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砂壺筋紋器

2020-11-22 騰訊網

陶瓷成型和裝飾中,筋紋效果的出現,可以追溯至唐代,甚至更遠。人們取法於梅、蓮、海棠、菱花、蔬果等自然物態和青銅、玉器的造型來仿製陶瓷器皿,這種源於自然的優美的「點、線結合」,「面體切割」在紫砂創始階段,就得到人們的青睞和讚賞。數百年來,對它的追求和推崇,引起了藝人和壺友間強烈的共鳴,製作者刻意求新,欣賞者推敲玩味,促進了筋紋效果與製作技巧的日臻完美。縱觀紫砂藝術的古秀新葩,筋紋效果確以那壁立千仞的整肅;行雲流水的從容;花枝搖的和順;恰如其分的均等和吞吐自如的變化為紫砂藝術的發展和開拓起到了承上啟下,推波助瀾的作用。

宜興紫砂筋紋器 ( 俗稱筋瓤貨 ) ,為紫砂茗壺造型體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它與紫砂光貨素器 ( 俗稱光貨 ) ,紫砂花貨塑器 ( 俗稱花貨 ) ,並存於世,相互輝映。它造型創作理念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紋理,經提煉加工創作。如瓜稜、菊花、玉蘭和水仙等。規則的紋理組織,等分勻衡,齊整協調,線條順暢,自然明快,具有強烈的節奏韻律美。是茗壺造型藝術中具有代表性、形制豐富、影響較大的門類之一。

紫砂筋紋器型制殘片最早見於宜興丁蜀鎮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器皿,歷經宋、元及明代早期無數陶工的開掘,並逐漸演變,在明代中期以無名氏陶匠為先導,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徐友泉等為傑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宜興陶器圖譜》所錄《砂壺考》云:「鄧秋板砂壺全形拓本,刻大彬菱花式壺,工巧有致。大彬二字楷書款。」《菱花式壺》以對稱菱花瓣為造型特徵,陰陽交間,凹凸分明,十二瓤紋清晰端正,制工亦十分嚴謹,可謂是明代時大彬所創製的筋紋器代表作。

關於紫砂壺筋紋器

清朝以後形制隨時俗而改變

紫砂筋紋器至清代,隨著時尚習俗的改變而改變形制,「菱花」、「合菊」、「半菊」、「菊瓣」、「葵式」、等成為常見形式。無論是方型、圓型、混合型,均用筋紋組成線條,蓋與口瓣瓣相吻,筋紋表達從蓋頂端放射到蓋口,再舒展過渡至壺體,直至壺底,貫通一氣。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腫。

清初陳鳴遠的《四足方壺》仿古代青銅盉而成,是一件演化變異的筋紋器佳作。

清中期邵大亨的《八卦龍頭一捆竹》將紫砂筋紋器的創作推向一個嶄新的局面。此壺極富中國傳統文化意韻,將易學哲理巧妙地構思於紫砂壺上,發展了筋紋器的形制理念。

筋紋器代表作《水仙壺》是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之作,該壺從壺鈕至壺蓋、壺蓋至壺身、壺身至壺腳再至腹底,內外一致,寓意吉祥。

現代紫砂藝人中也不乏筋紋器高手,如顧景舟關門弟子葛陶中製作的菊瓣壺,可謂是「型、氣、神」俱佳,32瓣菊可謂難度之高也。以及高工沈建強,其《小英雄壺》是根據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喻壺108條筋瓤,《飄菊壺》根據秋季菊盛開隨風飄動的自然景色構思而成。

關於紫砂壺筋紋器

紫砂筋紋器造型作為紫砂造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門類之一,優良傳統應該繼承發揚,並在繼承發揚的基礎上立足於創新。這樣,才不致於使優良的傳統技藝失傳、直至湮沒。也只有在發揚光大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紫砂筋紋器新作新品新款才能不斷湧現,紫砂藝術才能繁榮,才能使紫砂事業進一步向前推進發展。我們高興地看到,紫砂筋紋器新品新作不斷湧現,紫砂筋紋器作者隊伍亦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收藏者、消費者對紫砂筋紋器的認識、理解、興趣不斷提高,這是十分可喜的,亦是大有可為的。紫砂筋紋器造型型制必將發揚光大,必將推陳出新,必將重塑輝煌,這是必然的,亦是可行的。優秀的傳統經典融入現代創作潮流,也必將為紫砂筋紋器注入新的動力,將紫砂筋紋器推向新的發展空間,使紫砂筋紋器永載史冊,萬古流傳。

相關焦點

  • 王寅春,紫砂筋紋器流派的一代宗師
    王寅春,當代宜興紫砂壺名家 12歲以制壺名工金阿壽學藝,民國二十四年(1935)在上海仿製古代紫砂製品,從中鑑賞到歷史上較多名匠佳作,這對他以後的紫砂創作有很大裨益。
  • 紫砂壺—紫先生:玩壺人一定要有一把筋紋器
    筋紋器,最早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的董翰,他首創的菱花式壺的壺蓋已然有了筋紋的效果。像時大彬大師的玉蘭瓣壺就是當時筋紋器的經典代表,也是現如今時大彬大師留存於世的筋紋器的代表。筋紋器的筋紋常見的有三、六、九、十二、十八、三十六等分別,這些筋紋可橫可豎,變化分割,又可以迴旋曲線,做出不一樣的曲線之美。
  • 紫砂壺—紫先生:韻律之美筋紋器
    之前紫先生的文章已經有聊過花器、方器的一些製作工藝與手法,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聊聊極具線條美感的筋紋器。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筋紋器是什麼,筋紋器又稱筋囊貨,它是紫砂壺造型中獨樹一幟的一種表現形式。
  • 筋紋器佳作 | 時大彬、陳鳴遠、顧景舟3位紫砂巨匠的技藝超乎想像
    筋紋器佳作。筋紋器,是紫砂壺的三大器型之一,將自然界中的瓜稜、花瓣、雲水紋等形體分為若干等分,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納入精確嚴格的設計當中,是其基本要求。自唐代以來,盛行用金銀等製作瓜稜式酒器,直至明萬曆年間紫砂初盛期,也多採用筋紋器造型。筋紋器砂壺,是明末紫砂器的重要形制之一。
  • 紫砂壺—紫先生:筋紋器的內開與外開你知道是什麼嗎?
    今天紫先生要和大家聊的是關於紫砂壺的內開與外開這兩個名詞,一般基本是出現於筋紋器之上筋紋器是指以線條為基準,縱向,橫向,旋轉等等手法形成的紫砂壺型。可縱橫變化分割,亦可作迴旋處理,其口蓋須能互相置換,平整和縫,且壺內、蓋內與壺外筋紋一致。
  • 匯聚古今筋紋佳作 | 50款紫砂筋紋傳器
    筋紋器,是紫砂壺的三大器型之一,將自然界中的瓜稜、花瓣、雲水紋等形體分為若干等分,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納入精確嚴格的設計當中,是其基本要求。這把玉蘭花瓣壺是明代紫砂筋紋器的傳統經典之作,也是目前存世的時大彬作品中的筋紋器的代表
  • 宜興紫砂壺基本壺型都不知道還敢說自己玩壺?
    當然,不管你喝不喝茶,只要你能在看見一隻壺的時候,說出它的器型,那在大家眼裡你絕對是一個有文化有深度的人呀!畢竟紫砂壺就是這麼有內涵~紫砂壺作為重要的飲茶器具,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採用特殊的紫砂泥材料和獨特的成形技藝使其具有具體的形式、豐富的內容。
  • 正器紫砂|王世平 · 生命的律動《菱歊》
    正器紫砂典藏:菱歊菱歊壺以筋紋勾勒出壺身,生動、流暢的線條變化形似優美的花瓣,要求工藝極高。菱花筋紋自蓋面中心出發,線條自然流瀉,經過壺蓋、壺身,收於壺底,收放自如,規整精細。正器紫砂典藏:菱歊壺蓋與壺底皆為菱花形態,卡蓋嚴絲合縫且流暢通順。
  • 中國紫砂茶壺的分類
    按其不同類型,大體可分為圓器、方器、仿真器、筋紋器和其他器型。在紫砂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各類造型均有生產,歷代名師巧匠,都擅長製作某類造型,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方器壺具,口、蓋處理十分嚴格,傳統的「四方壺」、「六方壺」、「八方壺」和「僧帽壺」等,都為方器造型的典型作品。
  • 想買紫砂壺卻不會選器型?看這,就夠了
    紫砂壺型,萬變不離這三類流傳於世的千萬種壺型,其實都可以歸入三大類,即光器、花器、筋囊器,或稱光貨、花貨、筋紋貨。也有人將這三類稱為幾何型、自然型和筋紋型。選擇自己喜歡的紫砂壺種類就可以啦!選擇壺器,也可從所泡茶葉入手作為泡茶聖器,紫砂壺其實並不挑茶,什麼茶葉都能在其中綻放魅力。但想運用紫砂壺將茶的魅力釋放到極致,就需要細細研究一番!作為我們日常使用的紫砂壺,根據泡製茶葉的種類,也可以進行壺型的選擇。
  • 紫砂壺分類方法主要有三種
    筋紋型:筋紋菱花壺俗稱「筋椰壺」,是以壺頂中心向外圍射有規則線條之壺,豎直線條叫筋,橫線稱紋,故也稱「筋紋器」。陶藝裝飾壺:是一種是圓非圓,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種較抽象形體的壺在紫砂泥練和製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 顧景舟罕見筋紋器:合菱壺
    但這不代表他其他器型做的不好,觀顧老大多傳器,花器、筋紋器、光器,顧老可謂紫砂界的全才、通才。而顧老為數不多的花器、筋紋器更因為稀少,而成為當世難求的傳世珍品。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顧景舟先生僅有的數把筋紋器作品之一——合菱壺。從此壺中,我們可以看出,顧景舟先生傳世已見筋紋器雖少,但可見功力,規整精細,乃是大家之作。
  • 傳世經典,水仙花六瓣方壺——時鵬
    筋紋器形成於明中期,是明代紫砂壺造型的主流,其造型特點是將花瓣、瓜楞、菱花、雲水等形體引入紫砂壺造型,把紫砂壺塑成花瓣式、瓜稜式等壺形,打破了茶壺單調的造型,使壺式造型趨於活潑多樣。可縱橫變化分割,亦可作迴旋處理,其口蓋須能互相置換,平整和縫,且壺內、蓋內與壺外筋紋一致。筋紋器紫砂壺是利用點、線、面、塊狀創造美感的突出代表。
  • 紫砂壺—如意紋與紫砂結合竟然這麼美
    那麼如意紋在紫砂壺上又是怎樣一段風景呢? 在紫砂壺中常見的如意紋與紫砂壺的結合有仿古如意、大彬如意、四方如意、如意石瓢等。 而壺蓋之上的壺鈕的設計則是極具匠心,兩邊對稱的如意樣式極具中國特色,文化韻味深厚。
  • 紫砂,最最經典的四款壺型你了解過麼?
    從大的類別來講,分為光素器、花器和筋紋器。光素器就是沒有任何裝飾,講究素雅,以體現紫砂原本樸素的審美標準,不對壺型做裝飾處理,我們分為光素器;花器就是通過雕刻或者造型,以花鳥等裝飾紋理作為設計的手段裝飾壺身,我們稱之為花器;還有一類我們分為筋紋器,也有叫做筋囊器的,判斷的標準就是壺身均勻的分布筋紋,值得說的是一定是全壺身分布,分布一半是不算的。
  • 從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看到顧景舟及海派紫砂名品
    到了才知道,原來他是要買壺,我癱坐在床上,一下子腿就軟了,感覺他真是瘋了!不過,看他那麼痴迷於紫砂藝術,還是決定支持他。」如今,《大亨掇只壺》已在四海壺具博物館收藏近33年,被海內外紫砂界名家以及「紫砂泰鬥」顧景舟一致推崇為經典中的經典。顧景舟還曾專程趕到許四海家裡,提出看一眼《大亨掇只壺》的請求。
  • 「紫砂七老」王寅春之傳人——高旭峰《葵伴》
    六條筋紋線貫通整壺凹凸有致地分布在壺的表面壺身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腫以壺底為起點,向上延伸至壺身中間微微擴張形成壺身的渾圓立體感,精準嚴密以嚴謹的秩序美表現筋紋器的對稱與平衡壺鈕雕塑成圓鈕高高置於壺蓋之上六條筋紋均勻環繞如同花苞般小巧可愛可謂點睛之筆
  • 氣質如菊,清新淡雅,菊瓣壺——歐正春
    菊瓣造型深得宋人所推崇,宋朝時期,菊瓣紋十分流行,人們將菊瓣紋圖案裝飾在各類生活用具上,例如菊瓣壺、菊瓣盒、菊瓣碗、菊瓣盤、菊瓣蓋…..甚至形成了非常有特點的菊瓣瓷器,明朝時期延續了這一特色。菊瓣壺屬於「筋紋器」,「筋紋器」經歷代藝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並創造出一件件豐富的造型。精湛的壺藝,無不體現出藝術的魅力。數百年來,對它的追求和推崇,引起藝人和壺友間的共鳴。一件完美的作品,須經作者刻意求新,盡力製作。並經欣賞者的反覆推敲,把玩品味。彼此促進,使紫砂「筋紋器」類的製作技巧完善。使之成為紫砂藝術中的古秀新芭。
  • 手藝人蔣平:二十載精雕細琢,造就紫砂方壺之美
    想泡出一杯唇齒留香的好茶,一定得「茶好、水好、器好」,有了好茶和好水,還需一把好壺,方才不辜負茶的清香和水的明澈。泡茶最好的容器莫過於紫砂壺。一把上好的紫砂壺,能真正體現「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的特性。意思是說,使用紫砂壺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而一把巧奪天工的好壺確是不可多得,這不光涉及到紫砂的品質,更說的是紫砂壺製作人的手藝基礎。
  • 紫砂壺三大器型介紹
    玩壺的樂趣,一部分也莫過於此。 但無論它的造型如何千變萬化,卻離不開壺身,壺蓋,壺鈕、壺嘴、壺把、壺底這些個元素。紫砂泥料有大類的劃分,紫砂壺的器型有嗎? 當然有,接下來砂軒就來向大家介紹介紹紫砂壺的三大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