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已經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味中藥了,它不僅用來入藥、食療甚至還可以做成食品。但有另外一味中藥,跟陳皮的來源屬於同一種植物,只是採收的時間不一樣,但它擁有比陳皮更強的行氣力量,它就是青皮。
青皮,來自於芸香科的植物橘以及它栽培中變種的幼果或者是未成熟果實的乾燥果皮,而陳皮則是橘成熟以後果實的乾燥果皮,這就是它們在來源上的不同,那麼在功效上,青皮又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青皮疏肝破氣,用於肝鬱氣滯證。青皮主要歸肝、膽經,行氣方向往下,擅長疏肝破氣散結,適合於治療肝鬱氣滯導致的一些症狀,比如胸脅脹痛、情志不暢或者乳房脹痛等等,而陳皮主要歸脾經,理氣的作用偏於上部,則更多用於脾胃出現的氣滯。但實際上青皮有著比陳皮更強的行氣力量,因此稱為破氣,所以嚴重的胃腸氣滯青皮也是可以使用的,只不過目前臨床更突出於它在治療肝鬱氣滯的明顯作用。
其次,青皮消積化滯,用於食積氣滯腹痛。青皮除了入肝膽經,還入胃經,因此平時食積太過無法消化,導致氣滯不通,出現了脘腹脹痛難忍,青皮就有良好的療效,臨床上青皮也常常配伍其他的消食藥,例如山楂、麥芽、神曲等共同治療飲食積滯。
總的來說,青皮和陳皮雖然出自同一種植物,但由於採收時間不同,也決定了它們的性味以及力量有所不同。青皮更峻猛,而陳皮偏緩和,且陳皮可以化痰燥溼健脾,而青皮則沒有這樣的功效。臨床上多出現脾胃氣滯伴有溼氣的情況,因此光行氣是不行的,還要健脾祛溼才能幫助脾恢復它正常的生理功能,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出現了脾胃氣滯多用陳皮而不用青皮。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正確的區分陳皮和青皮。
而青皮破氣力量太強,很容易傷氣耗氣,因此這也成為了它的一個使用禁忌,氣虛的患者則應該禁用青皮。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無常,首發於百家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