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2020-12-15 科研統計之家

21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和世界通訊水平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網際網路、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領域都屬於數字經濟的範疇,可以說凡是有網際網路參與的人類經濟活動都可以稱為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對政務智能化,企業生產交易高效化和個人生活高質量化;以及加速經濟和科技騰飛的力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各國家紛紛提出數位化的發展戰略,美國於20世紀90年代最早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戰略;我國於2013年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和《國務院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雖然我國推出發展數位化戰略落後於部分發達國家,但近幾年我國陸續發布了關於發展寬帶、「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一系列政府文件,助力數字經濟的發展。2013年,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7家是工業時代典型的跨國公司,9家位於美國,1家位於歐洲;2018年,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7家是網際網路科技公司,8家位於美國,2家位於中國。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我國數位化戰略的不斷實施,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200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僅為26161億元,佔GDP比重14.2%;到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58402億元,約是2005年的13.7倍,佔GDP比重36.2%。

世界多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

數字經濟已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哪些要素組成了我國的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如何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有什麼優勢和劣勢?為抓住數位化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我國還應加強哪方面的建設?下面本文將從軟硬體基礎設施、人才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和數字經濟安全四個方面來描述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水平。

1、軟硬體基礎設施

1.1 居民通訊和網絡普及情況

信息技術和網絡通訊是數字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它對國民、商業、工業、政務的溝通和高速智能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普及率、高速的通訊體系可以保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工業生產、商品交易和政策實施。目前,我國的固定電話普及率、固定寬帶普及率和國民網民率都已接近甚至超過世界中高收入國家水平。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的固定寬帶普及率和國民網民佔比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其在2017年的水平只有約28.5%和54.3%,說明我國的通訊設施和使用依然還有發展的空間。從2010年到2018年,世界上各個類型國家的固定電話普及率都在下降,這不代表世界網絡通訊水平下降,因為同時期固定寬帶的普及率在上升。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1.2 國民受教育水平

對數字產品的操作和使用,一般需要基本的文字和數字知識,目前全世界國家的小學入學率都處於很高的水平。1990年我國的小學入學率還處於世界第20位的水平,但在2010年及以後,我國學齡兒童的小學淨入學率都處於世界前列,2018年的小學淨入學率成功達到了100%。

歷年中國小學淨入學率世界排名(%)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1990-2017年,我國的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升學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的小學、初中的升學率分別為99.1%、95.2%。1990年我國的高中升學率還只有27.3%,到2016年我國的高中升學率已達到94.5%。這為我國數位化經濟培養了基本的國民教育素養,也為我國各方面建設輸送了人才。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社會統計年鑑》

2、人才創新能力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為數字經濟的催化劑,自20世紀50年代被提出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人工智慧已成為國家數位化發展水平和研發能力的代表性指標。近幾年,人臉識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已經應用在商業和政務場景中。人工智慧技術對於提高生產力、提高決策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顯著優勢。人工智慧技術未來將會在生活質量、健康、交通、教育、安全、公平、農業、零售、金融等領域為人們帶來更大的便捷和福利,這將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數字經濟。21世紀以來,我國的人工智慧研發發展迅猛,2000年我國人工智慧發明專利僅有19件;2012年到2014年在經歷了一個小高峰之後;2015年我國人工智慧發明專利數量更是比上一年提高了64.6%;2017年,我國人工智慧發明專利數量已經達到了6475件。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在國際上,我國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近幾年也逐漸佔據優勢。21世紀之前,美國的人工智慧出版物數量在世界上遙遙領先,我國更是處於幾乎為0的地位。2001年到2010年,中國的人工智慧出版物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並於2008年首次超過美國,此後至2014年我國的AI出版物數量都處於世界第一的水平。2010年到2016年我國的人工智慧出版物數量有所下降,但2018年~2020年中國和美國的人工智慧出版物數量一直處於相當的規模,都遙遙領先於除歐盟以外的國家或組織。這體現了我國高科技人才的創新創造能力。

數據來源:經合組織

信息通訊行業的從業人員人數是一個國家數位化水平的基石,保證著整個國家的通訊和信息的正常服務。對比美國,我國的信息通訊行業的從業人員人數不處於優勢地位,2017年我國的信息通訊行業從業人員為395.4萬人,美國的信息通訊行業從業人員為578.2萬人,但明顯大於日本、德國、英國發達國家的信息通訊行業的從業人員。這也由於我國相對於日本、德國、英國這三個國家具有人口優勢。另外我國的信息通訊行業的從業人員增速很快,2017年環比增長率約為8.6%,而美國2017年環比增長率僅約為4.6%。大量和優秀的信息通訊行業的從業人員有助於我國數位化產業的發展。

數據來源:聯合國ILO資料庫

3、信息技術應用

3.1 電子商業發展

在我國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支持下,電子商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網絡零售行業的發展已穩居世界第一的水平。2018年和2019年我國網絡零售總額分別為25201.0和19347.8億美元,約是世界第二大網絡銷售市場美國的3倍和4倍。2018-2019年網絡零售市場排名前10的國家中,印度2019年的市場增長率最高,為31.9%;我國2019年的市場增長率排名第二,為27.3%;領先於其餘各國。

數據來源:eMarketer

3.2 ICT出口網際網路和通訊(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服務是國家數位化發展水平的一個體現,其在所有服務業出口的比例代表了該國家對該領域的經濟佔比。我國大陸地區的ICT服務出口佔比一直高於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並且差距在2000年之後逐漸拉大,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的ICT服務出口佔比約為12.66%,中國香港和澳門地區的ICT服務出口佔比幾乎為0。2014-2017年,中國的ICT服務出口佔比一直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7年中國的ICT服務出口佔比約為12.66%。2015-2017年中國的增長趨勢比較穩定,世界平均水平的ICT服務出口佔比有加速的趨勢。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4、數字經濟安全

網絡伺服器是保證網站安全和信息傳遞正常的重要保證,安全的網絡伺服器能夠避免非法分子通過其漏洞攻擊伺服器。安全的網絡伺服器為信息通訊提供安全、穩定、高效的運行環境。截至2019年,美國在安全網絡伺服器數量上穩居世界第一的水平,其安全網絡伺服器數量在2019年超過4千萬個,增長率也高達89.18%,相對於2018年118.15%的增長率有所放緩。2019年我國的安全網絡伺服器數量排世界第10位,擁有約103萬的安全網絡伺服器,增長率為65.12%,低於2018年114.59%的增長率。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經濟所帶來的信息安全、交易安全、詐騙等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越來越多的仿冒APP、仿冒網頁、數據漏洞、釣魚郵件等灰色產業鏈和「暗網」等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損失。據我國國家網際網路急救中心報告,2019年我國受計算機惡意程序攻擊的IP位址約6762萬個,約佔我國IP總數的18.3%;我國收錄的網際網路行業漏洞有1324個,較2018年同期的1165個,增長了13.7%;涉及銀行、證券、網貸等金融行業數據非法售賣事件最多佔比達34.3%。世界其他國家也深受數字安全問題困擾,從2010年到2017年9月葡萄牙40.3%的公司出現過數字安全問題。2019年美國對數字競爭監管從寬鬆到審慎,我國也在加強數字安全和治理,數字安全問題是全球面臨的問題。

數據來源:經合組織

總的來說,我國的網絡通訊基礎設施水平、國民基礎教育水平、人工智慧出版物、和網絡零售規模已經處於世界的前沿。然而我國的通訊從業人員數量和安全網絡伺服器數量依然落後於發達國家,數字安全問題也日益嚴峻。因此,增加通訊行業從業人員的培養、加強安全網絡的建設、和完善數字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有益於補足我國數位化經濟的短板,從而使數位化技術更好的服務經濟的發展。

註:數字經濟核算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兩個部分,前者包括數位技術和數字產品產生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基礎電信業增加值、網際網路行業增加值、軟體服務業增加值,後者包括數位技術與其他產業融合的產出增加值。

相關焦點

  • 於洪君: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與國際數字經濟合作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飛速發展,不僅有助於核心生產要素、優勢資源和治理的機制整合,使社會充分享受發展紅利,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社會治理與國家管控水平。因此,與數字經濟相關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新業態,正在成為提高社會運行質量、改進國家治理水平的最重要手段。
  • 上海社科院發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19)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0日訊(記者沈則瑾)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王振研究員領銜主編的數字經濟藍皮書《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19)》日前正式發布,該年度報告以2018年全球數字經濟相關的國家、城市和企業數據為基礎,全面評價全球數字經濟國家、城市和企業的競爭力,勾勒出全球數字經濟競爭發展的全景
  •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經濟發展的主力軍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總規模預計為35.9萬億元,名義增長14.7%,顯著高於當年GDP增速,佔GDP比重達到36.2%,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預計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為76.1 %,相比2018年的67.9%有大幅增長。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成為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
  • 杜慶昊:以數字經濟助力新階段高質量發展
    這為我們把握數字變革的發展趨勢、加快數位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近年來,以信息技術和數據作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其增加值佔GDP比重始終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並持續增加,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數字經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催生新發展動能、激發新發展活力、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方面將大有可為。
  • ...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
    2020-12-18 18:39:10來源:FX168 新華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
  • 圓桌丨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引擎作用 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針對「加快數位化發展」作出全面部署,要求「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二是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期間的重點,目標是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三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新興領域經濟治理規則制定,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需要處理好五大關係。
  • 我國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發展現狀研究
    摘 要:學術性期刊作為眾多期刊類型中的一種,其編輯出版工作的先進與否,對於反映當前學術水平和發展動向以及開展學術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出版時滯是長期以來影響我國學術期刊發展的主要障礙。有效解決學術期刊出版時滯問題迫在眉睫。
  • ...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中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數字經濟是什麼 數字經濟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 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暨展覽會深圳開幕
    許創業報導 10月28日,「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暨展覽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以「數字經濟賦能,助力智能時代」為主題,就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韌性智能製造系統、數字經濟的新機遇與挑戰、數位化管理等方向進行了富有建設性及充滿創意的探討。
  • 人民日報評論: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理論源於實踐,又用來指導實踐。實踐充分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我們黨擁有在複雜多變局面下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超智慧和能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國際上,世界經濟低迷,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
  • 2020中國致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
    數字經濟是什麼 數字經濟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 《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發布!
    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北京市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優勢基礎,加快數位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促進數據要素有序流動並提高數據資源價值,進一步提升我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打造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剖析數字經濟發展規律,投資...
    數字經濟水平決定國家發展前景《21世紀》:如何看待當前正在發生的工業革命和此前幾次工業革命的不同?陳文輝:世界經濟論壇將人工智慧定義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已趨於成熟,已在智能推薦、語音識別和機器視覺等領域得以商用,拉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在人類歷史不同發展階段,主要生產要素各不相同。
  •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並沒有那麼大——基於國際比較視角
    信通院和社科院數技經所對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測算結果對比 清華大學許憲春教授(曾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採用了與歐美國家類似的方式,把數字經濟劃分為數位化賦權基礎設施、數位化媒體、數位化交易和數字經濟交易產品四部分,並測算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的6.46%。
  • 數字經濟是什麼?如何發展數字經濟?一分鐘讀懂數字經濟發展史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已成為我國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目標。
  • 周旭:打造數字時代中國大宗商品核心競爭力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尤其是增加就業,都有重要作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全球市值最大的100家網際網路企業,有60家主要收入來自平臺商業模式,而位居前15位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採用了平臺模式。在2016年12月23日,全球十大平臺經濟體總市值超過了十大傳統公司。
  • 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暨展覽會落幕
    10月28日,由深圳市工業與信息化局、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指導、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暨展覽會在深圳舉辦。本次大會以「數字經濟賦能,助力智能時代」為主題,就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韌性智能製造系統、數字經濟的新機遇與挑戰、數位化管理等方向進行探討。
  • 數字經濟:如何跑出數字加速度
    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一方面,不僅可以利用數位技術對傳統行業的生產流程和業務進行升級改造。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傳統產業產品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高一致性和質量水平。比如,據不完全統計,部分傳統行業經過數位化和智能化改造,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即傳統產業經過產業數位化換來巨大的潛力釋放和競爭力提升。
  • 發展數字經濟,兩大核心關鍵詞是什麼?
    原創 郭全中 網絡傳播雜誌近期,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 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 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通過《報告》可以發現,快速和高質量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兩大核心關鍵詞。
  •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數字經濟成關鍵詞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產業數位化增加值規模達到28.8萬億元,正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探索。但是,我國三次產業數字經濟呈現不均衡發展特徵,工業數位化轉型落後於服務業,農業數位化轉型緩慢,增速顯著低於全行業平均水平。下一步,必須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工業和農業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