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青團 美女教你在家也能做

2020-12-20 都市熱報
龔藝林包的鹹蛋黃肉鬆青團

青團,也叫清明果,是清明節的一種代表食物,近幾年不但成為了江浙滬的「時令網紅」,還俘獲了不少全國各地吃貨的心。「90後」美女龔藝林是一位美食達人,她最近就在做青團,於是記者聯繫上她,教你在家如何製作青團。

美食故事:吃青團是民俗更是小時候的味道

龔藝林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美女,喜愛冰球、當選過重慶小姐,後來還放棄了去卡達航空做空姐,選擇回家繼承傳承了幾代人的湯圓,在渝中區山城巷開了一家「啥子巷巷」的湯圓店。

龔藝林告訴記者,青團在江浙一帶很流行,她的外婆是浙江人,因此從小到大家裡都有吃青團的傳統,「小時候每到清明前後的周末,爸媽就要帶著我去踏青採艾草,近的地方找不到就往附近的農村走,採了回來到了晚上也要加班加點把艾草處理成汁,深怕不新鮮了。」在龔藝林看來,吃青團是民俗更是小時候的味道。

「我是做湯圓的,湯圓和青團本質都是糯米裡面包餡兒,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從媽媽那裡學到了怎麼做青團。」龔藝林說,經過了疫情更加期待春暖花開的時候能嘗到這一口屬於春天的味道,於是找人在高山上採來野生艾草嫩葉,製作艾草青團在線上售賣。

龔藝林說,青團上線不到一星期就有好些回頭客了,有的顧客到手的青團還沒吃完,又下單讓三天後再發貨,「還有顧客讓我每年都做青團,我想我會堅持的,讓大家每年這個時候都能吃到春天的味道。」

美食材料:

新鮮艾葉、糯米粉、砂糖、餡料(可以是紅豆沙、鹹蛋黃肉鬆、紫薯蒸後加芝士等)、食用油

美食步驟:

1、整理艾葉,僅保留艾草嫩葉,清洗乾淨。

2、將艾葉焯水後放入冰水中備用。

打好艾草汁

3、把艾葉搗碎,將其加入糯米粉、砂糖(如不喜歡太糯可加入少許粘米粉),揉成麵團。

4、包入餡料(可以包紅豆沙、鹹蛋黃肉鬆、紫薯蒸後加芝士等)。

揉面後包好餡料的青團

5、防止粘黏蒸籠上墊粽葉,蒸籠上氣後蒸十分鐘。

蒸熟後刷了油的青團
蒸熟後刷了油的青團

6、取出後立刻在表面刷食用油防止水分流失。

龔藝林正在包裝青團

進階貼士:

1、艾葉要嫩葉,焯水後泡的水一定要冰,才能讓艾葉顏色更顯翠綠。

2、和面的溼度要控制好,面太幹了要裂,且不容易熟,太溼了要塌,蒸不成型,所以和面時面的溼度和成日常玩兒的橡皮泥的溼度就差不多了。

3、吃的時候,建議微波爐加熱半分鐘再吃。加熱了更糯,常溫Q彈。

美食口感:

龔藝林說,艾草青團咬下去主要是餡的味道,伴隨著咀嚼,艾草的清香散發,吃完了嘴裡還有令人回味的艾草香。另外,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鎮靜及抗過敏的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有利於健康。

 多知道點:

青團的來歷

事實上,青團最早是江南一帶的風俗習慣。最近幾年,重慶也逐漸有人開始吃這種顏色綠得可愛的青團。

清明前後吃青團的食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法規,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食品應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青團是採用青艾(有的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可以保存3~5天,可以滿足人們祭祀和不炊而食的需求。青團流傳到了現代,人們食用青團更多的是應令嘗鮮,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張春蓮 受訪者圖

編輯:蔣麗霞

校審:周圓

總值班:嚴一格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必備美食青團,2分鐘教你在家做,軟糯Q彈,5塊錢全家夠吃
    清明節必備美食青團,2分鐘教你在家做,軟糯Q彈,5塊錢全家夠吃文/洛洛的小廚房其實我總覺得咱們的傳統節日,基本都算是美食節,過年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餅,清明要吃青團,其中「團圓和美
  • 今天清明節,你吃青團了嗎?
    直到近期,清明節快要來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都在做這個綠油油的糰子,這時候葉子才了解到:原來這個綠油油圓圓亮亮的糰子叫做青團。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
  •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 青團到底是啥?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 青團到底是啥?時間:2019-04-01 14:27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 青團到底是啥?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你們那裡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嗎?小編這幾天在晚上衝浪發現,青團一下子火了起來,甚至還上了好幾次熱搜。
  • 清明節吃青團有什麼含義?吃青團的說法令人大開眼界
    清明節就快到了,最近好像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要動手做青團了。話說青團可是清明節的寵兒,青團是用艾草搗爛後擠壓出汁,把艾草泥和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青團。糰子的餡心是可以做成甜的,比如加入紅棗啥的,有的時候還能製作鹹的青團,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製作餡。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這樣美味的青團就製作完成了。很多人都很好奇,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 清明節吃什麼 市民現場學做青團和清明粑粑
    清明節不只是祭掃和哀思,也有不少傳承下來的傳統風俗食物。4月4日,在重慶市涪陵區美心紅酒小鎮景區的脫貧攻堅集市處,工作人員製作了最傳統的清明食物——青團和清明粑粑,和遊客一起感受清明節文化。現場教遊客製作傳統食物「好吃,以前在小時候在外婆家裡吃過青團和清明粑粑,早就已經忘了是什麼味道了。」遊客孫小姐說,她很想學習一下是怎麼製作的,回去也做給爸爸媽媽和弟弟嘗嘗。「摘下艾草上面的艾葉,洗乾淨之後用水焯一次,打成汁,和進麵粉裡。」
  • 清明節網紅美食「青團」,50%的女生都不能吃
    好像一個開春,美食界颳起了幾股排隊風,有賣奶茶的、賣乳酪的、賣糕點的,當然還有賣青團的……瞬間「青團」成為了新一代的網紅美食代表。青團,又叫艾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糯韌綿軟,甘甜細膩,清香爽口,是清明時南方民間的一道傳統點心。
  • 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青團的含義
    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著和端午節,中秋節一樣要吃的特定食物,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習俗。青團就是其中一種,清明節吃青團不僅是因為是應季食物也是現實需要,更是紀念義和團運動。下面看看清明節還有哪些傳統美食。
  • 清明節吃青團,沒艾葉怎麼辦?這食材比艾葉清新,南北都能做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我國「孝」文化的精緻體現,又名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不但是我國的傳統祭祖節日,也是人們外出踏青踏春的效遊節日。此外,清明節各地也都有相應的傳統美食,青團就是這樣一款清明節應景的傳統甜點。
  • 教你用艾草做青團,清明節傳統特色小吃,僅6個步驟,簡單易學
    春天是各種艾草美食的主場,今天小姐姐手把手教你做艾草青團,清明節的傳統特色小吃,也是春天裡最誘人的一口軟糯。艾草青團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就和做包子差不多,需要用到的食材也很簡單,準備好艾草葉子、糯米粉、紅糖、花生、黑芝麻就夠了。只需要6個步驟,簡單易學,接下來就把詳細的做法分享給朋友們。
  • 清明節吃青團,不吃艾草怎麼做青團,用(它)絕不差
    每一個節日都有相對應的食物,好比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那麼清明節吃青團,但是也有的地方吃一個雞蛋,廣東地區會吃艾板。圖一圖二今天我們主要講青團,青團口感軟糯,口味甜,主要食材為艾草和糯米。圖三圖四青團裡面可以包各種食物
  • 清明節不要只吃青團了,試試這樣做,軟糯香甜,做法簡單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適合踏青遊玩的節日,但是,今年情況特殊,還是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每到一個傳統節日都會有,傳統的習俗。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有所不同,就拿飲食來看,在清明節各個地方吃到的,食物也不同,有青團,雞蛋,薄餅,饊子,米粽等等。每個地方吃到的食物都不同,你們那裡清明節吃什麼樣的食物呢?在我們這裡,清明節吃青團和雞蛋是最多的。幾乎很多地方都能吃到青團,青團的做法很簡單,把艾草汁拌進糯米粉裡,包上豆沙餡兒,蓮蓉餡或者是肉鬆餡兒。
  • 清明節除了踏青還要吃什麼?這幾樣美食小吃在家裡就能做!
    清明節剛剛過去,古語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是一個比較嚴肅悲傷的節日,與其他歡快的節日不一樣,他本身就自帶了一種悽涼的色彩,每年的清明節也是會有一段雨季,清明是一個自然節氣,也是一個節日,除了一些傳統習俗之外,還有特別的節日飲食,而且每個地方的傳統飲食都不一樣,在清明前後我們一般會吃什麼呢?提起這些食物就會聯想到清明節。
  • 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為啥|清明節-美食·BAIZHI-川北在線
    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時間:2020-04-04 18: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 清明節前後為何要吃青團?還可以吃什麼?
    我們很多南方地區的人到了清明節這天,都會吃青團,但是很多朋友並不知道清明節為什麼吃青團?吃青團的由來:清明節吃青團是為了紀念大將李秀成,李秀成打仗的時候流落到偏遠的地方,沒有吃的很飢餓。這個時候,老百姓為了幫助他,就準備了一些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做成了美味的青團,據說他吃了之後打了勝仗,正好又是在清明節時期,所以吃青團一直流傳下來了。
  • 北方清明節吃什麼?不是青團艾葉粑粑,這幾種你可能還有沒聽過的
    你知道嗎,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合併,所以寒食節吃冷食的習慣就慢慢的流傳到清明節。但要說起清明節的特色美食,南北方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南方清明美食大多以我們熟悉的青團、艾粄、暖菇包、子推饃、清明粑等等為主,但是你知道北方清明節都吃什麼嗎?今天就和小果兒來一起了解下吧~雞蛋清明吃雞蛋和小蔥,據說是取其清白之意,即要清清白白地做人。
  • 清明節快到了,艾草還沒發芽?這樣做,沒有艾草也能做青團
    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清明節節日食品,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麴草)氽後色做碧綠,以前常將艾葉放入大鍋中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糰子。
  • 清明在家吃什麼?不用艾草也能做青團,輕鬆感受春天的味道!
    正值早春四月,草木初綠,閒暇時不如動手做幾道美食來愉悅身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家庭版青團的做法,正好符合眼下清明節的習俗。青團作為清明節前後食用的傳統點心已經有約千年的歷史了,這道外皮軟糯,內陷甜潤的小吃近年來更是流行,還迎合大眾口味推出了很多新的餡料。
  • 清明節吃青團,這6個注意事項吃之前你得了解
    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又是我國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也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在清明節這天,全國各地都會食用一些比較特殊的食物,青團可以說是這個節氣裡最具儀式感的節令美食了。 清明節吃青團的風俗源於古代寒食節吃冷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傳統美食,明天你家會做哪種?你還吃過哪幾種?
    導語:清明節傳統美食,明天你家會做哪種?你還吃過哪幾種?說起清明節,大家應該都能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或者是在下著雨的天氣上墳祭奠。在清明節那天有很多習俗,尤其美食更是花樣多……各個地方的美食習俗也都不同。
  • 清明節必做的美食,比傳統青團更簡單更好吃,清新美味吃不夠
    清明節必做的美食,比傳統青團更簡單更好吃,清新美味吃不夠青明節快到了,有朋友發信息問青團的做法,這兩天我忙著做各種青團。青團也叫清明糰子,清明節特色食物之一。跟青團類似的食物還有清明餜(果)、清明粑粑、艾餃等,名字不同、形狀不同、做法類似,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清明糰子一度成為美食網紅而被大家所熟知,很多朋友也因此而喜歡上這種食物。今天推薦一個新吃法,跟傳統青團做法不太一樣,更簡單一些,口感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