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便當——臺灣的另類奇蹟

2020-12-13 央視網

火車便當——臺灣的另類奇蹟

原標題:

  大陸的高鐵發展成為奇蹟,但是高鐵上的盒飯供應卻無所長進,其質量和價錢經常成為話題。日前,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消息稱,將引入「網際網路+」建立高鐵餐飲供應信息服務平臺,儘快推出網上訂餐、站車配送供應等服務。眾聲喧譁中,不由讓人想起臺灣火車上供應的盒飯,真可謂價廉物美,甚至物超所值。在臺灣,盒飯叫做便當,它因鐵路而興,並逐漸成為臺灣鐵路多元經營的重要收入來源。因其價廉物美,火車便當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光尋常百姓喜歡吃便當,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喜歡吃便當,一年吃掉700個之多,連諾貝爾獎獲得者到臺北講學,午餐也是以便當解決。

  臺鐵便當走傳統風

  每到飯點,臺北車站的臺鐵便當本鋪就大排長龍,除了往來各處的旅客購買,有很多人是專門來買著名的臺鐵便當的。

  臺鐵便當之所以讓人追捧,原因很簡單,就是美味可口、經濟實惠。依質量和價格分為6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2元左右)、80元新臺幣、100元新臺幣到150元新臺幣四種。其中60元一盒的米飯搭配排骨、酸菜、滷蛋的排骨飯,是60多年來的經典菜色,也始終是臺灣民眾的最愛。近些年,為了順應民眾的養生需求,臺鐵便當還推出了素食便當,頗受歡迎。

  眼下,臺鐵在臺北、基隆、臺中、高雄、花蓮有5個便當廚房,統計顯示,每天可以賣出2.4萬個便當。這些年,除了不斷推出新口味的便當,臺北便當的營銷方式也在改變,從以往的車廂巡迴叫賣,到在車站開設窗口,再到電話和網絡訂購。如今,你只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會有臺鐵便當送上門來。

  臺鐵美味便當的秘密

  為了一探臺北便當製作的奧秘,記者曾經實地到訪過臺北車站的廚房,只見二三十平方米的廚房裡,一切都光亮整潔、井井有條,廚房的師傅們各司其職,緊張忙碌地準備各式便當。

  臺鐵餐飲服務總所的負責人介紹說,做便當是門大學問,需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首先,食材就要精挑細選,確保新鮮優質。其次,烹調過程中,不能偷工減料、得過且過,必須按表操作,就拿排骨來說,必須經過捶、過油、醃、炸、滷等工序。第三、不能放任何添加物。第四,炸排骨的油至少一天換兩次、滷汁也天天換新。第五、要巧妙搭配菜式,即使便當冷了,味道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為了給消費者新鮮感,臺鐵便當還不斷推陳出新。比如當年從臺北開往花蓮的太魯閣號列車通車時,臺北鐵路餐廳經理李玉霞就從列車經過花蓮的轉彎弧度獲得靈感,設計出限量版的太極便當,由紫米、香米做出黑白相間的太極圖案。別具心思的太極便當一經推出很快就被搶購一空。那一年,臺鐵便當獲得臺灣交通主管部門頒發的非工程類價值工程獎第一名。

  臺高鐵便當走日系風格

  臺灣高鐵便當雖然起步晚,但這幾年也聲譽鵲起。

  高鐵便當委託高雄空廚和復興空廚製作,與臺鐵便當強調傳統口味相比,臺灣高鐵便當偏向走日系風格,更精緻、少油膩。價格120元新臺幣。

  臺灣高鐵便當一開始每天只在列車車廂裡販售,後來高鐵公司調查發現,很多乘客已經逐漸養成吃高鐵便當的習慣,於是他們逐漸在一些主要車站設攤點販賣。並推出「糖醋豚肉」、「香茅烤雞」兩款口味便當,售價與臺鐵便當相當。受到旅客好評。

  臺灣三大

  經典便當

  臺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有特色便當,這其中最著名的是:池上便當、奮起湖便當和福隆便當。

  池上便當

  必須用池上米

  池上是臺東縣的一個鄉鎮,當年還是蒸汽火車的時候,由花蓮到池上要走7個小時,池上到臺東則要5個小時,看中旅客的飲食商機,有人開始到月臺上販售飯包。一開始,飯包用臺灣盛產的月桃葉來包裹,後改用木片做成的盒子裝飯菜,底層是池上米飯,上面鋪上烤肉、豬肝、炸蝦、蛋餅、梅子、蘿蔔乾、青江菜等,並逐漸演變成為現在廣為人知的池上便當。

  正宗的池上便當有三個特點:第一,必須用池上米烹製。池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稻米生長,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這裡出產的稻米曾被選為「貢米」,送到東京供天皇「御用」。第二,必須用木盒盛裝。池上便當選用的是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白楊木飯盒。木盒子有很好的透氣性也更環保。第三,必須是乾式便當。盛裝飯菜的白楊木可以吸掉飯菜中一部分油和水分,使米飯保持彈性。

  池上便當,是自由行遊客最愛的鐵路便當,但是臺鐵火車在池上站僅停靠一兩分鐘,所以快到池上站時人們要提前備好零錢等在車門口,待火車停穩,第一時間衝到月臺搶購。如今,池上便當有炸豬排飯、滷肉飯、雞腿飯以及全素等好幾種口味。價格從新臺幣70至100多元不等,可謂物超所值。

  現在要吃池上便當,完全不需專門坐火車去池上,目前全臺灣有池上便當專賣店3000多家,較知名的店家品牌有悟饕、全美行、大地、家鄉等。其中悟饕專門在池上開闢了飯包文化故事館,講述池上便當的淵源,遊客可以聽故事並吃到正宗地道的池上便當。

  奮起湖便當

  必有高山蔬菜

  「沒吃過奮起湖便當,等於沒到過阿里山」。位處嘉義縣阿里山鄉的奮起湖不是一個湖泊,因其三面環山,中間低平,形如畚箕,雲霧環擁如湖,舊稱畚箕湖,後改為奮起湖。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成後,奮起湖車站是最大中轉站。在蒸汽火車的時代,須在此停留換車頭,旅客也在此稍作休息,從而造就了奮起湖的便當文化。那個時候,不僅月臺上到處都是便當的叫賣聲,臺灣海拔最高的老街——奮起湖老街上也隨處可見便當店。不過,當年的奮起湖便當也不全是販售給鐵路旅客的,還有不少是提供給附近採茶的婦女。

  奮起湖便當就地取材,清新質樸。一般而言,必會配有質量優良的阿里山高山有機蔬菜,比如大豌豆、龍鬚菜。清脆鮮甜的當令時蔬,搭配紅糟排骨和口味雞腿雙主菜。如今奮起湖便當因為競爭激烈,菜色也越做越豐富,除了時鮮的高山蔬菜,固定都有滷雞腿或滷排骨、滷肉、滷蛋、酸菜、蘿蔔乾或酸梅等。至於便當盒子,除了以往的鐵盒外,還有檜木盒與普通木片盒,價格從80至200多元新臺幣不等。前兩種盒子的便當價錢當然較高,但吃完後,盒子可以帶回家做紀念。

  福隆便當

  必有七個菜

  搭火車從臺北到宜蘭、花蓮,會經過一個叫做福隆的小站,位於新北市的福隆,最有名的是它的海灘和便當。福隆便當的特色是一定有七個菜:雞卷、滷蛋、香腸、高麗菜、五花肉、梅乾菜、豆乾。

  有趣的是,別的地方的便當多因火車而興,福隆便當的肇始則跟火車有關,又關係不大。話說當地的吳媽媽當年生了五個小孩,先生雖在鐵路局工作,但薪水根本無法支撐家裡開銷,於是吳媽媽就在自家門前做起了滷肉飯和米粉湯生意。福隆是海釣客常常釣魚的好地方,這些海釣客雖然喜歡吃吳媽媽的東西,但不方便帶到海邊去吃,釣客們就建議吳媽媽做成便當,於是有了福隆便當。一開始,便當純粹為海釣客人準備,後來才漸漸變成在火車上販售。最初福隆便當菜式並不確定,經過長期改良才固定成現在這樣。福隆便當只要55元新臺幣,實在是價廉物美。無怪乎在臺灣「觀光局」制定的美食地圖上,東北海岸的福隆便當就與東海岸的東河包子一起,成為了代表性美食。

  本報臺灣特約記者 穀雨

相關焦點

  • 臺灣的另類奇蹟:火車便當 三大經典盒飯令人垂涎欲滴
    大陸的高鐵發展成為奇蹟,但是高鐵上的盒飯供應卻無所長進,其質量和價錢經常成為話題。日前,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消息稱,將引入「網際網路+」建立高鐵餐飲供應信息服務平臺,儘快推出網上訂餐、站車配送供應等服務。因其價廉物美,火車便當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光尋常百姓喜歡吃便當,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喜歡吃便當,一年吃掉700個之多,連諾貝爾獎獲得者到臺北講學,午餐也是以便當解決。臺鐵盒飯走傳統風每到飯點,臺北車站的臺鐵便當本鋪就大排長龍,除了往來各處的旅客購買,有很多人是專門來買著名的臺鐵便當的。
  • 搭藍皮火車的臺灣「自由行」
    綠皮火車是大陸人對鐵道的最早記憶,它油漆斑駁、擁擠不堪、氣味難聞,然而連接著美好而未知的遠方。在臺灣,也有一種類似的舊式火車,開得很慢、不時停靠、沒有空調、車窗可以打開,但是車皮是藍色的。現在,這樣的藍皮車只在臺灣花東縱谷極少數的區段運行,紅色車頭、兩節車廂,早上和下午一班,要坐還得趕早,成了驢友們趨之若鶩的稀有體驗。
  • 指南| 搭乘復古小火車 解鎖臺灣一日遊
    1、臺灣慢速小火車乘坐檯灣的慢速小火車是開啟一場「慢旅行」的理想方式。這些小火車在日據時期大多用來運送木材或煤礦,因此經常途經幽靜的山間森林,風景很好;沿途的特色小鎮也值得流連一番。平溪線帶你遊覽臺灣北部,領略昔日的煤礦重鎮的繁盛輝煌;集集線來到臺灣中部,穿過靜謐的森林,感受田園質樸風光;乘坐檯灣南部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體驗山間險峻,看日出,賞雲海。
  • 中國的火車盒飯和日本的火車便當,哪個完勝?看完你就知道了
    現在大多數朋友都步入小康生活,隨著生活條件提高,無論是在哪一方面的消費,相比之前多了不少,不過,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旅遊,一提到旅遊,國內有很多種便捷的交通工具,例如飛機、高鐵、火車、汽車等等,這些交通工具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捷。那麼中國的火車盒飯和日本的火車便當,哪個完勝?
  • 日本五花八門的火車便當,怎麼可以做的這麼好吃?
    隨著日本鐵路交通的不斷發展,火車盒飯也不斷推陳出新,到了今天,日本的火車盒飯的種類少說也有5000品種之多,盒飯的樣式也從最初廉價的飯糰逐漸發展為精緻且搭配豐富的套餐。筆者最近去了一趟日本旅遊,發現日本新幹線上的火車便當怎麼回做的如此好吃?看著是不是有點令人吃驚?
  • 臺灣臺鐵便當,六十多年的歷史了,依然美味,令人難以忘懷
    臺灣臺鐵便當,如今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便當的由來是因為早期都是蒸汽火車,行駛時間太長,對於旅客而言出行旅途比較久,就要想辦法解決相關的民生問題,於是就有人想出了鐵路便當。最早期的鐵路便當都是用傳統的鐵質品飯盒盛裝,鐵飯盒上面印有臺灣鐵路的&34;字樣造型。白白的米飯做鋪墊,一個滷雞腿或是一塊炸豬排、一片香腸、半顆滷蛋、再配一點點酸菜。車廂裡面有服務人員推車叫賣。
  • 「臺灣見聞」之福隆便當,啥時我們也能吃到這樣的高鐵盒飯?
    說在前面,介紹「臺鐵便當」的前文網友留言很多,看到大家比較感興趣,那就多寫點關於臺灣便當的小文吧。因為臺灣的車站之間距離短,所以大多數時候乘客不需要在火車上用餐,而是在車站裡吃。發記福隆月臺便當其實福隆便當最早服務的對象是在福隆從事休閒海釣的遊客,後來才漸漸變成火車上的便當。
  • 臺灣阿里山的森林鐵路小火車旅行日記
    早上吃過早餐以後,老闆就拉著我們來 嘉義 火車站碰運氣了,因為沒想到 嘉義 到奮起湖的小火車這麼緊張,所以沒有提前訂票。緊張的原因其實就是非節假日每天只有一班火車,而且畢竟是老式的火車又要爬山,車廂很少,可能總共能坐200來人?旅遊的這麼多,所以緊張啦。
  • 綠營求神藍營問卦 臺島政壇流行另類「臺灣奇蹟」
    綠營求神藍營問卦 臺島政壇流行另類「臺灣奇蹟」 2004年08月12日 10: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遇見臺灣·邂逅在島嶼的火車上》阮義忠、姚謙、劉克襄、陳傳興...
    臺灣著名攝影家阮義忠、著名攝影家兼導演陳傳興鐵道人文攝影作品和背後故事首次曝光臺灣著名音樂人姚謙分享他與火車的童年回憶著名作家劉克襄撰文顛覆你對火車盒飯的認知,介紹令人垂涎的臺灣鐵路便當、旅行作家許傑和小柚、插畫師阮筠庭和寂地《遇見臺灣•邂逅在島嶼的火車上》全景式深度介紹臺灣鐵道的歷史和現狀,展現臺灣鐵道文化的魅力,圖文並茂地描繪臺灣環島鐵路的沿線風光和秘境車站等旅行體驗,通過介紹與鐵道文化相關的電影、攝影和繪畫作品豐富讀者對鐵道文化的認知和興趣。
  • 讓人眼前一亮的「臺鐵便當」,從此「盒飯」路轉粉
    接上文,今天的行程是平溪九份一日遊,這個行程是了解臺北的特別好的途徑,在臺北車站體驗臺鐵,到瑞芳站下車,在瑞芳車站購買平溪菁桐線小火車一日遊的優惠票,在體驗幾個特色車站後,返回瑞芳火車站。再從瑞芳火車站坐公交去九份山城,那裡就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的原型,你期待不期待?
  • 「玖月奇蹟」「動力火車」兩大組合現場飆歌
    譚晶、林志穎、動力火車、玖月奇蹟、林志炫、蔡國慶、陳思思等知名藝人到場獻藝。  其中新生代組合「玖月奇蹟」作為內地組合的代表與臺灣金牌組合「動力火車」的現場飆歌成為晚會的一大亮點,看來也是主辦方精心編排的噱頭。「動力火車」的演唱依然是寶刀不老,「玖月奇蹟」新穎、獨特的表演徵服了現場所有觀眾的眼睛和耳朵,他們十多分鐘的現場對歌給晚會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 《遇見臺灣:邂逅在島嶼的火車上》
    [內容簡介]   搭乘火車是臺灣環島旅行的不二之選,沿途的亞熱帶風光和人文體驗令遊客流連忘返。但也許你並不了解臺灣鐵道背後的故事。本書就將為你深度介紹臺灣鐵道的前生今世以及怎樣做到「高逼格」地環島鐵道旅行。
  • 去臺灣遊玩,品嘗了臺灣火車上的盒飯,遊客:能打包一盒嗎?
    比如說臺灣近年來就有非常多的大陸遊客去臺灣玩。我們去臺灣遊玩,除了看日月潭,還有阿里山的姑娘們,以及去士林夜市感受臺灣當地非常著名的小吃之外。還是有著非常眾多的有意思的事情。去臺灣遊玩,品嘗了臺灣火車上的盒飯,遊客:能打包一盒嗎?
  • 臺鐵便當,臺灣人想之念之的滋味
    便當其實就是盒飯,在我們的印象中,大概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可是,臺灣鐵路局推出的便當,卻是很多臺灣人想之念之的滋味。  臺鐵在臺北、基隆、臺中、高雄、花蓮有5個便當廚房,2012年的統計顯示,每天可以賣出2.4萬個。臺北車站,每天中午一到11點午餐時間,臺鐵便當的店鋪前就會排起長長的隊,不少人並不是旅客,而是專門來買便當的。  臺鐵便當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大陸,不少大陸遊客到臺灣指定要嘗嘗臺鐵便當。
  • 臺灣遺留的淘金遺址,如今成了熱門旅遊地,且為網紅礦工便當而來
    因淘金留下來的每一樣建築和設施,都在訴說著當年發生在這裡的故事當年半山腰的鐵道還遺留著的火車軌道雖然現在沒有礦洞可以看當天如何淘金,但是博物館的還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淘金的熱潮景區不大,卻裝點的非常文藝
  • 臺鐵便當:一部臺灣社會發展史
    資料圖:售賣鐵路便當的老店。資料圖:鐵路便當。便當就是盒飯。在臺灣臺北車站,每天中午一到午餐時間,臺鐵(臺灣鐵路)便當的店鋪前就排起長長的隊。隊伍中不少人並不是旅客,而是專門來買便當的。島內朋友說,小時候搭火車,最嚮往的就是爸媽願意掏錢買一個便當,兄弟兩人分食之,這是早年間最幸福和滿足的記憶之一。隨著鐵路電氣化發展,鐵路旅程時間縮短,臺鐵上販賣便當也逐漸減少,改為月臺叫賣或車站窗口售賣。而包裝也由從前的鐵盒變成了竹片或紙盒包裝。奮起湖是臺灣最有名的鐵路便當之一。
  • 臺灣高鐵站內賣便當PK臺鐵(圖)
    華夏經緯網4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高鐵便當過去只在車廂內販售,4月1日起高鐵在左營站和臺南站內新設便當攤位,站內就能買到便當,其中高鐵左營站內本來就有臺鐵便當本鋪,高鐵推出「糖醋豚肉」、「香茅烤雞」兩款口味便當,售價100元(新臺幣,下同),和臺鐵便當價格差不多,一場鐵路便當大戰即將開打。
  • 臺灣人吃了60年還吃不厭的是怎樣一種美味
    去過臺灣的遊客,多半會對臺灣無處不在的「便當」印象深刻。這種在大陸被稱作盒飯的玩意兒,在臺灣是食物界的寵兒。,上至高官顯貴如馬英九、下到販夫走卒如礦工,他們最常吃的都是便當。看完小編為你整理的臺灣各種明星便當,也許你就會明白它們的魅力所在了。
  • 臺鐵——品味便當之旅
    行至臺灣,最不用擔心的就是交通間題,臺灣的交通四通八達,可以說是到每個地方都很方便,到每個景點都很便捷。臺灣環島遊鐵路線分為:南迴線、花東線、北迴線、西部幹線,南迴線從臺東到屏東。花東線從花蓮到臺東。北迴線經過臺北市、基隆的八堵、宜蘭、花蓮。西部幹線則北起基隆,經過臺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慄、合中、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