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名人堂|仁心濟術,術精岐黃

2021-01-09 杏林名人堂

稍顯擁擠的客廳,一縷藥香縈繞,陳舊而整潔的家具,訴說年輪故事。不遠處街道的車水馬龍,讓這裡顯得愈加靜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位「國醫大師」就住在這樣一間再普通不過的老房子裡。作為當代中醫藥教學的開創人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傳人,李老懸壺近70載,以濟人濟世之情懷,親身傳播中醫國粹的精華與智慧,廣施仁愛,惠及四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我國現代中醫的振興之路。

人物經歷

李濟仁,男,漢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48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首屆"國醫大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名老中醫。2016年6月11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對李濟仁家族的突出事跡進行了專題報導 。

1931年,出生於安徽省歙縣。1943-1948年,師從新安名醫張根桂、汪潤身等,並臨證隨診;1949年,在歙縣小川開業行醫,任所長;1955年、1958年兩度被選派到安徽中醫進修學校(安徽中醫學院前身)師資班學習;1959年,參與籌建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1970年,轉入安徽醫學院(現安徽醫科大學)工作;1972年,調至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工作;1990年,成為首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2009年,當選為首屆"國醫大師"。2011 年,國醫大師被聘為安徽省靜安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名譽院長。

主要事跡

李濟仁原名李元善,為表明志向和決心,取"仁心濟世"之意而更名。他誓衛醫道,誠信行醫,力求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療程治癒病人,一直秉承舍醫送藥的優良傳統。行醫60餘載,他拯疾濟羸,以仁心仁術、濟人濟世為銘,詮釋大醫精誠要義。

李濟仁12歲就跟隨當地名醫學醫,成長為具有460餘年歷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的傳承人。從鄉野郎中成長為一代名醫,李濟仁初心不改,執著於中醫事業的發展,校注整理新安醫著,潛心提煉新安醫學診治特色和規律,帶領學生還原了668位新安醫家、400餘部新安醫籍原貌,並釐清和闡明了新安醫學對急、危、難、重病症的診療經驗和規律。李濟仁獨著和主編《濟仁醫錄》等學術專著14部,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獲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並參編《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李濟仁始終秉承"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強精進,厚德中和"的家規家訓,他的5個子女也在中醫藥不同領域各有建樹,成為當代中醫傳承的典範。他還培養指導了一批研究生作為傳人,形成一個博士團隊。

獲得榮譽

李濟仁榮獲首屆國醫大師等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2017年7月24日,李濟仁被評為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2017年11月,獲得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評選表彰的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領域貢獻

李濟仁是"新安醫學"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之一,理論與臨床並重是其從醫的另一重要特色。"新安醫學需要更多的人來傳承",他潛心提煉新安醫家診治之特色規律,主編《大醫精要--新安醫學研究》等書,其中,集新安醫著之大成的鴻篇巨著《新安醫籍叢刊》首次將歷代新安醫家著作進行校注整理。"獨本不能流傳……要讓更多人領會新安醫學的魅力",為此,他毅然捐出傳本極少的新安醫著《神灸經綸》,交由出版社出版。經多年努力,他帶著學生們成功"還原"已塵封於歷史的668位新安醫家、400餘部新安醫籍,並釐清闡明其針對急、危、難、重病症的診療經驗和富特色的診療規律。此外,李濟仁還以《內經》為宗,理論與臨證互作闡發,確立中醫醫學地理學、中醫時間醫學等新學術生長點,及體質學說、五體痺病、五臟痿病等研究專題,在中醫理論與臨床的研究上碩果纍纍。

對於醫術,李濟仁孜孜以求,凡有所悟、所思、所得,均述諸筆端,數十年來聚沙成塔,共撰寫《濟仁醫錄》、《痿病通論》等專著12部,參編《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首批衛生部高等學校規劃教材,並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對新安醫家學術思想與診療經驗的傳承與創新起到重要示範作用。

李濟仁,人如其名,注重立德,以仁心仁術濟人濟世,他主張立功,倡立"痺痿統一論"等系列學說,在醫教研崗位上引領學術發展方向,成為新安醫學研究奠基人。他講究立言,帶領家庭乃至一個博士團隊,著書立說,傳承發展新安醫學。這樣的一位國醫大師才是我們真正要樹立為榜樣的人。

相關焦點

  • 【醫師節】以岐黃仁心,頌杏林情暖—寶山區衛健委詩朗誦團隊參加...
    【醫師節】以岐黃仁心,頌杏林情暖—寶山區衛健委詩朗誦團隊參加上海市中醫藥系統音樂朗誦會 2020-08-18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承岐黃仁心 弘杏林文脈——蕭縣中醫學會組織唱誦《中醫藥頌》
    疫散花開,情暖杏林,願蕭縣的中醫藥事業開拓進取,蓬勃發展。願中醫人不忘初心,承岐黃仁心、弘杏林文脈的職業信仰繼續前行,為國家的中醫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傳承岐黃之術 譜寫大醫精誠
    「醫者仁心,鄧主任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家住文登區侯家鎮南學村的劉女士說,之前鄧英姿在南學村當村醫時,兒子因為肚子疼找他看病,鄧主任根據孩子的臨床指徵,考慮是脾胃受涼所致,讓其回家熱敷,如果沒有緩解再看。「孩子熱敷後,疼痛明顯緩解。」自此,劉女士一家只要身體不適,都找鄧英姿看病,即使鄧英姿調到文登區皮膚病醫院,也會遠道求醫。
  • 傳承 懸壺濟世五千載·杏林春暖九州福
    傳承丨懸壺濟世五千載·杏林春暖九州福  中醫乃我國國寶之一,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承載了國人太多的期待和感情;同時,中醫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科學遺產,也是一門正在發展的東方科學。
  • 楚留香岐黃之術提升什麼效果 楚留香岐黃之術進階屬性介紹
    在楚留香遊戲中我們可以學習秘笈來提高我們的各種屬性,各種秘笈所提升的效果都是有差別的,那麼岐黃之術主要是提升什麼的呢,小編帶你詳細的去了解一下!  楚留香岐黃之術詳解  岐黃之術  滿階受到的治療效果+12%,副本打架通用,屬於被動技能,受到的治療效果+2%。
  • 上虞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李鈞烈:深耕杏林六十載 厚德仁愛濟蒼生
    他以仁愛之心為引,以精誠之術為水
  • 系列之昊峰集團岐黃藥業:秉承岐黃之術,造福人類健康!
    【迎新春·走基層】系列之昊峰集團岐黃藥業: 秉承岐黃之術,造福人類健康! 甘肅天水岐黃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58年,改制前為甘肅省天水製藥廠。
  • 中醫的杏林文化
    祖國傳統醫學的「杏林文化」便出自於此,其「開山鼻祖」是大名鼎鼎的董奉。董奉,字君異,東漢末年東吳侯官(今福建長樂)人,與南陽的張仲景、譙(音qiáo)郡的華佗並稱「建安三神醫」。董奉少年時期就博覽群書,除了學習古籍經典外,還鑽研岐黃之術,立志長大後懸壺濟世。一個偶然機會,董奉遇到一位高人,他十分欣賞董奉的天資和品性,欣然將所學所悟傾囊相授。
  • 董奉,把「杏林」變成了醫生的別稱
    從少年時期開始,董奉除了學習古籍經典之外,還發奮鑽研岐黃之術,立志長大後要做一位濟世救人的醫生。因為精通醫術並且善於養生之道,董奉的樣貌在四十歲之後就沒再有什麼明顯的變化。據說有一個在侯官出生的人,少年時第一次遇見董奉,董奉就是一個四十出頭的人了,五十年後,這個人回侯官探親,發現當年的鄰居朋友,都已經老的老,死的死,只有董奉的樣貌還和當年一樣,沒有一點變化。
  • 楚留香岐黃之術提升什麼效果 各種秘笈所提升的效果都是有差別
    楚留香岐黃之術提升什麼效果 各種秘笈所提升的效果都是有差別時間:2018-12-14 07:28   來源:9553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楚留香岐黃之術提升什麼效果 各種秘笈所提升的效果都是有差別 在楚留香遊戲中我們可以學習秘笈來提高我們的各種屬性,各種秘笈所提升的效果都是有差別的,那麼岐黃之術主要是提升什麼的呢
  • 杏林名人堂丨「天下第一針」賀普仁
    申請轉載"杏林名人堂"文章請聯繫小編linkennanshen投稿:暢所欲言你所熟悉的杏林名人故事,古今中外的醫學趣聞,醫苑趣事等;
  • 「杏林芳華」「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獲獎者張鳴鶴事跡簡介
    我們推出「杏林芳華」欄目, 全面展現他們的醫德醫風、治學態度和創新精神,激勵更多山東中醫人埋首躬耕、努力拼搏,為建設健康山東、健康中國貢獻中醫智慧和力量。在山東省中醫院風溼科病房裡懸掛著兩幅虯勁有力的書法作品「精誠仁和「」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由張鳴鶴教授親筆手書。
  • 除了杏林,中醫還有哪些代名詞呢?
    (作一本正經臉)這個杏林是怎麼來的呢?除了杏林,中醫還有哪些代名詞呢?主人公是一個道醫,名叫董奉(我就知道你們不知,加粗標註不謝),字君異,三國時期侯官人(現福建閩縣)。據說與當時張仲景、華佗齊稱「建安三神醫」。董奉自幼學習岐黃之術,立志懸壺濟世。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得遇一高人,修道成仙,不僅醫術高明,還可呼風喚雨,容顏不老。
  • 你不知道的岐黃之術,普及上古神話裡的神醫
    03岐黃現在所謂的岐黃,其實不是一味中藥,而是根據岐伯和黃帝兩人問答而編輯《黃帝內經》而來。所以岐黃之術又泛指中醫的醫術。內經04巫鹹傳說中的巫醫,唐堯時臣,「以鴻術為堯之醫岐黃之術上古神話世界恢弘博大,相信擅長醫術的大神還有很多,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 齊魯校訓丨濱州醫學院:仁心 妙術
    &nbsp&nbsp&nbsp&nbsp仁心 妙術&nbsp&nbsp&nbsp&nbsp仁心,其意:仁愛之心、仁慈之心、仁義之心,要具仁者情懷,心繫天下;關愛生命,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參天地,贊化育,致和諧。
  • 杏林名人堂|醫者世芸,厚德精術
    杏林名人堂,中醫名人錄 他不斷思考, 在繼承中醫各家學說的基礎上, 開創中醫學術新的發展領域,他創新構建中醫藏象辨證論治體系, 並把它應用於中醫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他反對機械的辨證分型, 注重整體思維、辨證思維、變易思維。這就是敢為人先,創為人新的國醫大師——嚴世芸。
  • 濟醫附院骨科兼脊柱外科主任孟純陽:仁心妙手鑄就健康脊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茜 通訊員 程丹丹 高爽對患者,他存仁心,施仁術;對同事,他心懷敬畏,坦誠以待;對下屬,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近30年的從醫生涯中,孟純陽教授堅持始終如一,始終秉承著精益求精、一切為了大眾健康的理念服務萬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