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備方為大師,有才無德小人也。中山大學王曉偉教授事件

2020-12-09 在線聊教育

今日,中山大學副教授王曉偉,給學生直播上課,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忘記關直播,微信聊天內容全部被同學看見,首先是備註為南沙時八號的聯繫人,對方說自己牙疼,想咬人,對王小曉偉進行性暗示,王曉偉以對方懷孕為由,拒絕了對方,後來有一名備註為南沙地產十號的聯繫人約王曉偉,這次他沒有拒絕,而是安排好了接下的行程。短短幾分鐘的聊天記錄,讓人目瞪口呆。王教授這種行為,不僅毀掉了他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違背了社會道德。對社會造成巨大的不良影響。

王曉偉事件不單單對他個人造成了影響,對學生,家庭,社會等方面都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我們一般都認為,能夠成為頂尖高校的教授,不僅在學識上應該是淵博的,而且為人應該充滿正氣,應該擁有一種浩然正氣。但是,王教授卻在私生活上十分混亂,他微信備註上有八號,十號,那麼會不會還會有一號到七號。當他的聊天記錄暴露在學生視野後,不僅沒有任何的愧疚,而是十分淡定的講完了課,並且威脅通過期末成績來威脅學生。實在是讓人震怒。

王曉偉

對學生的影響

對大學生來說,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定型的關鍵時期,高校都會開設思政課來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但是王曉偉的行為對學生的三觀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首先是私生活方面,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我們社會所崇尚的價值觀是對愛情的忠誠,對家庭的負責,王曉峰教授這種行為會不會對學生的愛情觀產生影響,會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另一個方面是,當王教授知道自己的行為暴露,他不想著及時認錯,而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威脅學生。如果學生們效仿這種處理的方式,那麼會造成非常巨大的負面影響。

大學生

對家庭的影響

王教授曾經在課堂上多次表示自己非常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成為了教授界的海王。他的這種行為會對家庭產生難以想像的惡劣影響,對他的妻子來說,丈夫的出軌,家庭的破裂,如果他們兩個離婚孩子大概率會跟著媽媽,那麼妻子還要承擔著單親母親的角色。對孩子來說,父親從高校的教授,碩士生導生,應為私生活問題突然被從雲端打落,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衝擊,而且孩子還會受到同輩群體的嘲諷,對孩子來說這可能讓他背負一生,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軌跡。

家庭

對社會的影響

中山大學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社會上會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的每個行為都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他這種行為,不單單抹黑了中山大學,更為整個教授群體帶來了不良影響。而且與他交往的女性眾多,這其中是否涉及到了某些利益,我們不得而知。如果王曉偉的這種行為,被社會上某些人效仿,是否會傷害到更多的人。這個在知識分子光環下隱藏的邪惡的靈魂,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可能還存在著類似王教授這樣的人,希望王教授事件能夠給這些人敲響警鐘。懸崖勒馬,

德才兼備方為大師,有才無德小人也

有德無才,君子也,有才無德小人也。王教授就是有才無德的典型代表,披著高級知識分子的光環,做著男盜女娼的事情。王教授應為不小心,事情被揭露,如果王教授及時關閉了直播,那麼這種事情肯定還會繼續發展下去,如果王教授某天對自己的女學生起了性趣,他是否會採用不當手段去逼迫女學生就範,這種事情不得而知。索幸這種事情也沒有發生。不過這件事情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近些年, 高校教授私生活問題頻頻出現,高校是否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監察力度?

大家對王教授這樣的群體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有才無德是小人如果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沒有道德約束,很容易行小人之事。這樣的人越有才華,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德無才是君子就是說有德無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才華橫溢,但他們為人正直,可為謙謙君子,能促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提升。
  • 你如何度過自己人生,是有才無德,有德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
    這就是我提到的人分為四類:有才無德,有得無才,無才無德,德才兼備。基本上涵括了人的社會界定。首先,有才無德。我們任何人對子女的教育,都是注重文化教育,也就是智力(EQ)方面的教育,都應該沒什麼問題,畢竟現在主要都是學校教育,同時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所以學校學習主要是在於一個人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為人處事方面的差別。
  • 有德無才難成事,有才無德辦壞事
    使日夜無隙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何謂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魯哀公問孔子:「什麼叫做才智完備呢?」孔子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能與不肖、低毀與稱譽,饑渴、寒、暑,這些都是事物的變化,都是自然規律的運行;日夜更替於我們白面前,而人的智慧卻不能窺見它們的起始。
  • 北大馮仁傑劈腿數人,中山王曉偉微約數人,高校版羅志祥實至名歸
    在我們眼裡,大學教授一直是巍巍乎高哉的所在。高曉松說,名校畢業生是國之重器,那麼名校大教授無疑就是大國工匠,無論怎麼尊敬也不為過。但是近年來高校的這些「教授」,出現的一些不雅事件,真的讓人感嘆這真的是「叫獸」。
  • 德才兼備與德不配位
    芸芸眾生都是介於「上知」與下愚「之間,他們的性習會隨著環境、教育等的不同而不同,「若習於善則為君子,若習於惡則為小人」,有人成為了君子,有人成了小人,關鍵在於後天道德的修煉。品德是否高尚,不是看他有沒有能力。千裡馬雖然善跑,但人們稱道它不是因為它善跑,而是它的德性。
  • 德才兼備 以德為先
    以德為先 18-10-21 23:00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張筱楠
  • 「以德為先」就是要「以德馭才」
    現在幹部出問題,多數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眾對幹部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德」上。「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德,即道德,一般指人與人相處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從人才角度講,人才人才,人在前,才在後;為人在先,為才在後。
  • 禾硯北說成語:德才兼備
    德才兼備【dé cái jiān bèi】【含義 出處】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所以, 德才兼備稱之為聖人; 無德無才稱之為蠢人; 德勝過才稱之為君子; 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 挑選人才的標準是首先聖人, 其次君子。與其得到小人, 不如得到愚人。因為君子持有才幹, 會用到善事上; 而小人持有才幹, 就會用來作惡。 持有才幹做善事, 能處處行善; 而憑藉才幹作惡, 就無惡不作了。 愚人如想作惡, 因為智慧不濟, 氣力不勝任, 還有所限度, 好像小狗咬人, 人還能制服它。
  • 司馬光說: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如此一說,真有些傷不起
    司馬光說:「才勝過德稱之為小人」。如此一說,真有些傷不起。司馬光閱人理論司馬光說:「才與德,是不同的兩回事,世人往往分不清,認為有才的人一定是賢明的,才與德混淆一起,一概而論,於是常常看錯人。」何謂才?
  • [長城時評]有德無才僅是一般,無德有才害人匪淺
    嫌疑人林某為同專業同寢室同樣在讀研究生。下毒動機至今不太明朗,可能是黃洋好學並且考上直升博士令林某嫉妒,也可能是日常瑣事,令林某有些看不慣黃洋。在今年即將畢業之際,一個因中毒逝去,一個因下毒難逃牢獄之災。國家培養一個人才何其不易,在即將為國為民效力之際卻因無德而害人害已,一個國家失去人才,兩個家庭失去孩子,無數群眾失去未來的好醫生。
  • 中組部副部長: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
    這就迫切需要全面貫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教育引導廣大幹部把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注重實踐鍛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   (三)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是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需要。
  •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
    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無德有才是小人,無才無德是愚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德才兼備的人。但是我想所謂德才,首先應是德,德之後才是才,也就是說只有先有德再有才那才是我們所謂的人才。而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具備「德」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措施。
  • 【理響合肥】德才兼備 以德為先
    視頻: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春秋時期有一位大夫叫智宣子,想為智氏家族尋找一位繼承人;德者,才之帥也。在這次座談會中,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
  • 蔣凡德不配位,張大奕小三上位,董花花淨身退位,蔣凡能勝任CEO嗎
    近日,有四件事是關於淘寶、天貓總裁蔣凡的,一是被阿里推舉評選杭州C類高層次人才被中止,二是美團王興預言,蔣凡只要勝過拼多多的黃錚便能執掌阿里CEO,再有兩件事是蔣凡的小三張大奕屢屢秀與蔣凡的恩愛,蔣凡原配董花花無過方淨身出戶黯然退出。
  • 「女子無才便是德」真正的意思是講女子有才還有德
    比如孔子說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讓孔子蒙受了二千多年的不白之冤,還有一句,那就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有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是孔子說的,但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沒有證據表明孔子說了這句話。
  • 心地乾淨、方可學古: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菜根譚》
    有才幹之人忙碌操勞反而招致眾人怨恨,還不如那些愚笨的人,儘管安閒無事卻能保全純真本性。讀書卻不研究古聖先賢的思想精義,只能成為一個寫字匠;當官卻不愛護黎民百姓,就如一個穿著官服的強盜。只知研究學問卻不注重身體力行,那就像一個只會口頭念經卻不通佛理的和尚;追求成功立業卻不考慮積累功德,就像眼前曇花轉眼凋謝。
  • 林治波:《論君子與小人》(修訂版)
    極同者,四肢五官,五臟六腑,樣樣齊全,幾無例外;迥異者,道德水準、人格境界,冰炭不投,如隔雲泥。套用一句俗話,即:「同樣都是人,差距怎麼那麼大呢?」 (三)同樣是人,何以會形成君子與小人之分? (四)道德水準高、人格境界高者,為君子;道德水準低、人格境界低者,為小人。
  • 書生為國可提三尺劍,有德有才方為讀書人
    讀書人身上總是被人貼上很多標籤,古代行軍打仗的將軍若能讀幾本儒家經典便被說成儒將;整日埋頭苦讀、手無縛雞之力遇事毫無辦法的人被說成百無一用是書生,凡此種種、概莫能是。讀書人可以治理國家,像歷史上的名臣宰相;讀書人也可以禍國殃民,像歷史上的佞臣奸賊。所以,讀書人有多面性,而有德有才的人方為真讀書人。
  • 中山大學校長致畢業生: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
    人民網7月5日電(胡雪蓉) 7月4日,中山大學2015屆畢業典禮暨2015年學位授予儀式舉行,校長羅俊在致辭中向畢業生贈送了12個字「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希望他們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社會福,為邦家光」,為母校爭光添彩,也不辜負父母師長的厚望。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
    它寄寓了一位在中山大學學習、工作了一個甲子的學人的胸襟與氣魄,也是先生對中文系乃至中山大學的寄望與希冀。    說起黃天驥教授,中山大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學生們眼中笑容可掬的老爺爺、是老師們心中學問淵博的老前輩,也是校友們腦海裡母校可欽可敬的大宗師。他是每年畢業典禮上那位手持權杖送走畢業生的教師代表,也是開學第一課上傳道授業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