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是曾經很受人們歡迎的文體。但是近二三十年來,書評的聲譽跌落得很厲害。之前早有學者提出,並進行過一些糾偏的舉措,但似乎所起的作用不大,在人們的觀念中,書評依然比較受到輕慢。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書評已經基本上等同於宣傳廣告,等而下者,甚至與吹捧有了一定的牽連。這當然與書評寫作的現狀有關,一定程度上也與人們對書評的理解有關,也就是說,究竟什麼是書評,以及怎樣才是一篇好書評,我們缺少非常明細的標準和觀念。就我個人的理解,如同人們對翻譯有「信雅達」的標準一樣,一篇好書評也應該具有類似的品質。
首先是「信」,也就是準確。換句話說就是評論者能夠準確地理解所評論的對象,對其主旨意義、價值得失有準確的把握和針砭。以對文學作品的書評為例,一篇好的書評應該就是一篇優秀的文學評論,能夠從文本的內與外等多個方面把握到它的價值,也能指出其不足。文學史上,魯迅、周作人等人也都寫過很優秀的書評,這些書評也同時是很有影響的文學評論。特別是上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批評家李健吾所寫的文學評論基本上都是書評,只是他的書評不只是局限於書本身,而是與作家整體和時代整體有深入的關聯,因此他的書評評論特別準確,得與失都說得很通透,能夠得到作家和讀者的一致好評。在這個意義上說,寫好一篇書評並不容易。既需要作者下功夫,還需要作者有眼光、有水平和見地。
其次是「達」。這裡「達」的意思與翻譯標準不一樣,取的是「通曉事理」的意思。就是說,寫書評,要有客觀立場。既不能無原則地吹捧,也不能簡單地打壓。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寫作態度。當前書評之所以為人詬病較多,主要原因就在這裡。絕大多數書評都是應書的作者而寫,潛在的期待當然是褒揚。所以,一般書評多少要有迎合作者意圖的意思,褒揚的內容所難免。當然,書評內容有褒揚因素並不為過,關鍵是不能一味褒揚,卻沒有批評的內容。真正好的書評要做到儘量客觀,既可以有讚揚,也應該有批評和期待。說到底,書評的作用不只是對作者,更是對廣大讀者。而且事實上,在書評中指出書的弱點,不只是對讀者負責,對書的作者本人也很有裨益。因為一個人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就是明了自己的弱點,誰能夠指出來,絕對是非常有意義的幫助。當年李健吾的書評文章中有很多不乏尖銳犀利的批評,包括對巴金、沈從文等名家也不例外。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得罪作家,相反,作家們都以得到李健吾的批評為榮。原因顯然在於李健吾批評的認真、準確和客觀。
最後是「雅」,也就是生動活潑的意思。一篇書評要有一定的文採和趣味性,不能太呆板和晦澀。因為它所面對的不完全是專業讀者,更多是普通大眾。因此要寫得通俗一些,形象一些,能夠方便讀者理解,也讓讀者在閱讀中得到美的享受。一篇優秀書評文章應該同時是一篇美文。這是書評寫作與學術論文寫作的最大差異——當然,學術論文也不一定非得寫得枯燥,但畢竟枯燥不一定是學術論文的缺陷,書評則確然。與之相應,書評的形式也可以更多樣化,對話、隨筆,以及藉助於電子多媒體形式都可以。只要能自如而準確地表達思想,讓人理解起來沒有障礙就行。特別是在今天,傳播形式已經豐富多樣,書評完全可以藉助它們,更充分地接近讀者大眾。
要做到以上這三個要求並不容易。換句話說,書評並不容易寫。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當前學術環境應該對書評的現狀負責。因為一般來說,書評的篇幅不適合太長,也不適合太學理化,因此不太適合發表在正規的學術期刊上,也就進入不了當前的主流學術評價,就難以得到人們的認可和重視。這一看法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以為最關鍵的還不是這個。因為事實上,儘管人們對書評有非議,但絕大多數學者都寫過書評,他們的寫作不完全是為學術體制評價,為之所花費的力氣也肯定不如一篇學術論文多。所以,我認為寫作態度是最關鍵的因素,也就是怎麼看待書評,將書評放在什麼位置。對書評有足夠的尊重就能寫好,輕視了就只能寫成應景和敷衍之作。所以,我希望學界能夠重視書評這個文類。除了學者群體之外,我以為報刊界也應該負起一定的責任來,就是在發表書評時有比較高的標準,比如要求書評文章中一定要有批評的因素。這樣的話,就會讓書評作者鄭重對待,不再敢以應付心態來寫作。當然,說到底,最根本的因素還是整個社會的學術風氣。書評只是學術風氣的一個縮影。不能說真話,不敢說真話,是當前學術界很普遍的現象。所以,要發展書評,提高書評的水準質量,更深層的要求是端正時風,是全體學術界的事情。
這當然是大話,也很可能是空話。因為學術風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改正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不過我還是想特別提倡青年學者們多寫書評文章。一個方面,青年學者是學術的未來。要改變學風,寄希望於青年學者是最切實的。畢竟,相對而言,他們與學界的各種利益距離較遠,心態可以自由一些——當然,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被評論的各類作者們能夠有寬宏的雅量,心平氣和地看待批評。另一方面,書評寫作對青年學者的成長很有益處。通過寫書評,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因為寫書評,首先要認真閱讀被評論的文本,在往「信達雅」目標的努力過程中,既能夠學習到所評論著作的思想內容,還能訓練自己的鑑別能力和批評能力。同時,書評比較自由靈活的寫作方式,也肯定能鍛鍊青年學者的文思和文筆,幫助他們把文章寫得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