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野生蘑菇太多啦,天天兩大筐,毒蘑菇也不少!

2020-12-07 蘑菇志

在我的不斷薰陶之下,我的女朋友不僅愛上了吃蘑菇,還愛上了採蘑菇!這次國慶回家,她經常跟著她奶奶上山採蘑菇,邊採邊問,這是啥蘑菇那是啥蘑菇的,這兩天更是一天兩大筐,中午吃一頓,剩下的就曬成蘑菇幹。

這兩天我女朋友家採的蘑菇,大豐收。前幾天長白山都下雪了,整個東北溫度都越來越低,蘑菇越來越少,而我家那邊的蘑菇還是大量出,坐標是江西省貴溪市。

食用野蘑菇是很有風險的,就算最有經驗的採菇人也會有失手的時候,在我們那也經常聽說有人吃蘑菇中毒的,甚至因此死亡的!所以認蘑菇更需要專業的知識,而不是單單靠經驗,用我所學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學習和認識這些蘑菇,共同進步。

這是一個紅菇,紅菇菌蓋並不都是紅色的。主要識別特徵:菌褶白色,直生,整個蘑菇都比較脆,長地上。定屬這樣看沒有問題,要定到種就麻煩了,宏觀形態的不確定性太多了,一般流程是一定要去看顯微鏡的,再之後就是提分子進行對比。可能的種:日本紅菇Russula japonica,有毒!胃腸炎型;美味紅菇R.delica ,可食用。

這種也是紅菇。主要識別特徵:菌蓋邊緣有一些粒狀條紋,在一些紅菇裡面會有這個特徵;菌褶白色直生,沒有短菌褶,不少紅菇有這個特徵;最後就是質地比較脆,這種脆是蓬鬆的脆,因為它的菌肉是由球型細胞組成的,而一般的蘑菇是由絲狀細胞組成。可能種:白紅菇R.albida

同樣的,這個也是紅菇。可能種:變綠紅菇R.virescens,食藥用菌;銅綠紅菇R.aeruginea,食藥用菌;葉綠紅菇R.heterophylla,食藥用菌。

這個是鵝膏屬的。菌蓋邊緣有長條紋,菌褶白色離生,沒有菌環,有一個白色蛋包形的菌託。有些鵝膏和小包腳菇是非常像的,比較難區分,我的方法是多了解這兩個屬的一些常見種,看到這個蘑菇之後就往種裡面走,由種定屬,當然這種方法不一定可靠。可能種:灰鵝膏Amanita vaginata,毒性不明;假灰託鵝膏A.pseudovaginata

看到鵝膏是最讓我揪心的,中國至少140種鵝膏,40種以上是有毒的,有不少是劇毒的,中毒死亡大多數是劇毒鵝膏導致,而我女朋友家是次次都採鵝膏吃,鑑定這種壓力非常大,首先確定不是劇毒的類群心裡就能放下一大截,至少不會有性命之憂。

這個蘑菇我在鵝膏和小包腳菇裡面糾結了一下,然後我讓我女朋友把這個蘑菇縱切了下,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這個蘑菇的基部不是膨大的,比較放心了,如果是鵝膏而且基部又是膨大的話那肯定是不能吃的。在這兩個屬中間徘徊了下,感覺更可能是小包腳菇屬的,它菌蓋的角狀鱗片很獨特,鵝膏裡面應該是不會出現這種的。說小包腳菇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到草菇,不少人就知道了,草菇也是小包腳菇屬的。

準備下鍋的蘑菇,紅菇和小包腳菇有幸被選中,免受被暴曬的噩夢。不少人有這種觀念,就是「曬乾的蘑菇都是無毒的」,這種觀念是不準確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鵝膏肽類毒素、鵝膏毒蠅鹼、光蓋傘素、鹿花毒素、奧來毒素等等,一種毒蘑菇可能含有多種毒素, 一種毒素可存在於多種毒蘑菇中。不少毒素穩定性很高,無論高溫、乾燥、紫外線都不會被破壞。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些,再次提醒愛吃野生蘑菇的菇友們,食用野生蘑菇須小心謹慎,對蘑菇需有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識別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每年6月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期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有些野生蘑菇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進食後能造成傷害,甚至中毒、死亡,這類蘑菇統稱為毒蘑菇。如含有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肽的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和黃蓋鵝膏等。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存在誤區。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副教授林勇提醒群眾:6-9月是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高發期,醫院急診科每年都會接診因吃野生蘑菇中毒的患者。因部分劇毒蘑菇食用後72小時可進一步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自行催吐後也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但是如果患者已經昏迷,則不能再進行催吐,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 春季小心野生毒蘑菇、河豚魚中毒!
    金羊網訊 記者馬燦報導:春曖花開時節,菌類迅速生長,又到了野生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此外,河豚魚也開始產卵,其毒性極強。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不採(捕)、不買賣、不製作和不食用野生蘑菇和河豚魚。專家表示,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生長分布廣泛,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
  •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3月16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
  • 野生蘑菇不要採
    據中國疾控中心2019年發布的資料顯示,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過1000種,我國已經報導的有435種。我國蘑菇中毒發病集中在每年6月~10月,全年均有發生,西南地區和華中地區是毒蘑菇中毒的重災區。近年來,高明少有發生食用蘑菇中毒事件。在高明,西水菌(即雞樅菌)是野生菌中的佼佼者,不少市民喜歡前往山上採摘煮食。
  • 如何鑑別毒蘑菇?毒蘑菇通常有6個特徵,別傻傻不知道,快看看
    這種天氣,非常適合野蘑菇的生長。過不了多久,山林、路邊的野蘑菇就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冒出來。相信到時候就會有不少人為了尋求野味而去採食這些野蘑菇。需要注意的是,在眾多的野生蘑菇當中,潛藏著一些毒蘑菇。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已知的蘑菇有上萬種,其中毒蘑菇就有400多種。
  • 漂亮的蘑菇有毒?毒蘑菇經過高溫可以去毒?安全吃蘑菇請您這樣做
    網絡中對於毒蘑菇的傳言並不在少數,都知道「毒蘑菇」的毒性比較大,食用後對於身體的威脅較為嚴重,所以網上流傳著多種「鑑別毒蘑菇的方法」,但其實很多方法都不科學(靠譜),還請大家公正看待。毒蘑菇,進食危害比較可怕:不靠譜的採食野蘑菇,很容易導致發生「毒蘑菇中毒事件」,食用毒蘑菇不僅容易導致胃腸炎、痢疾等胃腸消化道症狀出現,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 寧夏人民醫院近期接診誤食毒蘑菇14人!戶外野生蘑菇吃不得,你怎麼...
    8月6日,寧夏日報報導了銀川一女士採食唐徠渠邊野生蘑菇住進ICU的報導後,8月中旬,銀川又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9月2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入秋以來,該院接診的毒蘑菇中毒患者前後已有14人!
  • 致幻蘑菇刷屏!專家: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率高達20%
    每逢夏季,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屢屢發生,甚至有人為尋求刺激專門購買特定種類蘑菇,以求達到致幻目的。中毒防治專家提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劑,購買食用蘑菇時要做到「不確定的不吃、不認識的不吃」。根據云南省衛健委發布的數據,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12人死亡。而截至目前,雲南省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僅為2例。儘管數字駭人,但仍有不少尋求刺激者因好奇「以身試險」。近來,食用蘑菇中毒致幻的新聞也屢屢刷屏,許多交流致幻經驗的帖子引來熱議。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分布 >>>膠東半島毒蘑菇超30種,嶗山超過10種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是大型子囊菌或擔子菌中那些食用後能使人中毒甚至喪命的一類真菌。毒蘑菇與野生可食菌的宏觀特徵有時極其相似,因此在野外混生情況下容易混淆而造成採食者誤食中毒。
  • 嶗山野生毒蘑菇五六種 有的不食用能將人毒倒(圖)
    近期連續發生數起群眾自採蘑菇食用而導致中毒的事件。咱嶗山也有不少野生蘑菇,有多少是有毒的?8月30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市政協委員、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宋愛榮。A 歷時5年走遍嶗山找「蘑菇」眼下正是野生蘑菇的生長季節,近日,我省各地發生了數起群眾誤食蘑菇中毒的事件。為此,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專門發布提醒,不要隨便採食野生蘑菇。咱嶗山上到底有多少蘑菇,能吃的有多少,哪些含毒?記者詢問了嶗山區相關部門,得到的答覆是,他們沒有做過專門的普查,不了解情況。
  • 女子炒野生蘑菇吃進ICU 4種蘑菇不能吃
    女子炒野生蘑菇吃進ICU 4種蘑菇不能吃 2015-09-09 10:01:33來源:東北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鴻燕 參與互動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傳一條這樣的信息:「多名患者因食野生蘑菇中毒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14歲的陳凱,家住廣元朝天區平溪鄉工農村,那裡盛產各種野生菌。前些時候,陳母撿了不少野生菌回家,從7月29日開始,一家人開始食用。  15種常見有毒野生蘑菇不要吃!  夏天潮溼的環境讓路邊樹下、公園草地上以及野外讓野生蘑菇開始瘋長,吸引了很多人去採摘。小編要提醒大家:每年因為吃菌子中毒的事件很多。
  • 白雲山對毒蘑菇「有殺錯,冇放過」
    大洋網訊(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攝影報導 通訊員陳淑華)今日,廣州市一批專家和領導到白雲山和帽峰山調研野生毒蘑菇的生長情況,發現並摘除可導致胃腸炎的絲膜菌、假鬼傘等有毒蘑菇,但未發現曾經奪去多人性命的致命白毒傘。
  • 千萬不要採食野生蘑菇(組圖)
    為此,廣州市食安辦和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天晚上聯合發出預警: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誌,品種多達上百種,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部分毒蘑菇見右圖),非專業人士不易鑑別;提醒廣大市民和在廣州工作的外來工,千萬不要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 蘑菇王國,我們來啦——記鯨霖幼兒園秋遊活動
    為了豐富幼兒園生活,拓寬視野、親近大自然,體驗集體同遊的快樂,2019年10月19日鯨霖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老師與家長的帶領下一起來到了期待已久的蘑菇王國。瞧!孩子們的笑臉,整齊的著裝,就知道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啦,整理好隊伍,我們出發咯!
  • 多名兒童誤食毒蘑菇死亡,別再只教孩子「漂亮蘑菇不能吃」了
    經鑑定,5個孩子系食用鵝膏菌中毒,報導稱,95%的蘑菇中毒均屬食用鵝膏菌屬造成,此類菌屬包含600多種毒蘑菇,尚無有效的解毒方法。       食品安全專家孫京輝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er.cn),食用野生蘑菇死亡頻發與安全教育盲區有關,吃蘑菇不能光看臉,「書上寫的那些漂亮的蘑菇不能吃不準確,一些顏色鮮豔的蘑菇可以食用,而對於醜蘑菇也要警惕」。
  • 野生蘑菇別亂採 警惕夏秋季中毒「主打款」亞稀褶紅菇
    在多雨的氣候裡,又到了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蘑菇是老百姓餐桌上美味的食材,然而,野生的蘑菇是不能隨便吃的。許多品種的野生蘑菇都含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劇毒!這些毒蘑菇傷人甚至致死事件屢見不鮮,再次敲響了人們舌尖上的警鐘。
  • 創造與魔法毒蘑菇位置 毒蘑菇在哪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創造與魔法毒蘑菇位置,毒蘑菇在哪?毒蘑菇是創造與魔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材料,那麼毒蘑菇都分布在哪裡呢?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