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都》之後,再無廢都?沒想到,賈平凹又寫了一部,這次更過癮

2020-11-09 王官令儀話文史

文||王官令儀

《廢都》出版前,我被文壇說成是最乾淨的人;《廢都》出版後,我又被說成文壇最流氓的一個。——賈平凹

2020年,已近古稀之年的賈平凹,卸下《廢都》包袱,再次回歸都市題材寫作,推出了他的第17部長篇《暫坐》。有人說,這是又一部《廢都》,因為是熟悉的風格。

《廢都》出版前,賈平凹就已成名,是陝西文壇的三駕馬車之一,他1986年出版的長篇《浮躁》,還獲得了美國第八屆美孚飛馬文學獎。人們印象裡,他是一個純淨的鄉土作家。

他一貫是個嚴肅的作家,直到1993年長篇小說《廢都》發表。《廢都》講了古都西京裡,一個病態文人與幾位女性的愛欲糾纏故事,由於大量性描寫,這部作品一經出版,就遭到了暴風雨般的批判。

一方面,《廢都》大賣,人們爭相一睹這部開了時代風氣之先的前衛小說,另一方面,人們卻又對他不斷進行道德綁架,謾罵和批判的文章如雪花般飛來。

這樣的結果就是,《廢都》被禁,盜版橫行,且驚人的銷量讓賈平凹成了一個現象級作家,同時,他也被籤不完的名和所謂「文化流氓」的罪名搞得心神俱疲,住進了醫院:肝病。

很長一段時間裡,賈平凹就生活在《廢都》帶來的負面陰影下,他不得不逃離西安,躲到四川一個小縣城,養病療傷,回歸到傳統的農村題材敘事中,他又成了一個嚴肅的作家,並憑《秦腔》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的肯定。

當然,是金子總會發光,《廢都》被批判的時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還很保守,更多是一種道德的綁架,有遠見卓識如王小波等作家,就曾為賈平凹的《廢都》辯誣過。

季羨林也說:「《廢都》20年後將大放光芒。」《廢都》被譯介到西方後,也引起了轟動,1997年,《廢都》獲得了法國費米娜文學獎,該獎是法國三大文學獎之一,這也是第一次有亞洲人獲此榮譽。

時至今日,再說《廢都》低俗便顯得不合時宜,因為我們處在了一個比《廢都》西京裡更加欲望橫生的時代,性早已衝破了禁忌,成了一種常態,很多明星們的私生活,比廢都裡的莊志蝶有過之而無不及。

賈平凹就這樣頂著《廢都》的壓力,又苦苦耕耘了20多年,寫出了一部又一部為文學史認可、大眾喜歡的嚴肅文學作品,但他的心裡,其實一直渴望再寫一部不那麼嚴肅的文學作品,再寫一個廢都故事。

賈平凹說:我不想著過豪華日子,物質要求不高,吃穿不愁,我很滿足。但我不寫正經東西,一寫正經東西人就廢。

於是,已近70歲的賈平凹,終於再次寫起了不正經的文字,他的第二部都市題材小說《暫坐》一出版,就給讀者帶來了很多驚喜,讀起來也更過癮。

驚喜之一,就是廢都還是那個廢都:西京。西京雖略微變了模樣,但更真實也更廢——霧霾嚴重,拆遷遍布,城市嘈雜而腐敗,但華燈一上,就是另一幅面孔,華麗而曖昧。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的城市嗎,畢竟我們就生活其中。

驚喜之二,就是《廢都》裡的美麗女性,由幾位擴展到了十幾位。男主還是作家一個,但女主角卻不斷豔麗登場,她們個個膚白貌美,經濟獨立,離了婚或不婚,十幾個姐妹抱成一團,互相取暖,她們都喜歡和崇拜作家羿光,把他當做導師,羿光也讒她們的美色和身子,但彼此都有個度。

驚喜之三,就是以「暫坐」茶莊裡的老闆海若為中心的這些姐妹花,她們雖然各有各的私心和欲望,但也有人性最美好的東西,比如自始至終輪流照顧因白血病住院的好姐妹夏自花,毫無怨言,對生命充滿了敬畏和悲憫,她們是讓人又愛又憐的一群人。

《暫坐》裡的茶莊老闆海若,就是這樣一位美麗堅強的都市女性

《暫坐》的驚喜,遠不止於此,比如賈平凹開始正視同性感情,對徐棲和司一楠兩位美女親熱一事,就寫得很自然,不帶一點批判色彩,依然很欣賞她們。

再比如,曾因《廢都》而讓他吃盡了苦頭的性,在《暫坐》裡也更加稀鬆平常,這是因為賈平凹已經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他更懂得性是什麼,他借書中羿光之口說:性是藝術。

《暫坐》裡,其中一個從農村來的美女辛起,傍上了一個在西京的香港房地產大佬,她毫不避諱地對姐妹說,自己就是為了錢,要不怎麼會和一個枯老頭子在一起。

《暫坐》裡的美女們多學佛,男作家羿光(有賈平凹的影子)是她們精神的導師

她說她是做了縮陰手術冒充了處女,他也偷偷吃了什麼成分的藥竟然比年輕人還剛猛,他們或許相互心知肚明卻不說破,在一起了就是喝酒,把自己灌醉,關了燈上床,高潮來了就大聲喊,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真的和死了一樣,只等著第二天早晨醒來。

在欲望潛滋暗長的頹廢城市裡,也許只有性是最真實的,最充滿力量的。透過性,我們看到了現代城市人的疲憊、迷茫和無助,以及赤裸裸的利益交換。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暫坐》是又一個廢都的故事,因為賈平凹就在寫我們的生活。

當然,《暫坐》和《廢都》不同,它是全新的故事,它寫出了現代都市裡,那些看似光鮮靚麗卻各自充滿心酸的新時代女性,奮鬥、不屈又充滿掙扎的一生,她們也有真真切切的欲望,只是最後她們會成欲望的奴隸,還是欲望成了她們的劫?這需要你去解讀。

在《暫坐》中,有人讀到了色相,有人讀到了禪定,也有人看到了女人的個性與魅力,以及生活的艱辛和不易。那麼,你又有會讀到什麼?讀完《暫坐》,很多人會坐下來思考自己的人生,也只有親自品讀一遍,才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賈平凹,寫出了又一部很過癮的欲望都市作品《暫坐》


讀書是對自己最好的文化投資,相遇一本好書,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暫坐》推薦給愛讀書的你,點擊上方看一看連結,就可買到不刪減正版。

於歷史中見天地,於文化中見真知。

我是王官令儀,專注文史評論寫作,歡迎轉發評論點讚收藏,關注,我們一起品讀精彩的歷史故事和人物。

相關焦點

  • 賈平凹為什麼要寫《廢都》?《廢都》給賈平凹帶來了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賈平凹想要借用文學來救贖自己,減緩自己的痛苦,但他絕對沒有想到《廢都》不僅沒有幫他走出痛苦,反而讓他更加痛苦。今天人們很難想像,《廢都》其實是賈平凹在流浪中完成的,他先是在一個水庫上寫,跟著守水庫的人生活,幾乎與世隔絕,用40天完成初稿後,又跑到了朋友家,誰管飯他就繼續寫。可以說賈平凹寫廢都是下筆千言,一氣呵成,作者寫得暢快,讀者看起來也暢快。
  • 賈平凹:成也廢都敗也廢都,「當代紅樓夢」是否過譽?
    這也罷了,其時一場官司沒完沒了的糾纏著賈平凹,兼又深陷在單位的是是非非中不可脫身,而他每當想到父親已故,又不免以自己膝下無子(賈平凹只有一女)為憾……漸漸這本該一帆風順的一年竟顯出一絲知天命的味道來,從20歲始辛苦經營的一切仿佛空中樓閣般轟然倒塌,「長安居,大不易」,生活中的一切讓他如此力不從心,這衰殘的身軀仿佛沾染了無可救藥的慢性病毒,正拖著他的肉體和精神一步步滑向不可逆轉的深淵。
  • 賈平凹的《廢都》是一部偉大小說?王朔:扒廁所的吧
    90年代左右,賈平凹寫了一部名為《廢都》的小說,當時小說一經發表,賈平凹便被很多的讀者,文壇的朋友所吐槽。好好的一個作家,以前的作品也相當不錯,為啥要寫廢都這樣的破爛玩意兒呢?當時小說出版之後,一時間長安紙貴,可是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出版社便將這部小說給封禁了,原因是這部小說中尺度不是一般的大。
  • 繼《廢都》之後,賈平凹又出城市小說,這次專業寫女人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五屆國家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文學大家賈平凹傾力打造的第18篇長篇小說《暫坐》用時兩年,修改四稿,是賈平凹所有的作品中創作最慢的一部,也在1993年《廢都》後闊別27年後的第二部城市題材小說,《暫坐》幾乎可以說是賈平凹70歲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
  • 賈平凹新作《暫坐》,被說是《廢都》第二,尺度更甚
    賈平凹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比如《廢都》、《高興》、《土門》,其中雖然也關涉城市生活,但還是多以鄉下人進城的故事為主,而賈平凹每寫一部小說都在追求「不同」,同時對社會當下的現狀也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 27年前一部《廢都》讓賈平凹站在了風口浪尖,今年他再惹眾議
    賈平凹真是一個鬼才,幾乎是寫一部火一部,高產又高質,在寫作上很是勤奮。可人們卻只記住了他的《廢都》,而忘記了他還有《秦腔》《浮躁》《古爐》《山本》這樣的好書。不知不覺這位將《廢都》裡的風流作家莊之碟寫得家喻戶曉的作家本尊也快進入古稀之年。賈老再一次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本在他小說生涯裡少有的第二本純都市題材小說,被大家稱為《廢都》第二的《暫坐》。
  • 賈平凹的《廢都》,陳忠實的《白鹿原》,兩部小說哪一部寫得更好
    賈平凹和陳忠實同為陝西作家,兩個也都先後獲得過茅盾文學獎,可以說是王不見王,但是要論數量的話,賈平凹要比陳忠實寫得更多,特別是進入新千年來,差不多每兩年都會出版一部長篇小說,所以說在創作力方面,他是要比陳忠實更高一籌。當然文學並不是拼數量,還是要看質量,陳忠實儘管只有一部長篇小說《白鹿原》,但是卻同樣在當代文學佔據了一席之地。
  • 賈平凹的《廢都》到底在寫什麼?
    賈平凹作為一個作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能寫出這麼一本書來,實在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明眼人一看,這是奔著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去的,所以道貌岸然的評論家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對小說和作者進行了長達數年的鞭撻和批評。從1993年到2009年,整整16年,《廢都》被禁,但是大家手頭還是容易得到這本書,也都可以傳看。這不像清朝的文字獄那樣,禁書要收繳,然後要焚燒,最後要坐牢。沒這麼嚴重。
  • 賈平凹出新作,寫知名作家與12位女性的故事,比《廢都》更精彩
    賈平凹被罵進住院,很快他的第一部城市題材作品《廢都》也被禁。 令人沒想到的是,越是禁止,市面上的盜印本越是層出不窮,這反倒從側面說明《廢都》的成功與群眾基礎。 在國外獲獎3年後,《廢都》才得以解禁,16年後再版發行,依然火爆,只不過新版文字每到激情處就變成了:「此處省略500字……」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 68歲賈平凹新書出版,尺度超越《廢都》?網友驚呼:晚節不保
    1993年,41歲的賈平凹,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廢都》,因為文風大膽出位,被人當成「現代金瓶梅」,幾乎轟動了整個中國。據不完全統計,街頭總共有1000多萬種盜版本,甚至還有很多人假借賈平凹之名,續寫了《廢都》的續集和後傳。新書出版僅半年,卻又被「不可說」的原因被禁。
  • 賈平凹:我不想過豪華日子,不寫正經東西,新小說比《廢都》精彩
    ,推出了自己最新的長篇小說《暫坐》,讀者對這本大作無比期待,這也是賈平凹1993年寫了《廢都》之後,時隔27年,再次寫都市題材的長篇。但是僅僅過了半年,一切都變了,大家開始全面批判賈平凹,特別是在一小部分作家的帶領下,他們聲討賈平凹的作品「低俗」,批判賈平凹的小說「沒檔次」。巨大的批評聲也讓賈平凹的生活籠罩在長期的陰影之下。
  • 賈平凹《廢都》如何?王朔諷其「扒廁所」,季羨林的讚譽卻更戳心
    其中寫《平凡的世界》的路遙、寫《白鹿原》的陳忠實、寫《秦腔》的賈平凹,更是被譽為西北文學的「三駕馬車」。如果說前兩位作家因創作的巨著而被人熟知,那麼賈平凹最為世人所議論的,當屬1992年的作品《廢都》的被禁風波。
  • 賈平凹:患肝病、父親離世、《廢都》尺度太大被禁,歷盡世態炎涼
    沒想到,此番變故卻也激發起賈平凹的創作欲望,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把那時候的所見所聞寫下來。後來,很幸運,賈平凹有機會進入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大學期間,他仍然筆耕不輟。後來《廢都》獲得法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費米娜文學獎」,在國內卻只有一家小報登了短短幾句話,說賈平凹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法國獲獎,都沒敢提《廢都》的名字。
  • 1993《廢都》《白鹿原》上市,賈平凹元氣大傷,陳忠實成大師
    原本因為「商州風情」享譽文壇的賈平凹 ,被人稱作「文壇最乾淨的人」,《廢都》之後獲得了「流氓作家」的稱號,已經賣出的書也遭到收回,小說遭到禁止。就在《廢都》被禁止收回的幾乎同時,《白鹿原》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被禁止發行,出版的也被要求收回。
  • 《廢都》塵封16年後,低調再出版,賈平凹:粉色封面,豔查德很
    這樣的標註不過是為了不讓過分的性描寫,給讀者帶來不適,而又尊重賈平凹的原著,順利通過審查機構的審查。萬萬沒想到,這反而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賈平凹怎麼也沒想到,當時他父親不幸離世,他又與妻子離了婚,淨身出戶,才寫《廢都》抒發心中的鬱悶的,如今反而更壓抑了,且不堪重負病倒了。可當時他去住院都不敢用真名,只好用化名「龍安」,想像龍一樣安靜幾天。沒想到病房裡,都是拿著各種版本《廢都》在議論的人。
  • 一部「黃」小說《廢都》,讓賈平凹成為了文壇上的「流氓」作家!
    作者:胡楊映月因為寫了一部小說,成為了別人口中文壇上的「流氓」作家。這恐怕是賈平凹老師萬萬始料不及的事情。賈平凹老師之所以成為別人口中的「流氓」作家,都是因為他的一部小說——《廢都》。《廢都》,1993年上半年出版,也在1993年下半年被禁止公開發行。
  • 1993,《廢都》讓賈平凹元氣大傷,《白鹿原》成就陳忠實成為大師
    不過沒過多久,賈平凹就毀譽參半。原本因為「商州風情」享譽文壇的賈平凹 ,被人稱作「文壇最乾淨的人」,《廢都》之後獲得了「流氓作家」的稱號,已經賣出的書也遭到收回,小說遭到禁止。就在《廢都》被禁止收回的幾乎同時,《白鹿原》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被禁止發行,出版的也被要求收回。
  • 賈平凹新長篇小說出版,尺度比《廢都》還大,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回家之後,賈平凹與妻子離了婚,不要房產和存款,淨身出戶,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那本新書上。離婚後,賈平凹繼續到延安寫他的新書《廢都》,新書出版後,賈平凹一直等著新書大賣的消息,卻沒想到《廢都》出版還不到半年就被封禁,連提書名都不行,提了就要做檢查,賈平凹也從「文壇最乾淨的作家」成了「流氓作家」。
  • 賈平凹:《廢都》帶給我災難和讀者 學拼音時逃學
    以前落選可能是作品還沒寫好,也可能有那個《廢都》的影響。   現在寫作容易,出書容易,可以說,現在的文學生態環境是幾十年來最好的。記得《廢都》獲獎時,孫見喜和穆濤擬寫個消息稿子,寫了幾遍都不滿意,最後成文———「據11月3日法國巴黎消息:中國作家賈平凹的一部長篇小說(《廢都》)榮獲『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這是賈平凹繼1988年獲『美國飛馬文學獎』之後又一次獲得重要的國際文學獎。」
  • 從賈平凹《廢都》走上春晚 此處省略××字又流行
    而今年春晚更讓這個句式的幽默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在春晚後的幾天內,很多人認為這是趙本山借鑑了賈平凹《廢都》中的模式,更有人在微博上笑稱賈平凹是《同桌的你》的編劇之一。  昨日,尹琪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這個文本也談不上是借鑑《廢都》,但之前他知道賈平凹那樣寫過,自己也看過《廢都》,但寫這個作品的時候沒考慮,最開始是省略號,沒有刻意去借鑑,但到了排練的時候,他的劇本只是提綱,不斷地改動,從前到後改動了21稿,他自己也記不得在第幾稿確切化「此處省略××字」,是趙本山提出來的還是其他人,也已經想不起來了,很多東西都是排練時候碰撞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