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說的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4 鄉下庭院

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這些歷史文化在人類發展中有著深遠影響,有的一直延用至今,尤其是在偏遠農村。在農村生活的人,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一些老話俗語,有的老話說的是自然現象,有的說的是人情世故,有的教育啟示人。這些老話說起來不但好聽,而且還有深刻的含義。比如農村的老俗話:「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些俗語都是指輩分關係和一種尊敬關係,而並非指俗語本身簡單的表面意思。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喝酒比較講究,一般來說父子是不會同桌喝酒的,侄子和叔叔也不能去對飲,或者說划拳之類的,像父輩這一代人我們做晚輩的只能敬酒,這是小輩對長輩的一種尊重和敬畏之意。雖然這俗話講究的上下尊卑關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這些俗話在年輕人眼裡顯得有點老套。畢竟年輕人在城市見過世面,不會受到約束,更何況年輕人一年到頭在外打拼,本就夠累,回到家中,如果還講究等級森嚴、上下尊卑關係,那肯定很拘束。話說是這麼說,但在農村還是有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跟長輩們坐在一起吃飯喝酒,為啥呢?下面就來詳談一番。

父子不同桌~在中國古代君臣關係等級森嚴,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君臣之間不能同坐,就算是父子之間也是如此。因為父親是一家地位最高的,其他的家庭成員對他都有敬畏之心。平時的家庭聚會和過年過節的時候,父子之間是可以同桌吃飯的,但在重大的宴席上,父子一般不會同桌吃飯,除了因為禮儀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子之間有代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溝通問題。父子之間的思想和話題以及見的世面都不一樣,如果父子坐在一起吃飯,雙方說話都會有所顧忌。所以父親不願意和兒子同桌,兒子也不願意和父親同桌,避免聽到一些不該聽到的話,引起尷尬。

叔侄不對飲~為什麼說叔侄不對飲呢?因為在農村的宴席上,講究的是熱鬧氣氛,而酒就是助興劑。大家都是開懷吃著盡心地喝著,在推杯勸酒之後,大家都會有點暈暈乎乎,男人之間難免會說著不雅的話語,甚至還會開一些有失禮節的玩笑話,如果叔侄在一起飲酒,不但要把握說話的分寸,還要不能亂語。在喝的醉醺醺的酒席上、在酒精麻醉面前,還會有叔侄關係嗎?那樣只會讓人家笑話。所以說叔侄不能對飲。

當然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的老的風俗文化都在不斷的發生改變,有的老規矩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父子喝酒可以加深父子感情,讓家庭變得更加的和睦,叔侄對飲可以讓叔侄關係變得更加好,讓家族關係更加融洽。但不管到什麼時候,一些基本的禮儀文化還是要講究的,千萬不要亂了輩分,那樣很容易讓別人恥笑喲!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俗語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究竟有啥講究呢?很少人知道
    文/當年一木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究竟為何?如今年輕人不懂規矩。我國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各種文化百花齊放。俗語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俗話說得好,「領悟先賢三兩句,除去身後百千條」,這句話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懂得俗語裡的道理,以後走上社會就能少走彎路、少碰壁。今天就要講一句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那麼這句俗語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 老話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是令人嚮往的,而農村的人們這是樸實無華的,他們說話不修邊幅,更沒有華麗的語言表現,會用最真誠的心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正所謂喜怒哀樂全表現在臉上。如果常常與之交談,就會發現時常從他們口中蹦出比較經典的古語,這些都是老一輩傳留下來的,可能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更深有體會。
  • 古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
    比如流傳至今的俗語,雖然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易懂,但其現實意義頗為深刻,這些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即使橫跨千年滄桑歲月,依然值得我們引以為戒。老話說得好,領悟前賢三兩句,除去身後百千條。接下來要說的三句俗語,皆是老祖宗的經典名言,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華!細細品讀,定會受益良多,人生也將少走許多彎路。古語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何講究?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老祖宗的經典名言,有何講究
    對於禮節來說,大到國與國之間的交際,小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禮節無時無刻都存在的,就像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句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所說,從字面上來,這句俗語非常好理解,意思就是說「父與子不能同桌吃飯、喝酒,叔與侄之間不能同桌喝酒」。這其中是有禮數講究的。那麼古人的這句經典名言,到底有何講究呢?
  • 為什麼老人都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看來,農村裡流傳的很多老話都不可理喻,是沒有道理可言的。其實在古代的社會環境來看,其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這句「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也是如此,其在今天基本很少見到了,但是其在過去卻是祖祖輩輩一直這樣遵循的。
  •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究竟是什麼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那麼我們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究竟代表了什麼意思,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父子不同桌我們看到這句話,不免會產生很大的疑惑,為什麼父子不能在一桌。那麼父子不同桌又當如何解釋,看似是在說輩分,其實並不是這樣,其中另有深意。父親是一家之主,也是長輩,自然是十分威嚴的,有很強的權威性,這樣作為子女的才會尊敬你,但是父親在酒桌上喝得酩酊大醉或者酒後出洋相,在子女心中父親的地位就會直線下降,非常不利於以後管教孩子。
  • 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說的是什麼意思,還真長見識!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句流傳已久的老話,而且還和酒桌文化有關,有的人也早有耳聞,但是並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這句老話就是「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究竟有道理嗎,看完還真長見識。父子不同席上半句說到了一個「席」,這裡的席指的可不是涼蓆或是草蓆,並不是說父子不能躺在一起。席指的是酒席,也就是同一張桌子坐著不同的人,共同的把酒言歡。
  •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不過說起來,其實在農村裡跟長輩一起吃飯,是有許多規矩需要去注意的,稍有不留神,可能就會犯錯,還容易惹來餐桌上的人笑話。就像今天小編要說的一句俗話,叫做「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說的就是在餐桌上的忌諱,大家也來了解一下意思,看看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有何道理?有些人就會說,做這些事情就是窮講究,但不能否認這些講究,它是從老一輩傳下來的,這樣的規矩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酒席上就有這樣一句老話「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 古人講究「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有道理嗎?農村人看完秒懂
    很多民間俗語的含義,要麼是生活經驗的總結,要麼是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一些可能含著封建迷信的思想,現代人當然可以將之剔除,但是更多的俗語卻能讓人受益良多,接下來三句俗語就是如此。所以每當有燕子到人們的屋簷下搭窩築巢時,人們不但不會將它攆走,反而非常歡迎。所以燕子和人類的關係可以說非常融洽,當燕子在屋簷下築窩後,人們常常給予關照,如果生下了小燕子,還會專門照看一二。對於農村地區而言,燕子也是一種益鳥,可以捕食害蟲,保護莊稼。因此農村人同樣對燕子喜愛有加。
  • 古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蘊含著哪些道理?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父子不同卓,叔侄不對飲」的俗語。對於現代家庭來說,吃飯之時安排座位比較靈活,遵從尊重老人,愛護兒童,敬重賓客的原則,長輩晚輩不可一桌吃飯飲酒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封建陋習。綜上所述,在古人的宴席規範之中,普通的家宴之上並無父子不同桌一說。家族成員按照長幼尊卑安排座次,面相東者為一家之長。而在比較隆重正式的酒宴之上,一般由大家長同貴賓圍坐一桌,是為首席,以表示對賓客的尊重。這種習慣延續到了今天,在家族比較正式的宴席之上,首要的席位都會留給長者。晚輩坐在其中,一來不合長幼有別的規矩,二來和長輩也沒有共同話題,吃飯喝酒多有拘謹。
  • 古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的古語出自《禮記·曲禮》。其字面意思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做父親的不能和子女坐在同一桌上吃飯,當叔叔的不能與侄兒坐在一起喝酒。這體現了我國古代封建禮教,尤其是儒家思想對人們社會生活的禁錮和束縛。
  • 俗話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有啥說法嗎?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怎麼回事?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什麼場合下都有禮儀,哪怕是夫妻之間,也提倡舉案齊眉。曾幾何時的中國,更是個等級森嚴的國度,尊卑貴賤處處存在,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一套執行得有條不紊、中規中矩,不能越雷池一步,不然不說是大逆不道,也會貽笑大方。
  • 古語中的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話什麼意思?
    古語中的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話什麼意思?這句話,說的是自古以來沿襲的風俗習慣。源自《禮記》一書,書中的「曲禮上第一」篇中有載,「父子不同席」。席與桌同義,而題目中的後半句「叔侄不對飲」,則是前半句含義的一個引申,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
  •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酒桌上的講究你知道嗎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酒桌上的講究你知道嗎在如今的中國,雖然城市地區比農村地區,經濟,文化,科技各個方面都更加的發達。但是在農村地區,他們甚至比城市的人有更多的風俗和禮法要遵守。雖然現在是21世紀,都是講究平等自由,但是不得不承認,農村一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風俗和禮法,其中是蘊含著大道理大智慧的。因為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化,都是我們中國農民所積累的千年的智慧結晶。我們經常所聽到的關於農村的俗語,很多的出處都是因為農民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或者風俗,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句農村的俗語。今天說的俗語跟我們的酒文化相關。
  • 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有啥講究?網友:還是避諱...
    農村有一句俗語,叫「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裡的「席」指的是酒席,而並非是我們乘涼用的蓆子。單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別人家或者自家準備的酒席中,父親和兒子是不能同時坐在一張桌子上的,叔侄倆同樣也是不能夠相互敬酒對飲的。意思是說: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出門在外做事情,遇到困難輕易不要給家中女人訴苦,家中婦女打理家中大小事務時遇到麻煩,也不要說出口去煩擾男人。
  • 農村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
    中國自古就有著燦爛的飲食和酒桌文化,而這樣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至今仍然得到傳揚,特別是在農村,依然對於餐桌山的禮儀十分講究,小編就通過一則農村俗語向各位讀者解釋其中一條飲食、酒桌文化和習俗,不知道來自大江南北的讀者們是否還延續著這樣的傳統呢?
  • 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何意思?酒場規矩,不妨看看
    在生活中,你會偶爾陪自己的父親喝酒嗎?你有多久沒陪自己的父母好好坐下來吃一頓飯了呢?如今為了生活,為了工作,在農村裡很多的年輕人出門在外,一年中也沒幾天待在家,而陪伴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吃飯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說到陪伴長輩吃飯、喝酒,我們也知道在餐桌上的規矩是挺多的。如果做不好,或者是做得不對 ,那就會惹人笑話的。
  •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
    但是古代的傳統中,有很多還是可以繼承發展的,特別是有一些俗語,簡短幾個字卻大有深意,俗話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那這句話到底包含了什麼樣的禁忌呢?有很多人不知道,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看完就秒懂了!
  • 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什麼說法?酒場的講究真不少
    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是什麼說法?酒場的講究真不少馬上就要過年了,想必大家少不了各種家庭聚會,參加各種酒場,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這樣一句俗語:俗語:「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到底是什麼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