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士的衣服非常複雜 不同場合不同身份有不同法衣

2020-11-28 鳳凰網江蘇站

導讀:說到道士的衣服,其實也是非常複雜的,就和古代官員們一樣,什麼場合什麼身份穿什麼衣服,萬萬不可混雜,比如有一種法衣,是舉辦大型法事時高功道士所穿,紫色對襟長袍,上繡著日月星辰、瑞獸寶塔種種圖案,頭戴蓮冠,腳踩雲履,香霧繚繞中,好似神仙一般。

神鵰》中的這些道士的穿戴,現在看起來也不落伍

新《神鵰》第六集,楊過抓了小翠去見全真教掌教真人丘處機。小翠當時穿得和趙志敬他們一模一樣,所以丘處機就問:「這位姑娘,你怎麼會身穿著本教服裝?」小翠答不上來,只好裝瘋賣傻。要我在當場,立馬就會反駁:「丘真人,出家人不打誑語,憑什麼說我穿的是貴教服裝,哪點像啊?」

新《神鵰》中的全真教道爺們,齊刷刷一水兒黃袍灰氅,頭上一頂灰帽,很是扎眼。觀眾們有些說好看得要命,有些說難看得要死。當然,這都緣於個人審美觀不同,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關鍵是,這壓根兒不是全真教的衣服啊。

毫無疑問,對於一種宗教來說,衣服是最重要的——除了教義之外——和世俗以及其他宗教區別開來的最顯著的特徵。就像我們一說袈裟,就會想到僧人,一看到有位男士頭頂一頂非常小的帽子,就知道他信奉猶太教。而道士,我們平常對他們也有個與衣服相關的指稱,黃冠。為何如此,有種說法說早期道士崇尚黃色,多服黃,所以如此稱呼,還有種說法,是說黃帝始製衣冠,但歷朝歷代以來,胡俗浸染,華夏衣冠已經不太純粹,只有道士們還保留著古制,因此才稱為黃冠。

說到道士的衣服,其實也是非常複雜的,就和古代官員們一樣,什麼場合什麼身份穿什麼衣服,萬萬不可混雜,比如有一種法衣,是舉辦大型法事時高功道士所穿,紫色對襟長袍,上繡著日月星辰、瑞獸寶塔種種圖案,頭戴蓮冠,腳踩雲履,香霧繚繞中,好似神仙一般。

而在平常,受香港影視劇的影響,我們一般認為的道士總是穿著黃色的道袍——和新《神鵰》中全真教道爺們的黃還不一樣——但實際上,因為香港在南方,受道教正一道的影響較大才那樣穿,劇中表現的是全真教,人家喜歡穿青色。清代全真大師閔一得在《清規玄妙》中記載:「凡全真服式,唯青為主。」原因和五行八卦有關係,青色和五方中的東方、天幹中的甲乙、五行中的木是聯繫在一起的,「有木青泰之喻言,隱藏全真性命雙修之義也」,所以「頂黃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黃絛,外穿鶴氅,足纏白襪,腳納雲霞朱履,取五行俱備之故耳」。

再看看新《神鵰》中的各位道爺,不是說您袍子上繡個太極圖就表示您是全真了啊,出家人,穿這麼華麗說得過去嗎?王重陽祖師是這麼教導的嗎?

相關焦點

  • 林正英的道士打扮,與現實中有哪些不同
    還有另外一點,雖然符咒在每部電影裡都有存在,但是法器卻很不同,而且,每個道士作法也是不同的,有的需要擺設法壇,而有的卻不用。而且,在道術方面,不僅道術不同,使用的咒語也不同,對付殭屍或是對付猛鬼的方法也不同,還有平時的生活習性,有些人只可以吃素,而有些人卻可以大魚大肉,有些人放蕩不羈,可有些人小心翼翼,哪怕出門走路也要算卦批字尋找吉位。
  • 特定場合著特定服飾,隨著穿戴者等級不同,衣服也不同
    《周禮》規定,在祭祀、朝會、冊封等重大場合,天子百官須著冕服。冕服是古代帝王和大臣們在社會活動中所穿的高級禮服,隨穿戴者等級不同,分為六等:大裘冕、袞冕、彆冕、毳冕、締冕、玄冕;形制也有區別,主要體現在冕旒和所用玉珠的數目和色彩,以及玄衣壎裳所繪製的紋樣上。《周禮·春官》說:「帝王祭祀吳天,禮五帝,則服大裘而冕,享先王則袞冕。」凡袞冕都是玄衣而下縹裳。
  • 古代社交中,不同身份場合應該如何行禮、還禮?
    如今的社交禮儀中,行禮的方式已經不多見,正規場合下往往採用的是握手,如果更親密一點的話也無非是擁抱。但在古代的社交場合中,行禮是一個十分嚴肅的事情,行什麼禮,對方如何受禮,都是有講究的。我們知道古代的行禮種類很多,根據不同身份、場合而異。有拱手、作揖、長揖、打躬、跪拜等。
  • 唐代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服飾,皇帝和平民樣式一致,只是顏色不同
    唐代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服飾,皇帝和平民樣式一致,只是顏色不同唐代皇帝的服飾共有大裘冕、袞冕、鷲冕、毳冕、繡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蛤十二等。這些服飾分別用於不同的場合:大裘冕:冕無旒,廣八寸,長一尺六寸。裘(外套)以黑羔皮製成,領口為紅色,裳為紅色,朱紅色的襪子,紅色的靴子。祭祀天神地祇時穿用之。袞冕:冕垂白珠十二旒,紅色上衣,絳色下裳,革帶,佩劍。這種服飾用途比較廣泛,凡宗廟祭祀、遣將出徵、軍隊班師、即位大典、納皇后以及元日坐朝等場合皆穿用之。
  • 明朝男子服飾:禮服、便服、賜服,具備不同特點,用於不同場合
    一、不同階層,禮服是有所不同的禮服,一般只在重要的場合大家才會穿,因此在形制上也會顯得非常端正。從上至下,禮服的樣式都有著明確的規定,什麼樣的身份,在這種重大的場合要如何穿禮服,都是很有講究的,不似現在這麼自由。一般要穿到禮服的場合,除了自家的大事,多數是一些朝廷大禮,這些禮是什麼呢?比如祭祀天地宗廟,還有一些重要的節氣,如冬至,以及一些重要的場合,比如冊封等等。這個時候,皇帝都是要出場的,那麼首先就要說到天子的禮服了。
  • 古代頭衣: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同款式的冠有何寓意?
    不過,從古代漢語的角度來看,帽子這個稱呼在古代可沒有出現過。當時有個比較直觀的名詞,叫做&34;,也就是古人置於頭部的衣服。按照東漢經學大家鄭玄的解釋,上古時期的&34;與&34;,也都有頭部的意思。那麼古代的頭衣,到底與現代的帽子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根據三禮中的記載,古代頭衣與當時的禮儀,是密不可分的。在一般情況下,古代的頭衣主要便是貴族使用的冠、冕、弁;在有些情況下,一般平民也可以戴幘、角巾等。
  • 古代頭衣:蘊含著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同款式的冠有何寓意?
    不過,從古代漢語的角度來看,帽子這個稱呼在古代可沒有出現過。當時有個比較直觀的名詞,叫做"頭衣",也就是古人置於頭部的衣服。當然,頭衣還有首服與元服的稱呼。按照東漢經學大家鄭玄的解釋,上古時期的"首"與"元",也都有頭部的意思。
  • 不同場合的牆體彩繪的價格不同
    不同場合的牆體彩繪的價格不同。牆體彩繪作為最流行的一種裝修方法,已經逐漸佔領了人們的裝飾方式和欣賞水平,目前,牆體彩繪主要用於家居裝修,學校,酒店,網吧,酒吧以及咖啡廳等越來越多的公眾場所,今日格調彩繪小編就來說說這些不同場合的牆體彩繪的價格。
  • 時尚搭配技巧:不同場合女性耳飾的如何搭配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管是中國還是其它國家,歷史上都少不了珠寶首飾的存在,每一件珠寶首飾都有著它獨特的風格魅力,一個人的生活圈子總有那麼幾種不同的場合,一件佩戴得體的珠寶能夠讓你在不同的場合中得到欣賞和關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佩戴不同的飾品,這是常識。每個愛美的女性都離不開飾品的陪襯,飾品的風格大不相同,不同的場合佩戴不同的飾品會映襯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體現小姐姐們不同的氣質,那麼珠寶首飾在不同的場合中應該如何搭配?
  • 秦漢時期的古人都穿什麼衣服?古代的漢服是什麼樣子?完全不同!
    百官的冠服,主要有高山冠,法冠和武冠三大種,衣服均為深衣。從皇帝至各級官員,均佩長劍和綬,並以綬的顏色來區別等級.西漢建立後,基本沿襲秦制。到漢武帝時,由於改水德為土德,服色改為尚費。東漢永平年間,又下令根據《周官》、《禮記》、《尚書》等文獻,重新制定了衣冠禮制。按照這套制度,冠帽和佩綬是漢代區分等級地位的主要標誌。
  • 在古代,不同的階級,不同的人群,對於「死」的稱謂也是各有千秋
    對於「死」,古代人是十分忌諱,為了避諱「死」字,不同的階級和身份有著不同的稱謂。中國古代稱皇帝、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之死為「崩」,也稱為「駕崩」,在《漢書·高帝紀》中就有提到;「夏四月甲辰,帝崩於長樂宮」。皇帝象徵著權力,位居萬人之上,受萬民擁戴,他的存在是一直支柱,皇帝死了,猶如山崩,故以「崩」代表著皇帝之死。
  • 世界最早農民身份複雜 不同人群DNA截然不同
    原標題:世界最早農民身份複雜   本報訊 古代脫氧核糖核酸(DNA)能夠以看似簡單的方式告訴人們過去發生的複雜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讓科學家知道現代人並非只是隨著其在全世界的遷徙簡單取代了他們的古代表親,而是在沿途與後者繁衍生息。
  • 《清平樂》服裝顏色不一,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身份和場合?
    梁冠即綴有直梁的禮冠,綴梁多寡有定製,以示等秩。宋朝天子朝服用通天冠,宋仁宗天聖二年改稱承天冠,是天子在大朝會和冊命大典等活動時穿著的服飾。大朝服在禮儀上僅次於袞冕服,在古代,皇帝代表著天子,也因此履行著祭祀天地的任務。
  • 古代女子在不同的場合下怎麼穿漢服的,這時候漢服文化的魅力在哪
    古代女子在不同的場合下怎麼穿漢服的,這時候漢服文化的魅力在哪裡?漢服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追捧的一種服裝,因為他做工特別的精美,而且女孩子的氣質,所以說很多人都是喜歡穿漢服的,但是穿漢服還是有一定的門路的,因為漢服是不可以胡穿的,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女子在不同的場合下應該穿什麼樣的漢服?
  • 古代服飾用料和色澤不同區分貴賤等級
    古代服裝有貴賤之分。封建帝王把「禮」作為維護等級社會的工具,使得整個社會「貴輕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而服飾制度正是這些禮儀等級中最為重要的標識。中國歷代的服飾色彩與五行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從歷代的服飾色彩演變中不難發現,古代服飾色彩始終以正色為尊,注重衣色之純,五種正色青、黃、赤、白、黑源於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歷代所崇尚的顏色各異。
  • 孔子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表達
    此一節,記孔子在鄉黨、宗廟、朝廷言貌之不同。關於「鄉黨」二字要從西周、春秋時代的都鄙、鄉隧制度來理解。對於「鄉」的理解,既涉及到對於西周春秋時代禮儀典章制度的認識,同時也涉及到對於西周春秋時代社會結構的認識。
  • 抖音疊衣服技巧圖解 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
    抖音疊衣服技巧圖解 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時間:2018-03-31 19: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疊衣服技巧圖解 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 討厭疊衣服嗎?好巧哦,小編我也是呢?
  • 人有不同類型,衣服也有
    高定在法國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標準,每個高定的衣服和配飾都是私人設計(指按照客戶出席場合以及客戶形象要求重新畫圖設計整套,包括配飾),要求是純手工製做的不說,還每年要對顧客做45次不公開的新裝展示,每年參加的法國高級時裝協會辦的時裝發布兩次,每次的作品還不能少於35套,注意不是件是套!還有一些對品牌的標準記得不是太清楚了,但是就這就已經很嚴格了。(據說全世界每年買高定的人只有500位左右。)
  • 衣服:古代禦寒之衣有裘、袍、繭等,裘是皮衣,毛朝外!
    衣服(yī fu)衣裳服飾。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種衣裳服裝 ,衣服的本意是指防寒保暖,護身的介質。在現代社會衣服成為人體的裝飾物品,更多是象徵著一個人的生活水準、消費層次和社會地位身份的參考品,但同時也起到了原始不變的基本功能,只是質地上的區別而已。 古代禦寒之衣有裘、袍、繭等。
  • 古代人都穿什麼衣服?中國古代文化小知識——衣
    衣,一般人認為就是衣服,上衣所穿的尤其是與裳一起說的時候;但還有廣義上來講就是所有能遮蔽身體的織品。所以大家不要搞混哦。我們從頭開始。古代統治階級的頭主要有冠、冕、弁(bian四聲)三種。冠的兩邊有兩根小絲帶,可以在下巴德位置打結。古代的冠不止一種,用料和顏色也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