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欣賞秦權壺?

2021-01-08 騰訊網

玩壺有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們,對於紫砂壺的泥料和器形都會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傳統器裡,有些器形更是被大家廣泛接受,而我們今天要聊的,是秦權壺

有些新手朋友在看秦權的時候,會說這個壺型,是不是底部太圓了,是不是壺嘴不好看?其實還是因為大家對於秦權不夠了解。

秦權這個器形如今市面上常見的還是顧派的樣,即顧景舟先生所制秦權的款式

▲顧景舟款 秦權

秦權壺,顧名思義,便是摹秦代之權為形製作的紫砂壺。

始皇帝一掃六合,兼併天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新法度來鞏固政權,其中統一度量衡便是一項重要舉措。

衡器是其時的計量用具,亦稱權,秦權之名便來自於此。

▲八斤秦權

無論是八斤秦權還是如今的秦權壺,都可以看得到,其本身就不是直方的,即便看上面的顧款秦權,也可以明顯看到其收底是混而內斂的,並非直壁,這與洋桶的壺身有明顯區別。

▲顧款秦權壺身線條

所以認為秦權太圓了的朋友,實際上是對於器形的了解還有所欠缺

我們前面有說到,如今大家看到的多是顧款秦權,而實際上秦權的款最早並不是如此。

在景舟先生改樣之前,清代之秦權是有明顯不同的,除了身筒較瘦高之外,流把更為特別。

▲汪寅仙摹古秦權,顧老題銘。

清代秦權的壺流更為撇出,挺上而無掇下,其次是流把為長寬細把,並無帶飛的處理,可以和景舟款有明顯對比。

而顧老的秦權則是根據清代申錫所制秦權而改,申錫所制秦權便是帶飛的處理,但是也可以看到其壺身和壺流的處理也是不同的。

▲申錫款秦權

而想要深入了解秦權的話,還是需要多比較壺型把握,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後,才會去更好的看架子。

關於秦權壺的不同點就介紹到這裡。

如果有其他意見和建議,都可以在文末留言與我交流。

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秦權壺的前世今生!
    「秦權壺」壺形似稱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以移動的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和後世的砝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度量衡器,計量單位,名稱極不統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統一度量衡器,就是其中之一。
  • 談劍鋒 · 秦權壺賞析
    壺|作者:談劍鋒 / 編號:78680泥料:大紅袍 / 容量:210cc細節談劍鋒《秦權壺》此壺形似秤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秦權壺》。獲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金獎2010年4月《秦權》參加抗旱賑災義拍,並全款捐獻2010年8月論文《紫砂光器之美》發表於《中國農村教育陶藝》、2010年11月《漢扁》獲第十二屆中國工藝美術金獎2011年《大江南收藏》為其作專題報導2011年5月論文《如何識別全手工
  • 經典紫砂排行榜:NO.4 秦權壺
    秦權壺作為度量衡秦權的仿生壺,是紫砂匠人對秦權價值的讚頌。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讓秦國各地在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上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給當時的商業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為秦國統一貨幣,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權的推廣無疑是秦始皇功績薄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對於玩壺的人來說,秦權壺無疑是一把名副其實的帝王紫砂。
  • 大權在握 衡量六合——秦權壺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說的就是秦權壺。"秦權壺"壺形似稱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權"俗稱秤砣、秤權,權,然後知輕重,承擔著檢測分量輕重的標準權。《漢書》稱:權者,株、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權,然後知輕重。
  • 紫砂名人坊~《秦權壺》
    壺名:秦權壺泥料:家藏黃龍山原礦老紫泥容量:320cc作者:蔣惠娟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實力派制壺名家。裝飾.彩繪:張小嶺(又名陶嶺,當代最受歡迎泥繪名家,業界翹楚)此壺以紫砂經典造型之一秦權壺造勢,加以泥繪工藝裝飾。觀此壺,泥色醇厚,砂碩隱現。壺體線條明淨爽朗,自然圓潤,端莊之中不乏輕柔,口蓋平整嚴密,蓋上一頂橋鈕,古意立現,流、把前後呼應,舒展平穩。
  • 紫砂壺器型|壺之王者——秦權壺
    秦權壺,顧名思義,便是摹秦代之權為形製作的紫砂壺。始皇帝一掃六合,兼併天下之後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新法度來鞏固政權,其中統一度量衡便是一項重要舉措。衡器是其時的計量用具,亦稱權,秦權之名便來自於此。
  • 壺之王者:秦權壺名稱的由來
    誰最早創製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採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桃源賣茶,以壺為秤。
  • 小華說紫砂壺:「秦權壺」的寓意在何處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紫砂壺當中的許多造型,實際上都是從生活出發,從人的實際生產生活活動中獲得靈感,進而提煉出形體,「秦權壺」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所以秦權壺是從秤砣的形狀演變而來的,跟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於是久而久之就衍生出了種種更多的含義。從造型上看,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意象萬千,相傳最早時候的秦權壺的壺把是耳環形的把手,後來衍生出了龍形的把手。龍對於中華文化可謂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後世之人又將其加以簡化,逐漸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 江壺客棧丨杏花春雨江南,茶陶仙洲陽羨(秦權壺)
    「秦權壺」壺形似稱砣,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所用稱之權為形而得名。「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以移動的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和後世的砝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度量衡器,計量單位,名稱不統一。
  • 俞有君-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秦權壺》 原礦紫泥
    俞有君-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秦權壺》 編號:82947泥料:原礦紫泥 容量:250CC師承省大師顧冶培,竹編設計,工藝難度大,非常耐看,性價比很高
  • 如何正確的欣賞中國畫,謝赫的六論法你需要了解和掌握
    如何正確地欣賞中國畫,謝赫的六論法你需要了解和掌握文/華勇我們時常在看一幅中國畫的時候,想要能夠去欣賞它,往往只能說出好與不好,卻說不出來哪裡好。01一般人欣賞畫作的方法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該如何欣賞畫作呢,是與實物像不像,還是掌握畫中的寓意呢。
  • 如何正確的欣賞美女才是君子所為,真正的美充滿了陽光純潔味道
    如何才是正確的欣賞美女的方式呢!首先得從對美女的形容詞說起!中國古人就無數充滿詩意的詞彙用來形容美女!欣賞美女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欣賞的像個君子,不要做流口水的豬哥!別擦,我說的就是你!哈哈哈!
  • 如何辟穀的正確方法
    核心提示:如何辟穀的正確方法其實就在平時不能吃一些五穀雜糧,在這個季節也要注意,不能吃太多的東西,就會讓人身體裡面堆積的脂肪變成熱量,這樣能夠供給身體所需要的熱量,最終達到不錯的減肥效果。在減肥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瘦身效果,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方式才行。
  • 如何欣賞書法藝術 (10)
    如何欣賞書法藝術(10)——了解、認知作者及體味其藝術思想宋鳳洲 / 作者2019.1.30書法欣賞,是面對作品的觀察、揣度和研究,是以自己的審美觀和審視角度對作品的看法明了越多,欣賞和把握就越準。作者身世對其作品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貧窮的家庭,可能激勵其改變生存環境的決心,可能鍛鍊其性格的堅強。或許也是造成作者委婉和懦弱性格的生長條件。而且,由於經濟力量的不足,對於書畫的學習,更多的可能不是手筆的實踐,或更傾向於眼睛的觀察和腦子的記憶。這種人,如果不是天生手巧,以後的作品,可能少了些精細和熟練?
  • 如何正確看待成功與失敗?
    如何寫讀書筆記,請參考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我寫的書評「為什麼你讀那麼多書,收穫卻那麼少?」 以及陳慧欣欣寫的書評「如何打造乾貨十足的靈感筆記本」 在讀書筆記以及思考這一塊,她就是大牛。二,作者韋特利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與管理專家,同時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勵志演說家。
  •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古詩詞詩句欣賞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南郭居士中華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在這個詩的王國,幾千年來,詩歌一直是文學史的主流,從遠古至近代詩歌不知其千千萬萬,雖然因種種原因失傳了許多,但保存下來的仍可說是浩如煙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
  •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關於古詩詞詩句的欣賞
    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上篇)●南郭居士中華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而關於如何欣賞和解析古詩詞這個問題,如果回答要全面一些,我想至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如何欣賞古詩詞中的詩句;第二是如何解析一首完整的古詩詞;第三是如何解析某個作者的古詩詞。因此我將其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來講,下面是第一部分內容。
  • 不懂書法的人,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
    如何欣賞一幅書法作品,這不僅關係到一個人能否領會書法藝術的美妙,同時也是其藝術修養的體現。如果不是書法從業人員或書法愛好者,相信大多數人看到一幅作品,只能籠統地覺得這字很好,卻不知道好在哪裡。今天的這篇文章旨在為大家提供賞析一幅書法作品的具體方法。 未入門:感覺不到一幅書法作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