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2020-12-13 和合至善

書名: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

探索中華傳統文化,提升人生生命格局

作者:練性乾

ISBN:9787309014808[1]

頁數:408

定價:21.00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博大精深,文字通俗易懂。既涉及詩話與人生、文化與文學、讀書與論史、談典與論人,也涉及知命與立世以及作者的人生精言;在闡述我國傳統文化經典名著時,作者廣徵博引,談笑風生;談詩時,既有典故,又有哲理;談人生時,引用了大量典故和詩詞;用典故時,又有作者其獨到的見地。

本書內容博大精深,文字通俗易懂,這本書與其說是他寫出來的,不如說他是講出來的,是講課或演講的記錄,通過娓娓道來,親切自然。這本書是探索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提升你的生命人生格局的必讀佳作。。

南懷瑾簡介:華夏智業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曆法諸學,並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遊,曾任教於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閒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復於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識名重一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遂拜門牆,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閉關三年間,遍閱《大藏經》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1945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傳,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詩話與人生

詩的偉大

追的哲學

重論詩教

發揮與寄託

詩的人生

帝王好色入詩來

文採與氣質

千古腐儒騎瘦馬

吃飯大如天

洗玉埋香總一人

金丹一粒誤先生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為他人作嫁衣裳

賦到滄桑句便工

蓋房子與人生

名利濃於酒

得意失意難定論

不合時宜

出處從來自不齊

志士棲山恨不深

莫到瓊樓最上層

人間隨處有乘除

文章千古事,得失雨心知

和尚吟詩有威靈

第二章 文化與文學

古代的音樂

文與質

無情何必生斯世

文學史上三個夢

武俠小說的來龍去脈

翻譯的學問

生活的藝術

舊八股與新八股

禪宗與中國文學

第三章 知命與立世

第四章 讀書與論史

第五章 談典與論人

第六章 人生精言

後記

相關焦點

  • 《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人生於世,內訟自省,修心至關重要
    《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只是薄薄的小冊子,不足百頁。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文字之先,一分慈愛,兩分女性的陰柔,七分智慧的光輝,裝扮出一位可愛智慧的長者。這是第一次讀南懷瑾,以前都只在報刊雜誌上一目十行地覽閱他他的短章,或者他人的解讀而已。
  • 南懷瑾20句人生精言,句句充滿智慧,助你驅散人生迷霧!
    ——南懷瑾6. 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裡。——南懷瑾《論語別裁》7. 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 南懷瑾談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經典,字字精闢,不愧是國學大師!
    人生最高境界是什麼呢?是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多少人真正追求到了呢?因為每個人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都不一樣,都會有一些偏差,但都是人的生活一種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人生最高境界,沒有人是嚮往差的,都是嚮往好的。
  • 南懷瑾談人生:人生最高境界,全在這3句話,悟懂者將豁然開朗
    南懷瑾老師南懷瑾老師的演講曾幫助無數人找回本心,從困惑中解脫。今天,為大家分享南懷瑾老師的一首禪詩——《人生至高境界》人生至高境界,只有三句話,卻令無數人受益匪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人生至高境界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
  • 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四句教法,談人生感悟,破一切無明煩惱
    國學大師南懷瑾的四句教法,談人生感悟,破一切無明煩惱,得人生境界國學大師南懷瑾:「我們曉得,煩惱是一種魔,生死是一種魔,欲望又是一種魔國學大師南懷瑾:「學佛的人不應該犯這個錯誤,因為是無有定法可說,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真理只有一個,沒有兩個,不過他認識真理的一點,認為這一點才是對的,其它錯的,其實是他錯了。真正到達了佛境界是包容萬象,也否定了萬象,也建立了萬象,這是佛境界」。
  • 為表懷念 溫州圖書館設立南懷瑾先生專櫃
    地方文獻  116  南懷瑾歷史人生縱橫談  I267/4091  三樓社科  117  南懷瑾歷史人生縱橫談  I267/4091  三樓社科  118  南懷瑾歷史人生縱橫談  I267/4091  閉架密集庫(社科)  119  南懷瑾歷史人生縱橫談
  • 南懷瑾談教育:「望子成龍」是錯誤觀念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狀元?你們知道幾個?現在都要考清華北大,一百年後大家知道清華的第一名是誰?」  年逾九十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近日接受記者採訪,談教育、讀經等問題  人物  南懷瑾,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
  • 南懷瑾著作集
    南懷瑾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述極為豐富,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 《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三十多種著作,曾被譯成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韓國、羅馬尼亞等八種語言,半世紀來影響了無數中外人士。為了重整中華文化斷層,近年來南懷瑾在全球推廣「兒童經典導讀」活動,反響熱烈,已有超過數百萬名兒童參與。
  • 南懷瑾談為人,途窮志存,遇亂慎行
    南懷瑾,1918年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人、文學家、佛學家、國學大師。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比如有《論語別裁》、 《孟子旁通》、 《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大問號南懷瑾
    比如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的微博:「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於昨天在蘇州太湖大學堂去世,享年95歲。我曾經在太湖大學堂聽過大師講課,因為口音重有一半聽不懂,但依然感到大師魅力,最記得當時大師朗誦的『槽雞有米刀湯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兩句詩。大師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大師仙逝,精神不滅!」
  • 熊光楷:世上蒼生架上書——與南懷瑾先生一席談
    「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徵文及史料啟事(溫馨提示:請按住屏幕上下划動)本會由官方發起,於丙申(2016)年金秋成立,獨立開展南懷瑾先生的生平及學術研究、交流,以及有關文化、研究和出版等活動。 所謂學術,不僅僅指有系統的專門學問,更是「一切學問的總稱」(《國語辭典》)。
  • 先生南懷瑾之最後:人生不是一張文憑一個學位
    2012年1月7日晚上7點,南懷瑾為吳江婦女團體講課,誰也不曾想到,這竟然成為了他最後一堂公開課。  南懷瑾的弟子們都知道,南老向來非常尊重女性,強調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對子女成才的影響,這在這堂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倡導女性要讀歷史以後,他特別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幾千年歷史的骨幹,主要是靠女性保存下來的。
  • 歷史影壁上的錦繡山河
    獨立書評 歷史影壁上的錦繡山河 ——讀《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有感 史國澤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3-04    [列印] [關閉] >     由練性乾先生編的《南懷瑾談歷史與人生》集南懷瑾眾多書籍的精華。
  • 假期讀書:南懷瑾先生著作推薦〈一〉
    ◎從子思為何寫作《中庸》說起,再談《中庸》的定義與內涵。◎書末附錄費時兩年多資料搜集整理而成的南師簡易年表。《孟子與盡心篇》——南懷瑾 著述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全球首發!南懷瑾先生集儒、道、釋三家思想大成之重要著作。◎全球首次發行,南懷瑾先生最新談《孟子》重要著作。◎講述旁徵博引,為南懷瑾先生集儒、道、釋思想大成的重要著作。
  • 南懷瑾老師的書籍,讓我們重拾傳統文化信心
    看過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發現儒家學說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在思想混亂的現代社會,我們找到了行為規範,生活目標不再模糊,社會可以和諧穩定。看過南懷瑾老師的《易經雜說》,發現以前對易經的認識很膚淺,古人的智慧現在仍然有用。
  • 科學認知生命 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緬懷鄉賢南懷瑾
    在南懷瑾先生晚年生活居住的江蘇吳江七都鎮,南懷瑾學術研究會主辦的「認知生命——南懷瑾先生逝世5周年紀念活動」,群賢畢聚,深切緬懷南懷瑾先生的豐功偉績和殷切教導。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前校長朱清時說,南懷瑾先生為接續中國文化斷層而努力奮戰七十年,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 南懷瑾 從來不想做大師
    南懷瑾曾說,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對今天的人來講,他傳遞出來的態度比得出的學術結論要更加重要     半生無聞   1918年農曆二月初六,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翁垟鎮地團村南宅組(今樂清市長林社區殿後村)。小名銀奶,譜名常鏗。其父南仰周是個生意人,置辦下一份小康家業。   南懷瑾6歲開蒙。11歲那年,父親把他送到樂清第一小學上學。半年後,家中被海盜洗劫一空。   13歲那年,南懷瑾小學沒能畢業,只拿了個肄業證書。
  • 南懷瑾的「家風」 《人生路漫漫》南小舜敘述南家三代的人生浮沉
    提起南懷瑾,後人對其各種尊稱一大堆: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毫無疑問,儘管身處亂世,四處漂泊,但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南懷瑾終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兩岸「破冰」中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南懷瑾談人生:開掛的人生,在於這3點,悟懂者往往福氣不請自來
    眾人疑惑,人生該如何逃得過一個「騙」字呢?南懷瑾老師又繼續說了下去:「人不自騙,誰又能騙了你呢?換言之,人要自愛,才能愛人,最後自然可被人愛。也可以說,人要自尊,才能尊人,這樣才能使人尊你。」南懷瑾正如能量守恆定律,你想要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什麼,只要我們能夠摸清生活的門道,人生則如同開掛。
  • 南懷瑾先生:樂觀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南懷瑾先生:樂觀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2020-05-05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