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濟慈班」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2020-12-18 陽光高考

這是一個已有三屆畢業生的班級 平均深造率超過98%

「嚴濟慈班」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對理工科大學來說,人文素質往往是人才培養的「短板」。為此,嚴濟慈班專門開設「嚴濟慈講座」,邀請國內外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座,為同學們打開一扇扇窗戶,欣賞不一樣的風景。

目前,2015年大學畢業季基本結束,十多年寒窗的學子們的去向,成為社會和家長們關注的話題。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這樣一個本科班級,今年39名畢業生中,38人到包括美國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牛津大學等在內的國內外頂尖大學繼續深造。

這個班叫「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以下簡稱「嚴濟慈班」)。這個已有三屆畢業生的班級,平均深造率超過98%,出國(境)深造率超過82%。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歡迎「談起物理手舞足蹈的人」

「錄取並不完全按照考試成績,關鍵看他對物理的興趣、對物理的理解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跟老師談起物理來手舞足蹈」,不時擦出「火花」,這樣的學生受歡迎。

嚴濟慈班創辦於2009年,由中國科大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舉辦,目標是培養「未來活躍在物理及相關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次年,該班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什麼樣的學生能進入該班?據嚴濟慈班主管教授曾長淦介紹,該班從物理學院和少年班學院本科生中選拔,以新生進校後的入學考試成績為基礎,結合物理冬令營、高考情況和教授推薦,確定面試名單,由物理學院和物理所組成專家組面試甄選,初次招30人左右。

「錄取並不完全按照考試成績,關鍵看他對物理的興趣、對物理的理解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曾長淦說,後面的補錄也是如此,曾有個學生大二時想進嚴濟慈班,GPA很高,但面試發現他對物理並沒有真正的興趣和理解,所以沒通過。而有的同學成績稍微低點,但「跟老師談起物理來手舞足蹈」,不時擦出「火花」,這樣的學生受歡迎。

該班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實行動態調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時選擇退出,回到普通班級學習;如果前4個學期中有必修課程不及格,或者有兩門以上物理課程成績低於70分者須退出。從2014級開始,成績在物理學院中位線以下的學生要退出。同時,根據學生成績和教授推薦,每年選拔部分優秀學生補充進入,大三後人員基本不變,最終每屆40人左右。

量身打造三種教學模式

「我們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知識強調面要寬、線要深,不求面面俱到,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學習,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支持和指導。」

與普通班相比,嚴濟慈班培養方式上有什麼獨特之處?

據曾長淦介紹,該班按物理大類培養到底,重視基礎,不細分學科方向。必修課只要求到物理類培養方案的前三層次,即通修課、學科群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我們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知識強調面要寬、線要深,不求面面俱到,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學習,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支持和指導。」

記者了解到,該班的課程體系其實沒有多大變化,尤其是基礎數學和物理課程,他們通過與校內外專家探討評估,認為內容不宜大動,但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發展規劃自主選課。例如,專注理論物理的學生會選數學系的一些課程,如《近世代數》《微分幾何》等。

同時,一樣的課程,不同老師教學時可以有差別較大的側重點。例如,相比普通班,嚴濟慈班的《理論力學》課程數學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對數學基礎有更高的要求。此外,有的課程如《計算物理》,嚴濟慈班要求學A類,普通班不作此要求。

課程體系雖沒有多大變化,但對教學模式作了重要改革。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大班主講、小班討論模式,即嚴濟慈班與其他班學生一起上課,另外為嚴濟慈班配備專門教師負責課程討論和研究性學習。例如《電磁學》,由葉邦角教授等擔任主講,蔣一教授自願擔任輔導。二是小班雙教師模式,即嚴濟慈班單獨開課,配備兩名教師。老師可結合自己的科研講授,內容更深、更前沿。三是小班單教師加主輔導模式,即嚴濟慈班單獨開課,另外配備輔導老師。

對理工科大學來說,人文素質往往是人才培養的「短板」,曾長淦對此並不諱言。為此,嚴濟慈班專門開設「嚴濟慈講座」,邀請國內外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座,為同學們打開一扇扇窗戶,欣賞不一樣的風景。學校特別提出要求,除科技前沿外,講座「要關注更廣泛的問題,引導同學們關心國家的重大需求和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社會公平問題、能源問題、環境問題、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等。」

每人都有機會到國際一流大學交流學習

上課有最好的老師,可以很方便地到物理所參觀學習、做大學生研究計劃或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但最大的福利,是本科期間大家都有機會到國外一流大學交流學習。」

將赴美國密西根大學讀博的劉長江,是2011級嚴濟慈班學生。在他眼裡,嚴濟慈班有許多「福利」,上課有最好的老師,可以很方便地到物理所參觀學習、做大學生研究計劃或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有「午餐會」可與「大牛」面對面,等等。「但最大的福利,是本科期間大家都有機會到國外一流大學交流學習。」

大一和大二暑期,劉長江和班上同學集中到物理所去了兩次,第一次主要是參觀,「一周時間把各實驗室走了個遍,科普了一下」。第二次則進入研究所一個課題組,跟導師學習感受如何做科研,時間是兩周,「吃住行費用都是學校負擔」。

大三暑期,劉長江到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跟一名教授學習做計算機模擬研究。該校擁有全美頂級計算機學院,「計算條件非常好,兩個月中,我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連周末都加班,很有收穫。」劉長江說,返校後,他一直在做這個課題。「我選的是生物物理方向,對計算科學很有興趣,這次試了一把,以後還想往這方面發展。」

「要培養未來的領軍人物,必須到最好的地方去學習,以開闊視野,提升國際學術交流能力。」曾長淦說。為此,該班設立了國際交流合作委員會,利用校內教授的海外聯繫和該校豐富的海外校友資源,建立外國專家庫,並與國際名校建立穩定的學生交流渠道。交流形式包括課程學習、暑期研究計劃和參加暑期學校等。「每年,我們把對方教授的名單列出來,同學們自己填報志願,對方導師挑選,一般要做三輪,我們為此花了大量的心血。」

曾長淦表示,嚴濟慈班的階段性目標是讓學生進入國際著名研究組學習,應該說這個目標已經達到。例如今年畢業的38名深造者中,30人到國際頂尖大學讀研。「我們提供好的平臺,幫學生打好基礎、自由成長,相信他們今後在哪裡都會發光。」

「嚴濟慈班是科大英才教育的縮影。」中國科大教務處處長周叢照說,自2009年以來,科大與中科院相關研究所聯合創辦了11個科技英才班,目前平均繼續深造率近95%,其中5個英才班入選教育部「拔尖計劃」,顯示出投身基礎科學研究的志向。「不要擔心他們以後學成不歸,近年來大批高端人才回國並作出了重要貢獻就說明了問題。」(文·楊保國)

相關焦點

  • 這屆華東師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這屆華東師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教育-學歷類行業佔比最大在極不平凡的年份ECNU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往下看!1應對疫情:健全就業工作保障體系為抗擊疫情,保障2020屆畢業生順利就業,華東師大調整充實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班。書記、校長親自部署,分管領導前線指揮,院系領導落實責任,職能部門協同推進,發動全校資源,千方百計推動畢業生就業。
  • 近一半沒有穩定工作 藝術畢業生去哪兒了
    原標題:近一半沒有穩定工作 藝術畢業生去哪兒了 王子維 製圖   原標題:藝術畢業生去哪兒了   編者按:每年春寒料峭之際,都會有大批藝考生踏上艱辛的赴考之路,這種藝考狂熱在近十年間熱度不減。有誰知道,走出藝術院校後,這些學生去哪兒了?這些昨日的幸運兒畢業後是否仍舊是時代的寵兒?他們是否還在繼續秉持著自己的藝術夢想?   記者近日對4所藝術院校的50名畢業生進行了走訪調查,希望得出的結論能給苦苦奮鬥的藝考生及其家長一些借鑑和參考,也希望喚起社會各界關注藝術院校畢業生的生存現狀。
  • 嚴濟慈:追尋科學之光的一代宗師
    嚴濟慈,字慕光,1901年1月出生於浙江省東陽縣下湖嚴村的一戶農家。自幼聰穎好學、才華過人,經常獨自一人鑽研數學教材,竟能無師自通。1923年,嚴濟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在大學期間,嚴濟慈自學法文,並編著了《初中算術》和《幾何證題法》兩部教科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大學生活不僅使嚴濟慈得到良師益友的指導,而且使他認識了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同學張宗英。
  • 畢業生去哪兒? -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你準備去哪兒?」成了畢業生之間打招呼時的常用句式。那麼,國科大的畢業生都到哪兒去了?畢業之後,他們走進了怎樣的人生?近日,國科大記者團專訪了幾位已經畢業的校友,他們中有畢業後一直堅持本專業研究的博士生;也有畢業後自主創業,改行做HR,做記者的碩士生。在他們看來,職業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既然已作出決定,就只須腳踏實地追尋。
  • 【科技名家】嚴濟慈:一生追尋科學之光
    【11月2日科技名家推薦:嚴濟慈】  1996年11月2日,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嚴濟慈逝世。有時候洗了未乾,因要出門,又不得不穿上半溼的長袍匆匆而去。南京高等師範的學生飯費是由官方供給,每月三塊大洋,一日三餐,上午10時還供應一碗牛奶。這對嚴濟慈這個布衣布履的農村學生來說已經心滿意足了。  在南京高師學習期間,嚴濟慈深得著名數學家何魯教授的喜愛,得以遍覽何魯先生的法文藏書。還擔任了該校《數理化》雜誌主編,兼任暑期學校的數學教師。
  • 北京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北京大學校本部畢業生合計7808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2726 人,佔總人數的34.91%,碩士畢業生3730 人,佔47.77%,博士畢業生1352 人,佔17.32%;男生4109 人,女生3699 人,男女比例為1.11:1。北京大學校本部就業率為98.66%,其中國內升學比例為16.82%,出國(境)留學比例為14.79%,就業比例為67.05%。
  • 中科大創辦科技英才班:求解錢學森之問—新聞—科學網
    學生表現:近95%的畢業生赴國內外一流名校和研究機構深造 中國科大黨委副書記兼教務處處長蔣一介紹,該校的科技英才班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命、力學等7個基礎科學類英才班,和計算機與信息、材料等4個高技術英才班,分別以曾在中國科大任教的華羅庚、嚴濟慈、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冠名。
  • 青春勵志故事嚴濟慈:一生追尋「科學之光」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2日電(記者 朱琪紅)大約一個月前,中國科學院舉行儀式,將一顆我國科學家在1997年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嚴濟慈星」。這顆小行星的命名再次讓我們憶起了一個名字——嚴濟慈。今天,就請隨青春勵志故事走進我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開創人之一,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嚴濟慈。
  • 農大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中國農業大學官方就業統計表顯示,2018年,中國農業大學5144位畢業生中,僅有400餘人畢業後直接從事農林牧漁業,而縱觀2017、2016、2015年,這一數據正在逐年顯著減少。中國農業大學的畢業生們畢業後都去了哪裡?那些當年畢業後選擇農業的學生們如今境況如何?大學生畢業做職業農民有沒有明顯優勢?
  • 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名校畢業生就業大數據來襲!
    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複雜,許多畢業生在畢業之際都面臨著就業問題。去哪就業,是否升學,是否創業等選擇,都困擾著畢業生們。作為國內頂尖高校,清華北大等雙一流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倍受關注。 今天帶你看看清北等名校畢業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
  • ...嚴陸光|中國科學院院士|磁懸浮技術|做人做事做學問|嚴濟慈
    他的父親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嚴濟慈。嚴陸光與父親所學的專業雖然不同,但「殊途同歸」,兩人先後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嚴陸光於1991年當選為院士時,嚴濟慈先生還健在,父子倆同進同出,參加了整整5年的院士活動,這種人文佳話在國內是唯一的,也成了我市作為教育之鄉的又一驕傲。在外拼搏很多年,嚴陸光也非常思念故鄉。
  • 在法國寫下最美的情書 在故鄉建起最美的房子 嚴濟慈的至情歲月
    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嚴濟慈碰到了從法國歸來執教數學的何魯。開始時,慕名而來聽何魯講課者甚眾,但因課程艱難,到最後只剩下嚴濟慈一人。一年後,何魯轉赴上海任教,嚴濟慈又受教於數學家熊慶來。執教物理的著名物理學家胡剛復,更為嚴濟慈植下了物理學的興趣。
  • 名專業畢業生去哪兒:中大醫學院逾半讀研 圖
    名專業畢業生去哪兒:中大醫學院逾半讀研 圖     特點:當公務員、創業比例相對較小    跨學界培養視野開闊的畢業生,以適用行業特點和多元崗位,也是名專業們的理念集中體現點之一 。
  • 特長班成「日託班」 孩子假期該去哪兒?
    新華社西寧1月24日專電(龐書緯 沈偉濤)「遊戲上網看電視,不如來報特長班」「寒假去哪兒,就去特長班」……寒假伊始,許多特長班「火熱招生」,好不熱鬧。  然而,記者在青海西寧觀察發現,在特長班特別是面向小學生、初中生的特長班中,報名最火的班級開班時間分別為上午8:30和下午2:30,與父母的上班時間基本重合,很多特長班事實上成了「日託班」。  「孩子『宅』在家裡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一個假期下來眼睛很容易出問題,索性報個特長班。其實學不學無所謂,關鍵是讓孩子有個去處。」家住西寧的「辣媽」梁莉說。
  • 那些讀了頂尖美本的人,畢業都去了哪兒?
    每每這個時候,不論是身處美本還在讀的同學們,還是剛拿到錄取通知書不知道如何選校的朋友們,都會好奇那些讀了頂尖美本的畢業生們最後都去了哪兒。不同於中國大學,美國大學十分看重學生畢業後的出路。為了幫助本校的學生在畢業後有著更好的發展,幾乎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職業中心(Career Center),幫你修改簡歷、找實習、定期舉辦招聘會、與校友networking的活動。
  • 清華大學頂尖姚班,都是什麼樣的學生,畢業都去哪裡了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能夠考上清華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這些人都是學霸中的學霸,但是在清華這所最頂尖的學府裡,也十分層次的,有這麼一個班,每年都匯聚了各省的高考狀元,這就是清華姚班,就像那句,中國的一半英才匯聚清華,而清華的一半英才匯聚在清華姚班。看到這裡相信很多網友都想知道清華姚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 關注:街道辦招的清華北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日前,一份「餘杭區街道辦事處的錄用人員名單」公示截圖在網上流傳,名單中清一色都是北大、清華的碩博,甚至還有生物學、地球物理等專業博士。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事實上,2018年,餘杭區委組織部和餘杭區人社局共公布兩批名單,均為面向清華、北大畢業生招聘黨政機關儲備人才。其中第一批38人、第二批49人,分配至街道辦工作的共10人。時隔兩年,這些進入街道辦的清華、北大畢業生情況如何?
  • 博士畢業生數據分析:知名大學博士畢業都去哪兒了
    除了優先選擇屬地就業外,就讀地所在區域也受到了博士畢業生的青睞。筆者統計發現,博士畢業生在屬地所屬區域(不包括屬地)就業的比例平均達到17.8%,除天津大學博士畢業生在華北地區就業比例低於華東之外,其餘各高校在屬地所屬區域的就業比例均超過了其他區域。其中華北、華東和華中地區高校博士畢業生圍繞屬地省份就業的比例較為接近,基本都在18%左右。
  • 上海交大2019屆本科生啟程遠航 畢業生們都去哪兒了?[圖]
    3400餘名畢業生獲得學位。上海交大致遠學院是高考生夢寐以求的大學,四年的學習,他們收穫了什麼,畢業生都去了哪裡?來自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畢業生代表劉智卓選擇加入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並即將奔赴洱海之畔,用一年時間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站好一班崗。他在畢業感言中表示,前路漫漫,希望大家都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披沙揀金、有所作為,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 中山大學2018屆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教育部四輪學科評估:獲評A檔一級學科共14個,見下表:日前,中山大學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 90.95%,其中本科生就業率88.21%,碩士94.86%;博士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