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酒桌上的講究你知道嗎
在如今的中國,雖然城市地區比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科技各個方面都更加的發達。但是在農村地區,他們甚至比城市的人有更多的風俗和禮法要遵守。雖然現在是21世紀,都是講究平等自由,但是不得不承認,農村一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風俗和禮法,其中是蘊含著大道理大智慧的。因為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化,都是我們中國農民所積累的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們經常所聽到的關於農村的俗語,很多的出處都是因為農民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或者風俗,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句農村的俗語。
今天說的俗語跟我們的酒文化相關。父子不同席(父子不同席而坐),叔侄不對飲(叔侄不同席敬酒)。這句俗語如果是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是都聽說過的。這句俗語也非常的直白化,非常的好理解,從字面上就能夠讀懂它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兩個人是父子的關係,是不可以坐在同一個桌子上的,是禁止這樣的情況的。如果這兩個人是叔侄關係的話,在做席的時候是不能夠進行互相之間敬酒的行為。這個俗語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因為什麼事情才會形成這樣一句俗語呢?這就要說起農村的一種風俗習慣和禮儀了。如果放在平常,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的話,肯定不會有這樣嚴格的禁止情況。但如果是有人舉辦婚禮的喜事,或者是去世的喪事的時候,這個禮節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不可廢。這是他們農村人,從古至今都有的風俗習慣。
在農村如果舉行比較重要的酒宴的話,在座位方面都是有嚴格的講究的。一般去參加酒宴的人,在自己選擇座位的時候,他們大多都會主動跟自己平輩的人坐在一起。意思就是說,每一個桌子上所坐的人,他們的年齡都是差不多的。那這就跟父子有關係了。說到這裡,為什麼父親和兒子不能夠同在一個桌子上吃酒席,我們不就已經知道答案了嗎?因為父親和自己的兒子,差了一個輩分,所以說他們一般是不能夠在同一個席位上吃飯的。
不過除了父親和自己的兒子,不在同一個輩分上這個說法,還有另外一種原因說法。我們都知道,在農村舉行酒宴的時候,去參加的客人的最終目的也並不是就為了吃這一頓飯。再說像父親這一輩分的人,他們在桌子上吃飯,可以沒有菜,但是卻不能沒有酒,酒席,酒席怎麼能少了酒呢?我們也都知道我們中國的酒文化是源遠流長的,我們中國人喜歡在酒桌上談事情,因為人們喝酒的時候容易吐露自己的心聲。所以說在吃酒席的時候,他們那些長輩們都會聊的非常的開心,有的時候喝著喝著就喝多了,個個都是喝的伶仃大醉。這個情況也是父親和兒子不能同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父親這樣一個在兒子心中具有威嚴形象的人,怎麼能在酒後就破損了呢?那至於叔侄不能對飲,其實跟父子之間的原因是相同的。
總之我們中國農村流傳下來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禮儀,雖然表面看起來跟城市比起來是有一點的落後,但是卻有著它獨特的道理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