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必做的美食,比傳統青團更簡單更好吃,清新美味吃不夠

2020-12-12 遼南蟹

清明節必做的美食,比傳統青團更簡單更好吃,清新美味吃不夠

青明節快到了,有朋友發信息問青團的做法,這兩天我忙著做各種青團。青團也叫清明糰子,清明節特色食物之一。麵皮以糯米麵為主,加上艾草粉或者青汁和成麵團,包上或鹹或甜的餡料,上籠蒸熟即可,顏色碧綠帶著淡雅的艾草清香,香甜軟糯,特別好吃。

跟青團類似的食物還有清明餜(果)、清明粑粑、艾餃等,名字不同、形狀不同、做法類似,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清明糰子一度成為美食網紅而被大家所熟知,很多朋友也因此而喜歡上這種食物。

今天推薦一個新吃法,跟傳統青團做法不太一樣,更簡單一些,口感也更好。傳統青團是先包餡料後蒸熟,新吃法有點類似大福和驢打滾,先把麵團蒸好,再包上餡料,糰子的顏色味道可以各不相同,用火龍果做粉團,用青汁做青團,用牛奶做白團等,餡料也可以多種多樣,水果餡豆沙餡芋泥餡,清新美味讓人愛。

雙色青明糰子

麵皮材料:牛奶200毫升、水磨糯米粉170克、粘米粉20克、澄面10克、綿白糖20克、核桃油20克、艾草粉2克。

餡料:自製紅豆沙適量、芒果適量。

做法:

1、準備各種材料,最近家裡麵粉特別全,要啥面有啥面,真是特別方便,想做啥找找材料都有,囤貨的好處啊。

2、把麵皮材料除艾草粉之外全都放在碗中,拌成麵糊。

3、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加上艾草粉拌均勻。大致分一下,不必精確到一模一樣。

3、把麵糊放在蒸鍋中蒸熟,大約需要15分鐘。

4、蒸好的麵糊取出來,用筷子拌開散熱或者取出散熱。不燙手的時候揉成光滑的麵團,如果家裡有水飴,可以加上30克水飴揉均勻,沒有省掉也能做。

5、豆沙餡團成團,每個15克左右,豆沙餡我是自己煮的,紅豆煮熟後用料理機打碎,加糖放炒鍋裡炒成餡就可以了。提前做好,凍在冰箱中,用的時候提前拿出來回溫或者蒸透就可以了。

6、揉好的麵團分成小份,包上豆沙餡,

7、用保鮮膜包住就可以了。包上保鮮膜可以防粘,還可以防失水,令口感更溫潤好吃。

8、白色麵皮我包了芒果粒,操作方法是一樣的。

9、做好的糰子保鮮膜包好,如果一時吃不完,可以放在冷藏室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來回溫就可以了。建議不要超過兩天,因為時間長了麵團老化比較厲害不好吃,吃了對身體也不好,糯米食物老化後更加不好消化。

多說幾句:

蒸好的麵團揉好後及時包上餡料,如果放涼了會有點兒硬,感覺不好操作時可以用微波叮熱,回軟後更好包餡。

水果做餡,如果不喜歡水果塊,可以把水果打成泥,用黃油把果泥炒成餡,炒餡時需要加入小量澱粉增稠,口感會不一樣,跟糯糯的麵皮更搭配了。

相關焦點

  • 清明節不要只吃青團了,試試這樣做,軟糯香甜,做法簡單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適合踏青遊玩的節日,但是,今年情況特殊,還是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每到一個傳統節日都會有,傳統的習俗。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有所不同,就拿飲食來看,在清明節各個地方吃到的,食物也不同,有青團,雞蛋,薄餅,饊子,米粽等等。每個地方吃到的食物都不同,你們那裡清明節吃什麼樣的食物呢?在我們這裡,清明節吃青團和雞蛋是最多的。幾乎很多地方都能吃到青團,青團的做法很簡單,把艾草汁拌進糯米粉裡,包上豆沙餡兒,蓮蓉餡或者是肉鬆餡兒。
  • 清明節必吃的三道時令美食,再忙也要做給家人吃,錯過了再等一年
    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每年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為先人掃墓,紀念過去的事和人。在那之後製作各種關於清明節的美食,來祭奠這個節日,小編記得在春天度過的每一個清明節,家中做的清明節美食都很清淡,很少有油膩,春天吃清淡的食物可防止上火,接下來小編就為你們介紹幾道清明節應該吃的美食吧!
  • 到了清明節,要做這點心,軟糯香甜,比青團還好吃,蒸一蒸就出鍋
    推薦語:清明節快到了,是不是又忙著做青團吃青團啦?別著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新美食,原料和青團差不多,做法更簡單快速,隨便一蒸就出鍋,絕對是大人孩子的最愛。下文轉載自作者:宋茜愛吃魚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不知道今年的清明節你那裡放假嗎?不管放不放了,對於這個特別的節日美食一定要做的,說到清明節的美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青團,綠綠的看起來很誘人,吃起來很清香,還有很多種餡料可以品嘗,確實很美味,值得人人去吃。
  • 清明節吃青團,沒艾葉怎麼辦?這食材比艾葉清新,南北都能做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我國「孝」文化的精緻體現,又名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清明節不但是我國的傳統祭祖節日,也是人們外出踏青踏春的效遊節日。此外,清明節各地也都有相應的傳統美食,青團就是這樣一款清明節應景的傳統甜點。一說起清明節,人們想到最多的還是包青團、吃青團。傳統的青團要用到艾葉,可在北方地區沒有現成的艾葉,再就是艾葉特殊的氣味,有些人不一定喜歡,這就局限了青團這種美食的流行範圍。清明節吃青團,沒艾葉怎麼辦?
  • 清明節必吃青團,這一種「清明草」,九成南方人愛吃,味比燕窩好
    如今普通的菜吃多了,大家就喜歡吃野菜了,所以這些做餐飲的老闆都會購買不少野菜,將那些野菜開發成新的菜品,或者將一些地方美食用新的方式登上城市的餐桌上,以此獲得食客的好感。也不得不說這個思路是非常好的,既給店裡帶來了收益,也讓我們這些在外漂泊的人吃到了家鄉的味道,如今正值清明節,清明節的傳統菜品也是不能少的,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必吃青團,這一種「清明草」,九成南方人愛吃,味比燕窩好!
  • 清明節不得不吃的傳統美食
    「清明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天氣給人的印象就是陰雨綿綿,尤其是在重慶,基本上這幾天是看不到什麼陽光,清明節能做的活動就是踏青,祭祖,當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了大型祭祖活動,其實清明節除了這些,還有一些美食,大家在家都可以做。
  • 明天清明節,這道傳統美食必然要吃,寓意一年順利又健康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可以用艾草尖做成簡單又美味的青團與家人一起感受傳統節日的氣息。在清明節,南方北方都必做這道美食,寓意一年都健康,好運常伴。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艾葉青團的具體做法吧!準備食材:嫩艾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豆沙餡,食用小蘇打,抹茶粉做法:1.
  • 今天清明節,你吃青團了嗎?
    直到近期,清明節快要來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都在做這個綠油油的糰子,這時候葉子才了解到:原來這個綠油油圓圓亮亮的糰子叫做青團。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
  • 教你用艾草做青團,清明節傳統特色小吃,僅6個步驟,簡單易學
    清明至,艾草香,大自然的美味饋贈千萬不要錯過了。春天是各種艾草美食的主場,今天小姐姐手把手教你做艾草青團,清明節的傳統特色小吃,也是春天裡最誘人的一口軟糯。艾草青團的做法其實非常簡單,就和做包子差不多,需要用到的食材也很簡單,準備好艾草葉子、糯米粉、紅糖、花生、黑芝麻就夠了。只需要6個步驟,簡單易學,接下來就把詳細的做法分享給朋友們。【食材準備】新鮮艾草、糯米粉、花生、黑芝麻、紅糖。艾葉和糯米粉的比例是1:2,1斤艾葉就要用2斤糯米粉。
  • 明日清明節,這9種美食別忘了吃,好吃好做,寓意全年健康好運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傳統節日往往伴隨著傳統美食。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那麼,在清明節這天,都會有些什麼傳統食物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節吃什麼?南北雙方各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究竟誰的更好吃
    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流傳下來很多的飲食習俗,因為我國幅員遼闊,所以各地都有自己的飲食習俗。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地的特色美食,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青團,又被稱為艾米果,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清明節傳統美食之一。因為清明前後,艾草長得特別茂盛,這種植物又有一種獨特的香氣,所以人們就地取材,把它和糯米粉結合起來,就做成了清明特色美食——青團。
  • 清明節吃青團,沒有艾草怎麼辦?用它代替顏色更漂亮,清香美味
    又到一年清明時,每年此時都會想起曾經和父親一起做青團,一道清明時節吃的江南特色小吃。青團有著悠久的歷史,大概可以追述到唐代,也就是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江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也有著濃厚的書香氣息。每到清明節時,都會包這種青團來祭祀。
  • 清明節吃青團有什麼含義?吃青團的說法令人大開眼界
    清明節就快到了,最近好像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要動手做青團了。話說青團可是清明節的寵兒,青團是用艾草搗爛後擠壓出汁,把艾草泥和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青團。糰子的餡心是可以做成甜的,比如加入紅棗啥的,有的時候還能製作鹹的青團,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製作餡。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這樣美味的青團就製作完成了。很多人都很好奇,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 清明節必備美食青團,2分鐘教你在家做,軟糯Q彈,5塊錢全家夠吃
    清明節必備美食青團,2分鐘教你在家做,軟糯Q彈,5塊錢全家夠吃文/洛洛的小廚房其實我總覺得咱們的傳統節日,基本都算是美食節,過年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餅,清明要吃青團,其中「團圓和美
  • 清明節傳統美食,明天你家會做哪種?你還吃過哪幾種?
    導語:清明節傳統美食,明天你家會做哪種?你還吃過哪幾種?說起清明節,大家應該都能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或者是在下著雨的天氣上墳祭奠。在清明節那天有很多習俗,尤其美食更是花樣多……各個地方的美食習俗也都不同。
  • 青團還是花生芝麻餡的最好吃,做法簡單,天天吃都不會膩
    快到清明節了,好多人都想起在清明節必吃的青團這個美食了,看來大家都是吃貨,反正我是從很長時間之前就開始惦念著這個青團了,因為冬天過去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有很多小草都冒出了枝芽,我們的周圍充滿了綠色的這種顏色,就讓我想起了青團,青團從外表上來看就是綠色的。
  • 清明節除了艾草青團,福建人更愛吃這8種傳統美食,你吃過幾種?
    除了近幾年人氣火爆的艾草青團之外,福建人更愛吃這幾種傳統美食,你吃過幾種?就算是本福建人,我想應該也沒有吃全都吃過。福州:菠菠粿作為福建的省會城市,福州人清明節吃的傳統美食並非艾草青團,而是對「菠菠粿」情有獨鍾。菠菠粿,它的獨特之處就是用了菠菠草,福州也常叫菠菠粿為「清明粿」。
  • 明日清明節,這9道傳統美食記得吃,營養寓意好,錯過要等一年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傳統節日往往伴隨著傳統美食。
  • 清明節吃青團 美女教你在家也能做
    「90後」美女龔藝林是一位美食達人,她最近就在做青團,於是記者聯繫上她,教你在家如何製作青團。美食故事:吃青團是民俗更是小時候的味道龔藝林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美女,喜愛冰球、當選過重慶小姐,後來還放棄了去卡達航空做空姐,選擇回家繼承傳承了幾代人的湯圓,在渝中區山城巷開了一家「啥子巷巷」的湯圓店。
  • 清明節吃這3種傳統食物,風味各異但都營養美味,做法也很簡單!
    今天是清明節,他是24節氣之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它是指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過後的第104天,它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