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他們只是從宗教的情況來看,如果從信仰不等於是宗教信仰來看,中國人的信仰比之西方來說要純潔的多。在這裡不作多論,只分析中國人的信仰。信仰等於宗教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信仰並不等於宗教信仰,但包括宗教信仰。
中國人的信仰板塊大致分為儒、釋、道、耶、回五大教。儒家屬於半宗教性質的,姑且也把儒家信仰作宗教論(這種論作也是錯誤的,但這裡這麼說是為了分析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先從中國的本土文化來說,中國文化在魏晉以前,主要以儒道墨三家為主流,但三家都無宗教性質,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文化能在世界上領先幾千年的原因之一。孔子沒有創教、老子墨子亦是如此,中國主流宗教的出現是在東漢末年,張道陵在道家的基礎上,創立了道教,所以認為道教是老子創造的,該打十幾香板,好好在老祖宗面前反省。
在春秋以前儒道墨甚至諸子百家都是沒有分開的,在春秋戰國這幾百年的戰亂中,才出現分宗分派,有人說這是文化的發展的繁榮,但對於文化本身來說,為什麼不被認為是一場災難呢?中國人在張道陵之前有沒有宗教?答案是有的,那是我們的祖先文化,甚至在今天也是如此,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祖先的祭祀、節令的應用、過年過節中都有體現,如果寫成一本書,幾百年都寫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