曲解」其意,似乎也有味外之味,隱隱彰顯中華語言的藝術與文化內涵的博大。此尊大亨德鍾壺,泥色純一,莊重儒雅,質樸大度,沉穩周正, 圓潤涵光。
  • 想買紫砂壺卻不會選器型?看這,就夠了
    剛剛接觸紫砂壺的新手應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器型?選擇器型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在花樣繁多的紫砂壺器型中,哪些器型最為經典?剛剛接觸紫砂壺的你,是不是正在糾結這些問題?,其中每種壺型都擁有其獨特之美。紫砂壺型,萬變不離這三類流傳於世的千萬種壺型,其實都可以歸入三大類,即光器、花器、筋囊器,或稱光貨、花貨、筋紋貨。也有人將這三類稱為幾何型、自然型和筋紋型。選擇自己喜歡的紫砂壺種類就可以啦!
  • 紫砂壺的名字應該這麼叫!(附紫砂壺器型大全)
    有人會問,器型那麼多,怎麼記得住啊!同時還可以加上高矮、大小進行區分,如高僧帽、大合梅等等;至於印包壺、秦權壺、柱礎壺等則完全根據紫砂壺所仿製的器物直接命名。造型飽滿,大方得體,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仿佛合為一體,沒有空隙,用手撫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溫暖。美人肩作為傳統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來,是一款經典器型,同一種器型在不同的工藝師手裡能夠表現出不同的神韻與氣韻來,以古代美人的肩線及豐腴美妙的曲線,幻化出動人心弦的壺形。
  • 紫砂壺器型|形態迷人,賞心悅目的美人肩壺
    美人肩紫砂壺 被譽為「紫砂壺三大美」之一,可以想見美人肩紫砂壺形態有多迷人。美人肩紫砂壺直至今日仍然符合大眾的審美,這種紫砂壺值得每一位壺友與工藝師細細欣賞與品鑑。
  • 紫砂壺的造型之圓柱形,有多少種呢?
    ◆◆◆ 井欄壺   此款紫砂壺造型來自於古井,壺身基本形為扁圓柱體,形為直腹,圓肩,寬口,短彎流,圓把,壓蓋,橋形紐。蓋面小於壺口沿,井欄的形,完整地表現出來。此壺造型簡潔、規整、無任何多餘的修飾。   ◆◆◆ 德鍾壺   德鍾,壺型為鍾,德是修辭,最俱代表的作品便邵大亨的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
  • 紫砂壺器型|德鍾壺
    「德鍾壺」實際上是一款十分傳統的紫砂壺型,其首創者是清代壺藝大師邵大亨。此壺作為大亨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型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泥色紫潤、簡潔質樸,達到了紫砂傳統造型技藝的巔峰。一洗清季繁縟習氣,頗具大亨遺韻。
  • 這5種紫砂壺認出2種就是高手,你是幾級發燒友?
    據說以下紫砂壺的器型,能叫出來2種就是高手,你要試一下嗎?這些器型你認識嗎?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鑑定》一書中也說:「梨壺——因造型類似梨而得名。元代始燒造,其後歷明、清兩代,經久不衰。」因而梨形壺自古便有之。
  • 紫砂壺愛好者五一福利,紫砂壺花器壺型圖譜大全
    竹段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典壺型,壺身採用的是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的壺身,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壺亦清高。昔有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板橋竹石圖數幅,以達文人之意。今竹寓於壺,更顯清雅。時而似有古風輕輕徐來,時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來。
  • 紫砂壺—紫先生:淺述紫砂壺器型的歷史演變
    而對於紫砂壺的歷史發展,由於中國曆朝歷代的發展以及其自身的社會背景和審美,導致紫砂壺的器型也隨之變化。今天紫先生就帶大家來簡單了解下關於紫砂壺器型的歷史演變。紫砂壺的器型從形態來分,紫先生將其分成了三大類,也是相對於其他極為盛行的。
  • 紫砂壺經典壺型供春壺、石瓢壺、西施壺
    後有幾個好奇的村民隨他來到附近的青龍山黃龍山腳穴中掘出的泥土,「果備五色,爛若披錦」,選便是其後燒制紫砂器的原料——紫砂陶土其土具有砂性製品燒成後,又主要呈紫紅色,紫砂之名由此誕生。紫砂壺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器型何止萬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經典造型的壺。這些經典壺式自其創製後,就成為各時代壺藝家們喜歡製作的品種,並不斷衍生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