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青團,沒有艾草怎麼辦?用它代替顏色更漂亮,清香美味

2020-12-04 呲食塘

又到一年清明時,每年此時都會想起曾經和父親一起做青團,一道清明時節吃的江南特色小吃。

青團有著悠久的歷史,大概可以追述到唐代,也就是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江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也有著濃厚的書香氣息。每到清明節時,都會包這種青團來祭祀。隨著時間的流逝,青團依舊還是保持著傳統的做法,顏色碧綠,口感軟糯香甜。但已經淡化了這個時節性質,而演變成江南傳統的名小吃。

傳統的青團,是用艾草加糯米粉製作。因艾草自身就有藥用價值,還有用艾草做出來的青團,顏色油綠,加上光滑的外表,宛如玉一般璀璨。艾草自身的香氣也讓青團更加的有特色。

但艾草再選擇時要選鮮嫩的,還要加石灰蒸洗煮,製作過程相對複雜,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去除掉艾草的苦澀味道。

所以,現在很多青團製作用其他綠色野菜或者青菜來代替,相對更加的簡單方便。今天我就是用的時令蔬菜薺菜,一個也是盛行於江南的時令野菜,每年清明時節,也是薺菜生長旺盛最為鮮美的時候。薺菜餡的餛飩可謂是江南另一個特色美食。用薺菜的好處就是方便,自身除了特殊的香味外,沒有其他異味,可以直接加工成菜汁和面,不用蒸煮等繁瑣的工序。

說到青團的味道,自身糯米粉裡是不放任何調料。只有淡淡的米香。餡料也分為鹹甜兩大類。甜的多以豆沙為主,也有用五穀雜糧加糖拌制而成。鹹的多以肉鬆為主,也有用豬肉等作為餡料。兩種大類,各有不同,風味獨特,全看個人喜好。對於我來說,相對傳統的豆沙餡是最愛,可今天要做的豆沙餡也有點小不同。

那就是我在豆沙餡裡放了些鹹蛋黃。鹹蛋黃自身就是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沙沙的口感,厚重濃香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而且這種組合在月餅裡最為常見,也相對價格更高,例如蛋黃蓮蓉,蛋黃豆沙。甜的豆沙裡拌上微鹹的蛋黃,讓甜更加的突出,也有了一絲鹹的回味。反而讓人不覺得那麼膩。蛋黃的沙和豆沙的沙完美結合,口感也更加的豐富。

做青團糯米粉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青團軟糯的根本,但為了讓口感更有嚼勁,或者說,在軟糯有嚼勁的同時還有相對比較固定的造型。那麼糯米粉裡就要加一點澱粉,或者澄粉。

這裡補充下澄粉這個小知識,其實澄粉也是澱粉的一類,就是去了麵筋的麵粉,也叫小麥澱粉。我用的是土豆澱粉,這個無所謂,玉米,土豆,澄粉都可以。

上面說了青團的大概歷史和製作特色,下面就來說說我做青團的詳細做法步驟:

1, 所需材料,糯米粉,土豆澱粉,豆沙餡,鹹蛋黃,薺菜,少許食用油

2, 薺菜洗淨後放入榨汁機,倒點開水,榨成菜汁

3, 糯米粉裡加入澱粉,在倒點油,倒油的目的是為了讓麵團更加的光滑有光澤。當然如果你豬油那就更好了。

4, 倒入菜汁,先攪拌成絮狀,然後和成麵團,醒發半個小時,讓麵粉都均勻地吸滿水分。

大概用量是,糯米粉300克,澱粉30克,油20克,菜汁300毫升。

5, 將拌好的豆沙鹹蛋黃餡,搓成圓球

6, 醒發好的面,搓條揪劑子,然後搓圓按扁,放豆沙餡

7, 用虎口將口收緊,然後搓圓就做好了

8, 做好的青團下面墊上粽子葉,防止和蒸屜粘連。大火蒸10分鐘就可以

一份經典的江南小吃,一份對故人的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一鍋熱氣騰騰,軟糯香甜的青團,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份懷念!

把複雜的變簡單,把簡單的變得更加的漂亮,讓漂亮和健康同時擁有,這就是我@呲食塘,一個不拘泥於傳統的美食作者,值得你,一個不拘泥於傳統的美食作者,值得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吃青團,不吃艾草怎麼做青團,用(它)絕不差
    每一個節日都有相對應的食物,好比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那麼清明節吃青團,但是也有的地方吃一個雞蛋,廣東地區會吃艾板。圖一圖二今天我們主要講青團,青團口感軟糯,口味甜,主要食材為艾草和糯米。當然很多人不喜歡艾草的味道,那怎麼辦呢?也可以用時蔬代替哦。
  • 清明節,北方人用它做「青團」,不比艾草差,踏青帶幾個好吃抗餓
    青團是南方在清明節吃的一種傳統特色小吃,北方基本沒這個傳統,但現在南北食材相互交融,加之北方清明節也沒什麼特殊的食物可以吃,青團也逐漸在北方流行開來,傳統的青團是用艾草的汁拌進了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不甜不膩,帶著淡淡的艾草香氣,但是北方艾草生長的少,很多人也不喜歡艾草的味道,
  • 清明節必做的美食,比傳統青團更簡單更好吃,清新美味吃不夠
    清明節必做的美食,比傳統青團更簡單更好吃,清新美味吃不夠青明節快到了,有朋友發信息問青團的做法,這兩天我忙著做各種青團。青團也叫清明糰子,清明節特色食物之一。麵皮以糯米麵為主,加上艾草粉或者青汁和成麵團,包上或鹹或甜的餡料,上籠蒸熟即可,顏色碧綠帶著淡雅的艾草清香,香甜軟糯,特別好吃。跟青團類似的食物還有清明餜(果)、清明粑粑、艾餃等,名字不同、形狀不同、做法類似,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清明糰子一度成為美食網紅而被大家所熟知,很多朋友也因此而喜歡上這種食物。
  • 每到清明,最想念那帶著艾草香氣的青團了!
    揪下艾草(民間也有艾蒿、艾葉的叫法)的嫩葉,搗成汁,揉入糯米粉中;做成的碧綠糰子,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筋道又帶著餡兒的香甜氣息,沁人心脾。傳統意義上的清明節,是人們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日子,而現如今的清明時節則更增添了一份春意,是出遊踏春的好時節。上好的青團該是用早春艾草芽頭擠出來的汁,將糯米粉染成碧綠色,同時留有清香,還能看得見艾草。每到清明,最想念那帶著艾草香氣的青團了!
  • 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青團的含義
    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有著和端午節,中秋節一樣要吃的特定食物,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習俗。青團就是其中一種,清明節吃青團不僅是因為是應季食物也是現實需要,更是紀念義和團運動。下面看看清明節還有哪些傳統美食。
  • 清明節吃青團有什麼含義?吃青團的說法令人大開眼界
    清明節就快到了,最近好像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要動手做青團了。話說青團可是清明節的寵兒,青團是用艾草搗爛後擠壓出汁,把艾草泥和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青團。糰子的餡心是可以做成甜的,比如加入紅棗啥的,有的時候還能製作鹹的青團,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製作餡。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這樣美味的青團就製作完成了。很多人都很好奇,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 教你用艾草做青團,清明節傳統特色小吃,僅6個步驟,簡單易學
    清明至,艾草香,大自然的美味饋贈千萬不要錯過了。春天是各種艾草美食的主場,今天小姐姐手把手教你做艾草青團,清明節的傳統特色小吃,也是春天裡最誘人的一口軟糯。蒸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把水燒開後再把做好的青團放上蒸屜蒸,記得在每個青團的底部要墊上一片芭蕉葉或者柚子葉,這樣就不會粘在蒸屜上了。大火蒸20分鐘左右便可出爐。新鮮出爐的艾草青團顏色碧綠惹眼,還能聞到一股誘人的草香,一屋子都是春天的味道。輕咬一口,軟糯香甜,真是越嚼越香。
  • 想吃青團自己做,沒有艾草不用慌,青菜、抹茶粉都能代替
    清明節前後,江浙滬一帶的老人,便開始採艾草,用糯米粉加艾草汁來做青團,一般會做成兩種口味,鹹的是用鹹菜和春筍、豆腐乾同炒,甜的裡面放的是豆沙餡的,現在還有加肉鬆鹹蛋黃的。終於買到了糯米粉,雖然對青團並無特別大的愛好,但應個景吧,自己來做一次,也算是生活的儀式感了。
  • 清明節吃青團 美女教你在家也能做
    龔藝林告訴記者,青團在江浙一帶很流行,她的外婆是浙江人,因此從小到大家裡都有吃青團的傳統,「小時候每到清明前後的周末,爸媽就要帶著我去踏青採艾草,近的地方找不到就往附近的農村走,採了回來到了晚上也要加班加點把艾草處理成汁,深怕不新鮮了。」在龔藝林看來,吃青團是民俗更是小時候的味道。
  • 「網紅艾草青團」春季嘗鮮!外皮軟糯Q彈,內餡細膩香甜
    「網紅艾草青團」春季嘗鮮!外皮軟糯Q彈,內餡細膩香甜快到清明節了,今天給大家分享怎樣在家做青團。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一個傳統特色小吃,用艾草榨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上豆沙餡兒或者其他家人喜歡吃的餡。做好的青團清香撲鼻,口感軟糯香甜。帶有一股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被很多人當作一個春遊小吃。獨特清香的艾草、又軟又糯的糯米,加上甜膩的芝麻內餡做成的綠色糕點,成了清明時節孩子們最甜蜜的記憶。自製艾葉青團,清新可人,簡單快捷,沒有了細菌超標和色素添加劑的紛擾,特別的安全衛生,可以放心大膽地讓寶寶們食用。
  • 網紅美食艾草青團:清明時節為什麼要吃它?這些原因來了解下!
    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有很多的傳統習俗,還會有很多的傳統美食,艾草青團就是其中一種。那麼清明節吃青團的含義以及清明節吃青團象徵什麼?青團是使用艾葉製作而成的一種江南地區傳統特色小吃,之所以呈現出青色,是因為使用了艾草的汁攪拌進糯米粉裡,這種散發著艾草香氣的糯米糰子尤其受人青睞。中醫認為,艾草具有消炎抗菌、祛溼驅寒的作用。而製作出了的青團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在清明時節,正是艾草最為鮮嫩的時候,用來製作青團最為合適。
  • 到了清明節,要做這點心,軟糯香甜,比青團還好吃,蒸一蒸就出鍋
    推薦語:清明節快到了,是不是又忙著做青團吃青團啦?別著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新美食,原料和青團差不多,做法更簡單快速,隨便一蒸就出鍋,絕對是大人孩子的最愛。下文轉載自作者:宋茜愛吃魚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不知道今年的清明節你那裡放假嗎?不管放不放了,對於這個特別的節日美食一定要做的,說到清明節的美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青團,綠綠的看起來很誘人,吃起來很清香,還有很多種餡料可以品嘗,確實很美味,值得人人去吃。
  • 清明節也有傳統小吃?以前只知道要祭祖,不吃它節日白過了!
    可是清明節該吃什麼,大多數人應該都不知道,因為這個節日相對於大家來說更為神聖,大家知道這個節日也都是因為要回家祭奠祖先,小編以前也不知道這個節日還有著屬於它的傳統小吃,直到上次小編去旅遊的時候,才在當地了解到,清明節也有著屬於他的傳統小吃,那就是——青團。
  • 清明節前後為何要吃青團?還可以吃什麼?
    我們很多南方地區的人到了清明節這天,都會吃青團,但是很多朋友並不知道清明節為什麼吃青團?吃青團的由來:清明節吃青團是為了紀念大將李秀成,李秀成打仗的時候流落到偏遠的地方,沒有吃的很飢餓。這個時候,老百姓為了幫助他,就準備了一些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做成了美味的青團,據說他吃了之後打了勝仗,正好又是在清明節時期,所以吃青團一直流傳下來了。
  • 今天清明節,你吃青團了嗎?
    直到近期,清明節快要來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都在做這個綠油油的糰子,這時候葉子才了解到:原來這個綠油油圓圓亮亮的糰子叫做青團。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
  • 清明節的美食,童年的回憶美味青糰子,簡單易學!
    說起清明節,大家會想到祭祖踏青、小寒假、清明美食。這次和大家分享一種清明美食「青糰子」的歷史和做法,希望大家既學到知識又能吃到美味!結尾有彩蛋,一定要看到偶!青糰子是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在古代明清時期,民間流傳吃「清明團(青糰子)」的習俗,因為「清明」與「聰明」諧音,所以百姓們為了給孩子的成長討一點口彩,會向鄰裡街坊乞討「清明團」。下面就來講講青糰子的做法吧。艾草取嫩葉部分50克放入清水中洗淨,鍋中沸水時放入艾草。有個小技巧焯水時可以加點小蘇打,能讓艾草更加鮮綠。
  • 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為啥|清明節-美食·BAIZHI-川北在線
    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時間:2020-04-04 18: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啥清明節的時候要吃青團呢?其實在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這樣的說法了。
  • 清明節,吃這野菜正當時,油綠如玉又軟糯香甜,不吃就可惜了
    清明節,吃這野菜正當時,油綠如玉又軟糯香甜,不吃就可惜了。青團是江南一帶非常傳統的特色小吃,採艾正當時,正值清明之前,青團最重要的一個原材料就是艾草,是菜也是藥,溫經祛溼,好吃又養生,這時候的艾草最鮮嫩,綠油油的,用它來做青團,真可算得上是最佳時期。又是一年青團季,沒有青團的春季是不完整的,這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飲食習慣,其他的可以不吃,清明節裡,拜祭祖先、招呼親朋好友,也在踏青,少不了要嘗一嘗這應節的青團。
  • 清明節快到了,艾草還沒發芽?這樣做,沒有艾草也能做青團
    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清明節節日食品,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麴草)氽後色做碧綠,以前常將艾葉放入大鍋中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糰子。
  • 青團還是花生芝麻餡的最好吃,做法簡單,天天吃都不會膩
    快到清明節了,好多人都想起在清明節必吃的青團這個美食了,看來大家都是吃貨,反正我是從很長時間之前就開始惦念著這個青團了,因為冬天過去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有很多小草都冒出了枝芽,我們的周圍充滿了綠色的這種顏色,就讓我想起了青團,青團從外表上來看就是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