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一死中國人再無信仰

2020-09-06 不學無術1988



說起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我認為最大的傳播者並不是佛教徒本身而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從動畫片到由《西遊記》改編的影視著作,從孩子到成年人都在受到影響。

我對於佛教最初的認識就來自於86版《西遊記》,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佛教是我們中國的國教!我想像我這樣的人並不是個例,如果不是《西遊記》我很可能不知道佛教。

後來我才知道了道教才是我們中國本土的國教,我們老家這邊也有道教的廟宇,每年還要去趕廟會,趕廟會的意義從小時候的燒香許願盼風調雨順和人畜平安到了現在的一種文化傳承,這和封建迷信並不是一回事,現在的年輕人更是不折不扣的無神論者!

中華大地,我去過沿海城市,也去過那邊的鄉下,在那邊佛教寺太多了,聽當地人講某某寺是某某大老闆投資修建的然後請了和尚在裡面做事,然後一年收入多少多少,儼然成了一門投資!不管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但是根據那些寺對於那些信眾賣香、賣紙錢、賣燭的行為來看那的確是一門生意!從那以後佛教在我從小的記憶裡變成了一場勾當,佛門再無淨土!縱然其中不乏虔誠一心向佛之人,但他們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

隨著年輕一代無神論者的長大,佛教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當然也包括我,在抗日戰爭時期佛教閉門不出反倒是我們的道教道士下山抗日!這是我們質疑佛教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佛教在最近幾年裡在那些風景秀麗的地方佔地修寺,大興土木!犯了眾怒!集合網絡上曝光的某和尚開豪車摟美女,和那些傳言某某和尚有幾個老婆有幾個孩子之類的新聞,佛教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信任危機空前之大!

相對佛教來說,中國的道教沒落的很大程度歸咎於封建迷信,不僅是我們中國人,但凡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我們意識裡總是把他歸納為迷信,一旦被打上封建迷信的標籤在以科學為核心發展思想的這個時代必死無疑!但好在現在的人更加趨於理性。

好在我們中國人絕大多數並且越來越多的人是無神論者,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對於道教的各種法事和各種儀式把他們歸類為民族文化範圍,把封建迷信跟他們剝離開來,這是道教的一次發展機會,儘管如此,道教的發展幾乎還是停滯不前,人們在於精神上總是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七情六慾要麼完全禁慾!很難遊走於兩者的邊緣。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撇開假和尚假道士不說,當一種信仰轉變為一種職業的時候,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一場災難,現在的大多數人在科學觀的影響下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不過是一種活法而已!道教作為創立於本土的宗教,我個人而言是希望他能發展起來,因為道教裡面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化變遷的記事本,尤其是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過程!而佛教是沒有這種功能的,所以我們該支持佛教在我們中國各地佔山為王大興土木還是應該支持道教發揚光大?世界上把別人的神供起來的也只有我們做得那麼極致了!

道教的生死這就是一兩代人的時間,很大程度上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決定了道教的生死,道教一死中國人便再無信仰!因為我們從未正確的看待道教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意味著什麼!我們一再的錯誤的局限的認為道教就是牛鬼蛇神!可悲可嘆可氣!

相關焦點

  • 漫談中國人與信仰
    從老天爺、玉皇大帝、龍王爺、土地爺、財神爺、關公、媽祖,到釋伽牟尼、菩薩等等這些倍受中國人崇拜的「神」,無不是被神化的人,或憑空想像出來的人格神。所以,中國人雖然追求過信仰,但是他們並沒有達到信仰的境界,嚴格的說來,這不能叫信仰,而只能是迷信。 中國人習慣用「天」來表示主宰。在漢字裡,天既表示天空、自然界,也表示創造天地及自然界的主宰,同時也是中國人慣用的一個驚嘆辭。
  • 中國人的信仰,信仰等於宗教嗎?
    很多西方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他們只是從宗教的情況來看,如果從信仰不等於是宗教信仰來看,中國人的信仰比之西方來說要純潔的多。在這裡不作多論,只分析中國人的信仰。信仰等於宗教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信仰並不等於宗教信仰,但包括宗教信仰。
  • 中國人內心最高的殿堂信仰-道教
    1304年元成宗扶植張與材為「正一教主」,標誌著正一道的正式建立,新中國成立後,在法律和政策上保證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雲觀成立,道教第一次有了統一的全國性組織。「文革」時期,道教遭受極大的破壞。1980年中國道教協會重新恢復工作。道教研究得以延續,全真道「傳戒」法統有所恢復,宮觀得到修建,齋醮、慈善活動開展,道教重獲新生。
  • 由人至仙,道教的仙道信仰是真實可行的
    [摘要]在精神信仰和具體功行基礎上,道教又發展出醫藥、方術、丹功、導引等多方面的可行性技術,從而完成了從精神信仰到具體實踐的跨越,使道教不僅是一門思想學說,更是一門技術學科。道祖在五千文中提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 中國人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為什麼?
    中國人是有信仰的,但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看到這句話,讀者們可能亦會有不同的看法了!為了更好地知道為什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些關鍵詞。相信大家通過這些關鍵詞的了解,大體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巍巍中華與西方、中東在宗教信仰上的發展差異如此之大了。
  • 道教信仰關乎國運
    這兩個教在「中國人」這個群體裡拉人頭(甚至在「D員」這個群體內拉人頭),吸收教徒,對「中國人」這個群體極其不利。在中國境內,每增加一個基督信徒,就少一個「中國人」。每增加一個伊斯蘭教徒,同樣是減少一個「中國人」,多一個穆斯林。這兩個宗教越擴張,中國人這個群體越小,力量也越小,而這兩個宗教的群體和力量越大。
  • 中國人缺乏信仰嗎?為什麼信教的人很少?
    反觀西方國家,對他們來說,沒有宗教信仰,道德就無法建立。而且,宗教戰爭幾乎貫穿了其整個歷史。這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這是由於中國人已經將宗教與哲學融為了一體。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中還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儒家思想是一種經世致用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其根本追求。
  • 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於常改變信仰
    信仰一詞在中國越來越熱,現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在人們物質日漸富足的同時心靈卻越發空虛,中國甚至出現「心靈富豪榜」,提醒人們不單是物質富足,更要重視心靈富足。近日,中國新聞周刊發表一篇文章《中國人,你現在信仰什麼?》,其中提到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於,經常改變信仰。
  • 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們中國人真的沒有信仰嗎?
    說到信仰,人們就容易想到一些宗教,比如佛教,天主教,耶穌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還有中國的道教,儒教,猶太人的猶太教,等等。也有像共產黨人信仰的共產主義。好像西方人都是有信仰某種宗教的信仰的,有嚴格的宗教儀式。我們中國有些少數民族也是有特定的宗教信仰的。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共產主義,好像是一種目標與理想。
  • 中國人無神論,無信仰?網友:不好意思,我們相信人定勝天
    近日,美國社交媒體對中國為什麼有這麼多無神論者展開了激烈討論,其中有一個居住在臺灣的一位外國人說:「 中國人並不否認上帝的存在,但他們並不習慣於相信上帝。因為儒家和道教沒有像上帝這樣的掌管人間的神。道教有像八仙這樣的神話人物,但卻沒有掌管世俗的神。我們的神是無法掌管他們的。」
  • 別再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奶奶廟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但是這種無章可循的民間信仰才是中國人真正的信仰,美國歷史學家楊慶堃稱之為「分散性宗教」。雖然歷朝歷代都在打擊民間信仰,把它歸結為「淫祀」,但是民間信仰一直存活了下來,而且勢力遠遠超過了佛教和基督教等正統宗教。
  • 北大教授何懷宏:中國人不信教,當下中國人所信仰的究竟為何物?
    "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亙古未絕的中華文化歷經千年而不衰,滄海桑田之後孕育了當下信仰自由且多元的中國人,傳統的"儒釋道"基於厚重的文化傳承紮根於這片土地,但相對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信眾教徒終究是小眾,也難怪北大教授何懷宏有此一問:中國人不信教,他們真正信仰的是什麼
  • 中國人的信仰到底是什麼?基督?佛教?道教?錢財?天地合不能忘
    中國人的信仰到底是什麼?基督?佛教?道教?錢財?天地合不能忘,看見這個提問,我不禁想起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國人丟掉自信力了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共入洞房。中國人的崇拜或者是信仰無非就是三個字: 天,地,人。中國人信仰什麼?信仰自己的祖宗,注重自己的家庭。光宗耀祖,衣錦還鄉這類的成語恐怕只有漢語裡才有。而每到「清明節」時,全世界又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忙著與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溝通。人應該要有信仰,不管為什麼,只要不違法。
  • 論道教的黃帝信仰
    在宋代道教的神仙傳紀中,黃帝的傳紀已居於特殊地位,說明宋代是道教黃帝信仰建構的完成時期。南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其卷一開篇就為《盤古物祖,黃帝道宗》,此道宗有道教宗主、得道宗師之意,道經中稱黃帝、莊子,都曾使用「道宗」一詞,亦稱太上老君為「玄玄道宗」。《三洞群仙錄》記載神仙故事一千五十四則,而將黃帝列為首篇介紹,已確認黃帝在道教神仙中的特殊地位。
  • 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
    「仙道貴生」的教義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體現了道教的鮮明特色。所謂「仙道」,即道教追求的得道成仙。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學和實有,神仙是逍遙無礙、長存不滅的,祂們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學道務道之人學習和信仰的人格形象。成仙得道的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的修行,達到「長生久視」。
  • 閔智亭:道教對神和仙的信仰
    道教信仰「修道成仙」,《漢書?藝文志》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司馬承禎《天隱子》說:「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虛氣,勿為世俗所論折,遂我自然」這就是說:專心修道,能夠成仙。一個修道者,不斷調動自身的生理機能,使之生化逆轉,延緩衰老,健康長壽,已為很多人所證實。
  • 道教的月老信仰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是中國民間專管婚姻的紅喜神(媒神),主職男女婚配良緣,使有情人終成眷屬,故而信仰廣泛,祠廟眾多。故事主人公杜陵韋固,父親早亡,多次想早日娶妻,卻最終無成而罷。元和二年,韋固外出遊歷時有人給他提親,韋固求妻心切,天尚未亮就到了約定的地點。只見有一老人依靠布囊,借著月光看書。老人自稱幽冥之人,掌管天下男女的婚姻簿。老人布囊中裝有紅絲繩,「以系夫妻之足」,男女雙方「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故事中於月下披閱婚姻簿的幽冥老人就是後世執掌世間姻緣的月老。
  • 道教信仰中「道」和「神仙」的關係,你真的了解嗎?
    更多的人信仰道教是因為信仰道教的神明,而神明作為大道的顯化,以直觀的形象(塑像)和耳熟能詳的故事從不同的方面去詮釋「道」的存在和真諦。而今天,小道在這裡就簡單論述一下道教信仰中「道」和「神仙」的關係。中國人講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元」就是開始的意思。元始天尊手中拿有黍米珠,象徵宇宙初開,混沌一片的無極狀態。對應《道德經》,恰好是「道生一」。故而元始天尊象徵宇宙從無到有的轉化,故而元始天尊即為「玄元一氣」。這裡對應的是「域中四大」中的「道大」。
  • 淺談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義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論基礎,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這種「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有的道書又認為:先有「元氣」,後有「宇宙」,並將「宇宙」分為「混元、洪元、太初」三個不同的大的世紀,這是依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論而發展的。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道德經》(二十五)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說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產生宇宙之後,再由宇宙產生萬物。
  • 西方稱中國人沒信仰?中國人的確不信「神」,我們信的是他們!
    有人覺其不然,中國當時有那麼多佛教、道教的信徒,就連皇帝也是佛道的信仰者,怎麼能說沒有信仰呢?其實西方人的理解是中國人對神明的信仰是有功利性的,就像在做交易一樣,有事了就求神仙,事成了才「還願」,事若不成還要責怪神仙「不靈」,這是讓西方人十分難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